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阴茎阴囊疾病
第一节 包皮龟头炎
包皮龟头炎是包皮炎和阴茎头炎的统称,是指发生于包皮、龟头及冠状沟的炎性疾病,常由于包皮过长、包茎以及局部不清洁等因素引起,是一种常见的男性外生殖器疾病。本病初起时包皮和龟头充血水肿,继而发生糜烂,或发展为溃疡。
本病属于中医学“疳疮”的范畴。
一、诊断要点
(一)症状
发病之初,可有阴茎头及包皮潮湿红肿,灼热疼痛,摩擦后症状加重,行走不便;继则阴茎头及包皮可发生糜烂和溃疡,并有乳白色臭秽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尿路刺激征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坏疽,并伴有寒战、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腹股沟淋巴结疼痛。
(二)体征
查体可见包茎或包皮过长,包皮口有脓性分泌物,气味臭秽,包皮内板及阴茎头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溃疡。急性期后反复感染者可见包皮与龟头之间粘连,致使包皮不能上翻,并引起尿道外口狭窄,导致排尿困难。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分析、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四)鉴别诊断
包皮龟头炎需要与硬下疳、软下疳、阴茎癌等可能引起包皮龟头处疼痛不适和排尿异常的疾病进行鉴别。
1.硬下疳
是一期梅毒的表现。病人有不洁性交史,于阴茎冠状沟、包皮内侧或边缘、龟头等处可见一个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触之如软骨样硬,继而糜烂、溃疡,局部无疼痛及瘙痒感,在糜烂面或溃疡的分泌物中,暗视野检查可见大量的梅毒螺旋体。
2.软下疳
为性传播疾病的一种。病人有不洁性交史,多于包皮、冠状沟、阴茎头及系带两侧出现红色炎性丘疹,迅速变为脓疱,疼痛剧烈,破裂后形成溃疡,底部覆以脓性黏液,恶臭。革兰染色涂片检查可发现杜克雷嗜血杆菌。
3.阴茎癌
阴茎癌的发生也与包茎及包皮密切相关,最常发生于龟头、包皮内板及冠状沟处。初起为丘疹、溃疡或如疣状,晚期呈菜花状,甚至糜烂、出血,分泌物有恶臭。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癌细胞。
二、西医治疗要点
(一)一般治疗
急性发作期,应将包皮上翻,用1∶50 000高锰酸钾液浸洗,或涂以抗生素油膏。可行包皮背侧切开,以利引流。慢性期应行包皮环切术。如有阴茎头糜烂与坏疽,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控制厌氧菌感染。
(二)西药治疗
最常用的药物是抗生素治疗,可选用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予以口服或静滴。
三、中成药应用
(一)基本病机
龟头包皮炎的病位在阴茎,病因为湿热毒邪;基本病机为湿热毒邪下扰,袭于阴茎。湿热毒邪的形成不外两方面:一是外感所致,一是内生而成。外感所致者,大凡或衣着不净,或房事不洁,或坐卧湿地,湿热毒邪直犯阴茎,酿生本病。内生所致者,多因包皮过长或包茎,以致败精浊物残留凝结,或喜食肥甘,嗜食辛辣,肥甘之品易化湿浊,辛辣之味多生内热,湿热中生;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热;或房事过度、扰动相火,火热酿毒,湿热毒邪,下注阴茎,遂致本病。
(二)辨证分型使用中成药
包皮龟头炎常用中成药一览表
1.肝经湿热证
〔证候〕
主症:龟头、包皮红肿疼痛,渗流黄水,有腥臭气味; 次症:全身乏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溏泄;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则〕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 (药典)(由龙胆草、黄芩、泽泻、盐车前子、生地黄、柴胡、炒栀子、木通、酒当归、炙甘草组成)。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用法用量:口服,1次3~6g,1日2次。
(2)宁泌泰胶囊 (医保目录)(由四季红、芙蓉叶、仙鹤草、大风藤、白茅根、连翘、三棵针组成)。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湿热蕴结所致淋证,症见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尿血,以及下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口服,1次3~4粒,1日3次;7天为1个疗程。
(3)八正片 (医保目录)[由瞿麦、车前子(炒)、萹蓄、大黄、滑石、川木通、栀子、甘草、灯心草组成]。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用法用量:口服,1次3~4片,1日3次。
2.热毒蕴结证
〔证候〕
主症:龟头、包皮紫黯肿胀,皮肉溃烂,有黄白色臭秽分泌物,溃疡处疼痛剧烈。 次症:伴口渴发热,小便赤涩刺痛,大便秘结。 舌脉:舌红,苔黄厚而干,脉弦数。
〔治则〕
泻火解毒,清热利湿。
〔方药〕
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中成药〕
(1)黄连胶囊 (药典)(主要由黄连组成)。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痢疾、黄疸,症见发热、黄疸、吐泻、纳呆、尿黄如茶、目赤吞酸、牙龈肿痛或大便脓血。用法用量:口服,1次2~6粒,1日3次。
(2)牛黄上清软胶囊 (药典)(由人工牛黄、菊花、白芷、栀子、黄柏、大黄、赤芍、生地黄、甘草、冰片、薄荷、荆芥穗、川芎、黄连、黄芩、连翘、当归、桔梗、石膏组成)。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用法用量:口服。1次4粒,1日2次。
3.阴虚邪恋证
〔证候〕
主症:龟头、包皮肿痛,色黯红,溃烂少脓,久不愈合。 次症: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小便短少。 舌脉: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则〕
滋阴清热,解毒化瘀。
〔方药〕
知柏地黄汤加减。
〔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 (药典)[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1次6g,小蜜丸1次9g,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2)大补阴丸 (药典)(由熟地黄、盐知母、盐黄柏、醋龟甲、猪脊髓组成)。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1次6g,1日2~3次;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四、单验方
1.复方黄柏液涂剂 外用。浸泡纱布条外敷于感染伤口内,或破溃的脓肿内。用量一般10~20ml,每日1次,或遵医嘱。
2.小败毒膏 适用于炎症初起,热毒壅盛,红肿疼痛明显者,每次10~20g,每日2次。
3.栀子金花丸 功能清热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毒蕴结证。每次6~9g,每日3次。儿童酌减。
4.枯矾30g,加冰片少许,煎汤外洗,继之以蜂蜜纱布外敷,适用于本病阴虚邪恋者。
5.防风10g、艾叶10g、川椒10g、枯矾5g。煎汤外洗,每日1剂,适用于急性期阴茎或包皮红肿热痛者。
6.马齿苋30g、芒硝30g、千里光30g或龙胆草30g、龙葵15g,煎水湿敷洗患处,l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