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如临床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体会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主要与胃肠功能紊乱特别是胃排空功能障碍有关。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与胃排空功能障碍即中医所说的胃失和降密切相关的症候群。西医治疗该病亦无特效方法。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则疗效显著,笔者对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探讨如下:
(一)辨病与辨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属西医的病名。198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国际专题工作会议上将本病分为反流型、运动障碍型、溃疡型、特发型、原发型等5型。临床上应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由于消化酶缺乏,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溏薄的病证作鉴别。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为:①消化不良症状持续4周以上;②内镜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及食管和胃内肿瘤;③X线及B超排除肝、胆、胰病变;④追踪2~5年,并经胃镜检查2次以上,未发现新的器质性病变;⑤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和腹部手术史。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临床表现为慢性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不适,饱胀痞满,常在进食后加重,有恶心、呕吐、烧心等上消化道症状,属中医的胃脘痛和痞满的范畴。
(二)辨证论治体会
辨证论治与整体观是中医的两大特色。辨证论治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四诊、八纲,通过相应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等,对疾病做出诊断,制定治疗原则,选方用药进行治疗的过程。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决定其治疗效果的好坏。而对疾病能否做出正确的辨证论治,主要取决于医师的综合学术水平高低。对临床医师而言,辨证论治水平是衡量医师学术水平的试金石。医师的综合学术水平包括多方面: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学术研究总结能力、对方药有较深的造诣,这四者缺一不可。把经济学中的“木桶短板效应”引入医学领域是很有启迪性的。木桶是由几块木板箍成的,它的盛水量取决于这些木板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只有加长这块“短板”,才能加大木桶的盛水量。同样的道理,医学之道也应注意采取全面综合措施,防止“短板效应”。例如,临床医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即使临床到白头,也不可能有多高水平。同样,即使理论滔滔不绝,而不重视临床,仍是指下难明,凡遇到复杂疑难病,便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针对这种情况,古人提出了很有启迪性的警示:“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要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必须刻苦研究理论,重视临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在理论学习方面要重视“四大经典”的学习。例如张仲景的«伤寒论»历1 800多年而不衰。«伤寒论»是一部临床家的杰作,对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是有帮助的;«伤寒论»与理论家的著作是迥然不同的,每精读一次,必会有新的收获。若理论与临床能齐头并进,在临床中面对疑难病证才能做到左右逢源。把理论与临床提高到更高境界,思维才能豁然而通,灵感才能应运而生,才能有所创新。至于方药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往往又是重视度不够的。如果只掌握方药的一般性、通性,而不深入下去学习其特殊性、针对性,就不能掌握其真谛。还要深入研究千年奥秘,“奥秘在用量上”,这是治病的真枪实弹,是真功夫,是疗效的关键。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现今研究的热门话题。以中医辨证为核心,结合西医辨病,病证结合,探索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规律,这是很有前途的研究课题。通过发扬中医药的优势,以冀今后有突破性的成就。
