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人体的衰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五脏六腑机能会逐渐衰退,皮肤衰老,体形、精力、思维能力逐渐变差是必然的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中医养生方法,使体内气血、津液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起到延缓衰老、养颜美容的作用。
中医讲究平衡。身体的状态、面部肌肤的润泽,都有赖于全身气血、津液的供养。虚则补其不足,实则泻其多余。补气养血常用的中药,比如人参、黄芪等,有补虚的作用,大多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但是如果体内是气血瘀滞、痰湿瘀浊等情况,有时候就需要使用桃仁、红花、山楂、陈皮等药物来调理气血、化瘀祛湿。所以,盲目使用补药,有时候反而容易阻滞经络,导致湿邪内生,不利于身体的代谢平衡。
把五脏六腑调理好,我们的身体会更加健康。那什么是五脏六腑呢?五脏六腑统指人体内的各种器官。“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分别和五脏相对应,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是第六个腑。根据《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的记载,可以发现,它将人的生命周期以7年为一个阶段来进行划分。当人体处于不同的周期内,人的五脏六腑是处于气血盛衰的不同状态。因此,不同的阶段,在精神、物质、起居、运动等调养方面自然存在不同的方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脾主运化,首先是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食物。运化水谷,指脾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布散、转化等作用和一系列生命过程。所以人体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才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可以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同样,也要靠脾的转输,才能将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说明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于脾的转输才能布达于全身。而脾的这种生理功能,也是《素问·厥论》所说的“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其次脾还要运化水液,这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功能,同样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摄入人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津液,通过心肺到达周身脏腑组织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二是代谢后的水液及某些废物,也要经过脾转输至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食物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物质来源,既有充饥之功,又具有一定的治病养生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调养,并且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此外,还要注重心神内敛,维持精神的内在平衡。以上是养生防衰老的重要基础。
中医养生有四大原则:顺应自然、形神共养、保精护肾、调养脾胃。这四个原则是中医养生的根本,也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在中医看来,未病预防比生病再求医更为重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你会发现,养生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