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儿科药学监护的注意事项
儿科药学是药学应用于儿科医学领域的新兴分支学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研究儿科用药为主的学科。儿童病种有特殊性,与成人不同。治疗方面,其用药量需要按特定的方法来计算。
一、儿童的生理及药学特点
儿童因其特有的生理解剖结构特点,体内药动学、药效学、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耐受性也与成人不同,风险和安全隐患也更多,而不同年龄的儿童生理特点又存在差异。因此,如何为儿童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需要引起药学人员的重视。
生长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最重要的特点,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功能的成熟。儿童是一个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机体。儿童对于疾病造成的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自身防护能力较弱;与成人相比,儿童个体差异、年龄差异都非常大,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另外,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导致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异常,应该特别注重相关预防保健工作。
(一)解剖学特点
身体各部分比例、器官大小和位置等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身体各部位逐渐增大,头、躯干和四肢的比例发生改变,内脏的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不同,如肝脏右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2cm内,3岁后逐渐抬高,6~7岁后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在体格检查时必须熟悉各年龄儿童的身体生长发育规律,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临床问题。
(二)药动学特点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熟,因此,儿童与成人之间生理状态有明显的差异;同时,不同年龄的儿童生理条件也各自不同。
1.代谢能力
Ⅰ相代谢酶例如细胞色素P450酶在儿童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CYP3A7在胎儿肝脏中高表达,出生后达到峰值,但在成人中几乎检测不到。CYP2E1和CYP2D6在出生后几小时即可检测到,CYP3A4、CYP2C9和CYP2C19则在出生后第1周开始出现;而CYP1A2则出现最晚,在出生后1~3个月可以检测到。CYP3A4和CYP3A5的活性在出生后前3个月逐渐增加。Ⅱ相代谢酶也随儿童生长发育而成熟,能在不同年龄的儿童中引起不同的药效学差异。其中,葡糖苷酸基转移酶(UGT)的成熟过程较为独特。对乙酰氨基酚(UGT1A6和UGT1A9的底物)的葡萄糖苷酸化作用在新生儿和幼儿中较成年人低。而吗啡(UGT2B7的底物)的葡萄糖苷酸化作用在24周的婴儿中可以检测到。
2.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
白蛋白、α 1-酸性糖蛋白、脂蛋白是最重要的循环蛋白质,在血浆中可与药物结合。这些蛋白质的浓度受到年龄、营养和疾病的影响。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浓度在婴儿期是减少的,10~12个月可达到成人水平。体内一些其他物质如胆红素、游离脂肪酸,由于能够与药物竞争性结合血浆蛋白,故可影响药物效果。
3.体液
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相比,前6个月的婴儿体内含水量及细胞外液占体重的比例高,这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过程。
4.胃肠道功能
胃液pH由出生时>6降至1,口服药物的吸收量相比成人而言较难预料,胃肠道吸收功能差异较大。另外,胆汁酸盐转运体不成熟,导致十二指肠内胆汁少。
5.肾脏排泄功能
肾脏功能的成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胎儿时期开始,在早期婴幼儿时期完善。新生儿肾的有效血流量只有成人的20%~40%,肾小球滤过率、肾清除率远低于成人,一些以肾排泄为主要代谢途径的药物在儿童体内的作用时间会延长。在出生后第1年时肾小球滤过率即可达到成人水平。
某年龄阶段的功能不成熟常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如婴幼儿的代谢旺盛,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此时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熟悉掌握各年龄儿童的功能变化特点是儿科药学监护的基本要求。
(三)免疫功能特点
婴幼儿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尚不成熟,因此,抗感染能力较青少年和成人差,易被感染,故预防很重要。
(四)病理反应和疾病过程
