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传主简介
朱兆良,植物营养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青岛。小学就读于明德小学(现青岛市德县路小学),初中就读于礼贤中学,高中就读于青岛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化工科。1949年以同等学力考取山东大学,入农学院农艺系,1950年9月转到理学院化学系,1953年毕业,9月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此后一直在该所从事植物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1993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并于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学部委员)。
朱兆良从事植物营养研究六十多年,在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氮素管理理论和技术发展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是我国土壤氮素研究领域的带头人与开拓者。他建立了用土壤矿化铵15N丰度作为参比值,测定水稻全生育期间非共生固氮量的方法;首次对稻田土壤的供氮能力进行定量解析,指出无氮区水稻的吸氮量中非土壤来源以及耕层以下土壤来源的氮量所占比例较大且变异很大,因而仅用耕层土壤的矿化能力难以预测土壤的供氮量;论证了氮肥对土壤氮素矿化的激发作用(priming effect)只是一种表观现象而并无净激发(net priming effect),因此应采用差值法的氮肥利用率作为评价氮肥生产效用;研究了农田土壤中氮肥去向问题,论证各种因素对氮肥损失的影响,提出稻田减少氮肥损失的施用原则;阐明稻田土壤供氮特性“早发”和“晚发”机理,对指导江苏太湖地区耕作制调整和合理施肥作出重要贡献;研究高度集约栽培条件下的养分协调问题,提出控制氮肥施用量和重视其他肥料配合施用的建议;对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进行长期研究,初步确定有关参数,从氮素循环的角度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六十多年来,朱兆良共发表论文一百五十多篇,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十部,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他主持的“稻田土壤的供氮能力和氮肥施用量的推荐”项目以及参与的“太湖地区高产土壤的培育和合理施肥的研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与文启孝合作编著的《中国土壤氮素》一书,获1991年度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并于1997年在荷兰公开出版了英文版。朱兆良是国际氮素启动项目(INI)专家组的首位中国成员,曾担任国际土壤学会水稻土肥力组主席、第三届国际氮素大会主席和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全球氮素循环和迁移”课题的科学顾问委员,合作编写《中国土壤氮素》的英文版深受国外专家学者的好评,是一位具有国际学术地位的科学家。
采集过程
2014年6月接受采集任务之后,组成采集小组,成员有南京农业大学李群教授、江苏大学慕亚芹博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庄舜尧副研究员、朱竞女士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这次采集任务。
访谈
一般在访谈前的一两天把设计好的访谈提纲发给受访人,让受访人有充分准备的时间,如果有异议,将根据受访人的建议修改访谈提纲,为的是能够获得更有价值的资料。采集小组前后访谈了朱兆良的哥哥,朱兆良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同事、学生,以及朱兆良的家人(女儿),共计七人。采访时长九百一十分钟,其中直接访问朱先生十次共四百九十四分钟。还走访调研了朱兆良曾经就读的青岛市第九中学、德县路小学、山东大学、朱兆良开展大量试验的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和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试验站。
朱兆良身体健康,对他的直接访谈主要在其办公室完成。访谈的内容主要围绕其家世、求学经历、1953年大学毕业后到土壤所工作后所面临的问题、1961年担任农化室氮组组长后开始全面系统的土壤氮素研究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经历、1973年回南京土壤研究所后的科研工作等。每次访谈之前都会把访谈提纲列出来,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他,这样便于朱先生事先对访谈内容做准备,也便于采集小组采集有效信息。
朱兆良面对自己在土壤氮素领域的成绩非常谦虚。为全面、系统了解朱兆良的学术成长,采集小组也做了大量的间接访谈。采访对象有曾经的领导张绍林、同事邢光熹和蔡贵信、学生陈德立(现住澳大利亚)、颜晓元(南京土壤所)以及女儿朱竞。我们还通过邮件和他的学生王连峰(大连交通大学)、王贤忠(现居住在美国)、倪吾钟(浙江大学)联系。通过对他们的访谈,我们对朱兆良的生活、工作各方面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资料采集
