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风云张灵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前言

在上将云集的国民党军中,张灵甫的军衔并不高,只是一名中将;在历次大的抗日会战中,张灵甫从来没有成为会战的总指挥,他只是会战中的一名棋子;在职务上,张灵甫最高也就做到74军军长,而且不久后就因部队改编,而又变回了师长。

如果仅从这些来看,张灵甫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国民党军将领,他本应该像许多普通国民党军将领一样,被淹没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但几十年后的今天,海峡两岸依然有一大批人关注着、谈论着这位逝去已久的国民党军将领。

张灵甫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与其说与《红日》《南征北战》这些文学影视作品有关,不如说和张灵甫本人有关,他的传奇一生,他的是非功过,他的鲜明性格,他的高大英俊,才是让后人记住他的最根本原因。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出生于农家,靠着聪明与勤奋,先后考入西北五省最高学府——陕西省立师范、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当时最受关注的军校——黄埔军校;他作战勇敢,多次负伤,在南京保卫战、万家岭大捷、常德会战等战斗中都有杰出的表现,这才有了“抗战名将”之誉;他不喜欢交际,不善于周旋于官场,却受到蒋介石宠爱,成为南京“御林军”——74军军长;他高大威猛,儒雅俊朗,却在爱情道路上经历坎坷,他曾经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子吴海兰,第三任妻子高艳玉染上鸦片,他被迫与她离婚,最后终于娶到了如意的妻子王玉龄,他却又在两年之后命丧孟良崮。

评价他的历史功过,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抗日战场上,他屡立战功,是一位杰出的抗战名将。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国民党军整编74师在两淮战役、两次涟水战役中,都曾经给解放军带来重创,最后命丧孟良崮。为此,国民党方面把他视为忠勇壮烈的军人楷模,共产党方面则把他视为死不悔改的反动将领、内战先锋、历史罪人。

他的性格是鲜明的。在传统的影视文学作品中,他留给人的印象是狡诈冷酷,是骄傲自负,是不苟言笑,是一个没有多少人情味的铁血军人。当然,这个形象和真实的张灵甫有很大不同,真实的张灵甫是立体的,是多面的。下面列举了曾经生活在他身边的人对他的回忆:

在部队展开,向前攻击的时候,他骑着深棕色的东洋马,突然到达第一线指挥所,挺立在土堤上。郯城附近一片平畴,目标明显,一时敌弹如雨。他镇定如常,了无惧意。

好附庸风雅,喜骑马,练字,收买古董字画。室内悬挂成吉思汗、拿破仑等人的画像,俨然摆出一副儒将的风度。

张将军爱读三国,崇拜关云长,喜收集关云长的文墨图像及著述,家居行阵,常供奉关公提刀立像,对部属训话、闲谈聊天,最喜讲述关公的故事,巨细无遗,娓娓动人。他热爱宣扬关公的忠义仁勇,教诲部属,也塑造了自我,终于有了抗战名将的美誉。

……

从这些回忆可以看出,他是一员猛将,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他犹能镇定如常;他是一员儒将,从小就喜欢书法,战争之余,他更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书法、古董、字画等方面;他是一位精神贵族,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鄙视一切有道德瑕疵的人,哪怕对方是他的上司、同事;他是一个错乱了历史时空的人,他指挥的是用美械装备的现代化部队,他采用最先进的战术思想来指挥作战,但他的心活在过去;他沉迷于古书,他敬仰忠孝仁义的关羽,他崇尚军人死节的传统道义,并用孟良崮上的一曲悲歌,来曲意诠释他对这个道义的坚守。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历史爱好者对张灵甫的评价,还是不同的。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尽量把真实的张灵甫展示给大家。

虽然张灵甫的历史距离我们并不远,但关于他的好多事件,却已经出现了很大争议,比如他的古城杀妻事件,比如他在孟良崮上是如何死的。对于这些有争议的事件,本书在叙述时,尽量把各方的观点都列举出来,希望读者能够从多个视角认识张灵甫。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既参考了大量珍贵历史档案,也借鉴了一些同类图书,在这里,我要向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等机构和霍安治、钟子麟、张凤雏等人表示衷心感谢。

郑明武

2014年入夏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