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影像设备(CT/MR/DSA)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单层螺旋CT

一、单层螺旋CT的扫描方式
(一)非螺旋CT扫描方式
1.非螺旋CT扫描的程序
非螺旋CT扫描必须经历四个步骤才能完成:
● X线管和探测器系统启动加速;
● X线管曝光采集扫描数据;
● X线管和探测器系统减速停止;
● 检查床移动到下一个检查层面。
而螺旋CT扫描(Spiral或Helical CT)是在X线管——探测器系统连续旋转的基础上,患者随床一起以一定的速度纵向连续运动,同时X线连续曝光并采集数据,扫描完毕,可根据需要作不同层间距的图像重建。
2.非螺旋CT逐层扫描方法的缺点
非螺旋CT逐层扫描方法的缺点是:
● 由于X线管电缆的制约使一次检查的时间相对较长,因为X线管——探测器系统的旋转为避免电缆的缠绕必须反转,而这一机械逆向运转又减缓了下一次启动的速度;
● 由于患者的屏气、呼吸、再屏气造成了呼吸幅度的不一致,有可能使被检查部位中的小病灶遗漏;
● 由于呼吸的原因,在多平面重组和三维成像的图像中会产生阶梯状伪影;
● 由于非螺旋CT扫描需要不断地启动停顿,整个检查时间长,在增强扫描检查中,它可影响最佳对比剂显示时机,往往一个检查部位的增强扫描,增强效果较好的可能只有几层。
(二)螺旋CT扫描方式
1.螺旋CT扫描采用了滑环技术
螺旋CT扫描,它采用了滑环技术,去除了X线管和机架连接的电缆,X线管——探测器系统可以单向连续旋转,单层螺旋CT每旋转360°一般为一秒,使扫描的过程大大加快。又因为扫描时检查床同时单向移动,X线管焦点围绕患者旋转的运行轨迹形成一个类似螺旋管,它采集的不是一个层面的数据,而是一个器官或部位的扫描数据,因而这种扫描方法又被称为螺旋扫描或容积扫描。
容积扫描一般有以下要求:
● 基于滑环技术的扫描架连续旋转运动;
● 检查床单向连续移动;
● X线管的一般要求为:管电流500mA时,能连续扫描100秒;
● X线管冷却性能必须提高;
● 采用螺旋扫描加权图像重建算法;
● 大容量的内存,适应大容量、快速数据采集的要求。
● 容积扫描和非螺旋扫描最大的不同是数据的采集方式,在容积扫描方式中,X线管运行轨迹的半径(焦点至旋转中心)等于运行距离,因而能够得到一个完整的容积采集数据。
2.螺旋扫描方式的新概念
● 层厚确定方式与非螺旋扫描不同,因此无法按照非螺旋扫描方法来确定和计算层厚;
● 根据螺旋扫描的运行轨迹,层面表示也完全不同。非螺旋扫描经过360°旋转,采集到的是一层完全平面的扫描数据,而螺旋扫描则是采集到一个非平面的扫描数据,焦点轨迹的路径不形成一个平面,是一个容积采集区段;
● 由于扇形扫描束和检查床的移动,使有效扫描层厚增宽;
● 经典的图像重建要求扫描能产生一致的投影数据,而螺旋扫描由于螺旋的运行轨迹,使重建平面的层厚数据与扫描投影数据不一致;
● 由于不一致的投影数据,如果采用常规方法重建,可使重建后的图像产生条状伪影。
二、单层螺旋CT的硬件改进
螺旋扫描CT机的外形与非螺旋扫描CT机差别不大,但其中的一些重要部件则明显地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别是滑环结构。
在滑环结构上,其固定的部分是前端存储器、计算机和初级高压发生器,旋转的部分是X线管、探测器系统和次级高压发生器。
另外X线管的容量也因此大于非螺旋扫描,通常用于螺旋扫描的X线管热容量都大于3MHU,阳极的冷却率是1MHU/分。单层螺旋扫描的探测器为一排,通常采用固体探测器以提高射线的利用率。
X线发生器采用体积小的高频发生器,并可安装在机架内,高压产生的范围是80~140kVp。
三、单层螺旋CT的扫描特性
螺旋扫描与非螺旋扫描的方式不同,因此产生了一些新的成像参数和概念:
(一)螺距(spiral/helical pitch)
螺距的定义是: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检查床运行的距离与层厚或准直宽度的比值。该比值(pitch)是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这段时间内,运动和层面曝光的百分比。它是一个无量纲的量,根据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说明,螺距的定义由下式表示:

式中TF(table feed)是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单位为mm;W是层厚或射线束准直的宽度,单位也是mm。
