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换位思考就不会“一根筋”
第1节 千万不要批评、责备、埋怨别人
引言
一般情况下,批评所带来的唯一变化就是——让被批评者开始恨你。
批评,对于需要改变的事实通常是毫无益处的,它只能让下属、朋友、甚至亲人因羞愧而打不起精神来。
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体谅,我们自己的心里便会有更多的关爱、容忍与善良,这比批评甚至斥责的效果要好得多。
B.P.史金勒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曾经用动物做过一个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凡是因表现好而得到奖励的动物,学习的速度就比较快,而且持久性比较强;凡是由于表现不好而受到惩罚的动物,不管是学习的速度还是持久性都不大好。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证明: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人类。也就是说,批评对事实的改变毫无益处,只能招来怨恨。
汉斯·希尔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也曾经说过:“很多事实都能证明:对于别人的批评,我们是心存畏惧的。”
批评对于应改变的事实,通常毫无益处,它只能让下属、朋友、甚至亲人,因羞愧而打不起精神来。
乔治·约翰逊是俄克拉荷马州一个营建公司的安检员,负责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是否戴安全帽之类的问题。他说,只要一看到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就会以安检员的身份命令工人照章办事。可是,在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显得有点儿不高兴,尽管当面不说什么,可是,只要他一走,帽子肯定又不戴了。
后来,约翰逊觉得自己应该变一变。于是,再看到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他并没有前去就横加指责,而是亲切地问对方,是否帽子不合适、戴着不舒服,然后,再强调一下戴安全帽有多重要,顺便让他们尽量都戴上。如此一来,效果比原来好多了,工人们的抵触情绪也消失了。
这样的例子简直太多了,下面就是一个。
西奥多·罗斯福与塔夫脱总统之间,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共和党分裂,伍德罗·威尔逊入主白宫。事情大概是这样的:1908年,共和党人塔夫脱当选为总统,罗斯福便从白宫搬了出来,不久,他就去非洲打猎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回来看到塔夫脱的所作所为,极为生气,便开始公开指责塔夫脱,并且决定要再次参加总统竞选,还要另外组建一个新党派——“进步党”。这些行动,差点儿让老共和党完全垮掉。紧接着,竞选开始了,结果,共和党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惨败——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赢得了佛蒙特州和犹他州两个区的选票。
塔夫脱面对如此的惨败,有没有觉得自责呢?据说,他曾经眼含热泪地表示:“我不明白自己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我们这儿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石油保留地贪污案”的。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全美各大报纸都做过极为详尽的报道,曾经轰动一时。
美国第二十九任总统哈丁执政期间,内政部长是阿尔伯特·胡佛,他拥有爱克陵和茶壶顿这两处石油保留地的租赁权。所谓的保留地,是保留给海军将来使用的。而胡佛部长是否经过招标才拥有它们的呢?答案是:否。他将这份权利完全赋予了自己的好朋友——爱德华·杜黑尼,而杜黑尼也“不辱使命”,借了一笔十万美金的“贷款”给胡佛。除此之外,为了赶走在爱克陵附近开采石油的其他商人,胡佛部长还利用自己的职权,动用了海军陆战队。油商们在武力的威胁下,不得不离开油田,到法院对这起贪污案进行揭发。结果,美国因这桩政治丑闻而轰动一时——哈丁政府被毁,共和党差点儿垮掉,阿尔伯特·胡佛进监狱服刑。阿尔伯特·胡佛应该算是大家公认的恶人了吧?他有没有忏悔之意呢?答案是:没有。这从他家人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几年之后,赫伯特·胡佛做了一次公开演讲,他说,哈丁总统的死因是心力交瘁,因为,一个朋友把他出卖了。胡佛太太听说这件事之后,居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边哭边叫着说:“哪里的话?胡佛出卖哈丁?不,我丈夫是不会出卖任何人的。即使看到满屋的黄金,我丈夫也绝不会动心。实际上,应该说是有人出卖了他才对,否则,他怎么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呢?”
唉!人哪!做错事的时候从来不会检讨自己,只是一味地怨天、怨地、怨别人!我们都是这样。因此,假如你又想批评谁的时候,就想想阿尔,卡庞、科洛雷、阿尔伯特·胡佛这些人。让我们记住:批评如同自己养的信鸽,最终总要飞回来的。还要记住:我们想要批评或责备的那个人,不仅会找理由为自己洗脱罪名,而且还会进行还击,或者干脆像塔夫脱那样说:“我不明白自己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第2节 体谅别人就是宽容
引言
你不随便评价别人,别人也不会随便来评价你。
约翰博士曾经说:“就连上帝也不喜欢对人下结论,一直要等到末日审判的到来。”
那是1865年的4月15日,早上,林肯正躺在亚伯拉罕一个租金很廉价的房子里,静静等待死亡的降临。
这里位于福特别墅的对面,正是约翰·布斯袭击林肯的地方。此时的林肯,瘦长的身子斜着倒在床上,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幅罗莎·彭皓尔的名画《马集》,其做工简陋;一盏煤气灯在阴暗的屋里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最终,林肯永远闭上了眼睛。当时,陆军部长史丹顿说:“躺在这儿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完美的统治者。”
林肯为什么能得到人们如此高的评价?他是怎么与别人相处的呢?我用十年的时间对他进行了研究,并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林肯的另一面》这本书。
我相信,对林肯的性格与日常生活的研究,没有谁做得比我更细致、更全面,特别是在为人处世方面,我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林肯是个爱批评人的人吗?是的。在印第安纳州的湾谷居住时,林肯还很年轻,好发表议论,好写讽刺诗。为了让被攻击的人很快发现,他总爱把写好的信扔在对方必经的路上。
在伊利诺伊州的春田镇做了一段时间的见习律师之后,林肯仍然喜欢利用报纸对自己的反对者进行抨击,只是不那么频繁了。
直到一封信的出现,才使他彻底发生了变化。
那是在一八四二年的秋天,他写了一篇文章,对一位自大的政客詹姆士·希尔斯进行嘲讽。希尔斯是个敏感的人,对此极为生气,拼命追查,终于查到了林肯。于是,他要求和林肯进行决斗。林肯并不喜欢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他已没有退路,只能接受对方的挑战。由于允许自由选择武器,所以,林肯准备向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骑兵用的腰刀,因为他的手臂比较长。约定的日子来临了,林肯和希尔斯来到密西西比河边,准备决一死战。不过还好,关键时刻有人进行了阻止,决斗被取消了。
这件事让林肯终生难忘,因为他从中学到了与人相处的艺术。从那时起,他不再写信抨击别人,也不再对别人任意嘲讽,并且无论是为了什么事,他都不会对任何人进行责备了。
后来,在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在选拔波多马克军的将领上费尽周折。先是马科克兰、波普,然后又是伯恩塞德、胡克、米地——可这些人总是出错,几乎把林肯推向绝路。将近一半儿的美国人都在毫不留情地对他进行指责,说他不会用人,但是,林肯始终是“没有一丝埋怨,宽容地沉默着”。有句话是他最欣赏的,那就是:“你不随便评价别人,别人也不会随便来评价你。”
那个时候,林肯夫人总是对南方人大加谴责,林肯总是说:“别怪他们了,如果我们也遇到同样的情况,估计也会这样做的。”
盖茨堡战役在1863年7月1日至3日开战了。4日晚上,罗伯特·李将军准备撤向南方。恰在此时,浓云密集,眼看着倾盆大雨就要来临。罗伯特·李将军带领手下的残余兵力逃到了马克河边,往前看是汹涌的河水,往后看是随即将至的追兵。此时的罗伯特·李将军是进退不得,山穷水尽了。林肯知道这是天赐良机——罗伯特·李将军的部队一旦被打败,离战争结束的日子就不会远了。因此,他当机立断,立刻命令米地将军,迅速去攻打罗伯特·李将军,不必向紧急军事会议报告。为了让米地赶快行动,林肯不仅用电报下命令,还加派了专人面见米地传信。
而那位米地将军又是怎么做的呢?恰恰相反。他根本没有顾及林肯的命令,首先通知了紧急军事会议。不仅如此,为了不去攻打罗伯特·李将军,他找出种种借口,让时间白白地流走,直到河水渐渐退去。最后,眼睁睁地看着罗伯特·李将军他们安然无恙地渡过波多马克河,往南逃去。
林肯愤怒了,对儿子大喊大叫:“到底出了什么事?上帝,到底是怎么了?对方就近在咫尺,我们一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根本不可能逃掉的。我的话居然没能让部队挪动半步?在那种时候,任何人都能把罗伯特·李将军打败的,甚至是我自己都可以让他束手就擒!”
