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崔琰传
崔琰[1],字秀珪,清河[2]人也。太祖领冀州牧[3],辟为别驾从事[4]。太祖征并州[5],留傅文帝于邺[6]。世子仍[7]出田猎[8],变易服乘[9],志在驱逐[10]。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11];鲁隐观鱼,《春秋》讥之[12]。此周、孔之格言[13],二经之明义也。今邦国殄瘁[14],惠康[15]未洽,士女企踵[16],所思者德。况公亲御戎马[17],上下劳惨,世子宜遵大路[18],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19],深惟储副[20],以身为宝。而猥袭虞旅之贱服[21],忽驰骛[22]而陵崄[23],志雉兔[24]之小娱,忘社稷之为重,斯诚有识所以恻心也。唯世子燔翳捐褶[25],以塞[26]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世子报曰:“昨奉嘉命[27],惠示雅教[28],欲使燔翳捐褶,翳已坏矣,褶亦去焉。后有此比[29],蒙复诲诸。”
注释
[1]崔琰(?~公元216年):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东北)人。
[2]清河:郡名。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清河郡,因境内有清河流经而得名。
[3]太祖领冀州牧:建安九年,汉献帝以曹操领冀州牧。
[4]别驾从事:即别驾从事史,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5]太祖征并州:卢弼注:“建安十年,并州刺史高干复以并州叛。”
[6]邺:古都邑名。春秋齐桓公始筑,战国魏文侯建都于此。秦置县。汉后为魏郡治所。
[7]仍:一再;频繁。
[8]田猎:打猎。
[9]服乘:指车马。
[10]驱逐:策马驰逐。
[11]盘于游田,书之所戒:《书·无逸》:“(周公曰)文王不敢盘于游田。”盘,娱乐;欢乐。游田,亦作“游畋”。出游打猎。
[12]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春秋·隐公五年》:“春,公矢鱼于棠。”鲁隐,即鲁隐公,名息姑,鲁惠公的庶长子,鲁国第十三代国君。矢鱼,谓使渔人陈设渔具,观其捕鱼。
[13]格言: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话。
[14]殄瘁:困穷,困苦。
[15]惠康:加恩使之安乐。
[16]士女企踵:士女,泛指人民、百姓。企踵,踮起脚跟。多形容急切仰望之状。
[17]戎马:军马;战马。借指军队。
[18]大道:正道。
[19]经国之高略:经国,治理国家。高略,重大的谋略。
[20]储副:国之副君。指太子。
[21]猥袭虞旅之贱服:猥袭,谓降低身份而随意穿着。虞旅,狩猎之军卒。贱服,卑贱的服用之物。
[22]驰骛:亦作“驰鹜”。疾驰;奔腾。
[23]崄:同“险”。险要;危险。
[24]雉兔:野鸡和兔子。亦指猎取野鸡和兔子。
[25]燔翳捐褶:燔,音繁,焚烧。翳,音易,古时盛放弓箭的器具。捐,舍弃。褶,音习,裤褶服中的上衣。始为左衽骑服,后亦改为右衽,用作常服、朝服。
[26]塞:犹满足。
[27]嘉命:敬称别人的告语。
[28]雅教:敬称他人言语教诲。
[29]比:类;辈。
译文
崔琰,字季珪,清河郡人。太祖任冀州牧时,征召崔琰为别驾从事史。太祖征讨并州,把崔琰留在邺城辅佐文帝曹丕。曹丕常常外出打猎,改穿猎装骑上快马,一心想着追逐猎物。崔琰上书劝谏说:“我曾听说,乐于出游打猎,这是《尚书》中所告诫的;鲁隐公外出观看捕鱼,《春秋》中则予以讥讽。这是周公、孔子留下的格言,《尚书》《春秋》两经中的要旨。现今国家困苦,使人民安乐的恩惠尚未普遍地施与,百姓们踮起脚跟所盼望的,是实施德政。况且曹公亲自率军在外征战,上上下下的事都要他劳心费神,世子您应当遵行正道,谨慎地端正自己的行为,思虑治国的策略,深思您作为继承人的责任,爱惜自己的身体。而您却降低身份,穿上狩猎士兵的卑贱服装,快速地奔驰,登上危险之地,心里只想着猎取野鸡兔子之类的小娱乐,忘记了以国家社稷为重,这实在是有识之士之所以痛心的原因啊!希望世子您烧毁射猎的用具,舍弃打猎的服装,以满足众人的期望,不要让老臣得罪上天。”世子答复说:“昨天接受到您的劝告,赐予我美好的教诲,您希望我烧毁射猎用具,舍弃打猎服装。现在打猎的用具已经毁掉了,猎装也已脱去。以后若有这类的错误,还希望您再次教诲我。”
