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从开始写到完稿,历时4年多。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我的工作实践笔记,是我对家庭教育的所思、所悟、所为。
我不是作家,只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父母和孩子做咨询。
2016年年底,一位找我咨询的妈妈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心得体会录成音频或者写成书,让更多家长受益呢?”
彼时,我才有了录制课程的想法,这本书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创作的。
可当我把录制的音频上传到各大音频平台的时候,反响很一般,前3个月几乎无人问津,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开始有粉丝关注我了,慢慢地,每天新增十几个粉丝,这成了我继续分享的动力。
因为白天要忙着做各种咨询,外加心不够静,所以我只能在晚上进行创作,你现在所看到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那个时候挑灯夜战的成果。
我庆幸当时做出了努力,因为有些文字注定只属于人生的某个阶段,错过了就再也不属于自己。就如同擦肩而过的两个人,错过就可能会遗憾终生。
所以,我很喜欢那一段岁月,它宛如一条小河静静流淌,平淡无奇但精彩纷呈,可以说那是我生命状态最好的岁月。
后来,关注我的粉丝越来越多。有一次,一个粉丝问我:“老师,你能把你的课程的电子稿卖我一份吗?你的课程内容太好了,可我总是记不住,我想打印出来,慢慢学习。”
虽然我已经记不清这个家长的名字了,但心里是非常感激对方的,因为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萌生了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出版为图书的想法。
课程的销量和播放量是我始料未及的,将我的家庭教育理念传进了千家万户。截至2021年5月,我在各大平台的粉丝总数已超500万,所有课程累计播放量超5亿次。
冥冥之中,仿佛总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这本书的问世绝非精心谋划,而是水到渠成。或许它无法令你惊艳,但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真诚,每一句话都饱含了教育的真相,一定能给你带来力量。
我无比期待这本书问世,因为它是我的心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它尽全力帮助更多迷茫的父母。
这几年,我收到过很多家长的求助信息。大量的信息砸过来,讲的都是孩子如何叛逆、如何任性,沉迷于游戏,跟家长对着干等问题,每当面对这些问题时,我只能无奈地叹息。
多少父母诚挚而迫切地对我说:“刘先杰老师,请你帮帮我,帮帮我的孩子。”就如同身患绝症的病人躺在病床上,绝望地哀求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吧,给多少钱我都愿意。”
但是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钱真的能挽救他吗?
当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时,父母四处去寻找解决方法的景象,多么像癌症晚期的病人在苦苦哀求医生。人类最大的悲哀之一就是遇到问题了才想起来找人帮忙。所以,作为父母,有些事情是需要提前了解的。而家庭教育,是最不能拖延的事情。
我在做了十几年青少年心理咨询之后,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养育孩子没有捷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多积累,了解家庭教育的本质,通过日常的练习改善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真正的高手所做的都是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如果等到孩子出现了各种问题,再想着去补救,那就来不及了。我常常说:“教育归根结底拼的还是父母的人生功底。”要想做不焦虑的父母,就一定要终身学习。
在本书中,我将从多个家长关心的问题入手,跟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并结合我多年以来经手过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帮助大家摆脱养育孩子的焦虑。
有一点需要跟大家强调,学习一定要活学活用,要学会举一反三,否则你听再多课程、看再多书都是没用的。生活当中有那么多场景、那么多问题,我不可能针对每个场景、每个问题都给你写一套固定的话术,但你只要把我在书中写到的内容仔细思考一下,就会明白,不管是学习、生活习惯还是情绪管理,任何问题都可以用书中的方法来解决。
最后,我想要告诉你,你并不是在孤军奋战,因为“父母”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不省心的,每一个父母都为孩子操碎了心。虽然孩子不同、父母不同,但操的心却是一样的。
我也想告诉每一位家长,真正好的家庭教育,不是拼命去改变孩子,让孩子成长为你期望的样子,而是你要和孩子共同成长。这也正是我创作这本书的初衷——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自己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在阅读后面的内容之前,我想请你带上一把钥匙——“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经营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的观念不升级,孩子就永远活在黑暗里”。
这是打开亲子教育之门的钥匙,更是助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唤醒孩子的钥匙。
欢迎你来我的世界做客,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