人体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随年龄而不同:儿童和成人的病理反应和疾病过程会有相当大的差异,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也会存在这种差异,如由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炎,婴儿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和青少年则可引起大叶性肺炎病变。
(五)药效学差异
药效学研究的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由于儿童生理解剖方面的特点,儿童药效学与成人药效学存在许多差异。另外,药物的药效学研究在儿科人群中开展极少。因此,儿童用药需考虑儿童药效学。
1.药物代谢酶活性不足引起的药效学差异
药物代谢酶活性不足引起某些药物作用或毒性增强。例如,氯霉素对新生儿的毒性(灰婴综合征)相对更强;新生儿葡萄糖醛酸酶活性不足,为不使血浆中过量的游离胆红素引起中毒,机体本身提供结合力很低的血浆蛋白与之结合,药物(例如维生素K 1)与血浆蛋白结合强于胆红素,能将胆红素从结合部位置换出来,使血浆中游离胆红素浓度急剧增加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2.受体发育不完善引起的药效学差异
药物分子与靶器官受体相互作用产生效应,而受体存在着发育时间规律。如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胎儿体内已存在,但胎儿的药物效应有时需在胎儿出生后才显示出来,如短期内氯丙嗪的安定作用。
3.过多的胎儿血红蛋白引起的药效学差异
新生儿、婴幼儿体内含有过多的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HPF)。HPF易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新生儿、婴幼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活性低,故本身有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倾向。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硝基化合物、对氨基水杨酸、氯丙嗪、磺胺类药物等,均可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4.神经系统发育特征引起的药效学差异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其胆碱能神经与肾上腺素能神经调节不平衡,血脑屏障不成熟,对各类药物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如吗啡类对新生儿、婴幼儿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特别明显,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引起第八对脑神经损伤。
5.消化系统发育特征引起的药效学差异
由于儿童肠道相对较长,消化面积相对较大,通透性及吸收率高。药物过量易引起毒副作用,如皮质激素易引起婴幼儿肠黏膜坏死、回肠穿孔、胃溃疡。婴幼儿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宜用饮食疗法、抗感染及体液疗法,不宜过早用止泻药。
6.泌尿系统发育特征引起的药效学差异
新生儿、婴幼儿泌尿系统不成熟,易受药物伤害,如氨基糖苷类。儿童肾脏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功能差,对能影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药物特别敏感。
二、给药剂量计算
通常在给药后,医务工作者期望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尽快达到并保持在治疗浓度范围内。为此,需要根据药动学参数,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儿科给药方案的制定更为复杂。由于儿童与成人存在明显的差异,身体发育又不够成熟,其药动学、药效学、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成人相比都有其特殊性,加上存在基因多态性,个体差异更大,儿科药物剂量以及用药间隔的选择应更为慎重。
(一)已知千克体重剂量的药物
许多儿科常用药物的儿童千克体重剂量是已知的,可以查阅得知。对这类药物剂量的计算相对简单,以千克体重剂量乘以体重即可。用量=儿童千克体重剂量×体重(kg)。使用时,体重可进行实际称量;对于实际称量不便的儿童,可根据公式对体重进行估算:①大于1个月且小于等于7个月儿童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②大于7个月且小于等于1岁儿童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6×0.7(kg)+(月龄 -6)×0.4(kg);③ 1岁及以上儿童体重:体重(kg)= 年龄(岁)×2(kg)+8(kg)。
有些药物用途或给药途径不同,千克体重剂量可能不同,应注意根据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选择相应的千克体重剂量。
(二)根据成人剂量折算千克体重剂量
新药或其他缺乏儿童千克体重剂量资料的药物,一般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1.按年龄比例折算
