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科举的萌芽
见庾信又想到以前的伤心事,宇文质也不好继续往下说,正好这时一名士子走了进来,尴尬的气氛有所缓解。
“先生,明经求第我该如何应对,先生可有教我?”那名士子毕恭毕敬开口。
“陛下崇文,抑佛抑道,推崇经世之学,汝对策时可着重务实。”庾信开口指点道。
“多谢先生。”那名士子朝庾信恭敬一拜,随后说道。
宇文质在一旁看着两人的对话惊呆了,这不就是考试前提前请老师押题吗?
等等,那个士子说的是明经考试,那不是科举制的一个科目吗?
他好奇的不是这个时候出现明经考试,而是庾信对那名士子的提点。
宇文质知道科举最早是分成两个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经问大义。
而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更加务实,选拔治世之才。
庾信给那个士子押题说,要注重实际,看来宇文邕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古时明经科的不足,有点向进士科发展的趋势。
这应该就是科举最早期的萌芽了。
宇文质知道后世多数人认为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就是因为是在隋朝时正式出现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初步完善。
明经科其实自古有之,汉朝时就有这个考试了,但是当时明经科考试只是摆设,只要你能参加考试,考官就一定会让你通过。
汉朝的明经科只是走形式,选拔人才用的不是这个制度。
但是到了南北朝末期已经有明确记载,这个时候明经科被人们捡起来了,开始发挥作用。
明经考试如果无法通过就会落第,无法当官。
不要认为南北朝到了现在还是三国时期那套九品中正制,统治者有许多人杰,他们又不是傻子,不会看不到九品中正制的缺点。
早在刘宋时期,就有一个制度规定了选出的人才要经过考试及第才能做官,并且还规定了要怎么才算明经考试合格。
明经考试有五道题,答对五道为上,答对三四道为中,二道为下,其他为不合格,这是有明确记载的。
当然这并不能阻挡那些无才无德的世家子弟做官,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些世家子弟虽然自己无才,但是他们有钱有势,所以他们就高价聘请有这方面能力的人帮助他们对策。
差不多到了北周时期,同一时期的北齐出现了秀才不及第者,然后又考孝廉这才及第。
这其实和科举考试已经很接近了。
他刚刚又听到庾信说宇文邕在明经测试时更注重政务,这意味着离科举制成型就差临门一脚。
可惜他知道宇文邕英年早逝,并没有走完这一步。
如果宇文邕活着,他一定会走出那一步。
或者说无论继位者是谁,最终都会走完科举制的那一步,只要这个继位者他想要长久的存在下去。
因为科举制的诞生最开始的目标从来不是人们常说的让平民也能获得晋升的途径,而是为了解决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科举制的诞生缓解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为统治集团内部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维持着统治集团的运转。
虽然科举最终的结果是让平民有了晋升渠道,但是这两个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是为了平民百姓,一个是为了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这一时期的所有政权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统治集团内部的窄化问题。
统治集团窄化就是做官的人,他们的父辈一般也是官,统治集团的官员都是在原有官员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导致统治集团内部人才匮乏。
没办法,南北朝一直都是战乱时期,对于统治者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忠诚问题。
所以他们在选拔官员的时候,往往会任命信的过的人。
什么人是信的过的,首先是亲族,然后是那些信的过的官员的子孙。
比如北周的八柱国,他们的子孙现在在北周依旧处于高位,甚至到了隋末乱世还是他们的舞台,那时候他们已经是官三代,甚至官四代了,但是他们的能力其实不足以支撑他们承担起那个职位。
比如上一次伐齐的时候,领军的不是宗室就是那些二代们。
大量才不配位,德不配位的官员处在他们不该处于的职位上,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最严重的是由于他们长期处于高位,导致国家的权利实际上集中于这几个家族,并且他们和皇帝其实不是上下级关系,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既然是合作关系,那对皇帝自然也是没有多少忠心。
作为一个皇帝是无法容忍那些家族拥有权利,却又对自己不忠心。
更别说提出一人者,止据天子耳的宇文邕。
宇文邕亲政后不断加强君主集权,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但是没有时间给他解决这个问题。
隋朝替代了北周,自然也遗传了北周的统治集团窄化问题,杨坚得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杨坚想到的办法就是科举,他将原有的查举考试制度拓宽,这就形成了最基础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的目标就是选拔那些既有能力,又对皇帝忠心的人。
皇帝希望依靠这些人将朝堂上无用的官宦子弟替换掉,以此实现统治集团的繁荣和更新换代。
科举制显然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所以科举制自从成型后就被历朝历代所使用,并且不断完善。
但是对于世家来说,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他们世世代代做官多开心,这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世家们自然对此感到反感。
而且杨坚能够得天下靠的就是因为他是自己人,他所代表的就是关陇世家的利益,大家齐心同力,改朝换代,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功了。
杨坚时期,杨坚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并且利用高超的政治手段维持着和关陇集团关系。
杨广又没学到杨坚的政治手段,所以和关陇集团的关系很快破裂。
站在关陇世家的角度,反抗杨广其实不能称之为反叛。
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来就不是君臣关系,只是合作关系而已,杨广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再和杨广合作。
当然,杨广损害的不仅仅是关陇世家的利益,损害的更是所有百姓的利益。
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这才是隋末乱世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