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猪病高效防控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规模猪场不同消毒对象的消毒

一、空舍消毒

(一)消毒程序

(1)首先要将猪舍内的地面、墙壁、门窗、天棚、通道、下水道、排粪污沟、猪圈、猪栏、饮水器、水箱、水管、用具等彻底清理打扫干净,再用水浸润,然后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

(2)干燥后用消毒药液洗刷消毒1次。

(3)第2天再用高压水枪冲洗1次。

(4)干燥后再用消毒药液喷雾消毒1次。

(5)最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次,空舍3天后可进猪。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溶液25毫升、高锰酸钾25克、水12.5毫升,计算好用量后先将水和福尔马林混合于容器中(分点放药),然后加入高锰酸钾,并用木棍搅拌一下,几秒钟后即可见浅蓝色刺激眼鼻的气体蒸发出来。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7℃,关闭门窗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

不能实施全进全出的猪舍,可在打扫、清理干净后用水冲洗,再进行带猪消毒,每周进行1次,发生疫情时每天2次。

(6)转群后舍内消毒。产房、保育舍、育肥舍等每批猪调出后,要求猪舍内的猪只必须全部出清,一头不留,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1%)、氢氧化钠(2%)、次氯酸钠(5%)等。消毒后需空栏5~7天才能进猪。消毒程序为:彻底清扫猪舍内外的粪便、污物,疏通沟渠,取出舍内可移动的部件(饲槽、垫板、电热板、保温箱、料车、粪车等),洗净、晾干或置阳光下暴晒;舍内的地面、走道、墙壁等处用自来水或高压泵冲洗,栏栅、笼具进行洗刷和抹擦,闲置1天,自然干燥后才能喷雾消毒(用高压喷雾器),消毒剂的用量为1升/米2,要求喷雾均匀,不留死角;最后用清水清洗消毒机器,以防腐蚀机器。

(7)猪舍周围洼地要填平,铲除杂草和垃圾,消灭鼠类、杀灭蚊蝇、驱赶鸟类等,每半个月清扫1次,每月用5%来苏儿溶液喷雾消毒1次。

(8)工作服、鞋、帽、工具、用具要定期消毒;医疗器械、注射器等煮沸消毒,每用1次消毒1次。

(二)消毒注意要点

(1)要仔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消毒剂。按照消毒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与要求配制消毒溶液,配比要准确,不可任意加大或降低药物浓度,根据每种消毒剂的性能决定其使用对象和使用方法,如在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下应分别使用氯化物类和醛类消毒剂,才可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当发生病毒及芽孢性疫病时,最好使用碘类或氯化物类消毒剂,而不用季铵盐类消毒剂。

(2)不要随意将两种不同的消毒剂混合使用或同时消毒同一物品。因为两种不同的消毒剂合用时常因物理或化学的配合禁忌导致药物失效。

(3)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程进行,事后要认真检查,确保消毒效果。

(4)消毒剂要定期更换,不要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消毒一种对象,以免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5)消毒药液应现用现配,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配制好的消毒药液放置时间过长,会使药液有效浓度降低或完全失效。

(6)消毒操作人员要做好自身保护,如穿戴胶靴、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免消毒药液刺激手、皮肤、黏膜和眼等。同时也要注意消毒药液对猪群的伤害及对金属物品等的腐蚀作用。

二、带猪消毒

(一)消毒前应彻底清除圈舍内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

1.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

临床患病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虫卵等),即使临床健康的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也存在大量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消毒前经过彻底清扫,可以大量减少猪舍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2.粪便中有机物的存在可影响消毒的效果

一方面,粪便中的有机物可掩盖细菌,对病原起着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粪便中的蛋白质与消毒药结合发生反应,消耗了药量,使消毒效力降低。

