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手术室质量管理体系
(一)手术室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手术室质量管理是保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有效、全面的手术室质量管理体系是开展有效的手术室工作的前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符合现代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特点的科学化管理,建立规范化的护理专业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岗位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多家大医院也都在此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需重点关注护理人员的层级管理、护理人员的岗位设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手术室专科化管理等内容。
2.感染控制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点之一。同时,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主要承担手术和急重症患者的手术抢救任务。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对提高临床医疗治疗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手术室感染控制重点主要包括:环境与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学监测、无菌物品及器械管理、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外用药液、消毒制剂管理、无菌技术操作管理和医疗废物管理。
3.仪器设备、抢救物品管理
手术室的仪器设备种类繁多,精密复杂,因此,手术室和临床工程部必须联合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保证手术患者安全使用,延长仪器使用寿命,降低医疗成本。仪器设备管理原则建议遵守四定原则,即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及保养和定期消毒,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4.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手术室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和使用尤为重要。手术室必须严格遵循《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159801995),如储存、发放和使用。一旦出现意外,立刻停止使用并追究其使用过程、使用方法和产品质量等问题。
5.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管理
1984年,美国手术室护士协会提出围手术期护理概念,明确围手术期护理是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过程中将要接受手术或其他有创操作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围手术期护理更加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尊重患者个性化的需求,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阶段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照顾,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安全与舒适。
围手术期护理人员要对发生在手术室的各项护理活动负责。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手术护理方案,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手术中,要实施各种保护措施,尽可能满足患者个性化的需求,确保患者安全与舒适。要尊重患者的权利,尊重患者的隐私,更要尊重生命的尊严,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及各种有可能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伤害的行为。手术后,要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是否出现护理并发症,以及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感受等。
(二)手术室质量管理架构
1.手术室成立
由护士长与科室责任组长或者护理骨干组成的质控小组,负责科室整体质量的督导检查及改进,包括:培训教学质控小组、感染控制质控小组、仪器设备质控小组、危重患者抢救质控小组、药品管理质控小组、物资管理质控小组等。
2.质量控制制度
(1)科室质控小组分工细致,职责明确。
(2)每周根据质控工作的重点,对各项工作依据工作标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每周六进行差错信息讲评和分析。
(3)每月召开科室质量分析会议1次,汇总检查情况,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反馈,同时提出整改措施。
(4)对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分析讨论后,如确因责任心不强,思想不重视或屡教不改者严格控制。
(5)引用PDCA管理机制,实行持续质量改进,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对待每项工作。工作环节或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建立便捷、科学的工作流程,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3.质控小组的职责
(1)负责手术室全方位护理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制定年度质控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及科室月质控工作重点,逐步逐项进行检查和落实。
(2)负责及时修订、完善、补充手术室质量控制检查标准。
(3)每周对所分管的项目定期不定期检查考核,及时汇总、分析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召开质控小组会议1次,分析评价护理工作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报检查结果。
(4)及时听取各手术科室的意见,每季度满意度调查1次。对存在的问题或个人,实事求是进行评价和分析,与护士或手术医生共同协商解决,并将解决措施及时反馈给手术科室。
(三)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见表2-3-1。
表2-3-1 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四)手术室常用质量敏感指标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指为了定量评价和监测影响护理结果的护理管理、临床实践等各环节而制订的指导护士照护患者和组织促进的监测评价标准。好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该具备重要性、敏感性和预后相关性3个特征。
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手术室效率指标、手术室安全指标、手术室危机事件管理指标。这三类指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有评价意义。其结果能直接影响护理实践。
1.手术室效率指标
Weiser等认为,全球手术效率标准化指标监测应该由6个方面来评估:手术室数量、主管外科医生数量、手术麻醉医生数量、每年每个手术间数量、手术中死亡概率、住院患者死亡率。
2.手术室安全管理指标
Haynes等认为,安全管理指标包括手术前核对指标:患者身份识别、手术部位核对、手术名称核对、手术患者的知情权、麻醉方式核对、患者的过敏史、≤60min前切口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液体通路的建立、患者气道风险的评价、抢救设备的齐全、相关影像资料的齐全。手术中核对指标:重复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物品清点、标本核对、仪器检查、非计划二次手术。
3.手术室危机护理指标
Zeiwacz等认为,危机事件主要包括:空气栓塞、速发型变态反应、不稳定型心动过缓、无搏出的心搏骤停、室颤型心搏骤停、人工气道失败、火灾、出血、低血压、低氧合、恶性高热、不稳定型心动过速等12项,并认为危机事件是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目前国内常用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主要包括:
1.患者身份识别率 目标要求100%。
公式:同期手术患者身份识别的例数/统计周期内手术患者总数×100%
2.手术安全三方核查率 目标要求100%。
公式:同期手术患者三方核查的例数/统计周期内手术患者总数×100%
3.手术部位标识正确率 目标要求100%。
公式:某一特定时点手术部位标记数/该时点需手术部位标记手术患者总数×100%
4.术中异物遗留发生例数 目标要求0。
公式:同期手术患者术中异物遗留发生的例数
5.手术标本遗失率/错误率 目标要求0。
公式:同期手术标本发生遗失或者错误的例数/每月标本总数×100%
6.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 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制定目标要求(一般≤0.3%)。
公式:同期手术患者压疮新发病例数/统计周期内手术患者总数×100%
7.手术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目标要求0。
公式:同期手术患者坠床/跌倒例数/统计周期内手术患者总数×100%
8.一类切口感染率 目标要求0。
公式:某一特定时点一类切口感染例数/该时点一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100%
9.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正确率 目标要求:根据具体医院制定目标值。
公式:同期正确使用抗生素例数/同期应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总数×100%
10.患者满意度 目标要求≥95%(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
公式:同期手术患者回访的满意条目数/所有访视患者的总条目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