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1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权力角逐,十年南京两度下野

1.第一次被迫下野

宁汉分裂,没有阻止北伐的进程。5月初,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渡江北伐计划,拟定兵分三路,挥师北上。5月下旬,已过江大军即开始进攻徐州、山东。6月上旬,三路大军均到达陇海线,向山东发起全面进攻。

与此同时,武汉国民政府也开始继续北伐。

然而,7月上旬形势急转直下,宁汉矛盾激化,武汉国民政府发起“东征”讨伐蒋介石,蒋介石调主力回师南下,准备抵抗武汉“东征军”。

北伐主力部队南撤,让直系军阀孙传芳与奉系张宗昌有了可趁之机,两部乘机反攻,很快收复失地,于7月24日攻陷徐州。

听闻徐州失守,蒋介石一怒之下亲赴前线指挥作战,结果不仅徐州未夺回,而且致使敌军正面出击,北伐军一路溃败,连淮河一线也无法防守了。8月6日,蒋介石退回南京,江北尽失。

蒋介石气急败坏,回到南京第二天,便在总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他手下的重要将领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人全部到场。

此时南京两面受敌,北有军阀孙传芳的军队隔江对峙,西有武汉“东征军”唐生智的军队大兵压境,尤其是唐生智的军队,对南京政权构成严重威胁。

当时,国民党阵营有三个主要派系,一个是蒋介石、李宗仁为首的宁派,一个是汪精卫、唐生智为首的汉派,另一个是沪派,即西山会议派。而蒋介石的主要对手是武汉方面。

武汉方面汪精卫与唐生智决心倒蒋,提出的和谈条件是:蒋介石下野。

蒋介石怎会乖乖听命?因此会议一开始,蒋介石就明确表态:

“必须出兵征讨武汉,不先定武汉将不能继续北伐。”

但此时宁派内部矛盾重重,蒋介石与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面和心不和,李宗仁随时准备取蒋介石而代之。因此,李宗仁反对蒋介石的意见,他说:

“现在南京两面受敌,尤其唐生智的‘东征’军不可小觑,我们应该先和汉后北伐。”

李宗仁的意思,就是让蒋介石下野。一旦蒋介石下野,他便有了出掌中枢的机会。

蒋介石对李宗仁的表态并不意外,李宗仁与武汉方面信函往来他是清楚的,他不露声色地说:

“如果你们非要和的话,那我就走开,让你们去和好了。”

蒋介石原本出于要挟的目的,将李宗仁一军。殊不料,白崇禧却顺势说:

“此时为团结本党,顾全大局计,总司令离开一下也好。等我们渡过眼下难关,再请总司令回来行使职权。”

白崇禧的话令蒋介石大出意料,尽管白崇禧与李宗仁同属桂系,但蒋介石对白崇禧有提携之恩,照理白崇禧不该在此关键时刻与他公开对抗。

但转念一想,李、白毕竟不是自己的嫡系,本就不能信任。蒋介石环顾左右,只有嫡系将领何应钦可以出来救场。但无论他怎样示意何应钦,何应钦都低着头,一言不发。

显然,何应钦的态度是对白崇禧意见的默认。他与白崇禧私交甚好,此时两人已达成一致,有备而来。

何应钦的态度令蒋介石深感意外,同时大失所望。而他话已出口,既然无人出来“救场”,他只能履行“诺言”辞职。

李宗仁却早已等不及了,又说了一句:

“请总司令自决出处。”

在这种局面下,蒋介石已无退路,只好愤愤地说:

“好!好!就这样吧。”

蒋介石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8月13日,蒋介石发表“辞职宣言”,通电下野,在对军事、政治作了一番安排后,返回溪口老家。

这是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应该说,造成蒋介石下野的原因,除了武汉汪精卫、唐生智的倒蒋外,桂系的逼宫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白崇禧、李宗仁与何应钦的联合,使蒋介石陷于“孤立”境地。

因为除此三人,蒋介石根本无力与武汉一决雌雄。尤其在他指挥津浦线作战一败涂地,其威信大受影响之时,只能选择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