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的传说
《江北县志》有一首描绘渝北地名的歌谣:“好个兴隆在岩边,好只石鞋无人穿。好朵莲花无人戴,木耳飞过仁睦滩。两口喝干一碗水,坦坦平平下寸滩。”
歌谣中的一碗水与双凤桥一样,一直是两路镇的知名地标。讲知名度,一碗水超过双凤桥。
从历史来看,一碗水出名是因其地处交通要道,设乡建制的历史很悠远。南宋淳熙六年(1180年)就在一碗水建场,场上有茶店酒肆,一碗水庙内神像脚下的石上有一小水凼,宛如碗形,深约30厘米,直径约40厘米,终年盛满泉水一碗而不涸,故名一碗水,场得名为一碗水场。此前重庆到邻水、川北、陕西的江邻路和到长寿、川东及湖广的江长路纵贯回兴境内,这两条路径均要经过一碗水。
渝北区两路镇巴渝文化民俗村
在渝北民间,与一碗水有关的,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一碗水附近的山上有一座庙,里面住着一位叫常心的和尚,天天念佛诵经,十分辛苦虔诚。由于山上缺水,常心每天还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水做饭。常心的辛劳后来感动了如来佛祖,给他托梦说:“今后你不用去很远的地方取水了。每天去山坡下取水就行了。”
第二天,常心便去了坡下,在路旁果然看见有一个碗口大的石凼。里面盛满了水。常心每次舀干水后,不久又浸满一碗。有此福利,常心可以不为水发愁,于是慢慢开始变懒了,诵经念佛后便常常睡懒觉。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常心觉得这一碗水的容积太小,想一次多取一点,就把石凼打大了很多。可是那石凼并非因为打大了,水就增多了,还是以前那么一碗水。常心很失望,带着埋怨的心情悻悻返回庙里。
那一天他连念佛诵经心情都没有了。晚上,佛祖给他托梦来说:“看来我错了,不该设置这‘一碗水’,本想帮助你,可却帮了倒忙。明天我就收回它吧。”
常心急忙说:“佛祖,请别收回。看来是我贪婪了。”
佛祖说:“那好吧。记住这句话:暴饮妄得终归少,细水长流才是多。”
常心拜谢道:“领悟了,谢谢佛祖。”
从此,常心恢复了过去勤奋念佛诵经的行为,每天去“一碗水”取水。“细水长流”的禅语让他更敬业,也让来去的旅客更具平常心。
“一碗水”这个地方于是成了往来商贾行人最喜欢的地方。“一碗水”由此出名。
重庆是川东交通枢纽。山多泉水多。在古代,往来重庆的商旅不少,有些商路边上就有泉眼,于是当地人在泉眼边挖了个水凼,让过往的旅客口渴时能喝口水,久而久之,这些有泉水的地方,就都被叫做‘一碗水’了。比如璧山八塘镇、南山清水溪、涪陵李渡镇、万州长岭镇也有叫“一碗水”地名的。
“一碗水”既蕴含了地域文化,又浸润了佛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