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十八世纪以来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评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前言

贫困是人类长期面临的社会现象。贫困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是社会发展问题的首要主题。2015年9月由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呼吁各国采取行动,为今后15年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消除一切形式的极端贫困是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如期实现,需要各国高度重视,增加投入,采取更有效的策略,并携手行动。“更有效的策略”首先来源于决策者对贫困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深刻认识,这些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反贫困战略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决定反贫困的实践结果。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不断丰富发展,为人们认识贫困、制定更有效的反贫困策略、开展更务实的反贫困行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贫困现象自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已经存在。但贫困被作为一种社会突出问题,逐步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却是18世纪以后的事。特别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工业革命的推进,贫困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西方经济学、社会学领域出现了贫困研究的热潮,有关贫困问题的存在、界定、测量、解释、缓解和消除策略等开始成为贫困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和内容,围绕“贫困—贫困内涵—贫困原因—贫困测量、贫困类型和特征—减缓和消除贫困—反贫困效果评估—贫困与发展问题的进一步反思”形成了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演进和发展的逻辑主线。

18世纪以来,大量的研究学者、国际机构等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视角,对贫困的内涵、测量、类型、原因、功能以及反贫困战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形成了数不胜数的贫困与反贫困论著。对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分析及评价,无疑将为国内贫困研究的发展以及西方贫困理论的本土化探索提供有益的基础和借鉴。这也正是笔者编写本书的主要动因。本书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对18世纪以来国际特别是西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兼顾理论的学科视域以及贫困研究的历史演进,将同一学科领域或内容的研究进行归类和整理,旨在既方便读者更好地把握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有利于开展进一步的理论整合和对比研究。同时,本书还总结梳理了中国古代、近代及当代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内容和进展,目的在于为研究者进行中西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比较奠定一定基础,为继续推进国内外贫困问题的比较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本书由以下十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概述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历史演进及本书章节安排。第二章至第八章是西方社会有关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主要理论内容,分别为:第二章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的贫困观,第三章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期的贫困理论,第四章20世纪中期经济学领域的贫困研究,第五章20世纪中后期贫困的社会学解释,第六章微观视角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第七章综合视角下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第八章贫困与反贫困及发展研究的进一步反思。这七个篇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结合各历史时期理论研究的内容、学科领域、研究视角等,阐述了西方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古典经济学的贫困研究,一直到21世纪初期基于贫困与反贫困以及发展问题的进一步反思。第九章为中国扶贫思想的演进与研究评述,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济贫思想和实践、中国近代贫困与反贫困观以及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研究和西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本土化探索等内容。第十章是总结与讨论,对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演进及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讨论及反思。

鉴往知来,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更全面了解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演变及进展,更深刻认识我国贫困的特征及趋势,更准确理解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能为广大扶贫理论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黄承伟

2016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