第2章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这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结果,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现实需要的历史必然。
理论是时代的产物,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与以往任何一种理论有着本质区别的崭新的学说。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离不开对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批判继承,其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论无产阶级文化》)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其奠定了科学基础
从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到18世纪,自然科学还处于掌握已有材料的时期,形而上学的方法在当时是有重大历史根据的,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经阶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这个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总观点,其核心就是自然界绝对不变的看法。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么它在存在的时候就总是这个样子。”到了19世纪,自然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由原来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材料的科学”。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系统地研究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在联系,从中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一些以研究自然物质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如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等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的认识大踏步地前进了。
由于细胞的发现,人们不仅知道整个植物和动物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按照细胞的繁殖和分化这一共同规律发育和成长起来的,而且通过细胞的变异能力,看出了物种变化的现实可能,从而揭示了动植物之间、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之间的联系和它们发育、生长的共同规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的一切能量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磁能、化学能等,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按照一定度量关系互相转化,在这种转化中,总的能量是守恒的。它证明物质的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证明了有机界都是少数原始单细胞胚胎长期发育过程的产物,而这些胚胎又是由通过化学途径产生的原生质或蛋白质形成的。这就推翻了把动植物的物种看作是毫无联系的、神造的、不变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自然科学论证。对此,恩格斯曾评价道:“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关于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说明了自然界是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并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辩证过程。这些重大科学发现都为形而上学敲响丧钟,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的:“新的自然观就其基本点来说已经完备:一切僵硬的东西溶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恒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二、19世纪的三大优秀理论成果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是突破前人的伟大创举。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内核”,又突破了它们时代的、阶级的局限,立足于他们那个时代、立足于当时的国际大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当时的德国既处在革命风暴的中心,又富有浓厚的哲学思辨氛围。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受到过黑格尔哲学的熏陶,之后又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极大影响。黑格尔是哲学史上集辩证法之大成者。恩格斯说:“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伟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反杜林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意义和革命性质,正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按照这种辩证的观点,科学永远不会达到绝对真理,历史也永远不会达到绝对完美的状态。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在他看来,辩证发展的基础不是客观物质世界,而是先于自然界和社会而存在的“绝对精神”,因而他的辩证法具有神秘形式。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他坚决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坚持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人脑的属性,是对客观外界的反映,从而他在黑格尔哲学的长期统治之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由于他不懂得社会历史的辩证本质,用抽象的人性论来解释人类历史,尽管他对自然界的看法坚持了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却最终诉诸爱的宗教,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剥掉和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唯心主义外壳和神秘性,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历史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将唯物主义彻底地贯彻到历史领域,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地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内核”,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起了重要作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对于私有制各种规律的探索,以及他们提出的一些经济学概念,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商品这个细胞的二重性分析开始,进一步科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也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工人运动的实践,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关于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基础的思想萌芽,关于环境影响人的性格和智慧的思想,关于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上升和下降时期的思想,关于私有制、宗教和资本主义的婚姻形式是进行社会改造的障碍的思想,关于废除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对立和三大差别的思想以及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等,都加以批判地吸收,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形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基于实践观点的哲学革命,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以区别于脱离实践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和直观唯物主义者,因此,他们的哲学也可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区别于纯理论的唯物主义,即旧唯物主义。显然,实践性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理论。它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又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经受检验,获得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概括,理论来自实践,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往往就会失去生命力。马克思身体力行地做到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植根于实践,是在实践中诞生并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理论。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的更是现实实践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的欧洲社会,当时的欧洲社会刚刚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洗礼,资产阶级所代表的新的生产方式正突飞猛进,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但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的飞速发展也产生了无产者,无产阶级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资本的统治,无产阶级受到严重的剥削,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广大劳动者求解放的愿望日益迫切。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和愿望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诞生了!这一理论一经诞生,就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紧紧立足于当时的时代特征,充分吸收了之前人类文明史上的优秀成果,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是从书斋中空想得来的,而是来源于人类解放的实践运动,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最伟大代表的学说的直接继续。”(《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科学,从人类社会必将进入共产主义,全人类的解放最终必将成为现实的广阔视野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发现世界,全面提出和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他们继承和总结了世界历史一切革命理论的有益成果并敢于突破前人,不断观察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关注包括印度、中国在内的各国的无产阶级运动,并及时分析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科学地总结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经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知识链接】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760—1825),法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所有制是社会的基础,第一次提出社会阶级划分的思想。他指出,资本主义只是以一种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他第一次用历史的观点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夏尔·傅立叶(1772—1837),法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其著作《新的工业世界和协作的世界》中,他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名为“法郎吉”的一种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农工协作社”,以及和谐社会的组织体系,展示了他心目中新世界的宏伟蓝图。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创办了一个名叫“新协和村”的共产主义公社,并对公社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延伸阅读】
1.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2.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
【深度思考】
1.谈一谈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2.谈一谈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