朱兆良于1953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我们采集的实物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中科院南京土壤所。2014年10—12月份,采集小组到朱兆良办公室,把办公室的资料柜重新整理一遍。通过这次整理工作,我们采集到了朱兆良的工作笔记、学习笔记、手稿、手绘图表、胶片课件、书信、科研档案等。南京土壤所档案室留存了朱兆良大量的科研档案,经过协商和沟通,我们也获得了相关的科研档案,如1962年度麦田土壤氮素变化、1962年南京土壤研究所华南红壤区农业化学有关氮素形态方面研究工作、稻田中化肥氮的损失、稻田节氮的水肥综合管理技术及其依据、稻田中化肥氮的损失评审意见书、稻田中化肥氮的损失盆栽试验资料等。这些珍贵的科研档案一方面帮助我们从纵向上梳理朱兆良六十多年的科研道路的不断深化、细化,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从横向上看到朱兆良科研范围、工作视野不断扩大。
除在朱兆良办公室及南京土壤研究所档案室获得一些珍贵的实物资料外,采集小组还到青岛德县路小学、青岛市第九中学实地调研,到济南山东大学查阅朱兆良大学时期的档案资料。我们采集到了朱兆良初二时期的成绩记载表,大学时期的入学花名册、学籍、毕业就业意向调查表等珍贵资料。我们还实地调研他曾经开展田间试验的地方,如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通过调研,采集小组成员亲身感受到了土壤学家朱兆良院士淡泊名利和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
朱兆良在其学术生涯中公开发表大量的论文,在此次采集过程当中,我们采集到一百五十多篇。①论文PDF电子本。现在许多学报都电子化,且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所出版的刊物大部分也已经电子化,我们小组成员从多个数据库中,将其论文检出,按照论文发表年代排列。②部分论文的抽印本。在论文发表之时,许多杂志社一般要给作者提供若干论文的抽印本。我们在整理朱先生办公室的资料时,发现一些抽印本,也将它们全部归并在一起。
采集工作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资料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穷尽。其一,采集手稿原件都是来自朱先生办公室,其他的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采集到;其二,朱先生书信搜集不够,即使我们走访了一些人士,但是收获不多,仅得到别人写给他的信件,所以还需要持续跟踪并扩大范围。
采集成果
学习与工作记录簿
我们共采集到从1958年到2000年共二十五本各种工作记录簿、调研资料、学习笔记、论文摘要本等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有三本、六十年代有五本、七十年代有六本、八十年代有七本、九十年代有三本。比较珍贵的有1958年4月在江西兴国和江苏常熟野外工作记录簿,1958年11月江苏常熟野外工作记录簿、1959年6月江苏常熟野外工作记录簿、1974年3月和1975年4月对苏南熟制改革进行调研的记录本。
来往书信
这次我们采集到朋友、同行写给朱兆良的书信共计四十四封。比较珍贵的有江西兴国县殷福社1958年写给朱兆良的信,该信是当地村委主任给朱兆良在进行农业生产调研时所留便条的回复。[1]主要内容是感谢朱兆良对当地耕地施肥的指导,朱兆良与同事的工作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作物的丰收,进而改善了社员物质生活。
1972年黄自立写给朱兆良的信,主要内容是黄自立[2]向朱兆良解释没有黄土高原土壤和耕作土壤的C、N及C/N的资料的原因,对朱兆良所计划编写的《中国土壤》一书的“土壤氮素”一章表示肯定和期待,表达了对南京的怀念,希望朱兆良以后能向他介绍有关土壤研究的资料。
1975年彭琳[3]写给朱兆良的信,主要内容是介绍自己近期的活动,如到昆明参加红壤改良利用经验交流会和科研协作会议,后又到侯光炯先生工作点参观,现在已经将朱兆良请彭祥林带去的信看完,并按照朱兆良的要求把黄土区N、C资料整理好了并一起邮寄给他。信中另外还提出了土壤氮素一章的写作意见即:加强生产性的内容也就是如何改善土壤氮素状况,并且还要反映当时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内容。
1981年西南农学院杨德顺写给朱兆良的信,主要内容是讲听了朱兆良讲课录音收获很大,并提到自己在氮素研究方面已经做的工作和以后将要做的工作。最后希望朱兆良能够去信指导他们工作,最好能够列出一些研究题目好让当地的研究人员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工作等。
照片
此次我们共采集照片一百一十九张,每一张照片朱先生都帮助我们注明人物的姓名、合影时间等内容。比较珍贵的有1949年青岛市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化工科第二级全体同学毕业照,1956年与妻子牟润生在土壤所大院内拍摄的照片,1965年7月2日在中国驻古巴大使馆前拍摄的照片,1980年3月与熊毅先生访问日本并与日本土壤学家菅野、川濑等人的合影。
手稿