林肯失望极了,不过,最后他还是坐下来,写了一封信给米地。别忘了,此时的林肯,和以前相比言辞可要客气多了。因此,他在1863年写的这封信,已经代表了最高愤怒。
“亲爱的将军:
我想,对于罗伯特·李将军逃走这件事,你肯定不会感到遗憾。他与我们近在咫尺,只要稍一努力就可以抓住他了,加上近来我们的累累战果,战争马上就会结束。谁知,结果竟是如此,战争肯定还会继续下去。近在咫尺的时候你没能抓住罗伯特·李将军,现在他跑到波多马克河南边去了,你可以成功捕获他了吗?机会不会永远属于你的,我为你感到遗憾。”
你觉得,米地将军读完这封信,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结果你肯定是猜不到,因为,米地将军根本就没有看到这封信——林肯只是将它写出来了,但是,并没寄出去。这是很多年以后,有人从一大堆文件中看到的。当年,林肯在写完信之后,抬头往窗外望去,心里默默地想:“我估计……这只不过是我的估计……等一等,我是不是不应该这么草率行事呢?在远离战火的白宫下个命令并不难,可是,假如我也在盖茨堡,如同米地那样,天天看到有人在流血,听到伤员在号叫,或许就会改变现在的想法——不想去打仗了;假如我也有着米地那样做事犹犹豫豫的性格,或许也会做出同样的事!不管怎么样,如今事实就是如此,谁也无法改变,寄出这封信的结果,也就是让我心里觉得痛快点儿,别的也没什么了。而米地肯定会据理力争,还会反过来指出我的不是,最终闹得大家都不高兴。没准儿还会让他的前途受到影响,甚至离开军队。”
就这样,林肯放弃了寄信的念头。过去的经历让他清醒地意识到:过激的指责之词,是不会起到好作用的。
西奥多·罗斯福就是以林肯为榜样的。他当总统时,只要有不好解决的问题,就对着墙上的林肯像问自己:“假如换作是林肯,他会怎么做呢?”
好了,朋友们,如果你再想对别人进行批评、责备的话,就把有林肯像的纸币拿出来,对着它问自己:“假如换作是林肯,他会怎么做呢?”
年轻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得留给别人一个深刻的印象才行,于是,做了一件很傻的事。当时,理查德·哈丁,戴维斯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我那时的工作,恰恰就是为一家杂志写些介绍作家的文章。因此,我开始给戴维斯写信,希望他能说说自己的写作情况。
此前,我曾接到过一封信,末尾写着:“此信系口授,不曾过目。”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人觉得写信人很忙,同时又显得那么不一般。因此,在给戴维斯那封信的后面,我也写上了:“此信系口授,不曾过目。”其实,那时的我根本就不忙,只不过想让戴维斯对我的印象深刻些。
最后,戴维斯连信都懒得给我回,只是直接在给我的退信后草草地写道:“你愚蠢的做法,让原本的愚蠢有增无减。”是的,我的做法是有些可笑,受到这样的批评并不过分。可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感到又羞又恼,即使是在十年之后,听到戴维斯去世的消息时,我首先想到的依然是——我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我所受到的羞辱。
假如将来你想让什么人至死都恨你,那么,就来点儿不留任何情面的批评吧!
千万要记住,周围与我们来往的这些人,可不是完全理性的动物,他们有着千变万化的情绪、固执的成见、极端的自负、无比的虚荣。
由于受到别人的严厉批评,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曾一度放弃了写作。而另一位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顿,最初思想很是单纯,可是后来,竟变得越来越圆滑,非常善于和人打交道,最终做了美国驻法使节。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从不批评别人,只对别人的优点进行评价。”
批评、责备、埋怨别人的人,可以说,都不大聪明一一是的,只有傻子才这样做。不过,真正做到理解别人和对他人宽宏大量并不容易,必须有较高的修养与极强的自制力才行。
托马斯·卡莱尔曾经说:“伟人的伟大之处,往往表现在他如何对待小人物上。”
著名的试飞驾驶员鲍勃·胡佛,经常做空中特技表演。有一次,他结束了圣地亚哥的表演,要飞回洛杉矶。《飞行作业》杂志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在胡佛飞到三百英尺(1英尺=0.3048米)高的时候,两个引擎竟然一块儿坏了。他及时发现,并迅速进行调整,经过一番努力,飞机终于降落下来。尽管人没什么事,可是,飞机已经摔得不成样子了。
胡佛着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上所用的油。果然,这架“二战”时期的螺旋桨式飞机,装的油却是喷射机的。
回到机场之后,胡佛要求见见那位保养飞机的工人。那个年轻人已经知道自己犯下了怎样的错误,内心正忐忑不安,所以,两人一见面,他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正是他,让一架昂贵的飞机变得面目全非,让三个人差点儿丢掉性命。谁都可以想象得出当时胡佛会有多生气,他自己是个极为认真的飞行员,对于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肯定难以容忍。可是,胡佛却伸手搂住了那个年轻人的肩膀,根本没有像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大发雷霆。不仅如此,他还亲切地说:“你应该去证明自己不会再犯错,所以,明天,你要帮我维护我的F-51飞机。”
凡是做了父母的人,大部分都很喜欢批评自己的孩子。你是不是以为我接下来要说“不要批评孩子”了?不,我想说,在这之前,你应该先看一篇文章——《父亲备忘录》:
“嘿!宝贝儿,我想和你说说话。现在的你睡得真香——脸正枕在一只小手上,金色的卷发贴在潮乎乎的额头上。之前,我正在书房读报纸,可是心里总也踏实不下来,因为自责不断纠缠着我,于是,我就偷偷来看你了。”
“此时,我的脑子里回想起许多往事,宝贝儿,我似乎总是跟你生气。早晨起来,因为你没好好洗脸就要跑去上学,我冲你嚷嚷;你没擦干净鞋子,我批评你;看到你的东西随处乱扔,我更是火冒三丈。”
“吃早餐时,我总是因为你碰倒东西、吃得太快、奶油涂多了……冲你发脾气。等到你终于离开餐桌开始玩了,我也该出去了。此时,你会停下玩耍,冲我摆摆手说:‘爸爸再见!’面我却依然很严肃,并告诉你:‘不要总歪着肩膀。’”
“傍晚来临时情况基本不变。在大街上,我会悄悄注意你,看到你玩玻璃弹球的时候,总是跪在地上,袜子都磨坏了,我就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让你赶紧回家,并且大声斥责你说:‘袜子多贵呀,怎么就不知道爱惜呢?’——一点儿也不顾及你的面子。看看吧!这竟然是做父亲的人说的话!”
“你肯定还在想着刚才的事呢——我正在书房读报纸,你不安地站在门口,仿佛有什么事要说,又很犹豫。我看到了你,立刻很不耐烦地说:‘干什么呀?’”
“你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很快地跑到我跟前,用小手抱住我的脖子吻了一下。一股纯真的爱意通过你小小的手臂传给了我,它来自你的心灵,是上帝亲手放在那里的,怎样的漠视都无法令它消失。吻过我之后,你就走了,一直回到楼上的房间去。”
“宝贝儿,在那一瞬间,我竟害怕起来,连报纸都不知在什么时候掉在了地上。我有了一个多么恶劣的习惯——对人刻薄,动不动就开始责备——而这,竞是我经常用在一个小男孩儿身上的!宝贝儿,我当然是爱你的,只不过,我太心急了,总是不由自主地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你。”
“实际上,你是那么纯真、善良,就像刚刚破晓时的一缕阳光,自然、明亮!你那纯真、无邪的亲吻与拥抱就是最好的证明。宝贝儿,就在今天晚上,在我的心里,已经装不下任何其他的东西,只有对你的愧疚。”
“可是,我此时所做的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你能明白多少呢?不管怎么样,从明天开始,我会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我要做你真正的朋友,与你同欢笑,共痛苦,分担你的一切!我会时时提醒自己:‘儿子只是个孩子——一个小孩子!’”
“宝贝儿,你看,我怎么能把你当作大人呢?你现在憨憨睡着的样子,完全还是个小婴孩呢!你依偎在妈妈怀里的日子,仿佛就是昨天啊!我对你的要求的确太多了!”
朋友!多多体谅别人,不要太苛求,更不要去责备。应该学着换个角度,为别人设想一下——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这比批评甚至斥责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自己的心里也会有更多的关爱、容忍与善良。
“体谅别人就是宽容。”
约翰博士曾经说:“就连上帝也不喜欢对人下结论,一直要等到末日审判的到来。”
那么,我们这些凡人又何必去做呢?所以,现在就记住与人相处的一条准则:千万不要批评、责备、埋怨别人。
第3节 学会称赞别人,态度要真诚
引言
能让别人听命于你的方法只有一种一尽量满足他的要求。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当中,赞美是不可缺少的,它散发的那一点点温暖能够为你带来友谊的火焰。
爱默生曾经说:“我生命中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可以算是我的老师,因为,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通常所说的精神错乱,就是指那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被重视”的感觉,因此,只好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找。
能让别人听命于你的方法只有一种。当然,你用枪来威胁,可以让他顺从地把手表交出来;“炒鱿鱼”的方法也可以让你的手下听话——只要他不离开;在体罚与威吓之下,小孩子也会很听话。可是,这些粗暴的方式会带来良好的效果吗?答案是:不!
