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不同类型语境的教学应用
既然语境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关注语境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在不同的语言学研究领域和不同的侧重点下,语境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它的发展经历了由一元化、二元化、三元化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为了方便我们清晰地认识语境并利用其进行教学,本书采用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语境分类讨论方式(即语境的三重性)进行分析。这种分类方式在最初只有语言语境的情况下,融合了最早由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novski, 1932)提出的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下面笔者将探讨这三种语境分别是什么,并且针对三种语境结合实例分析如何利用它们促进英语教学。
3.2.1 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context of utterance)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熟知的上下文,即语篇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的语言环境。一段文本之所以成为文本,而不是一些互相之间没有关联的句子的堆砌,就是因为文本中的句子之间是有衔接的,在意义上是连贯的。既然文本中各个部分的语言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文本中某一部分的信息来促进学生对另一个部分的解读和理解。具体的应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3.2.1.1 关注标题
文章标题属于文章中宏观性的信号语,通常能够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比如在进行题为Why People Work(为什么人们要工作)的文章教学时,若在学生正式开始文本阅读之前提醒其注意标题,那么学生就自然能够预测到文章大意是对人们工作的种种原因的解析。
这里所说的标题不仅是指大部分文本顶端都有的大标题,还可以指有些文本中的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将文本自然地划分为几个部分,并且对每个部分的主题进行总结。因此,在学生进行整体阅读的第一步就可以进行主题猜测游戏。比如,在进行文本阅读之前让学生关注标题Researching on the Internet(关于因特网的研究),以及文章中以Step1、 Step 2……(步骤一、步骤二)开头的几个小标题,然后与同伴进行讨论,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
标题的预测功能还可以与词汇的教学结合起来。标题是学生能够读到的第一个有用的信息,并且涵盖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通过对标题的阅读不仅能够预测文章内容,还能够对文章的结构语言有一定的猜测。以一篇描写冬日战争的文章为例,在正式阅读之前,引导学生关注标题The Icy Defender(冰雪卫士),但这次不要让学生猜测文章大意,而是让学生头脑风暴,列出和标题相关的词。这时,学生有了明确的指令,通过讨论,很容易就可以列出很多词语,比如和icy(冰冷的)相关的cold(寒冷的)、bitter(痛苦的)等,还有和defender(守卫者)相关的war(战争)、occupation(占领)等,有些词语本身就是在文章中出现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们头脑风暴产生的单词进行集中展示和补充,列出一些文本中的新词和关键词,为学生接下来的文章阅读做铺垫。
3.2.1.2 关注主题段、主题句
除了标题之外,文本中还会有其他的能够概括部分或全部文章大意的信号语。最明显的就是文本的主题段,经常是首尾段。除此之外还有段落主题句,同样经常是每段的首句或结尾句。比如引导学生关注段首主题句In modern world salt has many uses ...(在现代生活中,盐有许多用途……)学生自然就会推测这一段接下来会对盐的各种用途进行解释,这样再去读文本,就更能够聚焦重点意义,对文本形成更加透彻的理解。
3.2.1.3 关注上下文
除了进行预测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语境进行猜测。学生们在进行英语阅读时难免会遇到生词,有时阅读理解甚至会基于生词出题,让学生们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义并进行选择,因此正确地猜测词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速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完成题目。所以教师们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根据已知的语言语境推测词义。比如在句子The four-day walking tour will take you on amazing paths through the Andes Mountains on the way to the city of Machu Picchu.After reaching your destination,you will have a day to explore and be amazed by this ancient city(四天的步行之旅会带你踏上令人惊奇的旅途,你会穿过安第斯山脉,然后一直到达马丘比丘。到达目的地之后,你会有一天的时间探索这座古城并为它惊叹)中,destination是生词,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其意义。这时,比起直接将词义告诉学生,更好的做法是引导学生们关注词语所在的语境,学生们如果解读出前半句的意思是“经过一段步行旅途之后到达某地”,就可以相对轻易地猜出destination的意思是“目的地”。
3.2.1.4 关注篇际语境
克里斯蒂瓦(Kristeva,1980)提出语篇的互文性,意为文本与文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每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会受某些文本的影响,同时也牵涉到其他文本,不同的文本之间会根据这样的联系形成语言网络。这些不同语篇之间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被看作是语言语境的一部分,称作篇际语境。目前,大部分英语教材都是以主题为引领进行单元或模块编排的,每个单元或模块中通常有与同一主题相关联的多个语篇。在这样的英语教材中,语篇之间的互文性十分明显,只要能够巧妙地加以利用,就能够引导学生们在篇际语境中获得很多信息。比如,在2020年上教版新教材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主题为Places(地点),从A到E五个部分囊括了介绍城市的说明文、描写帮助旅行途中的陌生人的记叙文、旅行日志等等,所有语篇都是围绕着旅行进行的。其中用来学习语法的语篇讲述了吉娜独自乘车出门结果坐过站的故事,而下一个语篇就是吉娜如何得到同乘一辆车的彼得帮助,两人成为好朋友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够抓住篇际语境,在进行第二个语篇的学习之前,让学生对上个语篇进行预测或续写,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还能够促进学生对第二个语篇内容的大致理解。
3.2.2 情境语境
马林诺夫斯基(Malinnovski,1923)最初提出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的时候,只是粗略地将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定义为话语产生时的情境。海姆斯(Hymes, 1964)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情境语境中需要关注的要素,首先是语篇的参与者。① 语篇作者(addressor)指产出语篇的人,根据语篇的传递媒介不同,既可以是说话者,也可以是作者。② 语篇接受者(addressee)指接受语篇的人,可以是听者或读者。③ 主题(topic)指语篇作者和接受者正在交流的内容。④ 场景(setting)包括两部分,一是语篇产生的时间和空间,二是语篇参与者之间的物理位置、动作姿势和面部表情等。⑤ 通道(channel)指语篇的存在形式,是口头的、吟唱的,还是字面的、打印的等等。⑥ 语码(code)指语篇使用的是哪种语言(或者哪种方言)和语篇的风格。⑦ 信 息形式(message-form)指语篇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的,是闲谈、辩论、童话,还是书信等。⑧ 事件(events)指一个整体的交际事件,比如假设一个语篇的信息形式是公开演说,那么它的事件就是集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情境语境也应该包括这些要素,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产生的环境、交际对象的关系等,通过关注情境语境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主要应用形式如下:
