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大雅筑城御敌
(三筑重庆城)
彭大雅是重庆第三次筑城的指挥官,他奠定了重庆城的基本格局。
他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为重庆的建城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13世纪初叶,日益强大的成吉思汗的铁骑已踢开了中国大门,向四分五裂的南宋政权大举侵略。
1236年10月,蒙古大军攻占了成都,随后便横扫四川全境大部。紧接着又翻越大巴山,打到了忠县、万州,直逼重庆城。由于重庆山高路险,主城又两江环抱形成天然屏障,蒙军未做充分准备,没有胜算的把握,于是试探性地小打小闹了一番后便撤兵回府了。每年的秋冬春季,蒙古大军在四川的长驱直入让百姓惶惶不安,也让南宋王朝面临岌岌可危的关头。
南宋重庆知府彭大雅
朝廷知道,重庆是南宋江山的西大门。如果大门一旦失守,敌军必将居高临下,放舟顺江而下,势如破竹直捣皇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于是在这危急关头,派遣了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彭大雅来统领重庆,兼任重庆知府,坐镇重庆指挥川东抗蒙防务。此时,南宋及四川的抗蒙防务千疮百孔,成都先后遭受两次蒙军屠城。
彭大雅,江西鄱阳人,进士出身。曾经出使蒙古,对边塞的风土人情及蒙古铁骑的威风凌厉深有体会,还专门为此写过一部书,叫《黑鞑事略》,介绍蒙古的主要人物、地理气候﹑放牧围猎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差发赋税、贸易贾贩、军队武器、作战方法、行军阵势等优劣。
1238年(南宋嘉熙二年),抗蒙战争日趋白热化,他奉命来到重庆后,便风尘仆仆地视察全城的防范工作。他环城一周,看到李严江州旧城的城墙几乎都是用泥土砌成的,历经千余年的风雨,一拳重击便粉末四溅——这还了得!这能挡住蒙军的铁蹄吗?
于是他在率部抗击蒙古大军的同时,在1239年下令全城军民推倒所有的泥土城墙,用条石和煅烧的大青砖砌墙。为了长久坚守,扩大了整个重庆城的规模,将西线原旧城大梁子(今新华路)、小梁子(今人民公园)、较场口一线往西北方向拓移,一直延伸到今临江门、中山一路、通远门一带。城外的西部至高点五福宫山(今金汤街,重庆市自来水公司水厂)和山脊线以北的七星岗区域也纳入城内。同时,巧妙利用渝中半岛沿江两岸的陡峭山势筑城,新建的城墙范围比三国时李严修筑的“江州大城”扩大了近两倍。
重庆城最终构成了三面临江,一面接陆的格局。城内商业性街巷空间开始发展,形成为“六街三市”,沿江地带结合水运开始形成专业街市,朝天门至储奇门沿江一带,是繁华闹市。大致以今天的新华路为界,有了重庆市民口中的上半城和下半城。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只知道有东面薰风门(朝天门)、西面镇西门(应在临江门至较场口一线上或今通远门)、南面太平门、北面千厮门和洪崖门这五座城门的名字。
当时,南宋国运式微,对彭大雅筑城的举动,百姓和官员都十分不解。拿他们的话来说——在眼下这个经济困难、民生凋敝时期,为什么不把钱拿来糊口,却要大兴土木筑城呢?大家怨声载道,还常常跑到衙门去大声责骂、讽刺他,极端的甚至还想动粗。
彭大雅语重心长对乡亲说:“眼下已是民族存亡之秋,皇帝爷顾不上大伙儿的死活,我现在来筑城安邦,是想让大家不当亡国奴,免遭生灵涂炭之灾,为何反倒有罪?”由于时间紧迫,彭大雅没有时间让大家心悦诚服。他坚持带领部下与民众不分日夜奋战在筑城工程中,每天万余人出工,三个月后,固若金汤的高大砖石城墙终于在嘉熙四年春天(1240年)大功告成。
彭大雅《黑鞑事略》
重庆城修筑完成后,彭大雅命令专职人员在重要的四座城门立四条大石,上刻17个字:“大宋嘉熙庚子,制臣彭大雅城渝为蜀根本”。
重庆上半城和下半城示意图(中央公园至长江为下半城,至文庙为上半城)
正是因为彭大雅在这个国破家亡的关键时刻,高瞻远瞩,力排众议,在战争间隙坚持筑城,筑高墙立壁垒,将城墙建在两江边的陡峭岩石上,不给蒙军留下排兵布阵的开阔地,将其挤压在两江的沙滩上,才打破了蒙军不可一世的铁骑神话,让他们丢盔弃甲,落荒而逃。重庆人筑城的胜利,保住了几十万民众免受亡国之苦和生灵涂炭之灾,也使南宋政权苟延了40年。
可惜,这位为国为民功勋卓著的英雄,后来却因功高招嫉,屡受谗言之害,1241年12月被昏聩无能的宋理宗赵昀及南宋朝廷革职除名,贬为庶民,发配赣州,很快便于1245年在郁愤中辞世,离他坐镇重庆仅相隔7年。
1278年2月,全国抗蒙晚期,两年前京城临安(杭州)失守,南宋王朝灭亡,重庆城守将赵安谋生贰心,写信劝重庆知府张珏投降元军,遭到张珏严辞拒绝。赵安便和部下在夜间偷偷打开了通远门(镇西门)引狼入室,张珏突围后在涪陵被擒,致使重庆城沦陷……
虽然历尽沧桑,重庆城的形骸犹在,石墙犹在,城门犹在;抚今追昔,重庆人永远不会忘记为他们造福的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