其实,让别人听命于你的最好方法只能是:满足他想要的东西。可是,人们都想要什么呢?
弗洛伊德说,人做事的动机只有两个:性欲和对伟大的渴求。
约翰·杜威——美国最有学问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说法是:人最本质的动力就是“渴望自己是重要的”。一定要记住它——“渴望自己是重要的”,后面我将会经常提起。
作为人,究竟想要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多,大概包括以下几种:健康:
食物;
睡眠;
钱财和用它能买到的东西;
有保障的未来;
性欲的满足;
孩子生活幸福:
自己受到重视。
上面这些内容大部分都能得到满足,只有一项除外。人类对它的渴求程度能和需要食物与睡眠相媲美。它指的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对伟大的渴求”,或者如杜威所说:“渴望自己是重要的”。
林肯在自己的书信中曾经说:“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扬。”威廉·詹姆士也说过:“在人类的本质当中,最渴求的就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你应该能注意到,他没有用“期望”“盼望”等这些词,而是用的“渴求”。
这样的渴求时时在煎熬着我们的心,于是,那些懂得让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人,就能把别人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渴望自己是重要的”——这种感觉就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
密苏里州的乡下是我的故乡,小时候,我就住在那里。记得父亲曾经养了几只红色的良种猪,还有一头优质血统的白色的牛。在美国中西部举办的家畜展览上,它们得到了特等奖。那条特等奖的蓝色绶带,被父亲缝在了一块白色软布上,时常拿出来在人前炫耀。
那得奖的猪和牛对这块蓝布倒没什么感觉,父亲却很是重视,因为这让他有了“被重视”的感觉。
假如我们的先祖不具备这种“被重视”的渴求,那么,人类的一切也不会进步到今天,我们与野兽也就不会有什么区别了。
当年,那个不曾上过学、极为穷苦的杂货店伙计,那么费力地翻出沉重的木桶下的法律书籍认真研究,鼓舞他的就是这种“渴求”。
那个伙计是谁?你肯定听说过他的名字,他就是林肯。
狄更斯之所以能够不懈地写出传世佳作,便是由于这种“渴求”;英国著名建筑家克里斯多福·瑞爵士,之所以能够在石头上谱写诗篇,便是由于这种“渴求”;洛克菲勒之所以能够得到无穷的财富,便是由于这种“渴求”;你们镇上的那些有钱人,之所以要建造用不过来的大房子,也是由于这种“渴求”;而你,之所以要买流行款式的衣服、汽车,并且展示自己聪明的小孩,也是由于这种“渴求”;那些“问题青年”,之所以要拉帮结派,耀武扬威,也离不开这种“渴求”。
纽约市的前警察局局长莫罗尼曾经说,那些年轻的罪犯,大部分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被捕获之后,他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借此出名,能让自己的照片与体育明星、演员或是政府要员一起在报纸上出现。而提到将来的监狱生活,那仿佛就是别人的事。
如果你能告诉我,怎么满足自已这种“渴求被重视”的需求,那么,我就能告诉你,你是个怎样的人。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决定了你的人格。比如洛克菲勒吧,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需求,花巨资帮助国外的贫苦人,建了一所设备先进的医院。还有一个叫狄令格的人,他为了让自己有“受重视”的感觉,做了抢劫银行的罪犯和杀手。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通缉他的时候,他跑到了密苏里州一个农民家,进去就向吓坏了的农民喊:“我就是狄令格!你们不会受到伤害的,可是,你们必须明白我是谁!”言语间,仿佛作为一个社会头号敌人很值得他骄傲。
看!这两个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为了让自己“被重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连乔治·华盛顿都乐意让大家叫他“美国总统阁下”;哥伦布想让女王授予自己“舰队总司令”的头衔;凯瑟琳女皇对没有注明“女皇陛下”的那些信件,一律不接受;林肯夫人曾在白宫对格兰特夫人大声喊叫:“在我没邀请你的情况下,你竞敢来到这里!”
在1928年,为了让那些冰封的大山冠以自己的名字,有好几个大富翁出资支援拜尔德将军去南极大陆探险。雨果——那位著名的作家,最大的愿望就是有那么一天,巴黎可以改名叫雨果市。就连伟大的莎士比亚,也要费尽心机,让自已的家族得到那枚象征荣誉的徽章。
有些人,为了让自己“受重视”,甚至用生病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博取别人的同情。比如,美国第二十五任总统威廉·麦金利的夫人,经常让丈夫放下国事,专门来陪她,哄她人睡。有一回,就因为她补了牙齿,便非得让丈夫留下来陪她。后来,她还为此大吵了一次,原因就是总统和国务卿海·约翰事先已经约好,没能留下来安慰她。
专家曾经说,人之所以会得精神病,就是因为在严峻的现实中,自己的重要性得不到肯定,只好去虚幻的意识当中寻找。整个美国,由于精神疾病而造成的伤害,比其他疾病加在一起还要多。
精神错乱的致病机制到底是什么,目前谁也无法回答,可是,我们已经了解到,某些病症是可以导致精神病症发作的。就拿梅毒来说,它会对人的脑细胞造成影响,导致精神失常。其实,大约一半儿的精神病症都和生理因素有关,比如大脑障碍、酒、病毒、外伤,等等。
但是,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另一半的精神病患者,竞与生理因素无关。死后验尸的结果是:在显微镜下,这些人的脑组织与正常人一样健康。那他们精神错乱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此,我曾经请教过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医院的主治医生。在这个领域,他是德高望重的。可我得到的结论却是:他也不知道人精神错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谁也无法说清楚。不过,他告诉我,通常所说的精神错乱,就是指那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被重视”的感觉,因此,只好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找。他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我的一个女病人,婚姻生活非常糟糕。她想被爱,想得到性的满足,想要个孩子和社会地位。可是,残酷的现实让她的梦想一一破灭。丈夫根本不爱她,就连吃饭都不想和她在一起一一要求她端到楼上去,他要独自进餐。另外,她没有孩子,更没有社会地位,最后,她疯了。在她现在的意识中,自己已经和丈夫离婚了,并且嫁了一个英国贵族,还让大家称呼她是史密斯夫人。”
“因为她很想要个孩子,所以,每到晚上,她都说自己有个小婴孩。我一去看望她,她就告诉我:‘医生,昨天我生了个小宝宝。’”
“残酷的现实曾经打碎了她的梦想,可是,在另外那个光明而又美好的世界里,梦想之舟再次起航,并找到了理想的港湾。”
“这能说是悲剧吗?我无法判断。”
那位医生最后说:“假如我能够把她的病治好,我也不会这么做的。你看,她现在多快乐!”
第4节 诚恳地赞美别人
引言
长辈或上级的责备,最容易使人失去斗志。我不批评任何人,因为我坚信,叫人工作起来的动力应该是鼓励。因此,我热衷于赞美,不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假如你问我最喜欢什么,那么,我会告诉你:就是毫无保留地、诚恳地赞美别人。
如今,美国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商人为数不多,查理·夏布算是其中之一。在1921年,眼光独到的安德鲁·卡内基,建议让夏布做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当时,夏布刚刚三十八岁。(后来,夏布转而接管了困难重重的“贝氏拉罕钢铁公司”。经过他的一番努力,这家公司居然成为全美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安德鲁·卡内基聘请夏布先生,每年要花掉一百万美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样一来,等于每天都要给夏布先生三千多美元。夏布先生果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吗?或者说,他对钢铁生产比别人更为精通?答案是:不。夏布先生曾经亲口对我说过,对于钢铁生产,他手下的许多人都要比他懂得多。
夏布解释说,他之所以能获取高额年薪,关键在于他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管理好手下的这些人。我向他询问其中的诀窍,他说了下面的这段话——这话实在应该雕刻在铜版上,在每家每户、学校、商场、办公室都郑重地悬挂起来。只要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看到它就一定会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
“我觉得自己生来就具有激发人们热情的本领。最能促使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方法,就是赞扬与激励。”
“长辈或上级的责备,最容易使人失去斗志了。我不批评任何人,因为我坚信,叫人工作起来的动力应该是鼓励。因此,我热衷于赞美,不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假如你问我最喜欢什么,那么,我会告诉你:那就是毫无保留地、诚恳地赞美别人。”
夏布成功的诀窍就在于此了。可是,绝大部分人又是怎么做的呢?情况完全相反,如果他觉得某件事办的不妥,肯定要对手下的人拍桌子瞪眼;如果比较认可,便不声不响了。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遍地传。”
夏布说:“我在自已的生活中,曾经和各个地方不同阶层的人打过交道。最后,得出一条结论:不管这个人有多伟大、多高贵,其实质上与普通人是一样的,在受到肯定时,比受到责备的时候,工作更有积极性,工作的效率也更高。”
而这一点,同样也是安德鲁·卡内基先生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因素。夏布说:“卡内基不光在公众场合赞扬别人,私下里也是这样。他甚至在自己的墓志铭里,也没有忘记这样做:‘在这里躺着的人,他精通怎样去恭维比自己聪明的人。’”
约翰·洛克菲勒管理成功的第一诀窍便是诚恳地赞美他人。比如,爱德华·贝德福特是他的一个合伙人,一次,在对南美的某个生意中,爱德华让公司损失掉了一百万美元。如果那时洛克菲勒去责备爱德华,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他没有。他明白,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况且贝德福特已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仅如此,洛克菲勒还找出其他理由称赞贝德福特,说他为公司节省了百分之六十的投资金额。他赞美道:“非常好!哪能总让我们那么顺利呢?”