(二)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选择消毒药时,不但要符合广谱、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而且必须选择对猪只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毒性低的药物。强酸、强碱及甲醛等刺激性腐蚀性强的药物,虽然对病原菌作用强烈、消毒效果好,但对猪只有害,不适宜作为带猪消毒的消毒剂。建议选用1%新洁尔灭、1%过氧乙酸、二氯异氰尿酸钠等药物,效果比较理想。

(三)配制适宜的药物浓度和足够的溶液量

1.适宜的浓度

消毒液的浓度过低达不到消毒的效果,徒劳无功;浓度过大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对猪只刺激性、毒性增强,引起猪只的不适。必须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配制适宜浓度的药液。

2.足够的溶液量

带猪消毒应使猪舍内物品及猪只等消毒对象达到完全湿润,否则消毒药粒子就不能与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而发挥作用。

(四)消毒的时间和频率

1.消毒的时间

带猪消毒的时间应选择在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较好。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为了减少消毒所致舍温下降对猪只的冷应激,要选择在中午或中午前后进行消毒。夏秋季节,中午气温较高,舍内带猪消毒在防疫的同时兼有降温的作用,选择中午或中午前后进行消毒也是科学的。况且,温度与消毒的效果呈正相关,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消毒工作。

2.消毒的频率

一般情况下,舍内带猪消毒以一周一次为宜。在疫病流行期间或养猪场存在疫病流行的威胁时,应增加消毒次数,达到每周2~3次或隔日一次。

(五)雾化要好

喷药物,要保证雾滴小到气雾剂的水平,使雾滴在舍内空气中悬浮时间较长,既节省了药物,又净化了舍内的空气,增强灭菌效果。

带猪消毒不但杀灭或减少猪只生存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而且净化了猪舍内的空气,夏季兼有降温作用,是控制疫病发生流行的最重要手段。

(六)冬季带猪消毒

在寒冷季节,门窗紧闭,猪群密集,舍内空气严重污染的情况下进行的消毒,要求消毒剂不仅能杀菌,还有除臭、降尘、净化空气的作用。采用喷雾消毒,消毒剂用量0.5升/米3,可选用1%过氧乙酸、1%新洁尔灭等。消毒程序为:准备好消毒喷雾器,测量所要消毒的猪舍体积并计算消毒液的用量;根据消毒桶/罐中加水的重量/体积、消毒液浓度、消毒剂的含量,计算消毒剂的用量,加入、混匀;细雾喷洒从猪舍顶端,自上而下喷洒均匀;最后用清水清洗消毒机器,以防腐蚀机器。

三、饮水消毒

当猪场处于农村或远郊而无统一的自来水供应时,需要对猪场的饮水进行必要的净化和消毒。若猪场所用的水源为地面水,一般都比较浑浊,细菌含量较多,必须采用普通净化法和消毒法来改善水质;若水源为地下水,则一般都较为清洁,只需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有时,水源水质较为特殊,还需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如除铁、除氟、除臭、软化等)进行处理。

(一)混凝沉淀

当水体静止或水流缓慢时,水中的悬浮物可借本身重力逐渐向水底下沉,从而使水澄清,此即自然沉淀。但水中较细小的悬浮物及胶质微粒因带有负电荷,彼此相斥,不易凝集沉降,因而必须加入明矾、硫酸铝和铁盐(如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等混凝剂,使水中极小的悬浮物及胶质微粒凝聚成絮状物而加快沉降,这就是混凝沉淀。采用混凝沉淀的方法,可以使水中的悬浮物减少70%~95%,除菌效果可达90%左右。在实际情况中,混凝沉淀的效果受水温、pH、浑浊度、混凝剂的用量以及混凝沉淀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剂的用量可通过混凝沉淀试验来进行确定,普通河水用明矾沉淀时,其用量约为40~60毫克/升。浑浊度低或水温较低时,往往不易混凝沉淀,此时可投加助凝剂(如硅酸钠等)以促进混凝。

