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民谚俗语品读(“水从黄河来”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童趣篇

头大聪明,眼大忽灵,屁股大威风

这是大人对孩子的夸赞。不关乎相貌,不关乎哲理,也不关乎规律,只关乎感情与挚爱。无须解读,只需品味!

头大脑子多,长大箍破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专门修补锅盆的民间艺人被称为箍锅匠。该活计又脏又累,收入不高,很不为人看重。因此,人们讽刺那些貌似聪明的人时,常用这句俗语。

哭哭笑笑,蛤蟆尿尿

该哭就哭,该笑就笑,本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但在大人看来,孩子的哭有时毫无来由,所以常常受到大人的嘲笑,此俗语即是其中的一种。

羞羞羞,把脸丢,这边不丢那边丢

小孩因撒娇、耍脾气而哭闹的时候,大人们常常一边用手指刮着孩子的脸蛋,一边吟诵这样的顺口溜,逗得孩子破涕为笑。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行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

婴儿闹夜,昵称“夜哭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不少人家遇婴儿闹夜,便找人抄录上述童谣,贴到村头的大树上,让来来往往的行人诵读,据说这么一读,小孩就不闹夜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爱子心切,却是显而易见的。

抹个小黑狗,路上随便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在中州农村,婴儿过满月时,要去外婆家住三天,称之为“挪婆儿”。从家里出门时,通常要在婴儿的额头上抹点儿锅底灰,俗称“抹黑狗”。据说这样一抹,路上的妖魔鬼怪就不敢伤害孩子,可保孩子平安。

拨拉拨拉算,别叫妖怪见,妖怪见了吃个大头蒜

冬天的中州,大人一般会给出门的小孩戴帽子御寒。取帽子时,担心冷气趁机入侵,于是一边用手抚摸小孩的头顶,一边念叨上述童谣,既是逗趣,也是祝福。

一胳肢金,二胳肢银,三胳肢不笑是贵人

在中州人的传统观念里,不苟言笑的孩子为“沉得住”“稳重”。大人和孩子逗趣时,故意做出要“胳肢人”,即用手挠腋窝的动作,嘴里念着这句童谣,常常逗得孩子咯咯大笑,亲情浓浓,其乐融融。

小低个儿,锻磨钻儿,国家不要这一号儿

锻磨钻儿是农村打凿石磨时用的钢钎子,一般只有一尺来长。小朋友们以此与那些发育较慢的孩子逗趣,激励其快快长高。

筛罗罗,打转转;上外婆,吃啥饭?烙油馍,打鸡蛋,不吃不吃两三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的豫西,不少人家连红薯面都吃不饱。外孙到外婆家,外婆又是烙油馍,又是打鸡蛋,而懂礼貌的外孙一个劲地谦让着,嘴里说着“不吃不吃”,却不知不觉吃了两三碗。这亲情和温馨的场景,不能不让人心动。

娃儿们娃儿们都来玩,玩到年下我管饭,大米汤,控干饭,来得早的吃一碗

这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豫西农村的典型场景——月光下,麦场上,全村的孩子聚在一起,高声吟诵着辈辈相传的童谣,嬉笑打闹成一团。而召唤大家的,竟是一碗米饭,且“玩到年下才管饭,来得早的吃一碗”,细品起来又不免让人心酸。

豌豆秧,酸酒杠,兑勾兑勾吃

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豫西农村孩子玩“大压小”游戏时吟诵的童谣。每次吟诵到最后一个字时,同时伸出一根手指,比大小,论输赢。尽管热闹有趣,但把豌豆秧与名叫酸酒杠的野菜搅和在一起当饭吃,则无论如何也让人笑不起来。

光身汉儿,活神仙儿,蒸馍面条吃着些儿,一天一个咸鸭蛋儿,得了病,鳖瞅蛋儿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州地区很多农村年人均所分小麦不足100斤。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情况下,光身汉儿不仅能吃到蒸馍、面条,每天还能吃个咸鸭蛋,能不是神仙般的日子吗?问题是光身汉儿一旦生了病,望眼欲穿也没人来照料,想想也是心酸哪!