我曾经从报纸上剪下了一个小故事,尽管不是真事,但是,让人感觉很真实。因此,我要给你们讲一讲。
有一个累了一天的农妇,准备用一堆干草给出外干活的几个男人当晚餐。男人们火冒三丈,问她是不是疯了。农妇说:“哼!我怎么知道你们不吃这个呢?我给你们做了二十年的饭,你们从没说过什么,更没说过不吃干草啊!”
前两年,曾经有人研究过那些离家出走的家庭主妇。最后找到了她们出走的主要原因,你知道是什么吗?——“谁也不领情”。我想,那些离家出走的男人,没准儿也是这个原因吧!尽管在心里,我们总是默默感激对方所做的一切,可是,却从不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朋友的妻子,曾经参加了一个使自己得到训练与提高的课程班。回去之后,她让丈夫给自己列出六条建议,以督促自己变得更完美。
我的朋友说:“这简直太令人感到惊讶了。不过,说实在的,六条建议对我来说真是非常容易——上帝可以作证,我太太需要改进的地方实在是数不胜数——可是,我没有,我对她说:‘我找不出你哪里需要改进,你这样我就很喜欢。’”
“晚上回家的时候,你知道谁在门口等我吗?是的,我太太!她差不多是含着泪水站在那儿的。别的就不多说了,总之,我最感到欣慰的事就是,没去指责她什么——尽管这是她要求的。”
“再去上课的时候,她向别人讲了自己的事。很多太太都走到我面前说:‘这是我所知道的最理解人、体谅人的事了。’我由此感受到了赞美给人带来的好处。”
百老汇最热门的歌舞剧作家佛洛仑兹·齐格非,具备一种绝技,那就是——“让美国女孩神采飞扬起来”。有好几个普普通通、别人都不愿多看一眼的女孩,被他变成了魅力非凡的舞台明星。他非常清楚称赞和自信是多么重要,总是对女士们极为殷勤、呵护,让她们确信自己是具有无穷魅力的。他很实际,于是,歌舞女郎每周的薪水由三十元提高到了一百七十五元;他又很浪漫,每逢首场演出的时候,肯定要给主要明星致电庆贺,并且送给每个歌舞女郎一大束红玫瑰。
我曾经为了赶潮流,绝食六天六夜。做到这点当然不容易,不过,到最后一天的时候,已经比第二天的时候好过多了。当自己的家人或是公司职员六天不吃饭的时候,我们肯定会产生罪恶感。可是,我们经常在做的却是:不管是六天、六星期,还是六十年,对家里人或公司职员都没有一句称赞的话。这种精神上的肯定与食物相比不是一样重要吗?
对儿女、朋友、公司职员的身体,我们能想到去照顾,但是,对他们的自尊呢?我们想过应该照顾吗?我们拿牛肉、土豆去为他们补充营养,却想不到用感谢的话语慰藉他们的心灵。那些话语比星空耀眼,比音乐美妙,会永远成为别人记忆中灿烂的阳光。
通常,我们总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忘记这条美德——赞美别人。有时,儿女放学回来让我们分享他的好成绩,我们忘了夸奖;孩子第一次烤好了一个蛋糕或做好了一个鸟笼,我们忘了鼓励。其实,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父母的肯定与称赞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当你再次去餐厅吃饭时,别忘了为盘子里那些漂亮的装饰夸赞厨师,同时,也别忘了夸赞那些为你热心服务的疲惫的侍者。
任何一个演讲的人、当众发言的人都有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在自己尽力为大家服务,却得不到一点儿肯定的时候,心里会多么泄气。如果在办公室、公司、工厂里,甚至是我们的亲友中,发生同样的事,他们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没准儿会更加强烈。为别人带去快乐,这是做人最起码的一种美德。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赞美是不可缺少的,它那一点点温暖能够为你带来友谊的火焰。等再次光顾的时候,你定能发现,它留下的痕迹有多么明显。
对他人造成伤害,不仅不能让他们的不足得到改善,更不能对他们产生鼓舞。
爱默生曾经说:“我生命中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可以算是我的老师,因为,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就连爱默生都是这么想、这么做的,那么,我们这些人呢?是否更应如此呢?不要总是顾及自己的成败得失!
要多看看别人的长处,然后,不是要去奉承谁,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去赞美。只要是“毫无保留地、诚恳地赞美”,对方就会永远把你的话珍藏在心间。
第5节 投其所好
引言
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对他人造成影响,只有一个办法:指出他们需要什么,之后,告诉他们得到的方法。
能否准确抓住对方的观点,这是成功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另外,在看待一件事的时候,不能只顾自己,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每逢夏季来临,我都要去缅因州钓鱼。我最喜欢吃的是鲜奶油草莓,而鱼呢,就喜欢吃虫子,可是,为了钓到鱼,我不能顾及自己的需求,而要考虑鱼儿想吃什么。所以,我用的鱼饵可不是鲜奶油草莓,而是蚯蚓和蚂蚱,这样我就可以向鱼儿发出邀请了。
如果你想让别人听从于你,为什么不试试这个方法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就是这样做的。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战争中的许多领袖——比如威尔逊、奥兰多、克里蒙梭等都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有他依然能身居高位呢?乔治说,假如非得有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你想钓什么鱼,就要用什么样的饵。
怎么说到我们的需求了?这是不是太离谱、太幼稚了?不,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需求,而除你自己之外,大概就没人想知道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一一光想到自己的需求。
因此,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对他人造成影响,只有一个办法:指出他们需要什么,之后,告诉他们得到的方法。
好了,今后只要你想让谁做什么事——比如,你不想让孩子抽烟,别像以前那样唠叨个没完,只需要告诉他,抽烟没准儿会影响他进棒球队,或者让他跑不赢百米赛。
这个方法是值得我们记住的,不管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小牛犊还是黑猩猩。
一次,爱默生和儿子打算把家里的小牛犊拴到谷仓里。可是,他们忘记了上面这一点,“只顾及自己的需求”一一爱默生使劲儿地往进推,儿子则是用劲拉。而那头牛犊恰恰和他们一样,也是只想到自己,因此,四条腿齐用力,就是不肯进谷仓里去。一个爱尔兰妇女看到了,尽管她不懂得写文章,却比爱默生懂得牛的心思。她将自己的手指伸给小牛犊,让它吮吸,然后一点点儿把它带到了谷仓里。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任何一个动作都在显示着我们的需求。你可能要说,我捐了很多东西给红十字会,难道这也是在满足我自己的需求吗?答案是肯定的,你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完成自己帮助人的愿望,想做一件高尚的、无私的事。
假如这个想法没有对金钱的需求来得强烈,那么,你肯定不会去捐献东西。不过,没准儿会出于无法拒绝的理由,你不得不如此,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你一定是想要得到什么,所以才那么做。
哈利·欧佛瑞的《影响人类行为》使人很受启发,其中说道:“行为是人基本欲望的外在表现……不管是在商店、家里、学校还是在政治领域。送给那些所谓的‘说客’们一句话,这可是最有价值的建议了:必须先激发出别人的渴求。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应付自如,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年,那个贫穷的苏格兰少年——安德鲁·卡内基,每小时只能挣到两美分,而最后竟有能力捐出3.5亿美元。原因就是他早就明白了,总为他人设想,尽量满足他人的需求,这样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他只有四年的学校生活,却很精通为人处世的道理。
卡内基的两个侄子在耶鲁大学上学,经常因为忙忘了给家人写信,一点儿也不顾及家人有多担心。于是,卡内基说,他要拿一百美元打赌,他能让这两个人立刻回信,而自己在信里决不提这件事。后来,他给侄子寄去了一封聊家庭琐事的信,最后,还告诉他们说,随信附上一张五美元的钞票,作为送给他们的礼物。
当然,他肯定“不会”想起来把钞票放进去。
信回得非常迅速,那两个侄子对“亲爱的安德鲁叔叔”表示了感谢,之后——结局你们肯定已经猜到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史坦·诺瓦克的。
这位先生住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有一天,他下班刚回到家里,就看到最小的儿子吉姆躺在客厅的地上,哭闹不止。原来,第二天吉姆该去幼儿园了,可他就是不想去。诺瓦克本来打算把儿子关进房间,让他明白,除了上学之外,其他什么也别想。
可是,他转念一想,这样做是不会让儿子喜欢上学的。他想:“如果我是吉姆,学校里的什么会吸引我呢?”后来,他和太太先找出了一堆吉姆喜欢做的事,像画画、唱歌、认识新的伙伴等,接着就行动起来了。
“我、另一个儿子鲍勃、太太,我们一起来到厨房,开始在那张大桌子上画指画,场面热闹极了。结果不大一会儿,吉姆就来了,他看了看,接着就说想加入我们的活动中。‘哦,这可不行,你没在幼儿园学过呀!’为了让他对幼儿园更感兴趣,我把他喜欢的那些事都用他能理解的语言解释了一遍,并且说,这些在幼儿园里面都有。”
