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节 北方大豆栽培技术
1.大豆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1)品种选择 选择经国家和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适于当地气候条件、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同时,应注意品种的生育日数,要在当地无霜期内留有余地,能正常成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防止越区种植。
(2)种子处理 选择发芽率≥95%、纯度≥97%、净度≥98%、含水量<13%、无病斑、无虫孔的种子。未包衣处理的种子可选用钼酸铵拌种,每千克种子用1~2g兑水50~100g,硫酸锌每千克种子用1g兑水1kg,硼砂每千克种子用0.5g兑水1kg,洒在大豆种子上混拌均匀。大豆根瘤菌接种,每亩用菌剂250g,加适量水搅拌成糊状,均匀拌在种子上,拌后不能混用杀菌剂,防日晒,拌种后24小时内播种。早春低温干旱时,种子在土壤中滞留时间长,易遭受病虫害,可用大豆种衣剂拌种防治,药种比为1∶(75~100)。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相当于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3)选地整地 实行科学轮作,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有深松基础的玉米茬可原垄种,整地时做到耕层土壤细碎、疏松,特别对窄行密植栽培的地块要整平耙细,垄表要平整以确保播种质量。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25cm。对秋翻地要在早春进行耙耢并及时镇压保墒。
(4)施足基肥 一般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kg作基肥,质量稍差的农家肥宜多施,一般宜施入2500kg。用化肥作种肥,应根据土壤诊断结果确定化肥用量、限量最高值,应施用符合NY/T 394-2013《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要求的肥料,如每亩施磷酸二铵6~12kg,生物钾肥500g(拌种或作种肥施用),硫酸钾2.5~3kg(或氯化钾3~5kg)。提倡分层深施肥,深施于种下4~5cm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根据苗情长势,对长势差的地块可在苗期每亩追施尿素3~4kg。
(5)精细播种 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类型、生态条件、栽培条件、种植方式等进行确定。如品种分枝较多,肥水条件好,垄作栽培则可以适当稀植;反之则宜密植。当土壤5~7cm深处的地温稳定在8℃时,即为播种时期。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适期早播。春播播种时期一般为4月20日~5月10日。播种方法有机械播种和人工等距播种两种。播深3~5cm,覆土一致,播后及时镇压。
(6)田间管理
① 间苗定苗 当小苗刚拱土,子叶尚未展开时,进行铲前深松一犁。当小苗一对单叶未展时进行人工等距间苗。
② 适时铲趟 当大豆小苗长出一对单叶至第一片复叶时进行头遍铲趟,7~8天后苗高10cm左右进行第二遍铲趟,二遍铲趟后10天左右,大豆封垄前(6~8片复叶)进行第三遍深铲深趟。
③ 化学除草 使用符合NY/T 393-201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要求的农药,选用安全、低毒、无残留除草剂品种。
a.苗前土壤处理 可单用50%乙草胺、72%异丙甲草胺、90%乙草胺、48%甲草胺等除草剂,按常规用量;或每亩用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8~12mL加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200mL,进行苗前土壤喷雾;或播后苗前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30mL加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1~1.67g;或每亩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67mL。
b.苗后除草 在大豆出苗后,当阔叶杂草2~4叶期时,每亩用48%灭草松水剂167~200mL,兑水40kg,进行第一次茎叶喷雾;禾本科杂草4~6叶期时,每亩用12.5%烯禾啶乳油100mL,或5%精喹禾灵乳油50~60mL,兑水40kg,进行第二次茎叶喷雾。或每亩选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mL加24%乳氟禾草灵乳油23~27mL,在大豆苗期喷施。遇干旱应适当加大兑水量。苗后除草还可每亩选用12.5%烯禾啶乳油60~100mL,或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60mL,或25%氟磺胺草醚水剂60~100mL,或24%三氟羧草醚水剂60~100mL。
④ 灌水防旱 有条件的地方,在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及时灌溉。采用喷灌时,每次灌水定额以20~30mm为宜。灌后应及时中耕松土。
