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气管管径异常增粗
一、气管憩室
【概述】
气管憩室(tracheal diverticulum)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气管壁局部向外凸出的一种良性病变,是气管旁含气囊性病变的一种类型。本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为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发病率约2.4%。气管憩室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气管憩室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多由于气管软骨进化缺陷所致;获得性气管憩室常见于中年男性,由于慢性咳嗽或COPD等气管内压力升高所致。
【临床表现】
气管憩室常在患者胸部CT检查中偶然发现,患者一般不会因憩室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少数可合并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哮喘等。
【实验室检查】
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可观察到憩室与气管腔间较大的通道,而大多数患者憩室在气管壁上的开口细小,镜检不易发现。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胸片仅能看到少数较大的憩室,表现为与气管相连、位于气管旁的类圆形或椭圆形含气囊状影,多位于气管右侧。而对临床常见的气管小憩室的诊断价值不大。
2.CT表现
CT轴位以及三维重组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壁厚以及憩室开口;气管憩室多位于胸1~3椎体水平的气管右后外侧壁(图3-4-1),距气管壁平均1.7mm,表现为与气管相通的卵圆形或不规则气体密度影,MPR技术更容易发现憩室在气管壁上的细小开口。
动态呼吸CT扫描时,病变大小可随呼吸运动而改变。此外,CT检查可以鉴别先天性和获得性气管憩室,先天性憩室气管软骨常存在缺陷,多位于声带下方或隆嵴上方4~5cm,其直径较获得性憩室小,相邻的气管腔狭窄。而获得性憩室可位于气管的任何水平,较先天憩室大。
图3-4-1 气管憩室
男性,61岁,CT平扫轴位(A)和矢状位重组图像(B)示胸廓入口平面气管右后方类椭圆形含气囊状低密度影与气管连通,憩室口部略窄
【诊断依据】
气管憩室患者多因其他原因行CT检查时偶然发现,表现为气管旁类圆形或不规则气体密度影,常位于胸腔入口处的气管右后方,与气管相通。由于先天性气管憩室长期的黏液积聚可继发感染,某些患者需要外科手术干预,临床上一般需要鉴别先天性与获得性气管憩室。
【鉴别诊断】
1.气管囊肿
气管囊肿为气管旁类圆形水样密度影,极少数为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整,无明显强化。
2.气管性支气管
气管性支气管是指起源于气管、隆嵴或主支气管的支气管发育异常,多距隆嵴2cm以内,最常见的是起源于气管下部供应右上叶尖段的支气管。
3.肺尖疝
肺尖疝是肺尖区局部胸壁薄弱致肺组织疝入的良性病变,可见到其底部与肺组织相连,而且一般与气管距离较远。
二、巨大气管支气管症
【概述】
巨大气管支气管症(tracheobronchomegaly)又称Mounier-Kuhn综合征,是指常伴有气管憩室以及慢性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气管和主支气管的显著扩张。该病较为罕见,主要好发于30~40岁男性患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弹性纤维组织的潜在缺陷有关,有研究报道倾向于家族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大多数为偶发。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较少见,当患者合并反复严重感染时,可能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
【实验室检查】
病理学可见气管支气管软骨以及纵行弹性纤维萎缩,扩张的气管肌肉变薄;肺功能测定常有无效腔增加、潮气量增大和呼气流速下降,部分患者血气分析可呈低氧血症表现。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胸片上可见气管气柱明显扩大,气管支气管壁呈波浪样表现,可合并憩室,正位片较侧位更易发现。透视时可见气管异常柔软,易弯曲。
2.CT表现
CT上气管管径扩大较为明显(图3-4-2),在主动脉弓上方2cm处测量气管管径大于3cm,左主支气管和右主支气管分别大于2.3cm和2.4cm,可诊断本病。同时CT可见气管壁呈波浪样改变、气管后壁憩室以及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肺纤维化等并发症。
【诊断依据】
本病影像学诊断不难,对于有反复肺部感染的患者应行X线或CT检查。如胸片检查发现气管支气管管腔显著扩张,管壁呈波浪样改变,即可诊断该病。CT及其后处理图像较胸片更直观地显示气道扩张,以及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肺纤维化等并发症。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获得性气管巨大症鉴别,后者多见于弥漫性肺纤维化患者,常进行性加重而无主支气管扩大;此外,长期气管插管患者也可发生获得性气管软化,气管扩大多为局限性,偶尔可致弥漫性气管扩大,常合并气管局部狭窄,应注意鉴别。
图3-4-2 巨大气管支气管症
男性,65岁,CT平扫冠状位重组(A)、矢状位重组(B)和轴位(C)显示气管及双侧主支气管管径明显增粗,并可见腔内分泌物与后壁憩室
(史河水 曹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