1.把恢复脾胃运化功能贯穿治疗全过程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位在胃肠,胃与脾相表里,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对水谷的受纳运化、对精微的吸收转输、对糟粕的排泄。因此,该病的病机在脾胃功能失调,或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或食滞积聚,阻塞气机;或肝失疏泄,升降紊乱;或火不暖土,寒自内生等,势必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因此,治疗该病,要把恢复脾胃运化功能贯穿治疗全过程。但是,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是目的,而引起脾胃运化功能失调的因素有很多,必须审因施治,消除致病因素,才能恢复失调的功能。若盲目健脾,参、芪、术迭进,必犯虚虚实实之戒,不但徒劳无功,反而增加新的致病因素,使病机更复杂,加重病情。在辨证上,辨明脾胃阴阳为当务之急。明确脾胃阴阳之虚实,孰阴孰阳,为虚为实,病的性质不同,治疗迥然。若脾胃阴虚,则滋养脾胃之阴,是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基础;若脾胃阳气匮乏,则温中益气,脾阳得振,胃气充足,脾胃健运不息。由于该病缠绵日久,病久正虚,积滞内阻,痰瘀蕴结,络脉不通,虚实交加,错综复杂,辨证要丝丝入扣,避免顾此失彼,以偏概全。总之,不能局限于宏观辨证,更要洞悉疾病的本质,才能达到辨证的目的,制定正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只有独具慧眼,技高一筹,才能攻克难治性疾病,提高治疗该病的疗效。
在治疗上,要顺应脾胃的特性,刚柔适度,燥湿相宜。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顺应其喜与恶,滋养胃阴而不碍脾喜燥之性,燥脾湿不伤胃阴。脾胃燥湿相宜,相辅相成,才能健运不息。否则,顾此失彼,相互为害,必然是适得其反,难以获效。或改辕易辙,也只是歧路亡羊。总之,五脏六腑皆可导致该病,但都不离脾胃。不论针对何种病因治疗,都要充分考虑到其是否有利于恢复脾胃运化功能,如此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2.维持脾胃升降功能是治疗的关键
胃的生理特点集中在一个“降”字,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为逆;脾的生理特点反映一个“升”字,升则输精,把营养精华输送到全身各脏器组织,而反降为逆。脾升胃降是脾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表现。若胃失和降、脾失升清,则脾胃功能紊乱,就会处于病理状态,其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这与西医的胃动力障碍是异说同途,表述不同,而实质相同。如何用中医理论来揭示胃动力障碍的本质,是治疗该病、提高疗效的关键。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研究提出:胃动力障碍是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脾胃升降紊乱、运化失职而出现的病理变化。根治病因,维持脾胃升降功能,是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关键。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若脾不升清,影响其助胃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和水液的功能亦发生障碍,脾之统摄和升提脏器等功能失职,导致脾胃运化功能紊乱;胃失降浊,则传化无由,不但胃之受纳、腐熟功能失职,不能把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精微物质下移小肠,而且不能把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糟粕、废气和有害毒物等下送大肠而排出体外,出现清浊相淆,壅滞气机,而致病理产物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互为因果,狼狈为奸,浊者更难降,清者何能升?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脾不升清和胃失降浊而致脾胃运化功能障碍的综合表现。临床可见脘腹胀闷、纳呆嗳气、大便失调等症。治疗的关键在于针对病因与恢复脾之升清和胃之降浊功能来进行治疗,消除了脾胃运化的障碍,则诸症迎刃而解。
3.调理肝之疏泄条达功能,是治疗大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然病位在胃肠,但其发病与五脏相关,其中与肝尤为密切,如清代陈修园«医学求是»指出:“肝为五脏之贼”;清代李冠仙«知医必辨»亦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清代周学海«读书随笔»中论述:“肝者,贯阴阳,统血气……握升降之枢者也。”一言道破了脾胃升降功能有赖肝气的疏泄来维持;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亦说:“临床所见杂病中,肝病十居六七。”这些都是从医学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医学格言,只要领会其实质,就不会把科学的论断作为套语。必须指出,中医所指的肝不局限于西医学解剖学肝的概念,而是多系统功能的概括,包括心血管、神经、精神、内分泌等系统的部分生理功能。肝主疏泄的实质是调节精神、情志活动,疏通气血,改善血液循环,疏导瘀阻,升清导浊等。肝主疏泄条达,临床表现在多方面,从消化而言,肝主疏泄利胆,促进胆汁的排泄和各种消化酶的分泌,以助消化;肝主疏泄,调节脾胃气机,即是调节神经系统和情绪等,从而达到保持脾胃升降有序的目的。胃动力的调节与胃肠神经网络和精神心理因素影响密切相关。从中医理论来认识,主要表现为肝主条达功能失常。所谓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气横逆等,无不与情志变化有关,凡是情志失常的病变,首从肝治。肝乃调节七情的枢纽,治肝就是调治神经精神因素对脾胃功能的影响。肝主条达,对维持血气冲和起重要作用。气为血之帅,气乃血行的动力。血为气之母,血乃气行的物质基础。肝主藏血,是贮存调节全身血液和维持血液正常循环的重要器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治疗其他慢性难治性疾病一样,要达到理想的疗效,必须十分重视“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这样既可改善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药到病除,又可促进病变组织恢复功能。同时,值得重视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迁延日久,都有不同程度的气机阻滞、血瘀入络的病理变化。治疗时适当选用丹参、郁金、苏梗、陈皮之辈,往往可以出奇制胜。还要强调,凡是中老年人患功能性消化不良,或因更年期神经功能紊乱,或因神经功能衰退,适应能力下降,常出现肝的疏泄条达功能失调,如不有效地恢复肝的疏泄条达功能,很难逆转病情。综上所述,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要重视调理肝的疏泄条达功能,这是治疗该病的绝招。必须指出,虽然精神情志活动的病理改变,肝首当其冲。但是,神志活动总归于心,正如«吴医汇讲»云:“胃之权在心”,在胃病时,若心的精神情志活动发生了病理变化,也应积极治疗,对治胃病有相得益彰之妙。
