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三焦经络部位辨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补大肠

1.诃子
性味:
味苦、酸、涩,性平。
三焦归属:
上、下焦。
经验体会:
诃子味苦酸涩,治疗部位在上焦肺下焦大肠。具有涩肠,敛肺,下气,利咽的功能。
配伍人参、白术、茯苓、莲子、怀山药治疗因慢性肠炎腹泻引起的肛门湿疹、单纯糠疹、玫瑰糠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同蛇床子、五味子、山茱萸、续断、杜仲,治虚寒带下引起的外阴湿疹、外阴部神经性皮炎、外阴瘙痒。
2.五倍子
性味:
酸、涩、咸,寒。
三焦归属:
上、下焦。
经验体会:
五倍子酸、涩、咸寒。气薄味厚,是一味阴降的药物。治疗部位在肺经和大肠经。酸寒能敛肺降火,生津化痰;酸涩能止血敛汗,治泄痢下血。其敛汗之功胜于龙骨、牡蛎。
配伍生地榆、木香、槐花、黄芩等治疗痔疮、肛门湿疹、阴囊湿疮、女阴溃疡。与竹叶、黄连、金银花治疗口腔溃疡、口舌生疮。配伍桑叶、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治疗多汗症、汗疱疹。
3.龙骨
见降心。
4.牡蛎
见清肝。
5.莲子
见补心。
6.肉豆蔻
见温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