(二)砂滤

砂滤是将浑浊的水通过砂层,使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等阻留在砂层上部,从而使水得到净化。砂滤的基本原理是阻隔、沉淀和吸附作用。滤水的效果决定于滤池的构造、滤料粒径的适当组合、滤层的厚度、滤过的速度、水的浑浊程度和滤池的管理情况等。

集中式给水的过滤一般可分为慢砂滤池和快砂滤池两种。目前大部分自来水厂采用快砂滤池,而简易的自来水厂多采用慢砂滤池。分散式给水的过滤,可在河边或湖边挖渗水井,使水经过地层自然滤过,从而改善水质。如能在水源和渗水井之间挖一砂滤沟,或建筑水边砂滤井,则可更好地改善水质。此外,也可采用砂滤缸或砂滤桶来进行滤过。

(三)消毒

通过砂滤和混凝沉淀处理后的水,细菌含量已大大减少,但还可能存在少量的病原菌。为了确保饮水安全,必须再经过消毒处理。

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饮水,较多猪场的饮水中大肠杆菌、霉菌、病毒往往超标。也有较多猪场在饮水中加入了维生素、抗生素粉制剂,这些维生素和抗生素会造成管道水线堵塞和生物膜大量形成,影响饮水卫生。因此,消毒剂的选择很重要,有很多消毒药说明书上宣称能用于饮水消毒,但不能盲目使用,应选择对猪胃肠道有益且能杀灭生物膜内所有病原的消毒药作为饮水消毒药。

饮水消毒的方法很多,如氯化法、煮沸法、紫外线照射法、臭氧法、超声波法、高锰酸钾法等。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氯化消毒法,该法杀菌力强、设备简单、费用低、使用方便。加氯消毒的效果与水的pH、浑浊度、水温、加氯剂量及接触时间、余氯的性质及量等有关。当水温为20℃,pH为7左右时,氯与水接触30分钟,水中剩余的游离氯(次氯酸或次氯酸根)大于0.3毫克/升,才能完全杀灭水中的病菌。当水温较低、pH较高、氯与水的接触时间较短时,则需要使水中保留更高的余氯才能保证消毒效果,因而应加入更多的氯。也就是说,消毒剂的用量,除满足在接触时间内与水中各种物质作用所需要的有效氯量外,还应使水在消毒后有适量的剩余氯,以保证其持续的杀菌能力。

氯化消毒用的药剂有液态氯和漂白粉两种。集中式给水的加氯消毒主要用液态氯,小型水厂和一般分散式给水则多用漂白粉消毒。其中,漂白粉的杀菌能力取决于其所含的有效氯量。新制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氯25%~35%,但漂白粉易受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分、光线和高温等的影响而发生分解,使有效氯的含量不断减少。因此,须将漂白粉装在密闭的棕色瓶内,放在低温、干燥、阴暗处,并在使用前检查其中有效氯的含量。如果有效氯含量低于15%,则不适于作饮水消毒用。此外,还有漂白粉精片,其有效氯含量高且稳定,使用较为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饮水消毒,慎防中毒。饮水消毒是把饮水中的微生物杀灭,猪喝的是经过消毒的水,而不是消毒药水。任意加大饮水消毒药物浓度可引起急性中毒,杀死或抑制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对猪的健康造成危害。在临床上常见的饮水消毒剂多为氯制剂、季铵盐类和碘制剂,中毒原因往往是浓度过高或使用时间过长。中毒后多见胃肠道炎症并积有黏液、腹泻,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四、猪舍内空气的消毒

空气中缺乏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经过风吹、日晒、干燥等自然净化作用,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因此,微生物在空气中不能进行生长繁殖,只能以悬浮状态存在。但是空气中确实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存在,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微生物随着尘土的飞扬进入空气中;人、猪的排泄物、分泌物排出体外,干燥后其中的微生物也随之飞扬到空气中。特别是人、猪呼吸道、口腔的微生物随着呼吸、咳嗽、喷嚏形成的气溶胶悬浮于空气中,若不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极易引起某些传染病特别是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因此,空气消毒的重点是猪舍。

