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老生常“痰”
老生常谈,这个成语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原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意思是老书生经常发表的平凡的议论,比喻被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老话。今天我要说的这个“痰”的患者,恰巧也是一位老先生,还是位教书先生,大学教授,虽然退了休,现在还是到处讲学,真可谓是老生常谈。可是这位老先生不光是常谈,也是常“痰”。
患者,七十多岁,戴一副黑框眼镜,说话语速不紧不慢的,一看就是那种学者类型的。患者面色暗黄,但是总感觉油油的,我想应该就是古人说的那种面带垢色吧。体偏胖,肚子保持得不好,有点将军肚。
主诉是几十年的老痰了,怎么治也不见好。每天得吐上无数口,咳嗽倒不是明显,痰黏黏的,咳出来不是那么费劲,白白的,胶冻样,几十年了,也不知道哪来这么多痰。现在还在讲学,课堂上经常嗽嗓子,学生们都习惯了。尚有口苦,口干,口中发涩感,饮食还可以,大便一天两三次,成形,小便没有什么特殊异常。大腹便便,腹部张力不大,无胸胁苦满,足跟部皮肤干裂。苍老舌,偏暗一点,苔薄黄,舌面干糙,中部剥脱,脉偏弦滑。
我想大概是老先生年轻的时候,讲课使用粉笔,吸入的粉尘多所以落下的病根吧!中医前贤说要达到“见痰休治痰”,这样才是高手的表现。我想老先生这么多年看过来,病一直没好,可能没有遇到高手,而那些大都是使劲给治痰了吧,所以没有治好。因此我换一种思路,“见痰休治痰”不是说真不治痰,而是找到痰的根源,有的放矢吧。
从整体入手,考虑患者口干,舌质苍老,苔薄黄少津,这不是整一个阴津不足的表现吗?但是患者面色虽然暗黄,而是油油的,应该不是简单的阴虚火旺可以解释的。这么说来如果只是简单的痰浊阻滞,可能也可以见到面色油垢,但是前面的医生为什么化痰就没有疗效呢?再看患者舌黯,足跟干裂,同时考虑久病,应该有血瘀才是,“久病入络”嘛!再说经年吸入的粉尘,不都渐入肺络嘛!再分析患者口苦,口涩,加上常年咳嗽,肺气不足,肝气应该偏旺。我选择了桂枝茯苓丸加一贯煎,考虑患者舌面中部苔剥,胃阴亦亏,加用了石斛。处方:
桂枝9g 白芍30g 赤芍30g 丹皮15g
桃仁10g 生地黄24g 茯苓9g 川楝子9g
石斛15g 北沙参24g 枸杞子15g 当归12g
麦冬24g
十四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患者欣喜告知,从来没有这么见效的,现在咳痰已经减少一半以上,口已经不苦了,仍然口干,可能老是讲课,说话多闹得。舌质没有什么变化,苔已变为薄白,中部苔已经有了。脉象没有太多变化,仍然弦而滑。
我想方已显效,应该是切中病机的,只是在前方加了半夏10g,合用麦门冬汤的意思,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迎合患者调方的意思,于是就加了这么一味药。又过了两周,患者再来复诊,这次患者不是一个人来的,带来了另外一个患者,不过他俩看着还挺像,一问原来是患者儿子。患者说现在感觉好极了,痰已经减少了九成,偶尔课堂上还要嗽一嗽嗓子,实在是太感谢了,他儿子也痰多,这次来也想让我瞧瞧。我继续给老爷子开了半月的汤剂。他儿子的痰多,一问那只是慢性鼻炎导致的,对症开了几剂半夏厚朴汤加味,症状很快好转了很多。随访了近半年,病情未见反复。
关于痰,古人以前经常跟水、湿、饮一块论述。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聚成痰,由于水湿痰饮均为津液在体内停滞而成,有的不能截然分开。故常统称为水湿、痰湿、痰饮等。据学者考证中医痰病学术体系,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甚至出现了诸如《痰火点雪》之类的专著。所以我们现在再说痰,也有种老生常谈的意思。《丹溪心法》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很显然朱丹溪的意思是说治痰当以治气为主,但是治气不是一味的理气补气,而是顺气,更准确地说是使气顺,然后津液随顺畅的气流行起来,痰自然而然就化了。我们常用的二陈汤实际上就是在顺气,只不过针对的是气结而不降,所以用半夏散结气,茯苓降逆气,陈皮理逆气。但是临床上不是所有的痰都是因为气结而不降,也有气结不升,或者气横不行、气虚不利等很多种情况,所以治痰不能简单地以二陈汤来处理。我认为只要分析气的虚实顺逆缓急,而后有针对性地运用补气、理气、降气、养血、祛瘀等方法以使气顺,自然是“见痰休治痰”的高手了。我们回过头来分析,案中患者的气不顺,首先因为瘀血,其次在于肝肺不调,还有就是阴虚气浮,如此分析似乎对我们辨证选方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