凹斗凹,凹过河,我给凹斗掰块馍。凹斗说,搁不着,搁不着

在中原地区,额头分外高、眼窝分外低的脸形,被称为“凹斗脸”。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原农村粮食匮乏。一个小男孩见到一个长着凹斗脸的小姑娘,慷慨地把自己手中的馍掰下一块,递过去。小姑娘连连摆手说“搁不着”。一条谚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温馨善良的画面,而且记录了中原人当时特有的一种脸形和生活背景,弥足珍贵。

凹斗脸,挖泥巴,天上下雨俺不怕。别人打着小雨伞儿,俺还肘着凹斗脸儿

凹斗脸的典型特征是额头比较高,但再高,也不可能高到像雨伞一样遮住脸面。孩子们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童心童趣,逗逗小朋友而已。

鸡鸡,你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今年早早走,明年早早来

中州民间有不少群众信神信佛,相信轮回,忌讳杀生。因此,杀鸡时,嘴里便念叨着这句民谣,阐明杀鸡的理由,祝福其早日托生,以求得鸡的谅解和自己心灵的安宁。中州人的文化心理由此可见一斑。

山里猴儿,引不下头

小孩们好奇好动而又模仿力极强,见到别人做什么,就要尝试着去做,故常常被大人们打趣为“山里猴,引不下头”。

前锛金,后锛银,又锛又凹是贵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豫西有的孩子额头又尖又高,称为“前锛楼”;有的后脑勺又尖又高,称为“后锛楼”。还有的孩子额头高、眼部深陷,称为“凹斗”。据说这些都是大富大贵之相,体现了大人们对孩子的美好期待与祝福!

猫眼点眼,三天使个大黑碗

“猫眼”是一种野生植物,味苦、性微寒,有毒。如果不小心把猫眼的汁液溅到眼里,会导致眼睛肿胀。尽管此民谚流行于靠野菜充饥的旧时代,但蕴含其中的生活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月亮头,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买个猴,翻跟头;买个鸡,啄豌豆;买个茄子打提溜,还给嫂子买了个花枕头

马山口镇是内乡县的一个镇,地处内乡、镇平、南召三县交界,青山、梅子、花北三条河流交汇,是周边货物集散、贸易的重要码头。20世纪40年代以前,邓州、南召、镇平等地群众常常披星戴月去马山口“赶大集”,这首民谣是当时贸易盛况和生活习俗的真实记录。

这儿苦,这儿甜,这儿杀猪,这儿过年,这里小虫掏不完

这是豫西农村哄逗小孩时念的民谣。一般是,用左手托着小孩的一只胳膊,用右手的食指中指从小孩的手腕处点起,念一句点一下,最后一句刚好点到小孩的胳肢窝处,挠着小孩的痒痒肉,逗得大人小孩一起咯咯笑。温馨的场面让人动容。

犁牛,你犁地,掌鞭打你我替你

“犁牤牛”指蜗牛,“掌鞭”指车把式或赶牛的人。一群小孩对着一只蜗牛,一边唱着儿歌,一边用细细的小棍驱赶蜗牛爬行。一句“掌鞭打你我替你”,把孩子们的善良怜悯之心渲染得淋漓尽致。

学样学样,屁股沟里夹个鞋样

这是长辈与小孩逗趣时的玩笑话。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中州农民多穿自制的布鞋,做鞋时一般要先用纸剪一个样子,称为鞋样。儿童们好奇好学,总爱模仿别人的动作,常常惟妙惟肖、活泼有趣。但若大人也这样一味模仿别人的话,恐怕就没有那么有趣了。

麻尾雀儿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麻尾雀儿”指喜鹊。喜鹊长大后,另立新家,从此与父母不再相干,不像传说中的乌鸦有反哺父母之义。因此,中州民间便以“麻尾雀儿”的故事,讽喻那些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不孝之子。

黄瓜篓,篓篓黄,不想爹,不想娘,只想花女儿坐花床

“黄瓜篓”指黄鹂,“花女儿”指新媳妇。叫声蜿转动听的黄鹂鸟,既不想爹,也不想娘,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把新媳妇抱到花床上。这和那些“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扔到大门外,把媳妇抱到炕头上”的不孝子有啥区别?一句民谚,容量无限,耐人寻味。

老表老表,下河洗澡,碰上个马鳖,裤子提上就跑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州农村的一个生活场景。酷暑盛夏,几个表兄弟正在河里洗澡,突然发现一个马鳖,也就是蚂蝗,吓得光屁股爬上岸,提上裤子拔腿就跑。这句民谣给我们保存了这么一条历史信息,即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村边河塘里洗澡是中州农村的生活常态。至于口口声声的“老表”,遇到马鳖便各顾各地提着裤子就跑,颇有点“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味道,耐人寻味。

你妈黑,俺妈白,咱俩换换妈?俺不——,俺不——

夏季雨后,池塘里蛙类齐鸣。其中一种的叫声,近似“俺不——,俺不——”。孩子们模仿这一叫声,吟唱着欢快的歌谣,表达着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偷Ra针,偷Ra线,长个眼蛋叫Ra看

