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十八年前,公元1648年,顺治五年,义军汇聚豆村,以郎枋为领袖,决定攻打县城,起义军浩浩荡荡数千人沿路而下,不久来到滤淲河东岸,河岸很高,水深而急,远望城高地险,绿树成荫,兵甲严阵以待,龙旗飘扬。
“这些清廷的走狗,甘愿做外人的奴隶,看我今天攻进去,杀你们个片甲不留。”高山喊道。高山,本地西雷村人,少有的厉害人物,从小凶悍勇猛,胆识过人,又有头脑,常无事生非,打架斗殴,结交了一大批附近游手好闲之人,见起义军兵住豆村,见有机可乘,便带领兄弟们加入义军。
“按计划,兵分三路,捉的县令吴琮首功。”张还初跃马过河,溅起一片水花,手下义军呼天喊地跳入水中,直奔北门。
高山随后,带自己义军策马直奔西门。懒大青也直奔南门,一时水花高溅,杀声震天,飞鸟惊飞,鱼跃水面。
南门坡陡,上书:大安门,李养才题。坡三十米左右,斜。右手崖高,上筑城墙,一垛三口。左手沟壑,墙下深二十几米,几十颗树木稀疏散在农田间。义军冲上去,正面侧面一排排箭射来,倒下一片,血水顺着坡流下来,下边的人再冲,脚下打滑,很是费劲。北门同样久战不下,血染红了河水,冲到墙根,箭如雨下,云梯还没多大地方靠墙,一排排又倒下了。纵使奋力攻城,奈何县令早就有准备,那能轻易攻破。北门又称:福宁门,上书:台山拱翠。一眼望去,群山连绵,河水汹涌,冬季,白雪皑皑,风景霎时难忘。西门,称:恩纶门,城垣短而高,却书:金汤巩固。可想修的有多坚固。义军要靠近城墙,先过吊桥,沟壑太深,下有人工开凿的流水,但用云梯,可以过去,迎面射箭如牛毛,死伤不少。终于云梯一靠,义军向上攀爬,但墙上兵士多,石头滚木一轮下来,血肉模糊,久战不下,日落余晖,通令撤回,半天战斗,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回东岸大营,再做商量。
此一战,城内清军士气大振,欢呼声传十里,东岸义军垂头丧气,无可奈何。县衙大堂,吴县令稳坐正中,下边大小官员有头有脸人物围坐一堂,春风喜悦。“这些人不过一些流民草寇,早有耳闻聚众豆村,正要去剿灭,不想自己送上门了。今日小小一战,射杀两百多人,我们才死了几十个,真不堪一击之徒。”吴县令用手大挥,满堂喝彩。有绅士道“大家可出钱出粮招更多军士,彻底剿灭这些草寇。”
“这个自不必说,大家都平安,明天就挨家挨户筹备,不久就会剿灭这些人,”下边人道。
“草寇之人,聚众造反,量他们不懂兵法,此一败半月不能起势,今夜当畅饮,一醉方休。为吴县令庆功。”有人道。
“愧不敢当,今夜为将士们奋勇杀敌,与民同乐,一醉方休。”吴县令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