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肺囊性腺瘤样畸形

【概述】
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congeni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CCAM)也称先天性肺气道畸形,以伴有支气管结构异常、增殖形成囊性或实性肿块为特征的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其病因不明,推测与胚胎时期支气管树发育停止或支气管树错构瘤样病变有关。由于部分病变并非囊性,且仅Ⅰ型有腺瘤样结构,所以更名为先天性肺气道畸形更合适。绝大多数患者5岁前确诊,约64%可见于刚出生至1个月,但少数患者可至成年后发现。女性稍多于男性,CCAM 发病率为 1/35 000~1/25 000。
病理上分为5个亚型:
(1)0型:
气管和支气管起源,腺泡发育不良,累及全部肺叶;非常罕见。
(2)Ⅰ型:
大囊型,典型者累及单个肺叶,大的相互交通的囊腔,大小约1cm~10cm,大囊周围环以较小的囊腔;最常见,占60%~70%。
(3)Ⅱ型:
小囊型,病变较小,0.5~1.5cm小囊腔;约占25%。
(4)Ⅲ型:
实性型,大的、实性肿块状病变,可累及肺叶或全肺;约占10%。
(5)Ⅳ型:
无衬覆的囊性病变,典型的累及单个肺叶;大的外周性薄壁囊腔。
虽然提出0型和Ⅳ型两个亚型,但很罕见,其在CCAM分型中具有争议,所以目前临床上多采用Ⅰ、Ⅱ、Ⅲ型分型。
【临床表现】
(1)病变本身引起的症状,胎儿时期由于肿物压迫食管及纵隔移位影响胎儿羊水吞咽,患儿多表现为胎儿水肿及羊水过多。出生后主要表现为新生儿或婴幼儿进行性呼吸窘迫。局部肺组织结构异常导致长期肺动脉血氧合不足引起缺氧的症状,如发绀等。
(2)合并感染症状,婴幼儿时期常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等症状。
(3)成人CCAM,极少数成人的CCAM可无症状,体检或其他原因行肺部检查时偶然发现。大多数患者从幼儿时期即可出现反复性呼吸道感染,如咳嗽、咳黄痰、胸闷、发热。少数患者从幼儿时期出现反复咯血,可能与合并支气管扩张有关。
(4)常见并发症有气胸和支气管扩张。气胸者表现为突发性胸痛、胸口紧促,呼吸困难;支气管扩张者易出现长期反复感染及咯血。
【实验室检查】
CCAM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不合并感染时血象多正常,合并感染时主要表现为感染所引发的血象改变,如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增高等。
支气管镜检查,由于CCAM发生于较远端的支气管及肺组织内,支气管镜检查常所不能及,但当CCAM合并感染时可见支气管黏膜红肿、充血、分泌物增多等改变。
【影像学表现】
1.胎儿期CCAM
胎儿时期产前超声可显示单侧肺部多房囊性病变,囊腔大小不一,或胸部实性肿块,内部可含小的囊腔,纵隔移位,羊水过多,胎儿水肿。
越来越多MRI用于胎儿畸形产前诊断,可评估病变及其邻近结构的评价;或伴随的其他畸形的评价。大囊和小囊型可显示稀疏的囊性成分。实性“腺瘤样”病变与正常的肺组织相比呈高信号。
2.出生后与成人CCAM
出生后及成人期CCAM常表现为肺内单房或多房囊状或复杂囊实性肿块,可致纵隔向对侧移位。囊腔大小不一,放射学分类将其分成大囊型及小囊型,前者多数囊腔>2.5cm,后者多数囊腔≤2.5cm。影像表现因病理分型而不同。
(1)Ⅰ型CCAM:
最常见,常表现为较大的囊腔周围环以较小的囊腔,囊腔大小为1~10cm不等,病变内间杂有正常肺组织。可为含气、含液或气-液平面囊腔。多为薄壁囊腔,厚壁囊腔为合并感染或邻近受压不张的肺组织所致,合并感染时病变边缘模糊,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图2-6-1)。
(2)Ⅱ型CCAM:
多发薄壁囊腔,囊腔大小均匀(图2-6-2),大小约 0.5~1.5cm,可含气、含液、气-液平面。
