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传染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

七天的隔离终于结束了,乐乐又回到了校园,在放学的路上,同路的三个小朋友和家长结伴而行。

天天外公问道:“乐乐奶奶,听说你们家乐乐也被传染手足口病了?”

奶奶颇为无奈地回答:“是呀,也受罪哦。”

奇奇外婆插话道:“这个病传得蛮快的,他们第一个生病的小朋友当天就没来呀。”

奶奶答道:“听乐乐妈妈说疾病有潜伏期,大家平时都一起玩的,接触也多,我们乐乐抵抗力也不是很好。”

一旁的天天外公说:“所以政府宣传大家打疫苗来预防传染病啊。手足口病也有疫苗的,我们天天早就打好了。”

奶奶带着遗憾地说:“还是你们想得周到,我们之前觉得没必要就没打,被这么折腾一次才知道还是接种疫苗比较省事。”

天天外公笑着说:“打疫苗还是其次,首先要培养好孩子的卫生习惯,回家就要洗手,平时家里经常消消毒、通通风,少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传染病的套路就这么些,对付传染病的方法也大同小异,好的卫生习惯加上接种疫苗,它们就很难兴风作浪了。”

乐乐奶奶和奇奇奶奶听完,不禁点头,说道:“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看来我们也要多学习一些传染病的知识,这样老的小的都能少受些折腾!”

乐乐在一旁插话:“如果有人陪我在家里一边玩一边隔离,那我还是愿意的。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被隔离,那我再也不想生病了。实在是太无聊了!”

在众人的笑声中,小朋友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本章作者:何晓定)

传染病小档案


手口足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在一周左右可以自愈,常见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极少数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潜伏期为2~10天。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也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儿童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为主。

疱疹性咽峡炎同样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会有高热和咽喉疼痛症状,皮疹主要集中在咽峡部、手足等部位,没有皮疹,一般疱疹性咽峡炎不引起重症。

疱疹性咽峡炎较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潜伏期在2~4天,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相似。

有时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会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

在集体机构中,疱疹性咽峡炎参照手足口病进行管理。

身边的风险

1.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每年5~6月、9~11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大部分小朋友的症状并不严重,但是在一小部分小朋友中(不到1%),手足口病的症状可能非常严重,表现为重症肺炎和脑炎等,家长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提示小朋友可能得了重症手足口病:

(1)持续高热:体温(腋温)高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

2.预防家庭内的传播

在二孩或多孩家庭中,如果一个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那就相当于家里有了一个轻症手足口病患者和一个或多个密切接触者。家长要注意:一是关注生病的小孩,监测是否有重症的风险;二是关注还没有生病的小孩,做好预防措施。小朋友在家里要尽可能做好隔离措施,否则很容易造成家庭内感染。

预防小妙招

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是日常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

2016年,全球首个预防EV71病毒的疫苗在国内上市,这个疫苗能够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6月龄至5岁儿童可以选择自愿、自费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