一般猪舍内被污染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每立方米可达10个以上,特别是在添加粗饲料、更换垫料、出栏、打扫卫生时,空气中微生物会大量增加。因此,必须对猪舍内空气进行消毒。空气消毒最简便的方法是通风,这是减少空气中细菌数量极为有效的方法;其次是利用紫外线杀菌或甲醛气体熏蒸等化学药物进行消毒。

五、车辆消毒

在猪场大门口应该设置消毒池和消毒通道,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顶棚,防止日晒雨淋和污泥浊水入内,并设置喷雾消毒装置(图2-6)。消毒池内的消毒液2~3天彻底更换一次,所用的消毒剂要求作用较持久、稳定,可选用2%~3%氢氧化钠、1%过氧乙酸、5%来苏儿等。消毒程序为:消毒池加入20厘米深的清洁水,测量水的重量/体积,计算(根据水的重量/体积、消毒液的浓度、消毒剂的含量,计算出所需消毒剂的用量),添加,混匀。

图2-6 消毒通道

所有进入养殖场(非生产区或生产区)需消毒的车辆(包括客车、饲料运输车、装猪车等)可分为危险车辆和一般车辆。危险车辆为搬运猪和饲料的车辆、经常出入养猪场的车辆等(如来自其他养猪场的、饲料兽药销售服务车)。一般车辆为与猪无接触机会的访客车辆。原则上车辆尽可能停放在生物安全区之外,严格控制车辆特别是危险车辆进入猪场,只有必要的车辆才能进入猪场。

(一)危险车辆的消毒

对危险车辆需进行车轮喷洒消毒、车辆整体消毒、停车处的消毒。

1.干洗,除去有机物

除去车辆内部及外部有机物的步骤是很必要的,因为有机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且为传播疾病的主要来源。使用刷子、铲子、耙或机械式刮刀,除去车身上的有机物,特别注意要清除沉积于车辆底部的有机物质。使用坚硬的刷子(必要时,使用压力冲洗器)清扫,确定车轮、轮箍、轮框、挡泥板及无遮蔽的车身无任何淤泥及稻草等污物残留。

2.清洁

虽然除去了污染的垫料及垃圾,但是仍然有大量感染源残留。使用清洁剂进行喷洒,确保油污不会残留于表面。

3.消毒

虽然经过了清洁的步骤,但是致病微生物(尤其是病毒)的数量仍然很多,足以引起疾病。因此,需使用光谱消毒剂来有效对抗细菌、酵母菌、霉菌及其他病原菌。

车辆外部,由车顶开始,然后依次往车厢四边消毒。需特别注意车辆的轮框、轮箍、挡泥板及底部的消毒。

车辆内部,由车厢顶开始往下消毒,需彻底消毒车厢顶部、内壁、分隔板及地面。需特别注意上下货斜坡、货物升降架及栅栏门的消毒。

确定车辆腹侧置物箱中所有已清洗的设备,例如铲子、刷子等皆已喷洒过易净或金福溶液或浸泡于易净或金福溶液中。

归还消毒设备前,要先消毒腹侧置物箱内部的所有表面。

(二)一般车辆的消毒

进出猪场的运输车辆,必须经过门口设置的消毒池或消毒通道。采用的消毒剂对猪无刺激性,无不良影响,可选用0.5%过氧化氢溶液、1%过氧乙酸、二氯异氰尿酸钠等。任何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消毒程序为:准备好消毒喷雾器,根据消毒桶/罐中加水的重量/体积、消毒液浓度、消毒剂的含量,计算消毒剂的用量,加入、混匀,从车头顶端、车窗、门、车厢内外、车轮自上而下均匀喷洒;用清水清洗消毒机器,以防腐蚀机器;3~5分钟后方可准许车辆进场。