⑤ 及时追肥 大豆生育后期发现脱肥,每亩用尿素1kg,加磷酸二氢钾600g,兑水50kg进行叶面喷施。
⑥ 化学调控 7月中旬若发现徒长、倒伏地块,每亩用2,3,5-三碘苯甲酸3~5g,加酒精溶解后,兑水35~48kg喷施。
(7)病虫害防治
① 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 播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兑水1~1.5kg拌种子20kg闷种4~6小时,阴干后播种,或在傍晚用上述农药灌幼苗,每株50g。
② 根潜蝇 可选用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5%播前3~6天内湿拌种。
③ 二条叶甲、黑绒金龟子、蒙古灰象甲等苗期害虫 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④ 大豆蚜虫 发现蚜虫点片危害,卷叶率3%或百株3000头以上时,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施。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60~100g,500~800倍液连续喷施2次,间隔3天。
⑤ 大豆食心虫 在大豆食心虫脱荚入土前,将白僵菌菌粉与草炭土按1∶9混拌均匀,按每亩5.3kg均匀地撒在大豆田垄上。在大豆食心虫成虫发生期,每亩用80%敌敌畏原液123~150g,制成600根药棍,在田间每隔5条垄台上插一趟,棍约插在大豆植株的1/3处,相距4~5步远,用熏蒸法防治。
⑥ 大豆胞囊线虫病 可用种子量的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同时兼防根腐病。
⑦ 大豆灰斑病 选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3%拌种,同时可在大豆花荚期,每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g兑水30kg喷雾。
⑧ 大豆花叶病 选用0.5%氨基寡糖素水剂600~800倍液喷雾,苗期喷3~4次,间隔7~10天喷1次。
(8)适时收获 在黄熟期豆叶全部脱落后5~7天收获。收获时间宜在中午前。如果茎和籽粒含水分较多,割后放在地里晒5~7天再运回场院。如水分较少,收割后立即运回场院,待干后脱粒。
2.什么是大豆“三垄”栽培法,其增产机理是什么?
东北春大豆“三垄”高产栽培法原称“旱作大豆机械化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所谓“三垄”,即是在垄作基础上采用三项技术措施:一是垄底深松播种,二是垄体分层施肥,三是垄上双条精量点播。该技术适应于平川地、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丘陵坡岗地土壤墒情不好的地块不宜应用。其优点是改平翻为翻、耙、松相结合;改平作为垄作,改表层浅施种肥为测土分层深施肥;改单条平播为垄上双条精密点播;同时还将病、虫、草单一防治改为病、虫、草与田间中耕管理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防治及管理;将一机单用改为一机多用。
(1)土壤深松 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准,一般深度以25~30cm为宜。根据深松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垄体深松、垄沟深松和全方位深松。
① 垄体深松 也称为垄底深松,深度为耕层以下8~12cm。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整地深松也叫深松起垄,这种方法是结合整地进行深松起垄,如搅麦茬深松和在已经耕翻或耙茬的基础上深松起垄;另一种是深松播种,使用大型“三垄”耕播机在垄体深松的同时,进行深施肥和精量播种,这种方法是三种技术一次作业完成。
② 垄沟深松 用深松铲对垄沟进行深松,深度为耕层以下10~15cm。根据时期的不同,可分为播后出苗前垄沟深松和苗期垄沟深松等。
③ 全方位土壤深松 利用全方位深松机对整个耕层进行深松,可以做到土层不乱,加深耕作层,深松深度可达50cm以上。
深松的增产作用:首先,土壤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有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根瘤的形成。“三垄”栽培的大豆根系多分布在0~50cm土层中,而没有进行深松的地块,大豆根系分布在0~37cm土层中,扎根深度深松比不深松的深13cm。深松地块的大豆单株根数较未深松地块的多5~7条,根鲜重增加5.6g,根瘤数增加12个。其次,在播种的同时进行垄沟深松,可以起到防寒增温、疏松土壤、促进大豆早生快发的作用。据调查,在出苗至第一复叶展开期间,深松地块0~20cm耕层的地温较未深松的高0.5~1℃,深松地块比未深松地块可提早成熟2~3天。最后,深松可以创造一个虚实并存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抗涝的能力。
(2)垄体内分层深施肥 在测土施肥的基础上,采用垄体内分层深施基肥,要与垄底深松同时进行。基肥宜占施肥量的2/3,种肥加追肥共占1/3。根据土壤肥力差异,每亩施肥量为:纯氮2~3kg,纯磷4~6kg。化肥作种肥,施肥深度在要10cm以上,即化肥施在种下5cm处为宜。化肥作基肥,施肥深度要达到15~20cm,即施在种下10~15cm处为宜。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型“三垄”耕翻机不仅能做到深施肥,还可以做到种肥和基肥同时施入,做到分层施肥。
