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火育英才 调土绿神州:徐旭常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颠沛的童年

虽不完美但还算安宁的日子,到1937年戛然而止。这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上海,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处于中日战争的前沿,社会秩序被彻底打乱,城镇市民开始逃难。此时,徐旭常的父亲徐毓湘正独自在上海谋生,祖父因不属于蒋介石派系,未随蒋系一起撤往重庆,于是组织全家分头向常州荒郊避难。徐旭常的母亲一人带着四个4—7岁的孩子,从常州戚墅堰码头乘小船出发,沿河逃到了太湖中人烟稀少的马迹山[3]暂时栖身。

每逢战乱,必引致匪患。母子五人在马迹山的生活注定是不安宁的,先后两次遭到了当地土匪的洗劫,以致到后来五个人在岛上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幸好,父亲及时得知了消息,很快赶来将全家辗转护送到苏州,与祖父汇合。此时,迫于家庭生计的压力,祖父徐隽已经在朋友劝说下参加了汪伪政权苏州地方维持会的工作。1938年5月,江苏人陈则民调任伪江苏省省长,此人乃是祖父徐隽的朋友,很快提携徐隽担任了伪省政府秘书长之职。当时,伪省政府的办公地点及家属居住地点都在苏州著名的园林——拙政园内,徐旭常也与家人寄居于此。

然而,一年后变故再生,伪江苏省省长改由日伪亲信李士群担任,原来的伪政府人员多数被解职。祖父徐隽只身一人转往上海,借居在朋友的租界公寓中,父亲则举家迁居至苏州北寺塔对面的一间民房里。此后,徐旭常随家人再次搬家,到苏州东花桥巷底山茶树头2号祖父留下的房子里生活了一段时期。

父亲徐毓湘幼年时曾随祖父到北京历练,后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法律系,并取得了律师资格证。在苏州生活期间,他曾在地方法院工作,后来为了支撑家庭生计,与自己的两位连襟在苏州观前街经营了一家店面很小的零头布店,但因经营惨淡不久便关门了事。随后,徐毓湘再次独自到上海谋生。

1943年春,在徐旭常11岁的时候,父母终于带了三个男孩[4]前往上海定居。当时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四明村69号一栋狭小的房子里,虽然依旧客居,但总算是有了一个长期的稳定住所。在接下来的7年中,徐旭常在上海成长,走完了自己的少年旅程,并迎来了更小的两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