4.从肾论治
从五脏相关论,肾乃五脏之本,对维持脾胃运化功能起着根本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中土的运化,必须依赖下焦肾的温煦滋养。肾之阳气是脾阳(气)之根,肾之阴液是脾阴气之本。从根本治,脾胃乃能健运不息。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情缠绵,穷必及肾。或先天不足,肾气衰微;或治疗不当,克伐肾气,皆可导致火不暖土,中阳式微,运化乏力,功能障碍乃至消化不良诸症丛生。尤其是中老年患该病日久难愈者,每多脾肾俱虚。若只治脾胃则无能为力,必须从肾论治,治肾扶脾,才是治本之法,此反映中医治病的一大特色。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则很难获救。我曾于1998年8月中旬诊治一患者,其年已花甲,罹病10余年。证见脘胀痞满,纳呆嗳气,恶心呕吐,舌苔薄白,舌质淡,脉细。更医多人,皆用参苓白术散、健脾散、异功散、补中益气汤之辈,都是从脾论治,收效甚微。该患者肾阳衰弱是本,从肾论治,投以附子、肉桂、破故纸、干姜、白术、吴茱萸、红参、半夏、陈皮。连服半月,诸症有明显的减轻。尔后,宗上法随症加减治疗2个月,临床症状缓解。嘱患者继用高丽参15g、鹿茸片3g共炖服,每月服2次,连服3个月。经追踪,病未再发。临床上类似此病例屡见不鲜,只要抓住病之本,从肾论治,就可以效如桴鼓。以上所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述四大原则,要以辨证为依据,灵活运用。从整体来说,四大原则是整体,灵活运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为不同的病人,由于体质的差异、病程的长短不同、累及脏腑的不同以及合病兼证之殊等,运用四大原则有主次之别。要达到辨证入微就要刻苦学习,重视临床,善于总结,积极探索,衷中参西,西为中用,推陈出新。若是者,必能登堂入室,攀登高峰。
(三)结语
关于病证结合问题。病证结合,是指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有机结合。中医从西医的诊断中,进一步明确病位、病理和转归等,以补中医宏观辨证缺乏针对性的不足,促使辨证更深入,洞悉疾病的性质,使治疗针对性更强,提高疗效。凡是慢性难治性的沉疴痼疾,病机错综复杂,寒热虚实真假难辨。采用病证结合,取长补短,启迪新知,促进宏观辨证的升华,探索新疗法,对提高疗效、丰富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胃脘痛,包括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胆囊炎、胰腺炎、肿瘤、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而慢性胃炎中又分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不同疾病的病理不同,治法悬殊,转归有别。若仅从宏观辨证,泛泛治疗,鲜能获效,甚至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能结合西医的辨病,就能更明确治疗原则,有的放矢,药能中病,避免出现类似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局限于胃脘痛,不考虑西医对该病的病理认识而屡用抑酸药的错误。总之,病证结合,衷中参西,使中医学术不断完善、发展和升华。也就是说,衷中参西,必须忠诚于中医科学,遵循中医理论。否则,用西医来“规范”中医,将使中医失去精髓,结果是把“衷中”变成“衰中”。只有继承中医学术精华,又汲取西医的长处,西为中用,才有利于开拓中医的辨证思维,不断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发展中医学术,促进中医迈向现代化。关于中西药使用问题,中西药都是治病的手段,都在防治疾病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也各有利弊。现仅就中医界对中西药的使用问题,谈点陋见。从临床可见,有的病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有的单用西药治疗效果较好,有的病单用中药或西药都罔效,而中西药结合则明显提高疗效。我对用西药治疗疗效很高的疾病不反对使用西药,对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比单用中药或西药能大大提高疗效的疾病,我赞同中西药结合治疗。但是,肩负着历史赋予中医的使命,我们要继承挖掘中医宝库,并发扬光大,更好地为我国乃至世界人民防治疾病服务。中医应以中药为主进行疾病的防治。对于目前中药治疗疗效不理想的疾病,更是研究的课题,要立足于中药,进行积极探索,不断研究总结,开拓新药。至于大多数疾病用中药治疗都能得到满意效果,就不要盲目中西药合用。若用之不当,由于中西药的相互拮抗作用,就会削弱中药的作用,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给患者造成损害。也不能用中药套用西医诊断的疾病,对号入座,一见炎症,概用苦寒解毒之品,轻则难以获效,重则祸不旋踵。就一名中医师而言,若长期习惯于中西药双管齐下,就很难积累中药治病的经验,失去中医的优势,就名存实亡。
(本文原载于«中医学刊»,2003年8月第21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