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奎书院百年香
有一个少年,在重庆江津白沙镇读书。10岁时,徒步去重庆为冤枉入狱的父亲鸣冤。巴县县吏见他年幼且情词恳切动人,于是就释放了他的父亲。这个少年,13岁时,学校给了两小时叫全班学生写作文,他写了一篇名“读外交失败史书”,以诗论文,豪放严谨,名噪全川,被众人誉为神童。这个少年长大了,36岁那年,即是“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年,满腔爱国热情的他写出《巴人歌》,奔赴各地朗诵讲演,意欲唤起民众,同仇敌忾,奋起抗日。在返回江津召集师生朗诵《巴人歌》之时,由于长期劳倦,慷慨激昂,声泪俱下而晕倒在台上,几日后溘然长逝……
这个人就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诗人吴芳吉,而他就读的那所学校就是百年书香、闻名巴渝的聚奎书院(今聚奎中学)。
风景如画的聚奎书院
聚奎中学是川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目前仅存并保存得最完好的清代书院。它位于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上,占地2137平方米,建筑面积1318平方米。
聚奎书院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取名为“聚奎义塾”。据史料记载,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时,当时的江津白沙团总张元富、盐商邓石泉和邓清连人等捐银3600两动工,一年修成正室五间,因经费用尽,张元富去世,停工五年。光绪五年(1879年),由当时的江津知县国璋出面劝募,得银5000余两继续修建。
“聚奎书院”建成于光绪六年(1880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聚奎学堂”。民国时期以后,该学堂相继更名为“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等名称。分别为聚奎学校、聚奎小学、聚奎中学。解放后,该校又先后与新本中学、江津三中合并。学校现名“重庆市聚奎中学”。建校以来,已培养出洋洋十万学子。其中有白屋诗人吴芳吉、辛亥革命烈士卞鼐、科学家周光召、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
抗战胜利后,举行建院60周年纪念,台静农教授赞道:“聚奎能屹然一隅,延续至六十年之久者,诚我国近代教育史所罕见。”
陈独秀、吴玉章、冯玉祥、黄炎培等均曾到院参观,无不交口称赞。至今原院规模及碑刻等均保存完好。院内参天古木簇绕四周,幽静典雅。春天盛夏,白鹤成群,于书院树上筑巢育雏,鹤鸣不绝于耳。
聚奎书院一角旧貌
操场左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刻有周光召的题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此词出自《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此语而今已成为该校的办学理念。
图书馆六角形的大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百年曾聚奎;下联:万老更求英;横批:书山有径。图书馆院门上书此联显得颇为贴切。图书馆是一楼一底的西式建筑,大楼门前也有一联。上联:明日欲当天下事,下联:今朝博览馆中书。
聚奎中学内还保存着赫赫有名的“鹤年堂”。据记载,1928年,在渝经商的乡人邓鹤年(原中国女排教练邓若曾的祖父),捐款10万大洋建成“鹤年堂”。鹤年堂内分上下三层,可容纳一千四百多人,当时号称“川东第一大礼堂”。后来,寓居江津的陈独秀曾在此寓居并讲学。陈独秀为赞颂邓氏兴学善举,题词称道:“大德必寿”,并篆刻鹰嘴石上。
聚奎中学内随处可见文化遗址、先贤遗迹:
大门有石刻联:“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院门有石刻联:“德星长聚五百里;广厦颜开千万间。”
院内有石柱联(为佛学大师欧阳渐题词):“是英雄铸造之地;为山川灵秀所钟。”
书院,是古代的民间教育机构,原由富人、学者自行筹办;后由朝廷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逐渐具有半民半官性质。书院有三大功能:讲学、藏书、祭祀。
据史料记载,重庆地区最早的书院出现在唐代,为大足县的“南岩书院”,始创于唐贞观年间。
到宋代,重庆地区先后建立书院14所,是重庆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书院教育也已形成制度。比如,奉节静晖书院、涪陵北岩书院、巫溪凤山书院、万州宏文书院等皆为这期间设立。
元代时期,大批宋代书院被毁,仅涪陵北岩书院尚存。
至明代,书院再次有了复兴发展机会。据统计,明代重庆共建书院20所。
清中期以后,官学化的书院再次成为政府“赖以造士”的主要场所。从乾隆至光绪时期,重庆共有书院173所。其中,建于乾隆时期的丰都鹿鸣书院、大足棠香书院、永川锦云书院、酉阳龙池书院,以及建于嘉庆年间的秀山凤台书院、万县太和书院、巴县渝州书院的规模较大。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颁布改书院为学堂的诏令,重庆大多数书院改造为中小学校,成为近现代重要学府的前身,比如重庆第七中学的前身即重庆东川书院,江津聚奎中学的前身即聚奎书院,涪陵北岩书院的主体现在是涪陵第十三中学。
目前我市存留的古代书院已经很少,主要有江津聚奎书院、南川海鹤书院、涪陵北岩书院等。
时至今日,聚奎书院的大部分建筑都还在作为学校功能用房。作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风景名胜区。聚奎中学也是重庆唯一一家对外售票可供游客参观的百年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