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典藏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打望巫山人

话说20世纪70年代,在四川下川东(今重庆万州及三峡一带)、鄂西的中药铺里,突然间冒出了大量非常难得的中药材——龙骨。

何谓龙骨?说白了就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中医认为它具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等功效。因龙骨稀有难寻,所以特别珍贵。这次市面上出现的龙骨与一般龙骨显著不同的是,它们的个头特别大,一些类似动物腿骨的化石竟然有脸盆那么粗,还有一些类似动物牙齿的化石有成年人的鞋底那么大。在中药铺里,这些龙骨化石被分割成小碎块或者被磨成粉末,配进医生开给病人的药方里,然后消弭于无形。

这些龙骨从何而来?究竟是些什么动物的化石?

龙骨的出现,立即引起了相关方面的高度注意,派出各路人马走乡串户、明察暗访、追根溯源,终于将目标源头锁定在四川巫山县(今重庆巫山县)庙宇镇一个叫大庙龙坪村的地方。

史前恐龙化石也可看作是一种龙骨

原来一位村民在龙坪村西南坡海拔830米的山坡上,挖地时偶然发现了龙骨,询问长期下乡收购中药材的药商,得知可以卖几毛钱一斤,便开始采挖卖钱。不久后,村里人都知道了这个“发财之道”,于是全村的男女老少齐出动,大量龙骨流向周边的中药材市场。

各级政府闻讯龙骨源头后及时阻止了村民乱挖滥采的行为,将发现龙骨的地方命名为“龙骨坡”加以保护,等待科学家前来发掘研究。

1985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市自然博物馆、万县市博物馆和巫山县文管所组成的长江三峡科学考察队来到龙骨坡,对遗址进行第一阶段的全面发掘,带队的是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黄万波,他是“蓝田人”与“和县人”的发现者,在古人类研究领域造诣深厚,十分了得。

在龙骨坡发掘现场,每天吃饭的时候,黄万波都要和负责清除泥土的工人交流。这天中午,一个工人递给他两颗很不起眼的化石,黄万波接过一看,顿时眼睛发亮,兴奋不已,因为他立马判断出,这是早期人类的一颗上内侧门牙化石和一段下颌骨化石,牙床上还带有两颗臼齿,它们分别属于生活在200万年前巫山龙骨坡洞穴里的两位女性。下颌骨化石的主人是一名年近40岁的女性,后来被称为“巫山老母”;上门牙化石则是一名10岁左右的小女孩留下的,后被称为“巫山少女”。

黄万波展示“巫山老母”的下颌骨化石

1986年秋天,在发现人类化石的附近,又获得一颗直立人的上门齿化石和几件经过人为加工过的石制品。经研究,这里发现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简称“巫山人”,其生存的年代应该在204万年前。

巫山人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将人类起源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同时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学说,也证实了人类不是单一起源的论点,对于人类起源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在世界学术界、考古界掀起了一场有关人类起源的大讨论。

1997年,黄万波带领科考队再次来到龙骨坡遗址,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发掘,在第五至第七水平层上发现了20余件以石灰岩为原料打制的大型石制品,其中有的石器制作得很精致,有的石片打制得很典型。这些发现使得巫山人及其文化在国内外得到公认。

2003—2006年,黄万波带领中法联合科考队对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进行了第三阶段的清理考察,彻底弄清楚了龙骨坡遗址的地质文化分层。专家们将龙骨坡遗址分为三大地质文化层,由上到下的第一层为角砾层,厚度约为8米;第二层为橘黄色细角砾层,厚度约为12米;第三层为黏土层。古人类、古动物化石及旧石器主要分布在第二层,有23个不同时代的居住面。经测定,第二层最上面的化石年代为180万年,最下面的为200万年,文化层跨度为20多万年,这意味着巫山人在龙骨坡生活了20万年的时间。至于巫山人后来为何消失、到何处去了?这至今还是一个谜。

通过三个阶段20余年的发掘,龙骨坡遗址出土了120种动物化石,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熊猫等116种哺乳动物化石。同时出土了大量人工石制品,这些人工石制品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混沌初开时的石器工业,学者把这些远古文化遗存命名为“龙骨坡文化”。

2015年2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魏光飚博士,向媒体披露了他发表在全球著名学术期刊《国际第四纪》上的论文内容,他的研究成果确认了龙骨坡遗址中含“巫山人”化石地层的地质时代为距今214万年前,比之前204万年的结论提前了10万年。

这就是说,214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重庆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自成体系的史前文化。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重庆地区的古人类制造了目前东亚地区发现的唯一一件骨制手斧,并创造出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的旧石器工业技术,这或许能证明现代中国人系本土起源的猜想。

巫山龙骨坡遗址

当然,在此要说明的是,曾经生活在重庆区域的史前人类,并非远古时代的巴人和现今的重庆人,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但是,目前发现的这些史前文化遗址又充分印证了在长江三峡尚未完全形成前的这块地盘上,确实是十分适应史前人类生存繁衍的一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