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企业增长术(《21世纪商业评论》2021年第10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金蝶破茧

软件业国产化趋势在加速。

记者 李惠琳 编辑 谭璐

85年历史的中车株机,是湖南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在全球有21家子公司、2000多家供应商,项目订单遍及20多个国家,对外出口机车、地铁、轻轨、动车组等多种产品。

“交付周期”是中车株机参与国际激烈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为缩短周期,中车株机过去多采用“边设计、边采购、边生产”的模式,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下,原信息系统之间并未有效集成,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之间与内部业务系统难以协同,影响交付效率。

要打破信息孤岛,数字化被寄予厚望。

几经打磨,中车株机和金蝶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轨云网”。链主方与供应商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每天600多家供应商可同时在线,处理备货、发货、直送等协同业务,整个链条采购交货准时率提升了36%,达到96%。

类似中车株机这样,以云计算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故事,正在各个行业上演。尤其是2020年疫情之后,企业上云的需求迸发,以金蝶为代表的软件厂商价值,被更多企业所认知。

“企业走过野蛮生长的红利期,开始向管理要效益时,才发现数字化的价值有多么巨大。当数字化真正深入应用到企业每一个神经末端时,价值远远大于过去的商业模式。”金蝶中国轮值总裁章勇告诉《21CBR》记者。

在为企业重构数字战斗力的同时,金蝶也找到了破茧蜕变的突破口。

云化转型

创立于深圳的金蝶,迄今已经走过28年,经历了从财务软件到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再到企业云服务的数次“蝶变”。其中难度最大的,是2014年开始发力的云转型。

这一年,在金蝶的一场发布会上,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与几位嘉宾一起抡起大锤,砸掉了服务器,宣布成立“ERP云服务事业部”,以此表明破旧立新的决心,之后金蝶开始集中力量布局云服务。2017年,徐少春甚至把ERP也砸掉,宣告向云服务全面转型。

章勇于1995年加入金蝶,见证了行业的变迁,也经历了金蝶的转型。

“过去卖软件,只要交付了,工作就基本结束了。现在软件安装交付后,才是工作的开始,服务或者产品不好,第二年客户很可能不会续约。”章勇表示,云转型之后,内部人员思维、运营管理、产品服务等经历了一次重构。

金蝶真正蜕变为一家云计算公司,是2018年企业级PaaS平台“金蝶云·苍穹”的推出,其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微服务、容器服务、低代码等云原生基础架构,可提供完整的企业级SaaS和PaaS服务。

章勇提到,之所以做PaaS平台,主要希望在通用场景构建成熟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搭建符合业务的应用场景。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随着技术能力的迭代演进,企业内部的数字化逐步由ERP升级到EBC(企业业务能力),不再只侧重于制定“资源”或“计划”的管理流程,更关注数据驱动“业务”。

对于企业服务软件来说,产品功能也需要从内部融合扩展到产业链协同、互联生态的构建。

“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强壮的底座,就像一个企业的地基一样,盖多高的楼由企业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做。”章勇提到,采用“金蝶云·苍穹”PaaS平台,大概两周到三周就可以构建一个新的应用,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创新和产品迭代速度。

底座之上,针对大型、中型、小微型企业,金蝶分别开发出“星瀚、星空、星辰”的通用性SaaS服务。以星瀚为例,目前可提供财务云、税务云、人力云、供应链云、采购云、制造云等超过200个应用。

云转型的成功在业绩上已显现出来。2021年上半年,金蝶集团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云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55.1%至12.38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66.2%。

伴随云业务收入的稳步提升,金蝶步入了云转型的第二阶段,目标是实现云订阅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核心经营指标转向ARR(云订阅服务经常性收入)。ARR是SaaS订阅业务最关键的财务指标之一,一般按年签订的SaaS订阅服务合同,多以ARR来衡量经常性收入,可以反映云业务质量。

2021年上半年,金蝶ARR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5%至12.7亿元。徐少春表示:“未来三年,用订阅模式再造一个金蝶。”

在转型中,金蝶砍掉了部分高利润的传统软件业务,加之技术研发投入,近年业绩承压。今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当期亏损约2.48亿元。

“相信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章勇表示。

国产替代

金蝶的信心来源之一在于,中国技术的变革与国家安全的需求,让中国大型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出现了国产化替代趋势。

过去,国内服务软件市场多由SAP、甲骨文、IBM等国际厂商占据,金蝶、浪潮等中国软件厂商,多数只能作为补充,很难涉及大型企业的核心系统。加之一些大型企业购买服务软件后,更换供应商不仅流程长,成本也较大。

在国产化浪潮之下,金蝶有了突破高端大型企业市场的机会。徐少春乐观预计,三年之内,金蝶将成为国内大企业市场的第一品牌。

在与国际厂商的竞争中,存在产品短板的国内厂商,多依靠价格优势争夺市场。随着成本差距缩小,如今必须比拼专业能力、服务能力以及对客户的反应速度。

“越大的企业,会越看重数字化能力和业务深度的融合。”章勇表示,很多大企业一开始选择国外系统,就是看中其系统和场景的处理能力。中国软件企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双方在产品上的差距越来越小。

章勇提到,企业软件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正在被攻克,金蝶已经实现了全技术栈的适配,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苍穹和星瀚产品,就是金蝶与国际一线厂商竞争的核心武器。

在服务一些超大客户时,金蝶会通过PaaS和SaaS联动构建定制化的业务,由星瀚提供财务、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等通用型解决方案,行业性的服务交由苍穹PaaS平台以及合作的ISV(独立软件提供商)提供。

目前,苍穹和星瀚已累计获得400余家客户。今年上半年,合计收入约1.6亿元,同比增长155.4%;新签客户142家,包括中国华能集团、沙钢集团、哈药同泰、广西北投、恒丰纸业、德国大陆集团马牌轮胎等头部客户。

章勇认为,中国有很多独创的业务场景,国产软件公司理解本土环境,能快速帮企业搭建柔韧性更强、变化力快强的系统,这给了他们崛起的机会。

仅2020年,苍穹帮助超过40家企业平稳替换了原本运行多年的国际管理软件系统,最快的替换周期仅花了不到3个月时间。

华海通信(原华为海洋)就是这样一个国产替代的故事。

2019年底,为了保障业务连续性,华海通信进行了全面的IT系统重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替换原有的甲骨文ERP系统。

华海通信主营海底通讯,遍及全球的业务需要多国、多组织项目运作,财务结算模式以项目为核心,管理难度极大,对IT系统的依赖也很重。

基于金蝶云星空、金蝶云s—HR、金蝶云苍穹等服务构建协同平台,华海通信与金蝶双方共同组成的项目团队仅用68天时间完成了184个系统同时上线,覆盖多个核心业务流程。

类似的案例还有云南中烟,2021年1月1日,云南中烟基于金蝶云苍穹上构建的一体化ERP正式上线,替换了原来使用近20年的国外系统,实现核心业务、基础技术、卷烟供应、业务数据等一体化集中管控。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中国高端ERP市场中,SAP、甲骨文、IBM三家国际厂商合计市占率总和达到61%,国产软件公司只占30%左右。

章勇估计,至2023年,中国软件公司在大型企业市场的占有率有望超过50%,超过外资公司总和,“未来的5—10年,是中国软件行业巨大的利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