(3)Ⅲ型CCAM:
罕见,为较大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可为肺叶性。
图2-6-1 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Ⅰ型)
男性,3月龄,足月顺产儿,出生体重3.4kg,出生后2个月因“肺炎”入院,CT肺窗轴位(A)、冠状位(C)及矢状位(D)重建示左肺上叶及下叶多发较大薄壁囊腔,囊腔周围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较小的囊,病变内间杂有正常肺组织,囊腔内未见明显液体密度影及气-液平面;部分囊壁较厚,并可见部分高密度病变,提示感染征象。病变致左肺体积明显增大,纵隔窗(B)显示纵隔向右移位;基于“数字肺”感兴趣区手动辅助分割平台,将病变部分自动分割(E),并得到病变部分的定量指标(F)。注:LAA-910(ml)=密度小于-910HU的体积;LAA-950(ml)=密度小于-950HU的体积;LAA-910(%)=密度小于-910HU的体积占整个病灶的比例,LAA-950(%)=密度小于-950HU占整个病灶的比例
图2-6-2 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Ⅱ型)
男性,2岁,胸部CT平扫肺窗(A)显示左肺下叶多发薄壁囊腔(红箭),囊腔大小均匀,在2cm以内,囊腔内未见明显气体及液体密度影。基于数字肺分析平台,肺边界及肺叶自动识别(B)及表面三维重建(C)显示不同肺叶;自动计算并给出各叶肺体积及密度的数据表格(D)。注:LL=左侧全肺;LLL=左肺下叶;LUL=左肺上叶;RL=右侧全肺;RLL=右肺下叶;RML=右肺中叶;RUL=右肺下叶;枚红色=右肺上叶:黄色=右肺中叶;蓝色=右肺下叶;粉色=左肺上叶;绿色=左肺下叶
3.支气管扩张及气胸
CCAM可合并支气管扩张,CT较胸片更易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形态、程度及范围。常表现为病变周围的支气管呈囊状、柱状及静脉曲张状扩张,合并感染时管壁增厚,管腔内可见黏液栓塞,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胸膜下囊性病变破裂入胸腔可见气胸及气-液胸。
【诊断依据】
(1)婴幼儿及儿童早期发病,极少数成人发病。临床上呼吸窘迫、发绀、反复呼吸道感染、咯血等症状。
(2)影像学表现:多为单侧多房薄壁囊腔,可含气、含液或气-液平面,合并感染或周围肺组织受压肺不张时可为厚壁囊腔。根据囊腔大小可辨别Ⅰ型和Ⅱ型CCAM,Ⅰ型CCAM最常见,约占所有病例的60%~70%,表现为较大囊腔周围环以较小的囊腔,囊腔大小不一,约1~10cm之间;Ⅱ型表现为大小均匀的薄壁小囊腔,大小约0.5~1.5cm之间,囊内密度可多种多样,与Ⅰ型无明显区别,病变间可间杂正常的肺组织。Ⅲ型CCAM罕见,主要表现为实性软组织密度肿块。
(3)可伴发其他先天异常,如Ⅱ型CCAM可伴发叶外型肺隔离症,临床工作中需进行全方面评估。
(4)采用超声及MRI可以进行产前诊断。
【鉴别诊断】
1.囊状支气管扩张
CT上可见支气管呈类圆形或圆形囊状扩张,管壁较薄,合并感染时管壁可增厚,部分可呈串珠状扩张,常累及双侧。
2.肺隔离症
叶内型肺隔离症见于较大的儿童或成人,临床可伴发反复感染。影像学可表现为双肺下叶脊柱旁的含气囊腔或实性病变。
增强CT检查发现体循环异常供血可确诊。肺隔离症的好发部位与体循环异常供血有助于两者鉴别。但叶外型肺隔离症为先天性病变,可合并CCAM,以Ⅱ型最为多见,临床工作中需注意。
3.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
好发部位:左肺上叶>右肺中叶>右肺上叶,表现为出生后肺叶不断增大,患侧胸廓变大,受累肺叶体积增大,肺实质密度明显减低,其内肺血管及支气管纤细、稀疏,纵隔可向健侧移位,相邻的肺叶体积变小,邻近肺叶受压可形成肺不张。
(赵绍宏 方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