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是她。”王轩站起来朝她跑过去,还未到她身边,又见她弯腰就捡起一块石头朝河面甩出去。王轩到了河边,也捡了一块石头扔出去,只见两个小石头在波光粼粼中跳跃着:
“你回来了?”
女子转过身来说:
“你怎么知道是我?”
“你打水漂是我教你的呀!”
许多年没有见到的李晓,己经是个漂亮的大姑娘了。
二人说着话往村里走着。到了村头才分手。很快走回自己家的老宅里,宅子在一片水塘边上,有拱桥过去,算是比较庞大的一片宅子。是王家祖辈留下的房产,因为方圆二三百公里的土地也是祖产,所以留着让管家经营着。佃户们大都是同姓的宗族,租子收得并不多。大家共同努力地生活着。算是王家的积德行善的一桩产业。这老家的人们每时每刻都充满感恩之心。
拱桥下面都是水田,有人正在犁田,仿佛是收割了谷子不久,田间垄上堆着被太阳晒得干燥了的谷垛子。
出去早,很多人都不认识他,田间有人甚至喊着:“是那家的亲戚回来了哟。”当他踏进一片柴栅栏扎起的院子门里:
“是我们家少爷啊!”
老管家从老远的一片房子里出来,大声疾呼似的。四面仿佛都沸腾起来。小跑过来,挽住王轩手臂一路进屋。
“点亮!把大盏的灯碗全部点亮!”老管家招呼屋里的人道。
一座宽阔的四合院,院坝用石头砌地,挨着的都是房子:
“这么整洁,没什么变样,跟我小时候离开的时候差不多。”
“少爷回来啦。”
此时老管家的儿子陶陶过来握着王仆的手,开心笑着:
“哦,那次在较场口全靠你啊。”
两人岁数相差太大,是同龄人。那老管家就这么个独苗,早年去世了妻子,父子俩一起过活着。
陪着王轩到了他的房间:
“收拾得干干净净,仿佛跟我住在这里的一样。”
“不是知道你要回来吗。”
木头雕花的窗棂,沉重的充满浮雕的大床,挂着蓝色的麻帐。柜子,桌子,挨着抚摸,倍感亲切的微笑。
坐下来与管家的儿子聊天,管家儿子的小名叫陶陶,长得身体强壮。虎头虎脑。
“少爷这次回来可以多住些日子了。学校放假了。”
“这村子里有姓李的人家。”转移话题:“有的,只一户人家,是老早就住在东头的唯一的教书李先生,有个女儿叫李晓,不知道什么地方中了邪,从小到大的说见过少爷你,还在河边教你打水漂。大家都没有理她,反正认为她疯疯癫癫的。跟她老汉打理一下学校。还能识字不少。”
“那怎么又叫疯疯癫癫的呢?人家能够识字教学。”
“少爷你见过她?”
“怎么没有见过。”
“她说的是当真的事情。”
“怎么不是。”
“哎呀怪不得她不理不睬别人怎么样说哟。别人说她异想天开。”
“什么叫异想天开?”
“我说错了,我说错了……”
那陶陶连忙跑出房间:
“少爷你休息一下吧,过会儿我叫你吃饭。”
那陶陶跑到堂屋,见到父亲正在收拾饭桌子,蹿上去望着他父亲说:
“少爷刚才亲口告诉我说,他真的认识那村东头的教书先生的女儿李晓,真的教他打过水漂。”
“难道这次回来是提亲吗。”
老管家仿佛早已是这个王家里人想什么都知道什么的人了,非常忠诚。
“先别到处去张扬。我自会看着办。”
将那刚才帮少爷拎着进屋放在桌子上的小皮箱子拎着抖了几下。心里仿佛已经有数了:
“赶紧去请那东头的教书李先生过来我们家吃饭,把小姐也叫上,就说我们少爷请他们的。”
“这么快。”
“什么这么快,这十里八乡的有什么喜事都没有不请他们的吗?人家是文化人家。”
“您之前不是也叫她疯丫头的吗?这会儿又是小姐了。”
“你赶快去。不知道主子们的心思看你今后如何求吃!”拍打他脑袋:
“我去还不成吗?总打人脑袋,打傻了才求不到吃。”
出了门嘟嘟哝哝地往那李家走去。一边想着,好像之前一直把那疯丫头记在心里似的,这下忽然一块石头落地了。我怎么能够跟我们少爷这么的大好人争呢,在说人家在先嘛。善良的他想到。
那陶陶听了拔腿就跑。
.
在重庆兴龙镇街上住着一户世代书香的人家,李家,主人家李忧由与妻子龙氏有一个女儿,取名李晓。这李忧由的父亲在世时,也是喜欢读书,家并不是很宽裕,却考取了秀才的功名,于是在这个镇上开办一个私塾维持生计,有了儿子李忧由,这李忧由天资聪颖好学,跟着父亲一起开办这个私塾。
父母去世后,李忧由继续担任职责,私塾勉强能围持,主要教学得也是旧书中的东西,识字,什么四书五经孔子的儒文化,也讲诗词歌赋。但凡有点钱的人家也将孩子送来读书识字。
小镇当中有一栋房子,上下两层,石木结构,楼上居住,楼下开着私孰。
可是好景不长,从北伐开始战争连年不断,些许人家的孩子都不敢上学读书了。有一天,一支军队过路,一路上抢劫杀戮,不知道是什么枪走火,点燃了他的家房檐,一把大火烧焦了半个镇子,这李家被烧得片甲不留的。李忧由的妻子又一病不起去世。
李忧由带着女儿李晓开始逃荒。逃到山清水秀的桃子乡,一直生活在这里。到了这个桃子乡。因为有些文化,又拖着女儿,乡邻同情。先在村外东头搭个棚棚落脚住扎起来。
逢年过节李忧由都会帮助村民们写个门联什么的,又代写书信状子,久而久之,他这个外乡人也融入了这里的生活,渐渐地他从操旧业,修建了一个自家的小院,开起私塾教书。十里八乡的有点钱的人家也送孩子去读书。作为外乡人入住在村外面搭了个棚子,小心翼翼地过着日子,也行善积德,慢慢开起了教书的私塾,决不为了交不起学费的想识字的孩子出一分钱到他这里来读书。逢年过节总是帮忙乡邻四舍的人写对联画桃符,不收一文钱。后来当地人家还帮他搭建了几间房子,正大光明地教学,有钱人家的孩子送去读书的也付些钱,穷人家的孩子他不嫌弃,随便的送或者不送东西他一视同仁。竖起了自己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