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典藏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白象街呈祥

佛教里素有“青狮献瑞,白象呈祥”的说法,象征祥瑞之地。传说在佛教法会上,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台上向信徒讲经说法,左边侍文殊菩萨专司智慧,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一青狮表示智慧威武;右边侍普贤菩萨,骑一六牙白象,象征功德圆满。

在老一代的重庆人间,就流传着一个“青狮白象锁大江”的传说。

据说明清年间,重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为锁住风水,就在长江南北两岸分别兴建有一座青狮、一座白象,镇河妖,保平安,锁财富。青狮与白象隔着两岸遥相对峙,保佑重庆风调雨顺。大家别以为传说只是传说,人们在如今的南滨路上确实还能看到一座青迹斑斑的石狮子,而青狮放眼望去的对岸,便是渝中区的白象街。

慈云寺就在重庆两江汇合处的南岸,所坐落的山就是涂山,正对着的就是长江和朝天门广场,筑于狮子山崖,在中国寺院建筑中别具一格。它原本是座观音庙,唐代时期就已建成,后经重新修葺扩建,又更名为慈云寺,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香火极为旺盛。

渝中区白象街的白象

最富传奇色彩的还是那头俯卧在寺门前的青狮,传说因慈云寺地处于羊角滩下,门坎石上,河流水急滩险,风水不够好,于是就有了这头青狮,用来震慑。同时,又与长江北岸的渝中区白象街上的大白象遥相对峙。“青狮白象锁大江”由此得名。

南岸区慈云寺门前的青狮

稍懂一些重庆历史的人都知道,“十七座重庆城门,九开八闭”,太安门(望龙门片区)和太平门两道古城门扼喉长江,远眺南山,城门之间就是这条背城临江的白象街。白象街得名于街口有个白象池,白象池边有一尊汉白玉雕塑的白象。因此,便有了“青狮白象锁大江”的起源。

南宋年间,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开设的招贤馆就在白象街,以广纳人才商讨抗蒙方略;明代以来,白象街紧挨着巴县衙门、川东道台、重庆府署等一通通庙堂,旁边又是望龙门、太平门等临江码头,是最为繁华之地。自1891年重庆开埠后,英、美、日等洋人外商在长江北岸的白象街一带设洋行,形成“金融街”;抗战之前,白象街在重庆甚至川东一带都是最豪华的街道,宋育仁主办的《渝报》、肖楚女任主笔的《新蜀报》、卞小吾和杨沧白等创办的东华火柴公司、重庆海关报关行(原大清邮局)、美国大来公司等在此安营扎寨。自抗战迁都之后,重庆人口猛增,喧嚣的闹市区从商业街所在的下半城,转移到了以督邮街、大什字(今解放碑)为中心的上半城,白象街这才日渐冷落。

盛况已逝,繁华不复,但“青狮白象锁大江”的传说依然流传于坊间里巷,威猛的青狮和龇牙的白象常常被重庆老人提起。另有一说,旧时重庆,江南江北,客商往还全赖舟楫,应为保客货安全而立此二石像。一南一北,隔江对峙。如今,青狮历经沧桑依然俯卧在慈云寺山门前,近年来重庆市政府也重新打造了“白象”,让历史传说复活再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