“Ra”是“人家”的方言读音,“眼蛋”即麦粒肿。一个孩子眼角长了麦粒肿,小伙伴们唱着这首歌谣打趣。既逗生病的小朋友开心,又表达了一种纯朴的友情,温馨感人。

叫你玩,你不玩,我上天上叫兵员。兵员拿个铁耙子,勾你妈的死娃子

出语狠毒,怨气冲天,原因却是如此简单——约你玩,你不和我玩。看来孤独令人悲凉,而让人孤独则令人悲愤。为人处世,自当戒之。

肚子疼,叫王能。王能拿个小刀子,割开你的屎包子

夏季农村孩子肚子疼,多是因为吃坏了肚子。小朋友们一边唱着歌谣逗趣,一边提醒,“快去拉一泡,一拉就不疼了”。据说此法还挺灵。

茅草茅草叮叮,叮你一屁股窟窿。茅草茅草砸砸,砸你一屁股白渣

站在长满茅草的河沟边,两个怄气的小伙伴,各自拤着腰,吟着同样的歌谣,发泄着心中的愤怒。不真骂,不真打,发泄完了还是好伙伴。嬉笑怒骂皆纯真的童年,让人怀念。

啃瓜皮,好生意;不掏钱,吃东西

据说门牙大的人,啃西瓜比较方便。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故意拿啃瓜皮说事,以与门牙大的小朋友逗趣。尽管有恶作剧的味道,但天真童趣,瑕不掩瑜。

小白鸡,皮薄,杀我不胜杀个鹅。鹅说,我的脖子长,杀我不胜杀个羊。羊说,我的脖子粗,杀我不胜杀个猪。猪说,一天吃了三升糠,一刀下去见阎王

杀鸡宰鹅,杀猪宰羊,在物资匮乏的旧时代,是小孩子们多么憧憬的场景啊!难怪要口口相传、天天吟唱了。

玩到月黑头,牵个麻利猴;麻利猴蹦蹦,牵个瘦虫;瘦虫飞飞,牵个鸡鸡;鸡鸡刨刨,刨个茅草;茅草叮叮,叮你一屁股窟窿

纯粹是小伙伴们逗趣时的俏皮话,尽管没有多少哲理喻义,但洋溢其中的童真,还是值得回味的。

风来了,雨来了,老鳖背个鼓来了

夏季的中州,只要下雨,多先起风,且常伴着隆隆的雷声。老鳖经常生活在水里,圆圆的甲壳形如一面大鼓。所以,孩子们一见到天将下雨,便会喊着上面的歌谣,拼命往能够避雨的地方跑。也算是一种乐趣吧。

旱船调

我说一来谁对呀一呀,什么开花在水呀里呀啊?

你说一来我对呀一呀,藕莲开花在水呀里呀啊。

我说二来谁对呀二呀,什么开花起桯儿呀儿呀啊?

你说二来我对呀二呀,韭菜开花起桯儿呀儿呀啊。

我说三来谁对呀三呀,什么开花尖又呀尖呀啊?

你说三来我对呀三呀,辣子开花尖又呀尖呀啊。

我说四来谁对呀四呀,什么开花一身呀刺呀啊?

你说四来我对呀四呀,茄子开花一身呀刺呀啊。

我说五来谁对呀五呀,什么开花一嘟呀噜呀啊?

你说五来我对呀五呀,紫藤开花一嘟呀噜呀啊。

我说六来谁对呀六呀,什么开花楼上呀楼呀啊?

你说六来我对呀六呀,芝麻开花楼上呀楼呀啊。

我说七来谁对呀七呀,什么开花满天呀飞呀啊?

你说七来我对呀七呀,小麦开花满天呀飞呀啊。

我说八来谁对呀八呀,什么开花像喇呀叭呀啊?

你说八来我对呀八呀,牵牛开花像喇呀叭呀啊。

我说九来谁对呀九呀,什么开花在顶呀头呀啊?

你说九来我对呀九呀,黄瓜开花在顶呀头呀啊。

我说十来谁对呀十呀,什么开花一包呀籽呀啊?

你说十来我对呀十呀,大葱开花一包呀籽呀啊。

我说冬来谁对呀冬呀,什么开花一身呀空呀啊?

你说冬来我对呀冬呀,冬瓜开花一身呀空呀啊。

我说腊来谁对呀腊呀,什么开花没有呀花呀啊?