“第二天,我很早就起来了,一下楼,竞然看到吉姆已经坐在那儿了。我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他说:‘我在等着上学去!我可不想晚了。’你看,全家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大声呵斥绝对不会达到这种效果。”
也许就在明天,你想让某个人去做什么事了,千万要记住,先问问自己:“我怎么才能令他产生去做这件事的愿望?”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那么仓促行事,更不会一心只想着自己的需求,说一些没用的话了。
亨利·福特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能否准确抓住对方的观点,这是成功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另外,在看待一件事的时候,不能只顾自己,要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句话说得简直太好了!我愿意再重复一遍:“能否准确抓住对方的观点,这是成功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另外,在看待一件事的时候,不能只顾自己,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其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任何人都能看出此言非虚!可是,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里,并不能意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
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当然。明天一早,看看你收到的来信就能发现,大多数人都忽视了这个原则。
第6节 换位思考
引言
著名律师、美国的商界名流欧文·杨,曾经说:“能够用换位的方式为别人着想,清楚别人在想什么的人,永远不用为未来发愁。”
以下的这封信,是一个货运站的管理员写的。我们来看一下,收信人会受到什么影响。
“尊敬的客户:
由于大部分货物都在黄昏时到达,致使我公司货运总站工作效率降低。因同时到达的货物太多,有些货物的运送时间就出现了偏差。贵公司十一月十日的五百一十件物品,就是下午四点二十分送来的。
真诚地希望,贵公司能协助我们的工作,克服困难,提前送货,使我们能准时运送。
如此一来,对贵公司应该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你们就不用拖延时间了。”
收看这封信的人,是奇瑞格公司的业务经理爱德华·瓦米伦先生。他看完信之后,对我讲了他的想法。
从他的话可以看出,这封信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一开始,信中先讲了一番他们自己的困难,读信的人一般是不会感兴趣的。里面提到了合作的问题,却没提对方的困难,到结尾了,才说到对方会得到的好处。
别人关心的内容最后才说,不仅不容易达到合作的目的,而且,很可能让人反感。
“亲爱的瓦米伦先生:
十四年了,贵公司一直是我们的业务支持者,对贵公司的青睐,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也愿意为贵公司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不过,贵公司十一月十日的货物,直到下午才到达,导致我们没能为您提供最高效率的服务。原因是,傍晚时分运抵的货物非常集中,卸货要等很长时间,有的货物就很难按时运送了。对此,我们感到非常抱歉。我们很想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假如条件允许,希望贵公司的货车能提前到达,这样就能省去等待的时间,使货物得到迅速处理。而我们的职员也能按时下班回家,品尝贵公司的英味面条和通心粉了。
不过,话说回来,你们的货物不管什么时候到,我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服务。
我们知道您事务繁忙,请有时间再回信吧!”
很多做推销工作的人,每天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业绩却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所想的全都是自己的需求。他们不明白,我们根本不打算买什么东西,即使想买,肯定也是自己到外面去采购。顾客都喜欢主动去买点儿什么,并不喜欢被动的感觉。可是,许多推销员一辈子都不明白,应该怎样从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
几年之前,我曾经居住在纽约一个叫“森林山庄”的地方。一天,我急匆匆地来到车站,正好遇到了一个房地产经纪人。
他一直在经营这一带的房地产,非常熟悉我居住的“森林山庄”。我想让他告诉我,我的房子用的是钢筋还是空心砖,他说他也不知道,之后递给我一张名片,让我给他打电话。第二天,我接到了他的信。里面是否给了我想要的答案呢?在电话里,只需一分钟就能回答,可他却没告诉我。在信里,他还是让我给他打电话,并且告诉我,他很乐意帮我处理房屋保险的事。
他心里想的并不是要帮助我,而是帮他自己。
亚拉巴马州伯罕市的霍华·卢卡斯对我说了两个推销员的事,他们同属一家公司,在处理同样一件事的时候,方法却不同。
“好几年以前,我和朋友一起开了家小公司。在我们公司旁边,有一家大保险公司的服务处。他们的经纪人把各个辖区都分配下去了,我们这个区由两个人负责。为了说话方便,就叫他们卡尔和约翰吧!”
“一天早晨,卡尔经过我们公司,说起了他们公司新设立的一种为公司主管们服务的人寿保险。他觉得我们可能会感兴趣,因此先来说一下,等到资料准备充足了,他再来仔细解释。”
“还是那天,刚刚休息用过了咖啡,约翰看到了我们,就说:‘喂!鲁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他跑到我们跟前,兴高采烈地说,他们公司新设立了一种服务于公司主管的人寿保险(就是卡尔说的那个)。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材料,然后说:‘这是最新设立的保险,明天我会请总公司派专人来进行详细的说明。我们最好先在申请单上签个名,这样可以很快送上去,迅速办理。’”
“我们的兴趣被他的热情激发出来了。尽管他们都不大了解这个新险种,却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上了约翰的钩,甚至就因为既成事实,所以更愿意相信约翰对此比较了解。最后,约翰不仅推销成功,还多卖出了两倍的项目。”
本来是卡尔先找到的生意,结果让约翰抢走了,原因就是他的表现不能让人产生过分的关注。
这个世界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机会与冒险,因此,那些显得不一味顾及自己的利益、乐意帮助别人的人,就能够获益。原因就是:在这一点上,是很难遇到竞争对手的。著名律师、美国的商界名流欧文·杨,曾经说:“能够用换位的方式为别人着想,清楚别人在想什么的人,永远不用为未来发愁。”
所以,要记住与人相处时,一定要事先想想别人需要什么。
第7节 真诚地去关心别人
引言
如果一个人提不起对他人的兴趣,那么,这不仅会给他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同时,有可能给旁边的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人类一切的失败都是这种人造成的。
关心别人和其他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相同的,必须真诚。关心别人的人应该这样,同样,接受关心的人也应如此。
我们为何要通过这本书来学习怎么与人交往呢?为何不去请教最有人缘的人呢?谁是这样的人呢?或许明天你就能见到了。
离它10英尺的时候,它就会对你表示亲热了——尾巴摇个不停;假如你停下脚步伸手抚摸一下它的脑袋,它立刻会有亲热的回应。而它的这些做法并非是有什么非分之想:不仅不会是劝你买房子,更不会是想和你结婚。
大家肯定都明白了,对,它是一只讨人喜欢的狗。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有狗不用工作,却能为自己谋求生路。母鸡必须会下蛋,奶牛得能产牛奶,金丝雀需要歌唱,可是狗却不必做什么,只和你亲热亲热就行了。我五岁的时候,父亲为我买了一只黄色的小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每到下午四点钟左右,它就趴在我家前院,美丽的大眼睛一个劲儿地盯着门前的小路。一有我的动静,或是看到我顺着小路走来,它就会箭一样飞过来欢迎我,嘴里不住地欢快地叫着。
我的小狗可不懂什么心理学,它也完全不需要。只是依靠着自己的本性,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它就用自己亲热的本领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可作为一个人呢?就算是用两年的时间,也很难交到那么多朋友。
我们都非常清楚,有的人天生就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其实,这只是白费心机,因为,人们是不会去注意你的,当然也不会注意我。他们只是关心自己一不管是什么时候。
纽约电话公司曾经对电话通话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想知道人们最常用的是哪一个字。你一定能猜到吧?对了,就是“我”。在被调查的五百个通话当中,“我”这个字大概用了三千九百次。
如果看到一张你和别人一起拍的照片时,你先看谁呢?结果肯定是“我”。假如你和人交往的目的只是希望别人能注意到你,对你产生一定的印象,那么,你就不会结交到太多真心实意的好朋友。
真正的朋友不是用这样的方法得来的。