魏国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1],以函令[2]密访于外。惟琰露板[3]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4],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壻[5]也。太祖贵其公亮[6],喟然叹息,迁中尉[7]。琰,甚有威重[8],朝士瞻望[9],而太祖亦敬惮[10]焉。《先贤行状》曰:“琰清忠高亮[11],雅识经远[12],推方直道[13],正色于朝。魏初载,委铨衡[14],总齐清议[15],十有余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16],天下称平矣。”琰荐杨训[17]。太祖为魏王,训发表褒述盛德。时人谓琰为失所举,琰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18]乎时乎,会当[19]有变。”时(旧无琰荐至变时四十三字,补之)有白[20]琰此书傲世[21]怨谤者,太祖怒,罚为徒隶[22],使人视之,辞色无挠[23]。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嗔[24]。”遂赐琰死。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注释
[1]狐疑:犹豫。
[2]函令:谓用信函下达命令。
[3]露板:亦作“露版”。指奏章。因其不缄封,故称。
[4]正统:旧指一系相承、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5]女壻:壻,古同“婿”。女儿的丈夫。
[6]公亮:公正诚信。
[7]中尉:官名。战国时赵置,负责选任官吏。秦汉时为武职,掌管京师治安。汉武帝时更名执金吾,汉诸王国皆置中尉。
[8]威重:威严持重的神态、气度。
[9]朝士瞻望:朝士,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瞻望,仰望;仰慕。
[10]敬惮:犹敬畏。
[11]清忠高亮:清忠,清正忠诚。高亮,高尚忠正。
[12]雅识经远:雅识,高明的识见。经,量度;筹划。
[13]直道: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
[14]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亦指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之长。
[15]总齐清议:总齐,犹统一。清议,对时政的议论;社会舆论。
[16]归高:犹推崇。
[17]杨训:《三国志·崔琰传》:“琰尝荐巨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后太祖为魏王,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
[18]时:时势。
[19]会当:该当;当须。含有将然的语气。
[20]白:上告。
[21]傲世:谓轻视世人。
[22]徒隶:刑徒奴隶,服劳役的犯人。
[23]辞色无挠:辞色,言辞和神色。无挠,比喻不屈服。
[24]虬须直视,若有所嗔:卢弼注引胡三省曰:“虬须,卷须也;直视者,目不他瞩也;嗔者,怒目也。”虬须,卷曲的胡子。直视,谓瞪目正视。
译文
魏国刚刚建立的时候,任命崔琰为尚书。当时尚未确立太子,临淄侯曹植因有才华而受到太祖宠爱。太祖犹豫不决,于是以信函的方式秘密地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只有崔琰用不封口的书信公开答复说:“我听说《春秋》中的原则,是立年长的儿子作继承人,加上五官中郎将(曹丕)仁爱孝顺,聪慧贤明,应当继承正统为太子。我崔琰将誓死坚守这个原则。”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太祖赞赏崔琰的公正真诚,感叹不已,晋升他为中尉。崔琰很有威严持重的气度,朝廷官员都很敬仰他,而太祖对他也有几分敬畏。〔《先贤行状》上说:“崔琰清廉忠诚,高尚正直,有着高明的识见和深远的考虑,遵行正道,上朝时神情庄重严肃。魏国建立之初,委任他为主管选拔官吏的长官,他汇集、整理大众对被选之人的评价,做了有十几年。文武大臣中的人才,很多都是他选拔的。朝廷对他很推崇,天下人也都称赞他公平。”〕崔琰曾经举荐了杨训。后来太祖被封为魏王,杨训上表称赞太祖的盛德。当时的人认为崔琰举荐此人不当。崔琰写信对杨训说:“读了你的表文,此事很好啊!时势啊时势,一定会有变化的时候。”当时有人却报告说崔琰这封信傲视当世,有怨恨毁谤之意,于是太祖发怒,罚崔琰为刑徒奴隶。太祖派人去看他,而崔琰的言谈表情无丝毫屈服之意。太祖下令说:“崔琰虽然在服刑,却与宾客来往,门庭若市;接待宾客时手抚卷曲的胡须,瞪目直视,好像有所愤恨。”于是赐崔琰死。此事令世人痛惜,至今为他感到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