你说腊来我对呀腊呀,无花果开花没有呀花呀啊。

十二月

正月里,正月正,李闯王领人反北京。崇祯逼死煤山上,拔剑自刎李自成。

二月里,龙抬头,王氏三姐上彩楼。王侯公子她不爱,绣球单打平贵头。

三月里,草色青,诸葛亮定计借东风。借来东风连三阵,火烧曹操百万兵。

四月里,四月八,上值刘全去进瓜。刘全走的阴司路,撇下贤妻一枝花。

五月里,是端阳,曹操爱的关云长。桃园离不开三结义,过了五关斩六将。

六月里,六月六,王莽南阳撵刘秀。昆阳城里打一仗,东汉天子出了头。

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一年一度鹊桥会,夫妻对望哭淅淅。

八月里,过中秋,黑脸包公下陈州。开仓放粮救百姓,铜铡铡了曹国舅。

九月里,是重阳,武松打虎景阳冈。一连喝酒十八碗,阳谷县里见兄长。

十月里,十来一,刘邦项羽争皇帝。鸿门宴上过过招,十面埋伏见高低。

冬月里,是冬至,杨家将里有故事。七狼八虎闯幽州,十二寡妇又征西。

腊月里,二十三,灶王爷爷上青天。玉皇面前多美言,下界护家保平安。

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四十八板也拉了(liao)了……

豫西民间有一种传统曲艺叫“坐班曲”。一般是两人一组,每到农闲,利用晚上时间,用说书的形式、曲剧的曲调,说唱传统历史故事。每晚正式开唱前,先用曲胡演奏一些曲子,人们往说唱的地方聚拢,其中传统曲牌四十八板是必奏的曲子。等人们聚得差不多了,便以此段为开场白,演唱正式开始。

刷子疙瘩立臼锤儿,快给老娘开开门儿

这是豫西民间流传的众多狼故事中的一个。大意是,在一座大山深处,住着母子三人,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大的十来岁,小的两三岁。一天,母亲回娘家,临走时交代孩子们说,山里的狼会变化,母亲不在家的时候,谁来敲门都不能开。并且约定一个暗号,“刷子疙瘩立臼锤儿,快给老娘开开门儿”。只有听到这个暗号,才能开门。没想到母亲交代的话,让老狼听去了。老狼在半路上截杀了母亲,而后穿上其衣服,蒙上头巾,冒充孩子的母亲,来到孩子们的家。孩子们起初不开门,老狼便念了一遍“刷子疙瘩立臼锤儿,快给老娘开开门儿”的暗号。孩子们相信了,但又觉得声音不像,老狼解释说,路上感了风寒,嗓子哑了。这一下,孩子们彻底相信了,便给老狼开了门。孩子们要点灯,老狼说:“我病了,眼睛睁不开,怕见光。”孩子们要给母亲做饭,老狼说:“我累了,不想吃饭,想早点睡。”孩子们只好听母亲的,早早睡觉。老狼让小女儿和自己睡一头,让儿子睡在床的另一头,夜里趁机把小女儿杀害了。儿子觉得不对劲,问“母亲”咋身上毛哄哄的。老狼说:“我从你外婆家带回来点棉花,没处放,放到被窝里了。”儿子触到了老狼的大尾巴,毛扎扎的,问“母亲”脚上咋毛扎扎的,老狼说:“我从你外婆家拿回来个扫帚,没处放,放到被窝里了。”聪明的儿子还是不放心,总觉得不像自己的母亲,尤其是闻到老狼身上那股臊臭味,更是怀疑。于是灵机一动,对老狼说:“娘,我要尿尿。”狼说:“尿到被窝里。”

又过了一会儿,儿子说,“娘,我要拉屎。”狼说:“拉到被窝里。”孩子说:“拉到被窝里太臭。”狼不耐烦了,说:“滚出去,拉完快回!”

孩子趁机跑出门,从外面把门一锁,一口气跑到几里外的邻居家。邻居们打着火把、拿着猎枪,和孩子一起赶来把老狼打死了。

结论是,狼是凶残的,又是善于伪装变化的,不要轻易被狼的花言巧语所欺骗。而且一旦遇到坏人,不要莽撞,要动脑筋,用心计战胜坏人。

你的命,不球强,巴茅砍了无处藏

巴茅是类似芦苇的一种草本植物,一般生长在河堤和坑塘边。每年春季发芽,丛生茂密,是野兔理想的藏身之地。到了冬季,巴茅干枯,人们往往把巴茅砍了当柴火,野兔自然就无法在这里藏身了。小朋友们借用这一现象,笑骂同伴是属野兔的,以互相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