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消化道卷(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胃

一、胃的发生
胚胎第4周末,前肠尾段形成一个梭形膨大,为胃的原基,通过胃腹系膜和胃背系膜分别与胚体前壁和后壁相连。以后由于胃背侧缘发育较快,使胃体向背侧扩展,形成胃大弯。胃腹侧缘生长缓慢,形成胃小弯,并由腹侧转向右侧。由于胃背系膜发育较快,并向左扩展形成网膜囊和大网膜,使胃大弯由背侧转向左侧。胃腹系膜生长较慢,形成小网膜。由于肝发育快并固定于横膈偏右,将胃的头端推向左侧,又因十二指肠的固定,胃的尾端被固定于腹后壁上,以致胃的长轴由原来的垂直方向转变为从左上斜向右下的方位。
二、胃的一般结构
胃分为贲门、幽门、胃底和胃体四部分。胃的腔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皱襞。当胃充盈时,皱襞消失(图1-1-2-1~图1-1-2-3)。
在组织学上,整个胃黏膜的结构模式是相同的。黏膜的表层含有胃小凹,由表面上皮内陷形成,黏膜深层含扭曲的腺体,其分泌物排入胃小凹底部。胃不同区域腺体层的功能和结构不同,这与大体解剖区域大致相对应,但不精确。
贲门黏膜邻近GEJ(胃黏膜皱襞近端上界),该区腺体分泌黏液。从幽门向近端延伸的范围为幽门黏膜(有时称为胃窦黏膜),该区腺体也分泌黏液。该区呈三角形,沿胃小弯侧向近端延伸较长(长度5~7cm),沿胃大弯侧延伸较短(长度3~4cm)。在胃内其他部位(胃体和胃底),黏膜含特化的分泌酸和胃蛋白酶的腺体(泌酸黏膜)。
幽门腺黏膜和泌酸黏膜之间的组织学移行通常是逐渐过渡,而非陡然相接,两者之间有交界黏膜区(宽1~2cm),呈混合性组织学表现。幽门区内也存在较宽的移行区,其内胃黏膜与十二指肠黏膜相混合。但在正常的食管下端非角化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的转变非常突然,大体和镜下表现均是如此。
(一)黏膜
黏膜表面有许多浅小的凹陷,切片中呈漏斗形,称胃小凹(gastric pit),由上皮向固有层凹陷而成。每个胃小凹底有1~7条胃腺开口。
1.上皮
胃腔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胞质内含大量黏原颗粒,故称表面黏液细胞(surface mucous cell)。上皮细胞分泌物中富含中性糖蛋白,在上皮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膜,可防高浓度盐酸与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以及食物对上皮的磨损。相邻柱状细胞在近游离面处形成紧密连接,起屏障作用。胃上皮2~6天更新一次,脱落的细胞由胃小凹底部和胃腺颈部的未分化细胞增殖补充。
2.固有层
固有层内含有大量紧密排列的胃腺(gastric gland),其中有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胃腺按分布部位和结构的不同,分为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三种。
(1)胃底腺:
数量最多,分布于胃底部和胃体部,属单管腺,基部常有分支,每个腺可分颈、体和底三部分。胃底腺由壁细胞、主细胞、颈黏液细胞、未分化细胞及内分泌细胞等组成。
图1-1-2-1 胃底与胃体立体模式图
图1-1-2-2 胃上皮与胃底腺立体模式图
图1-1-2-3 胃幽门光镜图(HE染色 低倍)
长箭头示胃小凹;短箭头示幽门腺;MM.黏膜肌
1) 壁细胞(parietal cell):又称泌酸细胞(oxyntic cell),主要分布在胃底腺的上半部。细胞较大,呈圆形或锥体形,常向基膜侧突出。核圆位于细胞中央,常见双核。
壁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盐酸。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可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盐酸还可刺激肠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促胰液素等),进而促进胰腺分泌,此外,还具有杀菌作用。
壁细胞还能分泌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及组胺。内因子缺乏(如萎缩性胃炎时)可使维生素B 12吸收障碍,导致恶性贫血。