化肥深施的增产作用:化肥深施克服了种、肥同位烧种、烧苗问题,同时可以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一般可提高10%~15%)。肥料深施后,促使大豆根系下扎,有利于提高其抗旱能力。另外,深施可以做到合理增加化肥施用量,延长供肥时间,满足大豆生育全过程对肥的需要。
(3)垄上双条精量播种 精量播种是实现大豆植株分布均匀、克服缺苗断条、合理密植、提高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三垄”栽培法要求大豆品种高产、耐肥、抗倒伏、抗病虫害,以中早熟品种为好,种子要经过6~8mm筛子组成的双层筛筛选,或由人工粒选,种子净度在99%以上,发芽率95%以上,以保证单粒播种质量。垄上双条播小行距为12~15cm,播种深度为5cm,种肥和种子之间的距离应在5~7cm,以防止烧种和影响出苗。目前除在劳动力充足的地方,农民采用人工扎眼、人工摆籽等人工精量播种的方法外,绝大多数的地方都已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机械精量播种能做到开沟、下籽、施肥、覆土、镇压连续作业,其不但加快了播种进度,缩短了播期,同时还能保证播种质量。
精量播种的增产作用:大豆实行精量播种,一是能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做到植株分布均匀,解决了以往大豆生产上存在的稀密不匀、缺苗断垄的问题;二是改善了大豆植株生育环境,使群体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较好地协调了光、热、水、肥的矛盾;三是增加了单株营养面积,提高了单株生产力。
3.大豆“三垄”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大豆“三垄”栽培技术是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体系,不仅仅是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的简单组合,它必须和其他栽培技术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增产潜力。
(1)选择品种 要选择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秆强、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品种,并做到合理搭配。种子要定期更换,不要年年都用自留种子。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杂质,使种子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种子大小均匀。
(2)精细整地 整地要做到耕层土壤细碎、地平,提倡深松起垄,垄向要直,垄宽一致,最好是伏秋精细整地,秋施农家肥,有条件的也可以秋施化肥,在上冻前7~10天深施化肥较好。在整地方法上,要大力推行以深松为主体的松、耙、旋翻相结合的整地方法。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采用伏秋翻同时深松,或旋耕同时深松,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耙深12~15cm。对于垄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时要起好垄,达到待播状态;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扣垄并镇压;有深翻深松基础的玉米茬,早春耢平茬坑,或用灭茬机灭茬,达到待播状态。
(3)适时播种 要做到适期播种,黑龙江地区一般在5月10日~15日播种,吉林、辽宁播期在4月中旬。春播时墒情较好的地方,可采用多项作业一次完成的深松播种方法。精量播种要根据保苗株数,计算好播量,然后在垄上进行双行精量播种,双行间小行距10~12cm。机械垄上等距穴播,穴距一般在18~20cm,每穴3~4株。播种深度以镇压后4~5cm为宜,播种、镇压要连续作业。
(4)合理施肥 结合整地起垄施入农家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1500kg。除施用农家肥外,提倡应用大豆有机复合肥。化肥的施用要做到氮磷钾搭配,并因地补充微肥,有条件的要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没有配方施肥条件的地方,应按照减磷、增钾的原则确定。中等肥力地块,一般每亩施磷酸二铵7~10kg、硫酸钾3~4kg。利用大型“三垄”耕播机深施肥,可做到分层施入。施肥量大时,第一层施在种子4~5cm外,占施肥总量30%~40%,第二层施于种子8~15cm处,占施肥总量的60%~70%。在施肥量偏少的情况下,第二层施在种子8~10cm处即可。
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可结合二遍地铲后趟前追施氮肥,每亩施尿素2.5~5kg,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或在大豆初花期每亩用尿素600g,加磷酸二氢钾100g,溶于40kg水中喷施。
(5)化学除草 土壤墒情好,可采取土壤封闭处理(包括秋施药与播前施药),或采取播后苗前处理,不提倡苗后茎叶处理。