六、生产区消毒

员工和访客进入生产区必须要更衣消毒沐浴,或更换一次性的工作服,换胶鞋后通过脚踏消毒池(消毒桶)才能进入生产区。

1.更衣沐浴

喷雾消毒室,可用戊二醛1:12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两种消毒剂1~2个月互换一次。

2.脚踏消毒池(消毒桶)

工作人员应穿上生产区的胶鞋或其他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消毒桶)进入生产区。可用百毒杀1:3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两种消毒剂1~2个月互换一次。

七、进出人员消毒

(一)人员消毒

严格控制参观者,对进入猪场参观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监控。

(1)进入猪场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换本场消毒过的专用衣服和鞋,衣物用紫外线照射18小时以上。

猪场进出口除了设有消毒池消毒鞋靴外,还需有洗手消毒设施。既要注重外来人员的消毒,更要注重本场人员的消毒。采用的消毒剂对人的皮肤无刺激性、无异味,可选用0.5%过氧乙酸溶液、0.5%新洁尔灭(季铵盐类消毒剂)。消毒程序为:设立两个洗手盆A、B,加入清洁水;在盆A中根据水的重量、体积计算需加消毒剂的用量;进场人员双手先在A盆浸泡3~5分钟,再在盛有清水的B盆洗净,用毛巾擦干即可。

(2)进入饲养场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喷雾消毒,消毒剂为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时间不得少于60秒,消毒剂雾滴直径不得大于15微米。所有人员必须用0.5%过氧乙酸或0.5%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洗手消毒;洗手后不需要使用清水洗手部,只需要让其自然干燥即可。

(3)进入猪场生产区的人员必须过消毒池。

(4)进入猪舍的人员必须经过消毒池。足履消毒池:在养殖场的出入口及养殖场内每座建筑和房间的出入口处都设置足履消毒池。要保证每周更新消毒液,如果水靴被泥土或粪便严重污染,请在进入足履消毒池前使用刷子清洁水靴。

(二)人员消毒管理

(1)饲养管理人员应经常保持自身卫生、身体健康,定期进行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检查,同时应根据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如卡介苗、狂犬病疫苗等。如发现患有危害畜禽及人的传染病者,应及时调离,以防传染。

(2)饲养人员除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准在不同区域或栋之间相互走动,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3)任何人不准带饭,更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场内职工和食堂均不得从市场购肉,吃的肉由本场宰杀健康猪供给。

(4)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三踩一更”的消毒制度。即:场区门前踩3%的火碱池,生产区门前及猪舍门前踩消毒池或消毒脚垫,更衣室更衣。

(5)场区禁止参观,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若生产或业务上需要,经过兽医同意后更换工作衣、鞋帽后,经过消毒方可进入。严禁外来车辆进入场区,若必须进入时,车辆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方可。在生产区内使用的车辆、用具一律不得带出生产区外。

(6)生产区不准养猫、养狗,职工不得将宠物带入场内,不准在兽医诊疗室以外的地方解剖尸体。

(7)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猪场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入口处设消毒池,设置专门的隔离室和兽医室,做好发病时病猪的隔离、检疫和治疗工作,控制疫病范围,做好病后的消毒净群等工作。

(8)当某种疾病在本地区或本场流行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并要按规定上报主管部门,采取隔离、封锁措施。

(9)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若确实需要引种,种猪必须隔离45天,确认无病,并接种疫苗后方可调入生产区。

(10)长年定期灭鼠,及时消灭蚊蝇,以防疾病传播。

(11)对于死亡猪的检查,包括剖检等工作,必须在兽医诊疗室内进行,或在距离水源较远的地方检查。剖检后的尸体应深埋或焚烧。

(12)本场外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全面消毒后方可回场。

(13)运送饲料的包装袋,回收后必须经过消毒方可再利用,以防止污染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