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零时与非螺旋CT相同,通过患者的曝光层面在各投影角也相同。螺距等于0.5时,扫描层厚数据的获取,一般采用扫描架两周的旋转及扫描;在螺距等于1.0时,层厚的数据采用扫描架旋转一周的扫描;在螺距等于2.0时,层厚的数据只有扫描架旋转半周的扫描。
因此,增加螺距使探测器接收的射线量减少,并使图像的质量下降,而相反在同一扫描范围的射线量增加,图像质量改善。
在单层螺旋CT扫描中,床运行方向(Z轴)扫描的覆盖率或图像的纵向分辨力与螺距有关。不管是采用360°还是180°线性内插方式,螺距增加重建图像的有效层厚增加,Z轴分辨力下降。
如mA不变,单层螺旋CT扫描的噪声与螺距有关;随着螺距的增加,患者的剂量下降。同样,如mAs设置相同,单层螺旋CT扫描的噪声比非螺旋CT扫描高约15%。
(二)扫描层厚/准直宽度
射线束的宽度(准直器的设置宽度)决定了单层螺旋扫描的层厚。在扫描中,一般都采用层厚和移床/周相等,即螺距等于1。在临床应用中,螺距大小的选择也常根据诊断的需要和被扫描的病变大小而定。
非螺旋CT扫描后,层厚的大小不能通过再次重建处理改变,即图像的质量属性不变。单层螺旋CT扫描结果的层厚虽然也不能改变,但单层螺旋CT扫描可采用小于层厚的重建间距来回顾性重建图像,并因此可改变再次重建后图像的质量属性。
(三)床速(table feed)和重建间距(reconstruction space)
床速是扫描时检查床移动的速度,它与射线束宽度(准直宽度)有关,扫描时床移动的速度增加而射线束宽度设置不变,则螺距的比值增加图像的质量下降。
重建间距的定义是:扫描数据段中被重建图像长轴方向的间距。重建间距又被称为“重建增量”(reconstruction increment)和“重建间隔”(reconstruction interval)。
通过采用不同的重建增量,可确定被重建图像的层面重叠的程度,另外,重建增量与被重建图像的质量有关,即重建增量减小图像的质量改善。
四、单层螺旋CT的图像重建
根据奥地利数学家Radon的二维图像反投影重建原理,被重建的一幅二维图像平面上的任意点,必须采用一周扫描全部角度的扫描数据,而传统的横断面非螺旋扫描方式满足了上述要求。
由于非螺旋扫描,X射线是以不同的方向通过患者获取投影数据,并利用平面投影数据由计算机重建成像,因此非螺旋扫描每一层的投影数据是一个完整的圆形闭合环,而螺旋扫描每一层的圆形闭合环则有偏差。
螺旋扫描是在检查床移动中进行,覆盖360度角的数据用常规方式重建会出现运动伪影。为了消除运动伪影,必须采用数据预处理后的图像重建方法,从螺旋扫描数据中合成平面数据,这种数据预处理方法在单层螺旋扫描中被称为线性内插法。
线性内插的含义是:螺旋扫描数据段的任意一点,可以采用相邻两点扫描数据通过插值,然后再采用传统的CT图像重建方法,重建一幅螺旋扫描的平面图像。
单层螺旋CT常用的数据内插方法有两种。它们是360°线性内插和180°线性内插(linear interpolation,LI)。
360°线性内插算法在螺旋扫描方法出现的早期被使用,它是采用360°扫描数据向外的两点通过内插形成一个平面数据。这种内插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层厚敏感曲线(slice sensitivity profile,SSP)增宽,使图像的质量有所下降。
180°线性内插是采用靠近重建平面的两点扫描数据,通过内插形成新的平面数据。180°和360°线性内插这两种方法最大的区别是,180°线性内插采用了第二个螺旋扫描的数据,并使第二个螺旋扫描数据偏移了180°的角,从而能够靠近被重建的数据平面。这种方法能够改善SSP,提高成像的分辨力,进而改善了重建图像的质量。
单层螺旋CT的优缺点
1.单层螺旋CT扫描主要优点
与非螺旋CT扫描相比,单层螺旋CT扫描主要有以下优点:
● 整个器官或一个部位可在一次屏息下完成;
● 由于没有层与层之间的停顿,一次扫描检查时间缩短;
● 屏息情况下容积扫描,不会产生病灶的遗漏;
● 患者运动伪影因扫描速度快而减少;
● 可任意地、回顾性重建,无层间隔大小的约束和重建次数的限制;
● 单位时间内扫描速度提高,使对比剂的利用率提高;
● 容积扫描,提高了多平面和三维成像的质量。
2.单层螺旋CT扫描的主要缺点
● 层厚敏感曲线增宽,使纵向分辨力下降;
● 可出现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图像质量;
● 另外对设备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能适应长时间、高输出量扫描的X线管,以及X线管的热容量和冷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