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班级的凝聚力从哪里来?
作为班主任,就是这个团队的“总司令”,要把自己的队伍培养成一个优秀的、拥有特色“名片”的班集体实属不易。因此,通过各种活动和机会正面引导,对于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大有帮助的。
一、善于组织和利用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
我们的青春和记忆都建立在集体活动之中,集体活动不仅是学生美好生活的起点,还是学生班级生活的美好回忆。因此,班主任必须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德育“活”起来,利用真实生动的教育情境,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迹。比如校运动会、投篮比赛、歌咏比赛等,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成就感和对班级的自信心大增,他们会自我暗示这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算暂时在活动中没有取得好成绩,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失落情绪,调动他们在下一次活动中绝地反击的决心)。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很优秀,我必须爱惜这个班集体,并且努力为集体添光彩。我们可以在班级设计“班级十佳”评选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争取“十佳”的机会,比如助人为乐“十佳”、勤奋好学“十佳”、运动健康“十佳”等,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正面积极的导向。当然,还有“最美女生”“阳光男生”等多元评价方式,正面引导,积极发现,塑造美好。
二、积极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
1.班级文化的外显层面——环境文化。“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要的工作都在积极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班级环境,走进他们所带班级的教室,立刻会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教室窗明几净、地面一尘不染、图书角书香沁人、墙壁上悬挂着文明班级的流动红旗、黑板报图文并茂、窗边几角有绿绿的小盆栽……
2.班级文化的中间层面——制度文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一整套规范化的、具有约束力和公信力的管理体系,这就叫班级的制度文化。除了按照学校规定,从思想、学习、礼仪、社交、纪律、卫生等方面对全班学生提出总的要求外,班主任还要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具体的班级学习制度、卫生制度、文明礼仪制度、体育制度和诸如前面提到的“班级十佳”评比制度等,对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出细致入微的规定和具体要求。
3.班级文化的内隐层面——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具体表现为班级人际关系、班风学风、集体舆论方向、班级成员的审美情趣、个人的道德情操和思维方式等。比如,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班兴我荣,班衰我耻”都是全班同学的共同信念,大家都以自己的班级而自豪和骄傲,严格自律以维护班级形象。走进教室,优雅的班级环境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积极向上的感觉;置身于班级所有的成员中,你会更加体会到一种温情、温馨、满足、正能量。老师爱学生,学生敬老师;有话讲给老师听,有事愿意找老师商量,有心事愿意向老师倾诉;对于老师的教诲愿意接受和悦纳,表现低于老师提出的要求时愿意竭尽全力去提高、去达到;同学亲如一家、互帮互助互相激励……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加之在同一目标激励下的竞争和比赛,为班级每一位同学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精神家园。还有,“人人为班级,个个是主人”的民主管理风气,既让老师从琐碎中抽离出来,同时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各方面的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重视在合作交流中共创共进
班科合作(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凝聚学科老师的合力,发挥群体效应,班主任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营造集体舆论,让学生悦纳接受每位老师。《学记》有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能否亲近、认可一个老师,班主任的中介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班主任,应把握好各种契机,向学生宣传各位学科老师的亮点、优点,不吝啬溢美之词,在学生中形成积极的认同感,让学生对科任老师从认可向信任、从亲近向爱戴发展。
2.为科任老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要鼓励学生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堂课,科代表提前协助老师布置教学用具,到教师办公室帮老师搬运作业试卷等。教室布置和卫生状况对师生的情绪有调节作用。干净的黑板,整洁的讲台,明净的桌凳,清香的盆花,美观协调的墙壁,清爽的教室等都能给师生以良好的心情,从而为上好课提供方便。
3.指导学生行为,平等和谐地与各科老师相处。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中,学生对老师会有不同的看法,班主任应经常教导学生尊重所有的老师。可以利用体育比赛、班级活动、师生联欢等时机,邀请学科老师参加,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和老师亲近与沟通,逐步培养更融洽的感情;节日期间,指导学生给学科老师写慰问信、制作赠送小贺卡、献上一朵鲜花等。师生之间感情融洽了,就容易互相理解和谅解。
4.推功揽过,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当班级工作有了成绩,千万不要忘了科任老师的功劳,引导学生为科任老师送上“赞誉”;学生与学科老师有了小矛盾,班主任应积极斡旋、协调解决,充当“和事佬”。有的时候,还要“揽过”,主动把一些问题的出现归咎于自己,“垃圾篓”式的接住各种“吐槽”,做到“任劳任怨”。
5.经常召开班科联席会或者“包班会”。通过与科任老师们深入地交流班级管理、课堂生态、“后进生”“学困生”现状等,商量对策、统一步调、形成合力。对于班级管理和课堂标准,统一要求和规范;对于个别特殊学生,统一教育思路和行为;对于作业规范、资料整理、小组评价等,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实施细则。
四、在细节管理中尽享收获
班主任可以不是管理方面的理论家,却必须是管理的艺术家,必须深知“细节管理”的奥秘。如何把细节做好?关键是严格管理,强化训练。班级很多事情不去严格管理,不去训练,就会永远停留在一个低水平上。
其实,细节管理重在一个“细”字。比如说卫生大扫除的分工,班主任必须把任务细化,越细越好。负责擦窗户的,谁负责擦里边,谁负责擦外边;负责打扫教室卫生的,谁负责扫地,谁负责拖地,谁负责擦桌凳,谁负责摆桌凳等都要说清楚,都要具体责任到人,而且短期内基本不变动劳动任务,大家按原来的分工各干各的一份事,这样既省时,又有利于学生劳动业务的“专业”成长。
细节出成绩,团结显力量。当班级的各项管理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班级的学习成绩、德育评比等各项指标逐步脱颖而出,班级的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