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开放性脑损伤手术
开放性脑损伤都必须施行清创术,而且越早越好。
如患者无脑疝,应先抢救休克及胸、腹部伤,并适当采取输血、补液和预防感染等措施,以避免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使能顺利完成手术。
神志清醒损伤不重者以局麻为好。昏迷状态需维持呼吸道畅通者可选用气管内插管麻醉。
一、脑清创术
以头部火器伤为例〔图6-12(1)〕。
头皮出血用止血钳暂时控制,刷洗和冲洗头皮时用纱布保护伤道,以免冲洗液灌入伤道内发生感染。
头皮只要少许修剪即可,对确无活力者应剪去。切口设计视头皮缺损程度而定,但尽量利用原来切口。如缺损较多,要按转移皮瓣设计切口。
用咬骨钳扩大原来颅骨伤口,骨窗大小以能在直视下操作为原则,一般扩至3cm×3cm。
新鲜伤口的硬脑膜不必修整,如已挫伤,只需稍加修剪即可。
这是脑清创术的核心部分。清创应在原伤道内进行,切忌另找入路。先取出浅表处的骨片、金属异物〔图6-12(2)〕,吸除血块,双极电凝止血〔图6-12(3)〕。深部清创时,可用带灯脑压板分开伤道,以吸引器吸出碎骨片、血块、坏死脑组织和其他一切需清除的异物〔图6-12(4)〕。同时可用冲洗器边冲洗边吸引,以便将粘连的异物吸出〔图6-12(5)〕。如有必要,可取头低位,使伤道向下,同时进行冲洗和吸引,使弹头及其他异物借重力作用脱出伤口。取出弹头一般并无很大困难〔图6-12(6)〕,而把小骨片取尽却需要很大耐心。取出的弹片及骨片要和X线片上显影的数目核对,才能明确是否完全取尽。寻找异物有时会遇到困难,术前应对颅骨正、侧位片所见的异物准确定位,术中根据定位仔细寻找。不能用手指挖异物,以免将其向深部推进。但如伤道较宽,可以允许用手指轻轻触扪以协助定位。必要时可用动脉瘤夹夹在带线的棉片上,一起塞入伤道,在手术台上摄颅骨正、侧位片,有助于确定异物的方位和银夹与异物的距离。碎骨片是术后脑脓肿的重要根源,应力争全部取出。金属异物引起感染的机会虽较少,但如能取出者也必须尽量取出。
如伤道系贯通伤,应先在出口处手术,因该处伤口较大又易有血肿,金属异物常在出口附近而碎骨片则多在入口附近。如系盲管伤,弹道很深,弹头已接近对侧皮层时〔图6-12(7)〕,不要勉强从入口取弹头,而应在对侧相应部位另作一切口及骨窗,避开重要功能区切开皮层取出〔图6-12(8)〕。如患者情况很差,应先行清创,弹头可待以后手术取出。
脑清创术是一种污染性手术,手术过程中可用稀释的抗生素溶液或0.1%苯扎溴铵溶液冲洗伤道,一般每500ml冲洗液中加青霉素50万单位,庆大霉素8万单位或新霉素0.5~2.5g。
早期彻底清创后,脑组织应有搏动而略塌陷;若张力仍很高,要警惕伤道内仍有血肿、坏死组织或已有感染等,应予相应处理。
尽可能严密缝合硬脑膜;如有缺损,应用骨膜或筋膜修复,这样对防止术后感染、脑脊液漏和癫痫有很大作用。缝合硬脑膜一般需在伤后24小时内进行,或虽已伤后48~72小时,但伤口清洁,清创彻底,术中见脑损伤不很严重,清创后脑组织塌陷,且无感染征象者,也可缝合。脑室损伤或有额窦开放伤者必须缝合硬脑膜;如伤口已化脓,需作开放引流,则可部分缝合硬脑膜。
开颅清创术后,绝大多数都应缝合帽状腱膜及头皮,头皮下放胶皮管引流。只有伤口化脓时才作开放引流。
1.平时颅脑开放性损伤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与头部火器伤相同,早期处理和彻底清创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性环节,必须注意。
2.静脉窦区凹陷性粉碎骨折或锐器伤应注意静脉窦损伤。
3.重型开放性脑损伤合并颅内血肿的比例较高,因此,探查应全面。
4.注意全身合并损伤,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
1.严密观察并预防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竭、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应用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3.防治脑水肿。
4.防治癫痫(可用苯妥英钠0.1g,每日3次口服或肌内注射)和加强护理。
5.颅骨缺损待术后半年修复。
二、鼻窦开放伤修复术
伴有鼻窦损伤的颅脑外伤〔图6-13(1)〕较易引起感染,除应按照脑清创术的原则进行清创外,处理重点是缝合硬脑膜、闭合鼻窦,消除感染来源。
以额窦开放伤为例。
前额颅骨瓣开颅〔图6-13(2)〕,切开硬脑膜,额叶用脑压板抬起,找到额窦进入颅内的瘘口,清除颅内异物(包括弹片和碎骨片)〔图6-13(3)〕。
修整瘘口周围组织,刮除额窦黏膜,把带蒂的大脑镰或颅底硬脑膜瓣、颞肌瓣翻转,或用筋膜牢靠修复瘘口〔图6-13(4)〕。
如额窦已有感染,可把额窦下壁的鼻额管扩大,放一胶皮引流片由鼻孔引出。缝合硬脑膜,放回颅骨瓣,缝合帽状腱膜及头皮,硬膜外置以管引流。
1.额窦黏膜是引起术后感染的重要来源,术中应设法全部刮除。
2.修复硬脑膜是防止术后感染的关键性步骤。颅骨缺损可不予修复。
1.术后如无禁忌,患者可取半坐位,以利分泌物向下流。
2.应用大量抗生素,并采用其他一切防止颅内感染的措施。
三、脑脊液鼻漏修复术
脑脊液鼻漏大多由颅前窝骨折所致,该处硬脑膜紧贴颅底,易同时受伤。这种合并伤多能自行愈合。急性期重点是防止颅内感染。
脑脊液鼻漏经过严格保守治疗,伤后1个月仍未愈合,或反复发生脑膜炎者。
1.严格控制颅内感染。
2.慢性复发性病例,术前行CT扫描,以明确有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如有梗阻,手术多易失败,应先解除梗阻。
3.摄头颅正、侧位平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经前额头皮颅骨瓣开颅。只要不伤及额窦,切口越近颅底越好。在硬脑膜外分离,沿眶顶进入,一般至筛板、鸡冠附近即可见有组织粘连,分离后可见瘘管,应仔细分离并切断。高位缝合及结扎靠近脑组织一端的瘘管,清除在筛板、鸡冠处的瘘口后进行修复。如瘘口不大,该处的骨缺损不必处理。硬脑膜缺损可用颞肌筋膜瓣修复,也可用骨膜瓣翻转修复。修复范围要比原瘘口大,缝合要紧密〔图6-14〕。如在硬膜外找不到瘘口,或修复不方便,也可切开硬脑膜,抬起额叶,从硬脑膜内修复。术毕严密缝合硬脑膜。
约有20%~30%病例的瘘管是多发性的,故应全面探查,以免遗漏。如术前不能定出瘘管在何侧,可作额部大冠状切口,以备必要时作双侧额骨瓣,进行双侧颅底探查。
术后取头高位,定期作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以利修复处愈合;并应作较长期随访,方能决定是否痊愈。
(许友松 许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