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0. 募穴①歌
【出处】
本歌是在五脏六腑之募穴歌基础上,又加心包经之募穴,故成为“十二经募穴歌”。募穴始见于《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难经·六十七难》:“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均无具体穴名。至《脉经》才明确地指出10个募穴,《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之募穴石门,后人又补充了心包之募膻中穴,始臻完备。临床上脏腑有病可取其所属的募穴,尤其腑病多取募穴,或俞募相配治疗,效果较显著。募穴应熟记。
【歌诀】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募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
膻中穴是包络募,从阴引阳②是妙诀。
【注释】
①募穴:募穴是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因此,它全部分散在胸腹部,其位置与脏腑位置高低基本一致,但本脏腑募穴不一定在本经脉上,如胃之募穴中脘在任脉上等。
②从阴引阳:募穴是脏腑经气汇集在胸腹部的穴位,胸腹属阴;阳病,是按邪气的阴阳属性和病证的寒热虚实而言的,阳病可针刺募穴以调整经气而引邪外出。临床上如果六腑发生病变,每每在相关的募穴处出现压痛或敏感等现象。六腑之病,取本腑募穴,治疗效果就好。如大肠病取天枢穴治之,胃脘痛取中脘穴等,即是“从阴引阳”。此外,李杲在《脾胃论》中说:“凡治腹之募,皆为原气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这里的“从阴引阳”,指从腹部的募穴中引阳气上行,以达到抑阴扶阳的目的。
【白话解】
大肠的募穴是天枢,肺的募穴是中府,小肠的募穴是关元,心的募穴是巨阙,中极是膀胱的募穴,京门是肾的募穴,肝的募穴是期门,胆的募穴是日月,胃的募穴是中脘,脾的募穴是章门,石门是三焦的募穴,膻中是心包的募穴。使用募穴治病,能够从阴引阳,祛除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