拿破仑就曾经用过这个方法,在与约瑟芬最后一次相聚的时候,他说:“亲爱的,我一度是世界上最走运的人,可如今,可以让我信任、让我依靠的人只剩下你一个了。”历史学家对这句话深表怀疑,因为谁都难以弄清,他是否真的信任约瑟芬。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威尼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是《生命对你来说有何意义》。书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提不起对他人的兴趣,那么,这不仅会给他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同时,有可能给旁边的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人类一切的失败都是这种人造成的。”
你读过的心理学著作大概也有很多了,可眼前的这句话应该是最有意义的。它简直是发人深省,我觉得有必要再次重申:
“如果一个人提不起对他人的兴趣,那么,这不仅会给他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同时,有可能给旁边的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人类一切的失败都是这种人造成的。”
我在纽约大学进修“短篇小说写作”时,一个杂志编辑曾经为我们讲过课。他告诉我们,每天他的书桌上都堆满了故事,在读到任何一个故事的时候,只要一小段,他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别人是否真的关心。他说:“假如一个作者不能去关注别人,那么,他的故事必定不会受到大家的关注。”
写作是这样,其实,和人相处的道理也是这样的。
霍华·舍斯顿是个公认的魔术大师,四十年来足迹遍布各地,他那奇妙的表演令观众叹为观止。欣赏过他的表演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六千万,纯收入已经超过了两百万美元。
一次,舍斯顿来到百老汇表演,我有幸同他相处了一个晚上。我问他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因为,据我了解,他所接受的教育并不多,很小的时候,他就离开家,过上了流浪的生活。有时在货车车厢里搭个免费车,有时钻到草堆里睡一觉,或者东家串西家地要些吃的。他是从看路标开始学会一些字的。
舍斯顿是否真的有什么魔力呢?当然不是。
关于魔术的书籍多得数不过来,很多人读的大概比舍斯顿还多,可是,他有两样本领别人没法学会。一个是他可以在表演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一一他的确是个表演大师,对人性谙熟于心。在舞台上,他的一颦一笑,一个动作、声调,全都是事先精心排练过的,时间全部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另外,舍斯顿最重要的一个法宝就是他对“人”很关心。
舍斯顿对我说,很多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可能会告诉自己:“瞧,坐在下面的只不过是一群笨蛋、傻瓜。我肯定会令他们目瞪口呆的。”可他自己并不是这样,每次站到台上的时候,他都会想:“我非常感谢这些来看我表演的人,是他们令我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我要把最精彩的表演奉献给他们。”他一再说道,每当要走上台的时候,他都要对自己说:“亲爱的观众们,亲爱的观众们。”
你觉得很荒谬吗?不管怎么样,我不过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个著名的魔术大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
西奥多·罗斯福的一个侍者名叫詹姆士·阿摩斯,他曾经出了一本叫《西奥多·罗斯福——仆人眼中的英雄》。阿摩斯在书中写道:
“一次,我的太太问罗斯福鹑鸟是什么,因为她从来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先生听完她的询问,非常详细地为她介绍了一通。过了一段时间,总统先生亲自给我们打来电话,告诉我太太,假如从窗口向外看,或许能看到有只鹑鸟正站在那里。类似于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虽然小,却足以显示总统先生的高贵品质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从我们这儿经过,肯定会来看我们的。有的时候,尽管看不到人,可也能听到他在那儿喊‘喂——喂——安妮’或是‘喂——喂——詹姆士’”
这让人感到多么亲切呀!
这样的主人谁不喜欢呢?这样亲切的人谁不喜欢呢?
一天,在塔夫脱总统任职的时候,罗斯福来拜访了。碰巧总统和夫人外出了,于是,罗斯福对下人的友善再次真实地呈现了出来。他和每个人都打招呼,并且亲切地叫出了他们各自的名字,就连厨房里洗碗的女仆都受到了同样的待遇。
阿齐·巴特写道:“他来到厨房,见到了女仆爱丽斯,便问她是否还烤玉米面包。爱丽斯回答说,只是偶尔做给仆人们吃,上面的人可不吃。”
罗斯福听了高声说道:“他们真是不会享受生活。我见到总统的时候,一定对他这样说。”爱丽斯忙把一些玉米面包装进盘子送给他,他拿起一片要去办公室吃,一路上还不断地和园丁、工人们寒暄着——“他记得每一个人,谁都没有忘记招呼一声,仿佛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在白宫做了四十年仆人的爱克·胡佛泪光闪闪地说,“这一天是我两年来仅有的快乐日子,我相信,即使给一百美元,也不会有人愿意和你换的。”
新泽西州的一个业务员,就是因为对看着很平常的人也一样和善,从而挽回了一个客户。这个业务员名叫爱德华·塞克斯,在一次报告中他说:“几年前,我作为强生公司的业务代表到麻省拜访客户,其中有个名为兴罕的药品杂货店。我只要去那里,每次都会先在外面和店员聊几句,再到里面拜访店主。那天去的时候,店主通知我说以后不用再来了,强生的产品他不想再卖了,因为强生公司的许多活动并非针对他们,而是和食品市场、小商店挂钩的,这对他们没什么好处。听完他的话我就灰溜溜地走了,在那个镇上开车转悠了好长时间。最终,我觉得自己应该再去一趟,不管怎么说,必须把公司的状况对他说清楚才行。”
“走进店里,我像往常一样与店员们聊了几句,之后走进去和店主见面。谁知,店主看我来了竞非常高兴,不仅对我表示了欢迎,还订下了相当于往常两倍的货。我感到很奇怪,便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他拉过在前面卖饮料的小男孩说,我刚离开,男孩就走进去告诉他,到店里来的推销员和他打招呼的特别少,可我就是其中之一。他还说,想做生意的话,就得和我这样的人合作。店主觉得男孩说得很有道理,从那以后就一直和我愉快地合作着。自此我就牢牢记住了;关心别人对推销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我的经验来看,关心人也是极其重要的。在你发自真心地去关心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注意到你,甚至愿意帮你的忙与你合作,就连那些繁忙的大人物也是如此。
在好几年以前,我曾经在布鲁克林文理学院讲过课,课题是“小说写作”。当时,我特别想请那些有名的作家来谈谈自己的创作。我们便给他们写了信,信中不仅对他们的成就表达了由衷的钦佩,还说出了我们的愿望——得到他们的忠告和成功的诀窍。
另外,每封信都有一百五十个学生的签名。我们知道作家都非常忙,所以,整理出了一些问题随信寄去,使他们大大节省了准备课的时间。他们都认为这样的方法很好,所以愿意来为我们讲课。
用这样的方法,我们还请到了曾任罗斯福总统内阁的财政部长莱斯里·肖、塔夫脱总统时曾任司法部长的乔治·韦克罕,以及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富兰克林·罗斯福等很多有名的人,他们也都为学生们进行了公开演讲。
假如你想拥有朋友,那么先要学会为别人干点什么——那些得付出你的时间、力量、爱心、体贴才做得到的事情。温莎公爵还在做威尔士亲王的时候,曾经打算去南美旅行。在那之前,他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练习西班牙文,为到那儿之后的公开演讲做准备。为此,南美洲的人对他很尊敬。
许多年了,我总想打听到朋友们的生日,最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尽管我不懂什么星相学,但是我四处去找他们,并问他们是否相信生日与人的气质和性格有关。然后,趁机记下了他们的出生年月。我把记录整理出来写到日历上,这样自己就不会忘了。不管谁过生日,就写封信或打个电话。结果如何呢?那还用说吗?我觉得自己大概是让他们记得最清楚的人了。
诚心诚意地去关心别人,可以让你交到更多的朋友,而在工作中则会让你增加更多的生意伙伴。
纽约北美国家银行的刊物中登载了一个名叫玛德琳·罗斯戴尔的客户的信:
“我特别希望你们能了解我的心情——我对贵银行的员工非常感谢。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彬彬有礼、善解人意,不管是什么事都能非常热情地给予帮助。那长长的队伍是令人焦急而疲惫的,可是,一到柜台前听到那亲切的声音,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我母亲去年住了5个月的医院,在那期间我认识了玛丽·派曲琪罗。她是一个出纳员,经常会询问我母亲的病情,让我感到心里很温暖。”
那么,罗斯戴尔女士对这家银行的印象如何呢?当然是爱“乌”及“屋”了。
耐佛先生是费城人,一直想和一家大连锁店成为生意上的伙伴。可是,对方和外地的合作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从他的办公室里就时常能看到他们的运货车。一天晚上,耐佛先生来我们的课上进行演讲,当场说了一些对那家连锁店不太好的话。
可是,对方为什么不与他合作呢?他依然没有搞清楚。
我对他说,他应该让自己有所改变,并且帮他制订了计划。我们决定在课上进行一次辩论会,题目是“连锁店广泛分布于国家,害多利少”,我让耐佛先生参加了反方队伍,他很乐意。为了能帮助连锁店进行辩论,他硬着头皮去连锁店收集资料,还亲自找到了他很看不起的一个连锁店经理。见面后他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推销燃料,而是想请你帮个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明白之后,他又说:“之所以找到你,那是因为我觉得只有你才能提供给我切实的帮助。我很看重这次辩论,所以不管你为我提供多少资料,我都要真诚地感谢你。”
剩下的部分就让耐佛先生自己说吧!
