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如临床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践行辨病、辨证与辨体质的中医诊病模式

西医东进近百年来,给中医带来极大的挑战与困惑,对中医是怀疑、退缩、转行,还是勇往直前、积极探索、彰显其丰富内涵?我选择的是后者,我从博大精深的中医宝库里深感中医学的伟大,坚信中医学是一门科学,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高瞻远瞩地指出:“21世纪的主宰者,是中医药。”当代著名医家秦伯未在«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序»中阐述:“医者应具时代精神,适合世界趋势。……承往古,启来今。”我们要坚信中医的科学性,要以科学态度正确对待不同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中西医。中西医是用不同的理论为指导,用不同的方法去诊治疾病,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这两个不同体系的医学科学,中西医各有优势和闪光点,也各有困惑和探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总之,两者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必须扬长避短,共为人类健康做贡献。中医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虚心学习西医的精华,借助西医先进的检查手段等去促进中医的发展。正如«吕氏春秋»说:“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而西医学要走正确的发展道路,也都需要并且正在从中医科学内涵里吸取营养和活水。例如中医在2 000多年前奠定的医学最高境界——“治未病”理论,是西医学称赞和借鉴的。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说:“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又如第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宣言»中说:“好的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把病治好的医生。”都是深得“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并加以发扬的,难道还对中医的科学性有怀疑吗?
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坚持中医整体观,采取四诊手段,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特色,实行个体化治疗,使无数疴疾步入坦途,深感中医之神奇。概用辨证论治就能达到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效果,由博返约,在大浪淘沙中获得真金,给人勇气和毅力。我曾诊治一个5岁的男童李某,当时他惊讶地对我说:“你只靠双眼,两只手,又不用任何检查,都能诊断,把病治好,真太神奇了!”我听后对他的洞察能力十分钦佩!然而,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也会有不少困惑,例如中医诊断过于笼统,理论过于神秘,治疗难以规范等。又如对危、急、重症束手无策,中西药双管齐下的现象十分普遍,中医药的优势难以发挥,特色难以突出,实对中医的发展不容乐观!然而,我左思右想后仍坚信中医科学犹如千年不老松,经受千年冰雪而挺直青翠,中医就应如此自强不息。作为杏林子弟更要为杏林增光添彩,把中医路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我入杏林半个世纪来,就是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坚持探索研究发展中医的路径,中医诊病三路径就是其中之一。中医诊病三路径,是我在几十年的临床研究中所总结出来的诊病模式,即辨病、辨证与辨体质三结合,现概述如下:
(一)辨病
辨病就是对疾病的病名做出诊断,是诊断的第一要务。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以“病脉证治”作为规范,对指导临床医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仲景创立的“病脉证治”的诊疗模式,就是把病摆在首位,要求必须对疾病的病名做出诊断,是辨证与论治的前提和基础。中医的病名有其十分丰富的内涵,不少病名已被西医所采纳,如痢疾、麻风、天花、水痘、疟疾……而有不少病名是以病因病机为概括或以整体诊断的证或突出的主症等命名,既有优势也有待进一步规范,从而实现中医对病名的诊断和科学的规范。历代医学家对辨病都是十分重视的。如清代徐灵胎«兰台轨范•原序»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所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又如宋代名医朱肱在«南阳活人书•序»中指出:“因名识病,因病识证,而治无差矣。”
中西医在诊断病名上可以结合,即中医的病名的诊断可采用中西医病名相结合的方法,对进行疾病既有中医病名,又有西医病名的双重诊断。这样有利于正确认识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其发展规律和转归。例如中医诊断的胃脘痛以主症为病名,包括了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和消化道肿瘤等多种疾病。诊断的模糊性,使治疗方法的针对性不强,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又例如在慢性胃炎中又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多种类型,前者多为胃酸过高,要用抑酸药,而后者则是缺乏胃酸,若误用抑酸药则是雪上加霜,将加速其病情的发展。若诊断上明确了中西医的病名诊断,则使治疗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治疗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也有利于中西医的学术交流。
(二)辨证