4.什么是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其增产机理是什么?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缩小行距、增加密度、扩大群体提高单产的一种栽培模式。主要的模式有三种:一种是小垄窄行密植栽培,一种是大垄窄行密植栽培,一种是深松窄行平播密植栽培。其增产机理是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干物重,提高收获指数,选用半矮秆且秆强品种防止增加密度引起的植株倒伏,从而实现大豆高产。
(1)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光能利用率 作物产量与单位面积上截获的光能关系极大,也与田间叶片分布状态有关。大豆获得高产的理想种植方式是株行距相等,在这种方式下,植株间竞争最小。因此,高产的田间分布应当是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缩小、行内之间的距离加大。大豆窄行密植的理论基础即增加密度、增加叶面积,以提高光合效率;缩小行距以保证植株分布均匀,使株行距尽量相等。
窄行密植,首先是增加了叶面积,在开花期和结荚期,窄行密植的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其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增加叶面积、持续较长时期的绿色面积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重要条件,也是大豆高产的关键。其次是改善了光分布,由于窄行密植使植株分布得更均匀,克服了宽行种植时植株分布不均匀的缺点,因而单株受光更均匀,也为提高光能利用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根瘤数、根瘤重量,由于增加了密度,单株的根瘤数和重量减少,但是单位面积根瘤数在结荚期和鼓粒期均与密度呈正相关,根瘤鲜、干重除结荚期外也与密度呈正相关。
(2)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的干物质重量 随着密度增加,尽管单株的干鲜重下降,但群体的干鲜重在不发生严重倒伏的情形下,呈增加趋势。而大豆经济产量与干物质重量显著相关,窄行密植由于增加了密度,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增加,最后表现为窄行密植增产。
5.大豆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大豆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适于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一种窄行密植栽培法,其要点是:采用矮秆中早熟品种,加大种植密度,增加产量。
(1)选用良种 选用矮秆、半矮秆抗倒伏、丰产性好的中早熟品种。播种前,用种衣剂进行包衣,以防治地下病虫害。
(2)整地施肥 选择排水良好的岗地或平川地,前茬以小麦、玉米、马铃薯或杂粮茬为佳,避免重茬、迎茬。结合秋整地,进行土壤深松,深度30~40cm,起成宽45cm的垄,达到待播状态,也可随播随起垄。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1500kg。
(3)抢墒密植 当地温稳定在7~8℃时即开始播种,每亩保苗2.6万~3万株,垄上双行。
(4)除草保墒 铲前趟一犁,实现三铲三趟或根据杂草种类,选择相应除草剂进行封闭灭草或茎叶处理。
(5)追肥促熟 在大豆初花期每亩用尿素1kg进行叶面喷施。
(6)化控防倒 大豆前期长势较旺时,为防止徒长,于大豆初花至盛花期,用多效唑喷施叶面,可抑制营养生长,防止倒伏,减少落花落荚。
(7)深松抗涝 没有进行深松的地块,中耕期间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苗期垄沟深松,增强大豆抗涝能力。
(8)拔净大草 大豆生育中后期,人工拔大草1~2次,达到地净无杂草。
6.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就是变常规垄为大垄,即把常规垄(垄距60~77cm)3垄变2垄或2垄变1垄,使垄距改为90~105cm或120~140cm;在垄上实行多个窄行种植,一般种植4~6行;密度比常规栽培增加30%左右。
(1)品种选择 选择成熟期适宜或略早的矮秆、抗倒伏、丰产性好的品种。
(2)合理密植 由于该项技术在生产上采用的多是当地常规垄作品种,因此种植的密度不宜过大。早熟矮秆品种每亩适宜的保苗株数为2.5万~3.3万株,干旱区或丘陵易旱区每亩适宜保苗2.3万~3万株。
(3)深松整地 采取大垄窄行密植,由于垄上行数增加,对播前整地的要求比常规垄作更为严格,不仅要求耕层深厚,垄上还必须做到表土平整、地净、土壤细碎。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要进行伏秋翻地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在25cm以上,全方位深松深度可达50cm。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伏秋翻地或耙茬后深松起垄,达到待播状态。在翻耙或起垄的同时,要深施农家肥或化肥。
(4)施足基肥 中等肥力地块,每亩施农家肥1000kg以上,化肥施用量比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并做到氮磷钾平衡施用。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kg、硫酸钾(或氯化钾)4~5kg、尿素3~5kg。用化肥作种肥时,要深施于种下5cm以上,或分层深施于种下7cm和14cm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此外,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加施一些微肥。