按照年龄比例推算儿童剂量,该种方法比较粗糙,仅适用于一般药物的计算,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儿童用量=成人用量×儿童体重/(50~70)
2.按体重比例折算
该方法也较粗糙,仅适用于一般药物的计算,计算结果对幼儿往往偏小,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按体表面积折算
该方法更能反映全身体液和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计算方法,可适用于各年龄,包括新生儿及成人的整个阶段。但体表面积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其前提是需要知道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1)按年龄计算体表面积:
用量=儿童体表面积(m 2)×儿童单位体表面积用药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 2)=(年龄+5)×0.07。
(2)按体重计算体表面积:
儿童体表面积(m 2)=体重(kg)×0.035+0.1。
(3)按身高及体重计算体表面积:
体表面积(m 2)=[身高(cm)×体重(kg)] -1/2/60(对体重30kg以上的儿童,体重每增加5kg,则体表面积增加0.1m 2)。
4.其他
有些药物剂量适应幅度较大,可按照年龄递增,如复方甘草合剂、哌嗪等;有些药物整个儿童期都可一样,如助消化药等。
三、药物剂型与规格
(一)儿科药物制剂概述
儿童生理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生长发育的过程决定了药物在儿童体内的生物过程不同于成人。选用合适的药物剂型能增加患儿的依从性,从而达到预期的药物治疗效果。目前,部分儿童使用的药品说明书中辅料信息不完善,很多药物也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的剂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不少儿童用药使用的是成人常用剂量的规格,不仅造成浪费,更重要的是可能需要片剂分割、散剂分堆等操作,既不便捷,又可能计量不准。因此,儿童用药需要更详细地考虑药物制剂的剂型和规格。不同年龄段儿科人群的适宜给药途径及剂型如表1-3所示。
表1-3 不同年龄段儿科人群用药可接受的剂型选择
续表
注:表格中的数字代表可接受程度,1表示不可接受,2表示保留接受,3表示可接受,4表示更可接受,5表示最佳选择。
资料来源: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发布的 Ref l ection Paper: Formulations of Choice for the Paediatric Population.(EMEA/CHMP/PEG/194810/2005)。
(二)几种儿科常用制剂类型
1.口服途径
(1)咀嚼片:
咀嚼片是指于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其溶化后吞服的片剂。咀嚼片颜色和形状各异,口感和气味良好,使得这种制剂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患儿的喜爱,而如何筛选更合适的矫味剂,改善咀嚼片的口感,仍然是目前开发以及推广咀嚼片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儿童碳酸钙D 3咀嚼片。
(2)口腔崩解片:
口腔崩解片是指可以在无水或者少量水存在的条件下于口腔中快速崩解或溶解,并随吞咽动作进入消化道的片剂。但要注意由于口腔崩解片中的药物在口腔内溶解,因而苦涩感或刺激性味道较重的药物不宜制成该剂型。
(3)口腔速溶片:
一类将其置于舌上,在唾液中能快速溶解并释放药物的载药多聚体膜剂。其溶解快、吸收快,非常适合儿童,尤其是吞咽困难的儿童。
(4)混悬剂:
①干混悬剂,是指难溶性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状物或粒状物,临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形成供口服的混悬液。该种药物具有携带方便、稳定性高、服用方便和吸收快的特点,适于儿童给药。②缓释混悬剂,在胃肠道中使药物按照一定的速度释放的口服溶液剂。该种药物稳定性高,在体内可以恒定速率释放。
2.吸入途径
对于一些特殊疾病,例如儿童支气管哮喘,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希望能够将药物直接输入到靶部位,这样可以使儿童更好地吸收药物,减少不良反应。但是对于这类制剂,需要做好特殊设计,帮助年龄较小或协调性还不够的儿童服用。
3.经皮给药途径
(1)贴剂:
一种贴在皮肤表面,药物经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可在全身起效的制剂。
(2)微针:
微针的针头非常微小,可明显降低神经系统的疼痛感,甚至可能出现无痛现象,且其刺激小、不流血。
4.经黏膜给药途径
(1)直肠栓剂:
这是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结肠末端,使药物经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在全身发挥药物疗效的药物制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不经肝脏首关效应、全身起效等优点。
(2)口腔黏膜贴剂:
能使药物经过口腔黏膜吸收,直接进入体循环的一种药物制剂。其优点是给药方便、不经肝脏的首关效应,且人体口腔内毛细血管丰富,口腔中酶种类少、活性低,有利于药物的快速吸收且不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