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守之乱》:喜欢的戏都被删掉了
把心爱的戏份放在关键时刻
不过在和其他导演合作的时候,坚持自我的独特视角往往会变成很大阻力。我在做《李在守之乱》这部电影的编剧时,有些场景个人非常喜欢,也特别希望能把它拍出来让观众看到。
那时候怎么跟导演合作呢?写好本子,导演会当场检阅,不管花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也好,他都会坐在我的对面把剧本看完。我就坐等他的反馈,无疑是种煎熬啊!导演一张一张翻开,翻到我最喜欢的那一页时,表情不太好,直接把那一页给翻过去了,我的心情真是非常复杂。自己觉得写得好的一场戏,导演却没有感受到。我后来又想了些小办法,在电影的关键场景中,塞入我自己喜欢的小场景。大家猜结果会怎么样?当然也不行,还是要被删掉。再可惜也没办法,咬紧牙关重新改吧!毕竟这个剧本是受导演的委托来写的,就得在改的时候加上他可能喜欢的、观众可能喜欢的场面。即使如此努力,我喜欢的戏仍是十有八九会被删掉。不过,即便被拒绝多次,我也没气馁,一有机会就把心中的经典场景写给导演看。
《李在守之乱》的故事背景是济州岛的一场战乱,我写了来自法国的神父让一个当地小女孩的双脚站到自己脚背上一起跳华尔兹的戏。本来这场戏是放在前面的,我把它加入整部戏时局最紧迫处,以防被删掉。法国神父所在的这个城市已经被包围,如不撤出可能就会死。他依然从容不迫地与女孩一起跳着舞,这个场景加在此处有很强的悲剧感,而放到前面最多就是交代背景而已。所以它变成了故事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座的各位编剧们可能也有过这样的遭遇:自己的片子拍成了,结果到电影院一看,特别喜欢的一两场戏被导演删了。我在经历这些时会感到非常地心痛。我喜欢这一两场戏,因为它可不单单是一两场戏,而是代表了作品的意象。我希望各位编剧以后若被导演删戏的话,也不要气馁,一定要想办法尽可能将它抢救,让它融入整体中。最终能在电影院看到成果,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
编剧的至暗时刻
我有过一段非常灰暗的时期,写的每一个剧本都被评价不堪,每一行字都是失败的。作品也不卖座。那种感觉是非常凄惨的,我常感受到这种挫败感。不过后来想想,作品被导演和制片方拒绝,我可以重新再写一部啊,这又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至今我也还在怀疑自己的才能。既然屡次碰壁,我本身可能也有一定问题,不过导演和制片方的眼光也不一定好。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编剧,就要懂得坦然面对挫败,否则真可能会得癌症的。不要太气馁。
还有很多非常糟糕的经历,比如刚开始我给导演递上初稿,他喜欢到简直欣喜若狂,事情发展太顺利。可是导演与制片方和投资方进行几次会谈后,会慢慢地转变自己的话语。我本人毕竟也当导演,不是借此机会贬低或者诋毁导演行当啊!但作为编剧最糟糕的体验就是,自己的剧本一开始获得了导演的赏识,但他会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态度发生180度转弯!你不停地被迫改剧本,改到面目全非,真是非常糟心的感觉。
当编剧和导演都喜欢某些场景,那是一种艺术共鸣。不过后来导演把这些东西全给慢慢地去掉了,取而代之的都是特别讨厌的因素,我的新剧本里到处都是我最讨厌的因素!这种情况下即使继续创作,也是毫无灵魂的。当然导演迫于压力我理解,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自己认栽,硬着头皮搞下去。这是没有任何办法可言的。
虽然我对中国电影行业不太熟悉,但不论中国、韩国,还是好莱坞,可能编剧的境遇都差不多。一个导演能连续“渣”我两次,总是一开始非常喜欢,后来就改口让改,一顿大改。有这么一次之后,按理说就不该继续合作了。不过我太傻了,第二次还会合作的。我作为一个编剧经历过很多困境,酬劳不合理,甚至没拿到钱都遇上过。但最让我心痛的,还是明明与导演志同道合,后来走着走着就散了。
我对中国编剧的待遇不了解。但不瞒大家说,在韩国,编剧是得不到什么好待遇的。1960年到1970年,编剧曾是剧组地位最低的职位。受时代所限,一些好编剧没有被导演看上,就开始酗酒,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我相信中国现在不会这样,希望将来也不会这样。在韩国,很多人做编剧其实是为了将来当导演,编剧只是中转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