“一开始,我只说占用那个经理一点点时间他才答应见我的,可是,在我说明来意之后,他请我坐了下来,并一下子跟我谈了一个小时零四十七分钟。他叫来了另一个主管,因为那个人写过一本书,就是关于连锁店的。他还给全国连锁店工会写了信,帮我要了很多有关的资料。他认为,连锁店所提供的服务是最切实而方便的,他很为自己的工作能提供给居民快捷服务而感到光荣。就在他说这些的时候,眼睛是那么的明亮、愉快,我不得不承认,他让我重新认识了连锁店。”
“该告辞了,他把我送到门口,亲切地揽着我的肩膀,祝我辩论成功,还让我亲自把结果告诉他一声。最后,他对我说:‘到春天时一定要来看我呀,我很想在你那儿买点儿燃料呢!!’”
“这简直太神奇了,他竟主动和我说起了燃料的事。因为看到我对他们连锁店很关心,这让他也开始对我的产品感兴趣了,于是,短短的两个小时,竟然让一件耗了两年都没成功的生意成交了。”
耐佛先生所总结出来的那句话,其实并非他的首创。在耶稣基督诞生之前的一百年,一个罗马诗人帕利里亚斯·塞洛斯就曾经说过:“在别人对我们表示关心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关心他们。”
关心别人和其他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相同的,必须真诚。关心别人的人应该这样,同样,接受关心的人也应如此。这使双方都能受益。
假如你想让别人喜欢你,或者是调整好你和周围人的关系;假如你想对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帮助,那就请你记住:真诚地去关心他人。
第8节 千万不要忘记别人的名字
引言
要想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一定要记住这个最快捷、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一记住别人的名字。因为,这会让他觉得,自己对别人来说是挺重要的。
就像是在政治领域一样,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记别人姓名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大部分人把别人的名字忘掉了,原因就是没认真去记。他们的理由就是:自己非常忙。
在1898年的时候,纽约的石地乡上演了悲惨的一幕。村子里死了个孩子,准备下葬,邻居们都来帮忙。当时是冬天,地上积着厚厚的雪,寒冈凛冽。
有个叫法莱的人,去马棚牵出马来,打算先喂喂水再去邻居家。谁知,那马歇了好几天了,不大听话,到了水槽边,一个劲儿地来回转悠不肯喝水。
突然,那马竞然高高抬起两蹄将法莱踢死了。
这个小村子,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举行了两次葬礼。
法莱死后,妻子成了寡妇,三个孩子成了孤儿,家里唯一的财产就是几百美元的保险。
法莱的大儿子吉姆尽管刚刚十岁,也不得不开始工作了。他去了砖厂,所要做的就是把沙土舀到模具里,再把砖坯放到太阳下晒干。就是这个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去接受正规教育,可是,爱尔兰人的乐观与令人产生亲近感的本性帮助了他,成年后竟然加入了政界,多年以后,他练就了一个非凡的本领——记人名。中学是什么样,吉姆根本就没有见过,可是,在过四十六岁生日之前,四所大学已经把学位证书颁发给了他。另外,他还成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美国邮政总监。
我曾经向吉姆请教过成功的诀窍。
我说:“据我所知,你能叫出一万个人的名字。”
吉姆回答道:“不,你的信息不够准确,我可以叫出五万人的名字。”
吉姆曾经在一家石膏公司当过多年的推销员,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发明了一种记人姓名的方法。
一开始,方法非常简单。只要遇到的是个陌生人,他就会把那个人的姓名、职业、家中情况问个一清二楚。等到再一次见面的时候,不管多久,他照样可以拍着对方的肩膀,问候人家的妻儿,打听人家在园中的花草。怪不得大家都喜欢他呢!
正是吉姆这种非凡的能力,帮助罗斯福成了白宫的主人。
在竞选总统之前,吉姆每天都要给好几百人写信,范围很广——遍及了西部和西北部的各个州。
之后,吉姆又在十九天里,乘坐火车、汽车、快艇走遍了二十个州,总行程达到了一万两千英里(1英里=1.609千米)。每到一个城镇,他就和人们亲切地交谈,然后再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一回到东部,吉姆就给某个与他交谈过的人写信,请对方帮忙,把那个地方与自己交谈过的人的名单寄过来。最后,名单上的名字简直多得数不过来了,可是,没有一个没得到吉姆的私人信件的。那些信的开头全是“亲爱的比尔”或“亲爱的杰”之类的,而落款一律是“吉姆”的名字。
很久以前,吉姆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一般人都对自己的名字感兴趣。把对方的名字记住,并且很容易地叫出来一一这就是你对他最好的恭维了。可是,假如你忘记了或把人家的名字记错了,那么,你就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地位了。
举个例子来说吧。
一次,我在巴黎开设了一个演讲课程,为此,我给城里所有的居民都发了一封打印出来的信件。谁知,当时的那个法国打字员英文不大好,打出来的姓名竞出现了错误。其中的一个收信人是个大银行的经理,他就为此给我写来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表示责备。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来,记住对方的名字有多重要,于己于人都是如此。
卡内基——那个钢铁大王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尽管卡内基号称是钢铁大王,对于钢铁制造他懂的却并不多。可是,为他工作的人成百上千,他们懂的比他要多得多。
卡内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关键一点就是他通晓与人交往的艺术。很小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自己的领导才能。十岁时,他就发现了人们对名字极为重视。于是,利用这一点,他得到了很多和人交往的机会。在他还是一个苏格兰的小孩时,拥有了一对兔子,很快兔子就变成了一窝——可他没有东西来喂养它们。后来,他想了个绝妙的主意一一他对邻居的孩子们说,假如他们能采来足够的蒲公英花和金花菜喂兔子,他就用他们的名字给小兔子们命名。
结果,计划成功了,这令卡内基终生难忘。
过了很多年,卡内基把同样的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工作上,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比如,他想把钢铁轨道卖给宾夕法尼亚铁路,而当时的宾夕法尼亚铁路局的局长是汤姆生,于是,他把匹兹堡的一个大钢铁厂命名为“汤姆生钢铁厂”。在卡内基和普尔门为卧车经营权竞争的时候,这个钢铁大王的脑子里又冒出了兔子的成功之道。
一天,在圣尼古拉旅馆,卡内基碰到了普尔门,他说:“晚上好,普尔门先生,咱们真是自找苦吃啊!”
普尔门问道:“你在说什么呢?”
于是,卡内基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两人合作。他把合作给双方带来的好处,用非常简明的话语讲了出来。
普尔门听得很认真,可是并不完全相信。之后他问:“这个新公司会以什么来命名呢?”卡耐基马上回答说:“哦,那将是普尔门皇宫卧车公司。”
普尔门的脸上立刻出现了喜色,他说:“来,到我的房间来,咱们好好协商一下。”就是这番谈话,在以后创造了奇迹。
这种记别人的名字,对朋友和同事的名字表示尊重的做法,帮助卡内基成了商界的领袖。他为自己能叫出更多工人的名字而感到骄傲。他曾自豪地说,在他管理期间,罢工的事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贝德茹斯基也是这样的,他一直把自己的黑人厨师称为“考伯先生”——这让对方觉得自己非常受尊重。
贝德茹斯曾经周游全美十五次,为那些热情的听众们演奏。每当他坐专车旅行的时候,音乐会一结束就会来顿餐点,而准备餐点的厨师总是同一个人。贝德茹斯基在那些年里,从来没用美国通常的叫法称呼他“乔治”,而是坚持依据传统叫他“考伯先生”,而这对于考伯先生来说的确是乐意接受的称呼。
人们都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字,所以,大家都想尽办法让人记住它,就算是为之去死也心甘情愿。
在两百年前,有钱人很流行用金钱来打动作者,让他们把书献给自己。
在图书馆、博物馆里,在那数不胜数的藏书当中,总有那些想让别人记住自己名字的人的。比如,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里,就有爱斯德和利诺克斯的藏书,在京都博物馆里,爱德门和马根的名字得到了永存。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则是为了记录那些捐赠者的姓名。
大部分人把别人的名字忘掉了,原因就是没认真去记。他们的理由就是:自己非常忙。
可是,他们忙得过罗斯福吗?
