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世纪新阶段谋划新的发展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中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局阶段。按照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现代化战略部署,在20世纪末我国要走完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以及“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从1980年到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从4517.8亿元增长到89404亿元,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5.37倍,即便考虑人口增长因素,也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目标。世纪之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谋划走好“第三步”,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就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现实任务。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在“三步走”战略部署中,“第三步”属于远景发展目标,并且时间跨度长达50年。党的十三大只是原则性地提出:“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要真正把“第三步”的发展构想落到实处,还需要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深入做系统的研究和谋划。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构想,提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把“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细分为新的“三步走”,丰富了“三步走”战略构想的内涵。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把新“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合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时期,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〇一〇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笔者注),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持续丰富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党的十七大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个维度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站在21世纪前10年奋斗成就的基础上,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大势,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发展目标,并着力就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7年,党的十九大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时间节点上,要求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