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外治病例图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病例3 一种特殊的制动方法治疗足跟腱部破溃

病例简介

患者孙某,男,70岁,主因“右足跟腱破溃2个月余”入院。

既往史: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

诊断:糖尿病足。

重点信息

1.伤口位于足跟腱部位。

2.圆形伤口,面积约3cm×3cm,周围红肿,中央可见肌腱暴露,有少量坏死组织(图3-1)。

3.伤口血供尚可,肉芽组织颜色尚可。

治疗经过

1.局部予化腐再生散(主要成分为菠萝蛋白酶)均匀撒布于坏死组织创面上,外用生肌纱条覆盖,用红肿消酊剂箍围消肿,2日一换。

2.5天后创面局部较前清洁,肿势消退,但局部上皮仍未爬行(图3-2),且渗液较多。考虑由于患者行走时局部肌腱伸缩,创缘上皮随时游移,导致其无法与创面床贴合,决定采用一次性压舌板固定于足跟与创面一线,并嘱患者行走时避免过度伸缩足部。局部采用生肌象皮膏均匀涂抹于摊平的棉絮上覆盖于创面。

3.治疗1个半月后上皮与创面基本贴合,局部可见高凸肉芽,考虑引流不畅,用手术刀片将凸出肉芽削去,局部用生肌纱条外敷,隔日换药一次,其后上皮迅速生长(图3-3、图3-4)。

4.撕除创缘锁口丝,创面最终愈合(图3-5、图3-6)。

思考

1.固定跟腱以制动

本例患者局部血运尚可,但伤口位于肌腱伸缩幅度较大的跟腱部位,且上皮处于游移状态,易随着行走而无法与创面粘连,因此制动成为治疗之关键。但前提是不能妨碍患者行走,因此考虑结合骨科夹板技术,采用一次性压舌板固定于足跟—跟腱—腓肠肌一线,有效抑制了跟腱在行走时的伸缩,同时不妨碍患者行走,最终成功促进上皮与创面床顺利贴合,从而为上皮顺利爬行创造条件。

2.皮肤溃疡的规律——“肌平皮长”

“肌”为肉芽组织而非肌肉,因为肌肉是不可再生的,而肉芽组织为毛细血管所形成,具有再生功能,当肉芽组织与创面周缘皮肤持平时最有利于上皮组织生长,此时上皮组织生长最快。肉芽组织低于上皮组织则上皮组织生长缓慢,但肉芽组织高于上皮组织也不利于上皮生长。究其原因,是因为高凸的肉芽并非正常生长肉芽,而是水肿肉芽,这种肉芽多由于引流不畅导致。本例在后期当肉芽组织过长或超出皮肤表面时,应当用手术刀削平,以促进上皮组织迅速生长。

3.锁口丝——适当时机揭除之

当创面周围向四周塌陷,白色上皮出现,甚至创面部分被粉红色上皮组织覆盖时,创面愈合即将大功告成。但此阶段往往上皮爬行速度在某一时期会减慢甚至停止。观察发现,此时在创面的最外层有一层纤维环状上皮,将新生的上皮组织紧紧挡在外面,此纤维上皮称为“锁口丝”,即在上皮生长阶段的“腐”,必须采用油膏将其软化后轻轻撕去,锁口丝揭除后,新生粉白色上皮可迅速爬行至创面内部,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图3-1 治疗前

图3-2 治疗第5天,无明显变化

图3-3 肉芽较高,削平高凸肉芽

图3-4 肉芽削平后上皮迅速生长

图3-5 撕除锁口丝后露出粉白色新生上皮

图3-6 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