我们共收集朱先生的手稿原件二百零八件,计五千二百四十一页。其中五十年代的有一件,六十年代有四件、七十年代有五十四件、八十年代有六十二件。比较珍贵的有1959年土壤机械分析记录表常麦、1960年土壤机械分析记录表常肥、1961年土壤氮素文献资料分类摘要、1975年苏南化肥胃口大小试验各种记录表、1979年江苏省土壤学会会议记录本、1990年黄淮海平原潮土的养分供应能力和化肥经济施用研究项目申报书、“七五”攻关课题总结以及《中国土壤氮素》部分章节的手稿等。
证书和聘书类
小组共采集有关证书聘书七十四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87年和1990年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证书、1991年获得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和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证书等。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朱兆良既没有研究生学历,也没有留学背景,有的就是自己对专业的热爱、执着、认真和严谨以及对国家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爱国之情。他对我国土壤氮素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书将朱兆良学术成长经历置于中国土壤氮素学科发展背景之中,放在中国农业发展大背景之下予以探讨,力求从原始资料出发,探寻传主学术成长历程。
本书以朱兆良对土壤氮素—植物营养的研究为主线,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曲折求学路,主要叙述朱兆良曲折的求学历程,包括他坎坷的小学、中学和职业教育以及上大学时期跨学院转专业的求学经历。第二章步入土壤科学殿堂,主要介绍土壤所发展历史,朱兆良入职土壤研究所后在专业与职业之间做出的艰难选择,以及他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老一辈科学家帮助和自己内心历程的转变,同时介绍了朱兆良在探讨丰产施肥经验时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叙述了朱兆良研究土壤氮素起步阶段的工作。叙述了他在六十年代带领土壤研究所氮课题组从认识土壤氮素开始,到对其有系统认识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同时还介绍了朱兆良在七十年代下放农村时的一些情况。第四章叙述了朱兆良对土壤氮素进行的系统研究,主要从土壤供氮能力和氮肥去向两方面阐述朱兆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取得的突出成就。这部分内容在时间段上包含了从七十年代朱兆良返城后到二十一世纪初他在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具体包括在不同地区对土壤供氮的研究,从太湖地区到黄淮海平原地区对土壤氮素去向的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相应的施肥技术。第五章阐述了朱兆良在建立独特的肥料长期试验方面做出的努力,主要包括三次全国性的短期试验,国内早期长期试验,朱兆良与钦绳武借鉴国内外长期试验经验,并结合国情建立的封丘长期试验。第六章叙述了朱兆良对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污染问题的关注,重点介绍了氮的“双面性”,朱兆良立足专业研究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还通过调研和对土壤氮素的研究提出控制和治理我国农业污染难点。第七章重点介绍朱兆良在学术交流方面做的工作及取得成绩。他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他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参加国外土壤氮素学术会议,出访过泰国、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美国、德国等国家。国内举办的两次土壤氮素学术会议,朱兆良都是组织者。另外,他还与文启孝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本土壤氮素研究领域的学术专著,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第八章主要介绍朱兆良获得学术成就及其传承,介绍他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和评为院士的情况,以及在学术成长道路上李庆逵给他的帮助、朱兆良的学生对其学术的传承。第九章主要介绍他充满爱的家庭,在他的家庭里,父亲是他的标杆、哥哥是他学业上的启蒙老师,也是上大学时期关键的带领者。结婚后与妻子牟润生谱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佳话。正是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朱兆良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有为青年,成长为爱国科学家。结语部分对朱兆良的学术风格进行了总结。
[1] 1958年春天朱兆良参加江西农村合作社调整,工作结束后留了一张表格给当地的合作社。
[2] 黄自立,原在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工作。
[3] 彭琳与朱兆良一起进土壤所工作,后调到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