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机遇(三)
元琦直直看向景成帝,脸上丝毫没有被质问的心虚:“母皇既不信儿臣,便是费再多口舌也无用。”
景成帝冷笑一声:“你若是不求功劳,和老四眉来眼去,求这个主客司郎中的职位是要做什么?”
元琦坦坦荡荡承认:“高丽起战事之前,这个局面是儿臣一手谋划而来,求这个功劳并不为过。但是现在,高丽生了变故,已经超出儿臣谋求的范围了,所以只能求助于太女姐姐。将功劳让出,也并不为过。不论母皇信与不信,儿臣都是俯仰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己心。”
景成帝定定地看了她片刻,冷冰冰地吐出几个字:“狼子野心。滚出去。”
面对如此不善的责骂,元琦却是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依旧礼数周全:“母皇息怒,儿臣告退。”
御书房里安静了许久,景成帝定定地看着元琦离开的方向。
“母皇。”元琮从屏风后走出来。
景成帝神色复杂:“你相信老三?”
元琮毫不犹豫地点头:“儿臣相信。”
景成帝皱眉:“理由呢?”
元琮笑着摇头:“可能就是直觉吧。”
景成帝一脸不赞同的神色,最终却没有说什么:“罢了,你这性子也是朕教养出来的。”
元琮神色微黯:“儿臣知道自己不够有魄力,也不够有野心,远远达不到母皇心中继承人的标准。父后在时总斥责儿臣仁善太过,可是儿臣觉得这样没有什么不好。儿臣能察觉到,三妹对待儿臣的心,同儿臣待她是一样的,所以儿臣愿意相信她。”
听她提起已故的庄穆皇后,景成帝脸上出现了片刻复杂的神色,很快又隐去不见:“希望你没有看错老三。”
景成二十八年十月,大周一反前些时日观望的态度,强势插手高丽战局。
玄州府兵越过边境,进入高丽境内,与高丽军队共同抵抗三国联军。大周水师从樊州奉文港启程,直指新罗百济。另有桃州水师集结,对隔海的扶桑遥遥威慑。
不论是高丽,还是新罗百济扶桑,对于大周来说,都是弹丸之地。大周的军队加入战场,很快扭转了局势。
三国联军节节败退,回到了自己的国境线之内。新罗百济向大周求和,景成帝允准。
景成二十八年冬月,新罗和百济派出使臣前往大周,朝贺大周新年,也为了和谈一事。接待使臣的事宜,自然是礼部主客司主持。
这是元琦上任以来,第一次真正履行主客司郎中的职责。
杨茵也是第一次和这位殿下共事。
之前元琦在水部司,不显山不露水。后来去了桃州做船厂督造,诸多大事也都是暗中谋划,杨茵有些拿不准元琦的行事风格。
不等杨茵琢磨明白,元琦先找上了门。
“殿下是为了两国使团的事?”
元琦点头:“正是。本王有些主意,需要杨尚书配合一番。”
“愿闻其详。”
元琦在杨茵对面落座:“这次来的只有新罗和百济使臣,撺掇两国开战,又提供粮草支持的扶桑,可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呢。扶桑对大周虎视眈眈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不来点狠的,恐怕扶桑更加肆无忌惮。”
扶桑屡次挑拨新罗百济与高丽发生冲突,玄州府兵更是因此常年待命,就像夏日里惹人厌烦的蚊虫。
“殿下想怎么做?”
“本王会对新罗和百济的使臣施压,如此一来,气氛定然不会和乐。大人要做的,一面是配合本王,一面是向母皇上书,请太女殿下替母皇接见。”
杨茵奇道:“这岂不是将功绩让给太女了?”
元琦笑道:“没错,就是要为太女做嫁衣。”
杨茵不知其中关窍,识趣没有再问。
景成帝收到了杨茵的奏折,不由皱眉。前不久才斥责元琦狼子野心,她这就通过杨茵的手,向皇帝证明。
一方面证明她对太女并无二心,另一方面也向景成帝坦诚,杨茵也被她纳入阵营了。
这要是换做元琮,有这样的手腕,景成帝该无比欣慰。现在元琦向她展示出了继承人的能力,她却有一种淡淡的不悦。
景成帝知道,她心中是觉得元琦在觊觎元琮的太女之位,甚至是她的皇位,这才对她产生了厌恶之心。
但若是真的从挑选继承人的角度来看,元琦的确比其她皇女都要合适。
景成帝平复了一番心情,驳回了杨茵的折子。
杨茵带着驳回的朱批给元琦看,不想元琦却皱了眉。
这并不是她意料之中的。
她以为景成帝会顺着她的意思,给太女添些筹码。
但转念一想,也能理解景成帝的顾虑。一个平庸的废太女,总比一个功绩彪炳的废太女,更能在新帝手中活下去。
景成帝对元琮的舐犊之情,令元琦产生了一些奇妙的嫉妒之心。
杨茵看了元琦的表情,更加奇怪。她以为元琦只是向景成帝表现出她对太女的恭敬之心,博得皇帝心中更多的筹码。可看她的表现,是真的想把功绩让给太女的。
这是为何?
“既然母皇驳回了,便罢了。杨尚书好好准备准备,这次定要让扶桑付出大代价。”
景成二十八年腊月初八日,在飘满了腊八粥的香气中,新罗百济的使团到达了大周京城。
使团被安置在驿馆之中。
驿馆的仆从给她们带到安排好的房间,就行礼离去。两个使团在驿馆待了整整一天,连个接待的官员都没有,更别提后面朝见皇帝的事情了。作为战败国,两位使臣有些惴惴不安。
百济使臣找到驿馆的管事询问情况,管事的态度说不上傲慢,但也带着一些居高临下的不屑:“主客司的郎中大人,是我们大周三殿下。今儿又是腊八节,三殿下自然是跟着陛下一起,和朝臣们共食腊八粥。你们多等一天又如何?”
百济使臣被管事堵了回来,和新罗使臣暗中商议:“看大周的态度,并没有将你我两国的和谈放在眼里,要完成王上的旨意,效仿高丽和大周交好,恐怕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