(5)适时播种 当地温稳定在7~8℃时即可开始播种。黑龙江省北部和东部地区约在5月1日~15日,中南部地区在4月25日~5月10日。垄上按行等距精量播种,3垄变2垄的垄距为90~105cm的大垄,在垄上播4行。2垄变1垄的垄距为120~140cm的大垄,在垄上可播种6行,播种深度3~5cm(镇压后),播后要及时镇压。
(6)病虫防治 针对根腐病、胞囊线虫等地下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要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及病虫害种类,因地制宜地选择大豆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7.大豆深松窄行平播密植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大豆深松窄行平播密植栽培法,是继“三垄”“大垄密植”之后又一新的高产栽培模式。它综合了深松、旋耕整地等先进技术,以肥保密,以密增产,增加冠层叶面积指数,提高光能截获率,实现了大豆生产的节本增效。
(1)选茬整地 选小麦茬、玉米茬及一年大豆茬,耕层深、肥力中等偏上的平地,深松深度35~40cm,旋耕深度12~15cm,耙细耢平待播。
(2)品种选择 选用矮秆或半矮秆的秆强、抗倒伏、喜肥、耐密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品种。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净度达98%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选用大豆种衣剂包衣。
(3)施足基肥 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kg、磷酸二铵15kg、尿素7.5kg、钾肥5kg。
(4)合理密植 垄宽130cm的大垄,垄上播6行,小垄距22cm,大垄距50cm,播深3~5cm。5月5日~20日播完,随播随镇压。每亩保苗2.3万~3万株。
(5)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每亩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30mL+48%异草松乳油50mL+70%嗪草酮乳油20mL喷雾,或每亩用43%豆乙合剂250mL喷雾。对个别封闭效果不好的地块可选用茎叶处理,每亩用12.5%烯禾啶乳油100mL+25%氟磺胺草醚水剂66mL喷雾。
(6)田间管理
① 根据虫情预报及田间发病情况及时防治食心虫和灰斑病。
② 花前、花后喷惠满丰等叶面肥促熟、提质、增产。
8.什么是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有何特点?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具有保墒、集雨、增温、防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利用,以及延长大豆生育期的作用,抗旱、增产效果显著。
(1)主要模式 大豆机械化行间覆膜栽培技术主要有平作行间覆膜和大垄垄上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一般干旱地区、风沙较大地区采用平作行间覆膜。在生育前期干旱,后期雨水较多的地区采用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其不适用于无干旱发生的地区或者二洼地、易内涝的地块。
(2)大豆行间覆膜增产机理 利用覆盖物对土壤地下水的利用,在干旱地区和干旱年份以增加水分而提高光合效率;以增加温度抗御早春低温;以水分调节肥料的利用率;选用秆强品种防止倒伏,保证高产的实现。
(3)增产特点 具有显著的增产、提质、增效特点。大豆出苗率高,减少播种量25%;膜内杂草得到控制,减少除草剂用量40%;大豆覆膜起垄、镇压,中耕次数少,减少机械作业费;在干旱条件下表现为产量高、含油量高;提高了大豆抗灾能力,尤其在干旱年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9.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1)选地整地 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伏秋整地,严禁湿整地。要求对麦茬等没有深松基础的实行深松;玉米茬等有深松基础的采用耙茬或旋耕。深松深度35cm以上,耙茬深度15~18cm,旋耕深度14~16cm。要求整地后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达到播种状态。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的整地要在伏秋整地后,起宽1.3m的平头大垄,并及时镇压。起平头大垄要求垄台高度镇压后应达到10~15cm,垄台面宽≥90cm,垄台平整,土碎无坷垃,无秸秆,地头整齐,垄距均匀一致,垄向直,有条件的进行秋施肥、秋施药,适时镇压确保土壤墒情好。
(2)品种选择 要根据当地积温或无霜期,选用适宜熟期类型的品种,保证品种在正常年份能充分成熟,又不浪费有效光热资源,一般选用当地主栽品种或与主栽品种熟期相近的、主茎发达、中短分枝、茎秆直立、单株生产力高、秆强抗倒伏品种。
