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转岗快两年,赵一秉主要在CI-2工作,有时也会被借调到CI-10队。从最初的调查业务小白到如今的娴熟,其过程之快,也是让无数同事佩服。转岗没多久,就跟着上司,二队一组组长何晓雪参加了一次支援行动,在车上指挥中心就要求有防护背心的务必穿上防护背心,车还没到现场七六二就给发动机盖留下了五六个洞洞,急刹车,几乎是肌肉记忆,开门跳下车掏出QSZ92就击发,没有丝毫的犹豫,虽说命中率为零,不过成功压制了对方的Type56,让已经被七六二压得抬不起头的无名NC队队得以把一名受伤同事和两名路过受伤市民连拖带背转移到安全地带,只是收队时赵一秉才发现,防护背心在冒烟,一颗七六二嵌了进去,所幸不是直射,而是跳(弹)……
也是那次行动,让上级看到了他的实力,不久他也成为了CI(支)队的技战术教官之一,而在海勤以及船艇队这么多年,他对移动摇晃环境下的QSZ92击发也有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同时执勤一线,经历险情无数,在岭海BP局海勤一队的时候,带着几名同事波涛汹涌的海上追击目标船只,发现目标后拎着一支Type79第一个跳帮,稍有闪失,就是殉职。后来在云岭省BP局船艇(支)队,最初的几次巡逻勤务,真的是遇到了七六二乱飞,他们很清楚,他们身上的防护背心,禁不住七六二或者十二点七的直接击发,他们更害怕,不要巡逻船艇的轮机舱挨了七六二或是十二点七,直接废了……江上漂流,那可真不是旅游。
担任CI(支)队的教官,定期叫回一线队员进行轮训,包括车辆逼停检查、CQB、现场suspect的全身检查等等项目,这些教官,都是亲自示范,从如何站队如何相互掩护到如何手持盾牌手握QSZ92,真的是事无巨细。许多时候一些受训的队员还是他们进入CI队的师傅,手把手叫他们如何从事调查工作,带教师傅时,这些教官们除了有一点点尴尬,更多的时候是觉得自己要教好他们,最起码,不能让自己的师傅倒在行动现场。
赵一秉刚到CI队时,大部分时间是二队一组的何晓雪在带他,何晓雪也没想到,他在工作方面能成长得这么快,6.15行动后,何晓雪被晋升为CI-2队副队长,而表现英勇的他被提为科级调查员,同时也配合组长顾小茜负责相关工作。何晓雪是他校友,同样毕业于玉兰F大学,法学院保研。据说如果不是因为家在屿霖,作为法学院高材生的她留在玉兰的S局、P院、C院绝对不是什么问题。而顾小茜,S部直属大学毕业,二零零四年本来都已经准备去贝市S局报到的她遇到了屿霖市S局的校招,一年增编四千,未来两年预计还会增编至少五千。自出生就没离开过贝市的顾小茜选择了屿霖市S局,不过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如今在屿霖工作已有十三年结婚也有了快七年,不出任务的时候总是笑嘻嘻,比她年轻的同事都喜欢叫她顾姐,譬如CI-2队副队长何晓雪。
介绍一下CI(支)队,一九九五年市S局定编,不久一些直属处升级为直属(支)队,CI(支)队正式挂牌,同时因为序列第五,有时也称五(支)队,千禧年之后,为了方便对外交流,有了一个英文名,CID,就像凌澳市S局直属CI队又名CID一样,不过屿霖CID很少用。
两千零五年CI队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编制,不算各科队,仅仅是副处级调查队,有十五个,然后伴随七(支)队(后来的市S局直属NC队)以及八(支)队的组建,编制一度变为五个副处级调查队。然后就是二零一五年年底的部门整合,由于部分八(支)队调查员分流到CI队,CI(支)队重新调整为十个调查队(CI-1~CI-10队)。
由于借调的缘故,也在CI-10队认识了结识了不少新同事,同样作为教官的郭鹏飞,任职于CI-10队,转刚入屿霖市S局SWAT队之前在AP峪西(总)队某(支)队工作了十五年,二零一三年转岗后现在SWAT队工作了快三年,半年多前转入了CI队。而负责行动事务的队长周一可和负责管理事务的队长刘晗,则是在每次技战术训练的时候叫他……赵老师。对了,十队还有一位,必须要提,林梓湘,毕业于屿霖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在市S局CI队,如果不是因为生了小女儿,她可能会一直在CI-2队,她同时还是屿霖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副教授,半开玩笑地说,林梓湘是CI队的无可争议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