3.2.2.1 补充情境语境理解言下之意
教学中补充一定的语篇的情境语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某些语篇的理解,即言下之意(meaning between lines)。以情境语境中的语篇作者为例,在讲解一篇作者为甘地的议论文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信息介绍甘地本人,包括他的身份、成就和理念等。在文章开篇第一段,甘地就提出I attach the same importance to non-violence that I did then ...(我认为非暴力仍然具有和从前同样的重要性……),这和甘地本人热爱和平反对暴力的信念是有共鸣的,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到这样的联系,就可以重点介绍甘地的这种品质,并提出Which sentences in this passage show Gandhi's attitude towards violence?(在文章中有哪些句子体现出了甘地对暴力的态度?)等问题,自然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这个方面的趋势。
其他的情境语境也大致类似,教师应该根据语篇本身的特征对不同的情境语境有所关注。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电子邮件写作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写邮件和收邮件的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语篇作者和接收者的关系。如果是朋友关系,从语篇的内容和语言方面可以怎样感受到二人的关系;如果是工作或者师生、长辈等关系,文章又该有什么样的特点。再比如说,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对话发生的场景,是在家中的闲聊还是在正式场合的演讲等,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情境来促进其对语篇特征的理解。
3.2.2.2 补充情境语境理解言外之意
有些阅读语篇含义丰富但行文跳跃简洁,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使其通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语篇发生的场景、主题、事件等来推测语篇中那些没有被明确指出的信息即言外之意(meaning beyond lines)。比如在教授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时,语篇本身非常短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男一女在火车站等车时发生的一段对话。虽然内容看似平淡无奇,但是挖掘其深层意义,二者谈论的却是女生是否要去做人工流产这一十分沉重严肃的话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们去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步通过语篇构建语境,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中某些句子的意义。比如,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男人对女人的称呼Jig,可以使其推测出二者是比较相熟、可以以小名相称的关系,再结合女人对男人说的话And you think then we'll be alright and be happy(你认为那样咱们就会没事,就会开心)学生大致可以猜测出二者是恋人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关注男人所说的It's really an awfully simple operation,Jig ...It's not really an operation at all(那就是个非常简单的手术,吉格……那甚至都不算个真正的手术),还有后面所说的I'll stay with you all the time(我会一直陪着你的)就能更好地解读出男人在劝慰,在鼓励,或者说是在催促女人去做这个手术。结合之前推断出的二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语篇中说的手术是什么手术,二者是基于什么样的心态在进行讨论。
3.2.3 文化语境
正如我们在前面说的,马林诺夫斯基首先提出了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的概念,并且指出有些语篇即使是在情境语境中也没办法得到很好的解释,还需要对语篇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些了解才能够理解。在这里,我们说文化语境是使用语篇进行交流的人们所处的民族思想和行为惯例的总和。主要应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3.2.3.1 补充外国文化知识
在教学某些语篇前,要根据语篇的特色,结合对学生现有知识的预测,补充理解语篇所需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介绍。这些文化知识大致包括几个方面: 语篇使用国家的社交习俗和礼仪,某些词语背后含有的文化意义和典故等,语篇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等情况,以及一些价值观上的差异。比如在讲解2020年上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中一篇介绍西安和佛罗伦萨的文章时,由于学生对佛罗伦萨并没有多少了解,教师可以在阅读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视频或图片等,帮助学生对佛罗伦萨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深层理解文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尽力为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要想真正地理解海明威的小说《杀手们》(The Killers),学生必须先了解海明威创作时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的“迷惘的一代”,才能够理解其中的人物面对死亡时的漠然态度。由此可见,文化语境对理解某些语篇,尤其是某些文学作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3.2 补充词汇的文化内涵
利奇(Leech, 1981)认为词汇有两层意义,一层是词汇出现在词典上时的概念化的原意,另一层是开放和变动的联想意义,这一层意义会被文化、经历、信念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因此拥有同样概念意义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会拥有不同的联想意义。比如“龙”这个词语在中国和英美国家都是指会飞的神话中的动物,在中国语境中,龙是一种吉祥的、能够带来好运的动物;而在英美语境中,龙是一种会喷火的非常凶恶的动物。那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类似的词汇,及时给学生补充这些词汇的联想意义。
因此教师在语篇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词语的文化内涵,补充介绍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必要时还要与词汇的汉语文化内涵进行比较。比如在理解Every dog has its day(每个人都有走运的时候)时,由于狗在中国语境中常有消极的意义,比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狼心狗肺”等习语,所以学生很可能会对这句话进行消极理解。这时教师就应该向学生们补充狗在英美国家语境中的意义通常是忠实可爱的宠物等等,也可以补充一些英语中相关的短语,比如luck dog(幸运儿)等,以此帮助学生准确理解Every dog has its day是“每个人都有走运的那一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