即使对曾经接触到的机械师的名字,罗斯福也会花心思去努力记住。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曾经为罗斯福制造了一辆很有特点的汽车,由张伯伦和一个机械师一起送到了白宫。我这儿恰好就摆着张伯伦的一封信,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回忆:“我教罗斯福总统如何去驾驶一辆特别的汽车,而他却让我懂得了许多为人的艺术。”他在信中说。
“刚到白宫的时候,我发现总统显得很高兴,他叫着我的名字,令我感到心里舒服极了。不过,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很看重我所说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车子设计得极为完美,用手驾驶简直是轻而易举。罗斯福向围观的人们说:‘这辆车子真是太神奇了,只要按下开关,就能启动。驾驶它的时候,人会感到很轻松。我觉得,这车太好了——尽管我不懂它到底是应用了什么原理。等有时间的时候,我真想把它拆开看看。’”
“在很多朋友和同事对他的车子大加赞赏的时候,他就在他们面前对我说:张伯伦先生,我真得好好谢谢你,你为造好这辆车肯定花了不少的心思和时间。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作品!’他对车子的各个部件都进行了称赞——辐射器、特别反光镜、钟表、特别照射灯、样式特别的椅垫、驾驶员座位的位置,还有衣箱,等等。换句话来说,他对所有的细微之处都注意到了,而为了了解这些他肯定花掉了很多精力。他特意让罗斯福夫人、劳工部长和他的秘书伯金女士都能注意到这些巧妙的设计。他甚至向那个年老的黑人侍者说:‘乔治,这些衣箱你可要好好照料啊!’”
“驾驶课结束的时候,总统对我说:‘好,张伯伦先生,现在我该回去工作了。’”
“当时和我一同去的还有一个机械师,我把他介绍给了总统。他们并没有机会交谈,而总统对他的名字也只听过这一次。他很腼腆,遇事总是往后躲。可即使这样,在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总统依然记得他,不仅到处找他,还同他握了手,叫着他的名字,对他的到来表示感谢。那份谢意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回到纽约之后,没过几天,罗斯福总统亲笔签名的照片和简短的致谢信就寄来了,再次向我表示了感谢。他那么忙,竞然还做得这么周到,简直让我激动极了。”
要想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一定要记住这个最快捷、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记住别人的名字。因为,这会让他觉得,自己对别人来说是挺重要的。罗斯福很清楚这一点——我们当中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和一个陌生人互相认识、交谈、离别,之后转眼就忘记对方叫什么了,甚至姓什么都想不起来。
作为政治家,首先要上的一课就是:“想要从政就要记住选举人的姓名,如果忘了,就不会成功。”
拿破仑的侄子——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曾经炫耀说,尽管自己非常繁忙,可他能把见过的每个人的名字都记住。
他用的是什么妙法呢?实际上非常简单。假如他没有听清楚,他会说:“不好意思,能再说一遍吗?我没有听清。”假如是个不怎么常见的名字,他会说:“请您教给我拼写的方法。”
之后,他会一边交谈,一边把姓名来回记上好几次,并且寻找与对方的长相、神态以及其他特点相联系的地方。
假如这个人非常重要,拿破仑三世就会更用心了。一到独自一人的时候,他会立刻把那个人的姓名写到纸上,反复观察,用心记忆,之后把纸撕掉。
尽管这么做很花费精力,可是爱默生说过:要想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一定要记住这个最快捷、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记住别人的名字。因为,这会让他觉得,自己对别人来说挺重要的。
因此,假如你想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那么一定要记住这样一条准则:张口就能叫出对方的姓名,这是别人听到的最重要、最美妙的语言。
第9节 说别人感兴趣的事
引言
和人沟通的秘诀是:谈论让对方感到愉快的事。
假如你想让别人喜欢你,假如你想让别人对你感兴趣,那么,你必须做到:说别人感兴趣的事。
只要是去过牡蛎湾,拜访过罗斯福,那么,他博大精深的知识储备肯定会使你震惊。伯莱特福在书中说:“不管是谁——牧童、打猎的人、纽约的政界人士、外交家——罗斯福都能找到适合于对方的话题。”
他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
其实很简单,不管什么时候,罗斯福都会在和客人到来之前,仔细阅读有关这个客人的介绍,找到他非常感兴趣的东西,这样与之交谈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令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了。
罗斯福像所有的杰出人物一样,明白和人沟通的秘诀就是:说别人最感兴趣的事。那个可敬的费尔普——前耶鲁大学教授就有过类似的经历。
费尔普在他的文章当中写道:“那年我刚刚八岁,周末了,我去看望我的姑母林茨莱,并在她家度假。一天晚上,来了一个中年人,和姑母说了一会儿话,他就开始注意我了。那时,我对船很迷恋,而那个人所说的话让我感到很有趣。他告辞之后,我对姑母说,这个人简直太好了!他对船竞然那么在行!可我的姑母却告诉我说,他是纽约的一个律师,实际上,他对船的事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可他怎么一直在和我说船的事呢?”
“姑母对我说:原因是,这个人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他看你对船很感兴趣,便说起能让你喜欢的事,而这,也让他自己成了受欢迎的人。”
费尔普说:“姑母的话令我终生难忘。”
就在我写这些内容的时候,眼前正放着一封信,那是在童子军里很活跃的查理夫写来的。
“一天,我感到自己需要帮助——欧洲即将举行童子军陆营活动,而我,想请英国的一个大公司经理对我的一个童子军进行资助。”
“在我去拜访他以前,听说他曾经开过一张一百万美元的支票,可后来被退了回来,他就把它放到了镜框里。”
“于是,我走进他的办公室,开口就谈起了那张支票——那张有传奇色彩的支票!我对他说,我从没听说过谁这样开支票,我回去后一定要对童子军们说,我确实看到了百万美元的支票。他听了之后很高兴,兴致勃勃地为我进行了展示。我向他表示了自己的羡慕,并请他谈谈其中的曲折。”
你有没有发现,查理夫先生根本没有说什么童子军,欧洲的露营,或是他此行的目的?他所说的全是对方感兴趣的事。后来怎么样了呢?
“过了一会儿,我的被访者说话了:‘能不能告诉我,你来见我有什么事呢?’于是,我说了。”
查理夫写道:“令我感到极为惊讶的是,他不仅很快给了我答复,而且比我想要的多了很多。我本打算请他资助一个童子军,可他一下子就资助了五个,另外还带上了我,并且说我们可以在欧洲住上七个星期。他热心地为我开介绍信,联系他分公司的经理,请他们也帮忙。他还亲自到巴黎接待我们,做我们的城市导游。从此以后,他一直帮助那些家境贫困的童子军,为他们提供工作,如今,他依然是我们团体当中的一个积极分子。”
“我很明白,假如当初我没有找到他感兴趣的话题,令他高兴,那么,事情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顺利。”
在生意场上,这个方法不是很值得一试吗?下面还有一个故事。
纽约有一家面包公司,老板叫杜佛诺。杜佛诺想办法把面包卖给了一个旅馆。四年了,每个星期杜佛诺都要去这个旅馆经理那儿拜访一下,只要是这个经理举办的交际活动,杜佛诺肯定会去参加。另外,杜佛诺还在这个旅馆里开了房间,目的就是推销自己的面包,可是结果依然是失败。
杜佛诺说:“后来,我研究了人与人交往的哲学,于是,我觉得自已的策略应该变一变。我得先找到对方感兴趣的事。”
“经过了解,我得知经理是美国旅馆招待员协会的会员,而且他很看重会长的职位,甚至国际招待员协会的会长也是他努力的目标。只要是开大会,不管在哪儿,即使要翻山越岭、横跨大海和沙漠,他肯定也要去。”
“于是,在第二天与他见面的时候,我上来就说起了招待员协会。效果好极了,他跟我谈了半个小时招待员协会的事,就连声音里都充满了喜悦与兴奋。很明显,这确实令他非常感兴趣。在我告辞的时候,他希望我也能成为他们的一员。”
“在这次谈话的过程中,我对面包的事提都没有提。可没过几天,他旅馆的一个负责人打电话给我,说让我带去货样和价目表。”
“‘真不知道你在老先生身上花了什么功夫。’那个负责人对我说,‘他真的被你点中了。’”
“想想看!我花了整整四年时间——一心想得到他们的订单——可假如我没有想办法去寻找他感兴趣的东西,大概我还得继续追下去。”
因此,假如你想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那么千万要记住:说别人感兴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