2) 主细胞(chief cell):又称胃酶细胞(zymogenic cell),主要分布于胃底腺的下半段,以腺底部最多。细胞呈柱状,核圆位于基底部,核上方胞质中含酶原颗粒。机体死亡后,细胞内分泌颗粒迅速溶解,故HE标本中的主细胞胞质呈空网状。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经盐酸作用转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3) 颈黏液细胞(neck mucous cell):位于腺颈部,常夹在壁细胞间,数量少,细胞形态不规则,核扁圆,居细胞底部,胞质中也有大量黏原颗粒,细胞分泌酸性糖蛋白,对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4) 未分化细胞:胞体较小,柱状,位于腺颈部和胃小凹底部,在H-E染色的切片中不易辨认。该细胞可不断分裂增殖,向表面迁移分化为胃黏膜上皮细胞,或向下迁移分化成胃腺的各种细胞。
5) 内分泌细胞:胃肠道内分泌细胞是分散在胃肠道上皮和腺上皮内的分泌肽类和/或胺类激素的细胞,其中尤以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上段为多。因胃肠道黏膜的面积巨大,这些细胞的总量甚至超过其他内分泌腺细胞的总和。这些细胞的分泌物总称胃肠激素(gut horman),参与调节消化、吸收、分泌和物质代谢等活动。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大多单个夹于其他上皮细胞之间,呈圆锥形或扁圆形,基底部附于基膜。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通过三种方式发挥作用:内分泌作用(激素释放到血液中,经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神经递质作用(分泌物作为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旁分泌(paracrine)作用(分泌物到达上皮深部的结缔组织中,以扩散方式作用于邻近的细胞或组织)。
目前已知有十余种胃肠内分泌细胞,它们的分布和结构均有一定特点。
胃内含有多种激素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或进入血液,或对局部存在的其他细胞进行调节(旁分泌作用)。除了上皮细胞中存在激素以外,胃壁及黏膜内的神经元和神经末梢中也可存在一些激素。内分泌细胞增生可分为五种生长模式:假性增生、增生、异型增生、微小浸润及肿瘤。
(2)贲门腺:
位于胃近食管开口处宽1~3cm的窄小区域内,为单管或分支管状腺。腺上皮为黏液分泌细胞,分泌黏液和溶菌酶。贲门腺上皮内也有少量壁细胞。
(3)幽门腺:
位于幽门部固有层内。此区的胃小凹较长,腺短而弯曲,腺腔大,分支较多。腺以黏液性柱状细胞为主,也有少量内分泌细胞,如G细胞分泌的胃泌素可刺激胃酸分泌,也有促进胃肠道黏膜生长的作用;G细胞数量过多,可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腺除分泌黏液与溶菌酶外,尚分泌少量蛋白分解酶。
以上三种腺的分泌物混合组成胃液,成人胃液每天的分泌量为1.5~2.5L。胃液的pH为0.9~1.5,主要成分是盐酸和胃蛋白酶。若胃黏膜缺乏黏液的保护,胃蛋白酶在强酸(pH 4以下)环境中则可消化黏膜组织。胃酸过多也易引起胃溃疡。
3.黏膜肌层
胃黏膜的黏膜肌层由内环和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并含有一些弹性纤维。细的平滑肌束也可穿入到固有层内,并终止于上皮基底膜,这在胃窦区最为明显。
(二)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位于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之间,有较粗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黏膜下层构成胃皱襞的轴心,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可见许多弹性纤维。黏膜下层还含有动脉丛、静脉丛、淋巴管丛和Meissner自主神经丛。
(三)肌层
在经典解剖学教材中,胃的主要肌肉群称为肌层,但在北美习惯性称为固有肌层。
固有肌层由三层肌纤维组成:外层的纵行肌,内层的环行肌及最内层的斜行肌。外层肌纤维与食管的纵行肌相延续。内环层肌纤维在幽门口聚集形成一个明确的括约肌群,在此处,有结缔组织间隔将胃的内环层肌与十二指肠的环形肌完全分隔。斜行肌层位于环形肌内侧,此层不完整,在贲门区最为明显。
外膜为浆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