证即是证候,是对疾病发展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所做的病理概括。一种病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证候,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多种疾病。而辨证就是从整体观出发,用中医理论为指导,对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理机制等本质做出诊断。辨证就是把握疾病的根本性质,是论治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医的特色,是提高疗效的根本保证。总之,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只有辨证才能发挥中医的优势,不辨证就不是中医或形存实亡。评估临床中医师的水平的根本标准就是其辨证的水平和论治的能力,而临床疗效是评估辨证论治的金标准。在今天西医学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给中医的发展带来诸多困惑和挑战,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中医自身。中医要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要以继承为基础,全面领悟四大经典著作的精髓,深入学习历代医家的宝贵经验;以发扬创新为目标,不断吸取现代科技包括西医学的精华,为发展中医注入新的动力。否则,故步自封,不进则退,将被历史淘汰。中医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挑战是前进中必将面临的问题,关键在于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克服,消除障碍将加快中医发展的步伐。例如现在中医界存在的轻中重西现象,用西医的思维去取代中医,令中医治病领域萎缩,用西药治疗为主,中药处于从属地位等,其要害就是不讲辨证或辨证水平低,其核心原因就是中医学术水平不高。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加强中医人才培养,采用提高中医理论造诣、加强临床基本功训练和师承等综合措施,以提高辨证水平为重点,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使其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有质的飞跃,使广大中医师既辨病、实现中西医之病双重诊断,又突出辨证、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既能明确诊断,又能治愈疾病,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三)辨体质
体质是人体个性的特有素质。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等诸方面的综合特质。且人的体质是相对稳定的,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始终。体质决定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已病后的抗病能力以及寿命的差异性。因此,针对不同体质的人在未病时的预防和患病后的治疗,其方法和措施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同一时期,感染相同的病毒而发生流感病的不同人,其临床表现不同,病性有异,治法方药迥然有别。如风热客表用银翘散之类;表虚营卫不和用桂枝汤、玉屏风之属;湿热俱甚选用甘露消毒丹等都可治愈,这都是由病人的体质决定的。中医辨证论治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因人、因时、因地以及对自然社会的适应能力,强调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扶正祛邪”等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同时,立足于整体观,不仅把疾病的发生看做病邪侵袭的结果,更强调人身的内在因素,治疗上更注重脏器组织的功能及协调能力、全身状况的恢复等。这些都体现了人的体质在未病先防、既病治疗及病后防变的决定因素。
通过辨体质,指导辨证,认识病性,更好地实现因体质调治,实施个体化的防治策略,在防治疾病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如张景岳独具慧眼地指出:“证随人见,成败所由,故当以因人为先,因证次之。”就是强调体质、证型与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密切相关。
(四)结语
实行辨病、辨证、辨体质三结合的诊疗模式是提高中医学术水平的有效措施。首先这种诊疗模式有利于提高诊断水平。诊断水平是评估医疗水平的主要内容,只有诊断正确,才能使疾病得到合理治疗。否则,诊断的失误或模糊,必然导致误治或乱投药,造成医疗事故或过失,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给其家属带来精神创伤,也会严重影响医务人员及医院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实行中西医病名双重诊断,吸取了西医学病名的长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中医病名,既具体又内涵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使患者及广大民众听得懂且容易了解。这也有利于中西医的学术交流,让西医从了解、相信到支持中医,使中西医形成共同认知。全社会对中医的认知和信赖,将推动中医的发展。其次这种诊疗模式突出了中医辨证的优势和重视体质即人的内在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起主导作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中医的精华和特色,体现了中医认识疾病的科学内涵。中医从整体观出发,从大处着眼,抓住疾病的本质,把疾病与人体内在脏器组织功能的失调,自然环境、社会人事及精神情志的失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医不是只治病而是重在治人。辨证的内涵概而言之就是洞悉疾病本质,辨体质对辨证有指标性的意义。例如体质为阳气虚的人其罹病的性质则昭然若揭,给治疗指明了方向。
总之,中医发展的根本在于学术水平,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保证在于中医诊疗的规范化和强有力的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等。实行辨病、辨证和辨体质三结合的诊疗模式,是其中之一。以上陋见,仅供参考,请高明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