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爱”成了仇人
有一位妈妈向我分享了她和女儿之间的经历。
她女儿今年读初二,学习压力特别大,家庭作业做到晚上11点是常有的事情。妈妈非常心疼,于是时不时地到女儿的房间送些吃的喝的,还专门熬了汤给女儿补身体。可没想到,有一天晚上因为她进出女儿房间的次数太多,女儿竟然骂她犯贱。
妈妈听了之后内心非常受伤,但是害怕影响女儿的心情,就假装什么都没有听见,退出了房间。
这位妈妈在向我倾诉这件事情的时候是带着哭腔的。
看完这个案例,你一定觉得女儿太“没良心”了吧?我想告诉你的是,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超额满足,会害了孩子
父母竭尽所能地爱孩子,孩子却把父母当成了“仇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无疑是历史上最高的。在咱们国家还没有实施开放二孩政策之前,很多孩子生活在“6+1”结构的家庭中,也就是说四个老人,加父母,再加一个孩子。这样的结构让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强化,孩子的事情绝对是家庭事务的重中之重。父母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允许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半点差错,于是情不自禁地要给予孩子“超额满足”。
这种“超额满足”,看起来是给予,实际上却是剥夺——让孩子失去了自己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有人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草莓族”。什么意思呢?就是外表看起来色彩鲜艳,表层还疙疙瘩瘩的挺有个性,但是里面却苍白绵软,稍微一施压,就成一团稀泥。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准确,和我经常说的“高智商、高敏感、高脆弱”有相似之处。
“草莓族”为什么会出现呢?是谁给了他们成长的温床?我想,很多父母都有责任。
我每年都会召集一些孩子举办冬令营。有不少孩子在入营之前就感冒了,所以我们会叮嘱父母把孩子要吃的药带上。在营地里,也会有生活老师提醒孩子按时吃药。即便我们已经无比细致了,依然会有不少父母一天给我们的生活老师打无数次电话,反复提醒他要注意的事项。更有父母因为不放心,大老远地跑到营地里亲自照顾孩子,安排孩子的饮食起居,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我记得有一次刚好赶上一个孩子的生日,父母带着蛋糕和大量零食跑到营地里专门为孩子庆祝。结果来的时候太匆忙,把给孩子准备的礼物忘记了,父亲又特意回家给孩子取礼物,来回耗费了3个多小时。我记得很清楚,那位父亲取完礼物返回营地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的心情都很复杂,我非常理解大家有多么爱孩子,为了孩子愿意付出一切,看到孩子吃点儿苦,受点儿委屈,心里简直比刀割还要难受。可是,这样的付出,到底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过度宠爱,会造就孩子的脆弱
网上曾经盛传一个段子:我要把我的女朋友宠上天,宠得她无法无天,让其他的男人都受不了她的臭脾气。因为她是我的女朋友,我不宠她谁宠她呢?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把自己的孩子宠上天,宠得他无法无天,让社会上其他人都受不了他的臭脾气?
在城市的街道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流浪狗,它们浑身脏兮兮的,靠吃生活垃圾生存。它们当然不是天生就应该流浪的,它们曾经也是有家的,它们的主人曾经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地呵护着它们,给它们洗澡,定期修剪体毛、体检和注射疫苗。那时候的它们从来不用为生存而发愁,不用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它们以为,这样美好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万万没有想到,主人会无情地把它们抛弃,而且这一天来得这么突然,在它们毫无准备的时候,生活一下子从天堂跌到了地狱。从小过惯了被主人伺候的日子,而现在它们要开始独自生存了,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有时因为侵犯了其他流浪狗的地盘而遭到欺负,但它们必须学会适应,因为摆在它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活下去,要么被淘汰出局。
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就是你宠了我的前半生,却不能为我的后半生负责;你剪断了我的翅膀,却要我独立飞翔。
那些对孩子过度娇宠,一味代替包办、超额满足的父母,恰恰是最自私的一群人,满足了自我的情感需要,却忽视了孩子个人成长的权利,还美其名曰“爱孩子”。
我们如果去搜索相关新闻,会发现这样一些标题:“小学生不会剥鸡蛋,称没有见过带壳蛋”“整个班,只有9个孩子会系鞋带”“不会挑鱼刺,不会整理书包,鞋带系不上,老师感叹:这娃咋一届不如一届”。国家卫生部的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而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人是自杀的主要群体。
当下的很多父母已经成为最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什么意思?就是说他们一边认为孩子脆弱,一边又亲手培养了孩子的脆弱。
我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为什么我们不说教育是技术呢?因为教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育的过程是无法量化的,无法总结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流程。孩子不是机器,无法按步骤进行精密的组装。
我想在这里送给大家一句话:“藏起一半爱。”父母爱孩子的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请你把其中的一半爱放在心里,给孩子的人生留下自由的空间、独立思考的空间、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独立面对挫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