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典藏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足石刻之父

大足石刻,这一宗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八百多年来,为亿万中外游客推崇备至,可人们对它的总设计师、总建筑师赵智凤——这个把一生的心血和智慧都奉献给了这一伟大事业的人却是知之甚少。

大足石刻之父赵智凤禅师

赵智凤,大足县米粮里沙溪人,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父亲早逝,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

在他5岁时,母亲患了一场重病,久病不愈。家境贫寒的赵智凤为了给母亲挣药钱,一天,他瞒着母亲独自走到街上,头插草签,打算卖掉自己来救治母亲。可到了晚上都没人来买下他:一是因为当地百姓都穷,二是觉得这小子自己卖自己不可思议。

母亲见儿子入夜未归,便硬撑着身子四处寻找他。终于在街上见到孤苦伶仃的儿子。此情此景,母子抱头痛哭。一个算命先生来到他们跟前,觉得既可笑又可怜,就问赵智凤,你为何要卖自己?赵智凤说出自己救母的原因后,算命先生说,你抽个签吧,看有没有化解之法。

赵智凤抽了签,算命先生一看,叨念着:“济贫行善。”于是对赵母说,你这小子是个佛门的命。别自卖了,去当和尚吧,济贫行善,你的病会好,他日后定有出头之日。

去当和尚?那是叫我儿断后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母怎么也不愿让儿子出家,何况这么年幼。但事到如今,自己病了,儿子还小,今后该怎么办?赵母以泪洗面。

然而,幼小的赵智凤却听信了算命先生的话。第二天一大早,他偷偷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叫古佛寺的庙宇,对大和尚说,我要当和尚。大和尚说,我们不收小孩,回去吧。赵智凤再次要求,被老法师听见了,于是问他道,你为什么一定要当和尚?小智凤说,要治母亲的病。

老法师被孩子的真诚和坚毅所感动,于是带着小智凤一同去见他病床上的母亲——还得征求家母的意见呀。老法师替赵母诊病,并把自己私存的十两银子送给了她去补贴生活。出于对老法师真善的尊重和感动,赵母答应儿子出家的事须同亲人们商议后再作决定。

不久之后,赵母的病大有好转。赵母感激老法师的医术及佛法的灵验,于是将儿子托付给了佛门。

然而,古佛寺的大和尚却很不乐意赵智凤的到来,因为本身就是个穷庙,多一张嘴,就会减少他们的需求。于是每次用膳的时候,他都背着老法师克扣小智凤的饮食。小智凤有时分得少,有时根本就没份,但他从不吭声。

有一天晚上,雷雨暴风,寺庙漏水,大和尚等扔下小智凤不管。小智凤一人孤独害怕,默默哭泣,但没有动摇在佛门的意志。小智凤终于在庙里坚持生活了下来。老法师特别喜欢他,教他看书识字,读经静息。小智凤也特别用功,学习进步很快。

16岁那年,老法师打算把寺庙交给他主持,赵智凤婉言拒绝了,他对师父说,他要去云游四方,学习更多的佛经知识回来。

3年后,赵智凤从成都大轮寺学成归来。古佛寺已垮塌,老法师也不幸遇难。赵智凤不计前嫌,带走孤独无援的大和尚来到大足宝顶山,立志要建造一个老法师生前向往的佛教密宗大道场。

那时的大足,佛教已开始流行。城内到处是香火青烟,到处是诵经敲磬之声。大足山石甚多,石刻佛像已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外地不少的石作高手、雕刻艺人也渐渐来到此地,现场卖艺或招徒授艺。

赵智凤的宏伟打算赢得了当地寨主黄木顺的经济支持,他普济众生的德行也渐渐得到周边大小富豪的认同和帮助。于是,摩崖石刻便开始一步一步得到实施。

大足宝顶摩崖石刻

在博览古籍,深研佛学,实施于石刻的过程中,赵智凤遇到了两大困惑。一就是,昔日佛经上有关“孝道”的论述与中国儒家提倡的“孝道”大相径庭。佛经认为,父母是瓶子,子女是瓶中的物,物从瓶中出来后,瓶是瓶来物是物,相关不大。而儒家却认为“父为子纲”,百行“孝”为先。不孝是最大的耻辱。怎么来缓解它们的冲突,包容它们的差异呢?二就是,浩繁深邃的佛经密宗用一种什么表现方式,才能让普通百姓有所了解,才能让老少妇孺都喜欢?通过反复思考,体察民情,他感觉到佛经要让广大的中国百姓多接受,必须要融进中国的道德伦理,包容它的文化思想。

于是他结束了佛教、儒教、道教长期以来各不相容、纷争不断的局面,让孝道、孝经走进了佛法道场;让“父母恩重难报经”系列石刻辉耀于石壁之上;让佛、儒、道三家教主和谐地坐在了一起,共叙一个屋檐下。他在同百姓的交谈中,感悟到与百姓交流的最好方式是讲故事。把深奥的佛经用百姓生活的故事来演绎,那便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石刻道场就必须做成石刻故事连环画。赵智凤的这两项思维和创举是前无古人的。

27岁那年,正当石刻工程火红繁忙之时,赵智凤的母亲托人带信来说,自己重病在身,想在弥留之际看看儿子。赵智凤只得赶急回家望母。然而到家后才得知是一场虚惊。母亲生病是假,催智凤回来成家是真。那姑娘叫慧贞,贤淑端庄,两家已谈妥,生辰八字相配,黄道吉日已选,就待成亲。

养鸡女

赵智凤静坐思考了半晌,最终没有答应母亲的请求。他对母亲说,皈依佛门是从小的承诺,创建石刻道场也是他一生的理想。现在远近百姓都在关注支持他的事业,他不能半途而废,弃佛还俗;再者他已涉足佛门太深,已无专心致爱之情,更无精力来养家教子,也不愿耽误那女孩青春。

赵智凤返回石刻道场后,继续尽职于他的摩崖石刻工程,直到生命的最后终结——90岁。赵智凤为大足石刻奉献了自己全部人生。他在5岁时说,要当一个和尚,他用自己85个年头实践了自己许下的诺言。

如今,每当游客们徜徉在大足石刻的艺术雕像之中时,镌刻在石壁上有一句震撼世人的话十分抢眼:“热铁轮里翻筋斗,猛火炉中打倒旋。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这就是赵智凤的人生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