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彩色图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又称整体望诊,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的神气、色泽、形体及姿态等进行整体观察,借以了解机体精气的盛衰、脏腑功能的强弱,作为辨别疾病性质、推断病情预后的依据。

一、望神

(一)神的概念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神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神,即“神气”,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神志”,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二)望神的原理和意义

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精、气、神三者盛则同盛,衰则同衰。望神的意义是,可以了解其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三)望神的主要内容

1. 望神的重点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体现,具体反映于多个方面,其中观察的重点是:两目、面色、神情、体态等。

2. 神的判断

一般将神的表现概括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五类,作为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的重要依据。

二、望色

望色,是指观察人体皮肤的颜色和光泽,重点是望面部的色泽。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

(一)望色的原理与意义

1. 望色、泽的意义

色,指的是青、赤、黄、白、黑的色调,反映气血的盛衰和运行情况,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泽,指的是肤色的荣润或枯槁,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2. 望面色的原理

面部色泽是由气血上荣于面而成。面部血脉丰富故望面色就可以诊察脏腑气血的盛衰。

3. 面部分候脏腑(图1-1,表1-1)

图1-1 面部分候脏腑示意图

表1-1 《灵枢·五色》面部名称及所候脏腑

(二)常色和病色

(三)五色主病

根据患者面部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称为五色主病,又称“五色诊”。说明五色变化不仅可以代表不同脏腑的疾病,而且可借以推断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

三、望形

望形,指通过观察形体的强弱、胖瘦及体质形态来诊查病情的方法。

(一)望形的原理与意义

五体(筋、脉、肉、皮、骨)和五脏有密切的关系,即肺合皮毛、脾合肌肉、心合脉、肝合筋、肾合骨。五体依赖五脏精气的充养,故观察患者的形体特点,可了解五脏精气的盛衰。

(二)望形的内容

1. 形体强弱

形体强弱包括两个方面,身体强壮和身体衰弱。身体的强弱要从肌肉、骨骼、皮毛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2.形体胖瘦

形体胖瘦包括肥胖和消瘦两方面内容。胖分为形气有余和形盛气虚两种;瘦常见中焦火炽、中气虚弱、阴虚内热、脏腑精气衰竭等情况。

3. 体质形态

中医体质学说具有丰富的内容,有多种代表性的分类法。按体形体质分类,一般可以分为阴脏人、阳脏人和阴阳和平之人三种。阴脏人阴偏盛、阳脏人阳偏盛、平脏人阴阳平衡。

四、望态

望态,指通过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和异常动作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一)望态诊病的原理及意义

患者的动静姿态、体位动作与机体的阴阳气血的消长和寒热虚实变化关系密切。

(二)望态的内容

望态的一般诊断规律是动、强、仰、伸者多属阳、热、实证;静、弱、俯、屈者,多属阴、寒、虚证。

1. 动静姿态

疾病状态下,常表现出肢体动静失调,或不能运动,或处于强迫、被动、护持等特殊姿态。

2. 异常动作

患者的动静姿态和疾病关系密切,不同的疾病可产生不同的病态,观察患者肢体的异常动作有助于疾病的诊断。风主动,善行而数变,风气通于肝,所以形体的异常动作,常与风和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