(3)选择地膜 大豆行间覆膜,要选用拉力较强、厚度为0.01mm、宽度为60~70cm的地膜。
(4)种子处理 种子要求进行机械精选,精选后的种子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13.5%,粒型均匀一致。精选后的种子要进行包衣,在根腐病发生严重,pH为5.5~6.5的地区土壤选用配方如下:每10kg大豆种子用2.5%咯菌腈乳油15mL+益微(有益微生物制剂,主要成分为芽孢杆菌)10~15mL(g);或每10kg大豆种子用35%多·克·福种衣剂150mL+益微10~15mL(g);或每10kg大豆种子用2%宁南霉素水剂100~150mL+益微10~15mL。
在pH大于6.5的地区土壤选用配方如下:每10kg大豆种子用2.5%咯菌腈乳油15mL+35%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4mL+益微10~15mL(g);或每10kg大豆种子用2%宁南霉素水剂100~150mL+益微10~15mL;或每10kg大豆种子用35%多·克·福种衣剂150mL+益微10~15mL(g)。
(5)适时播种 采用覆膜技术种植大豆的地块,可以提早播种。一般可以比正常播种期提早7天。确定播期的原则是:当5cm耕层5天稳定通过5℃或略早时开始覆膜播种。一般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为4月20日~5月1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和内蒙古大豆主产区为4月28日~5月5日,辽宁省4月15日~5月5日,吉林省平原区4月15日~25日、山区或半山区4月20日~5月1日。
(6)覆膜标准 要求覆膜笔直,两边压土各10cm,风沙小的地区每间隔10~20m膜上横向压土,风沙大的地区每间隔5~10m膜上横向压土,防止大风掀膜。并要使膜成弓形,以利于接纳雨水。
(7)播种标准 播种采用机械播种。膜外精量点播,要求播量准确,正负误差不超过1%,行要直,苗带间距为65cm。种子距膜3~5cm。种植密度应当遵循“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的原则。种植密度一般因品种而异,主要根据植株的繁茂程度来确定,植株高大繁茂,分枝多的品种,适于较小的密度;植株矮小繁茂性差,分枝差的品种适于较大的密度。因肥水条件而异,一般同一大豆品种,肥水条件好时,植株生育繁茂,密度宜小些;相反,肥水条件差,密度宜大些。因种植方式而异,大豆行间覆膜方式的每亩保苗应在1.6万~1.7万株。
(8)化学灭草 灭草方式以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提倡播前土壤处理和秋施药技术。苗前施药比苗后施药药效稳定,成本略低,产量高效益好,秋施药又比春季苗前施药效果稳定、产量高。大豆苗前安全性好的除草剂有丙炔氟草胺、异草松、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唑嘧磺草胺、噻吩磺隆、咪草烟等。具体使用方法参见本书用药疑难解析部分。
(9)中耕管理 在大豆生育期内机械中耕三遍。第一遍中耕在大豆出苗期进行,中耕深度以15~18cm为好,或于垄沟深松18~20cm,要垄沟和垄帮有较厚的活土层;第二遍中耕在大豆2片复叶时进行,深度以8~12cm为宜,这次中耕可以高速作业,以提高用土挤压苗间草的效果;第三遍中耕深度仍以8~12cm为好,要注意防止伤根。
(10)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灰斑病等病虫害,其防治技术参见本书病虫害防治部分。
(11)化学调控 行间覆膜能提墒、增墒、增温,提高肥料利用率,使大豆植株生长旺盛,因此,应视植株生长状况,在初花期选用多效唑、三碘苯甲酸等化学调控剂进行调控,控制大豆徒长,防止后期倒伏。
(12)残膜回收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它便于残膜回收,可避免白色污染。残膜回收最好在大豆封垄前也就是7月初进行,将残膜全部清理、回收,最好使用起膜中耕机,随起膜随中耕,防止后期杂草生长并接纳雨水,起膜后覆膜的行间进行中耕,可防止杂草后期生长并接纳雨水,防旱防涝。
(13)收获 收获时,可采用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当田间植株70%以上落叶,植株变黄时,进行机械或人工割晒。
该套技术适宜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要注意在雨水多和低洼地区千万不要采用这种模式。
10.什么是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有何优越性?
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又称大豆少耕、免耕技术。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法,即在满足作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田间作业,并将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要求残茬覆盖率≥30%,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措施保证播种质量。该技术主要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深松、控制杂草、秸秆及地表处理4项内容。其核心是免耕播种,其技术实质是通过残茬覆盖地表和简化耕作,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保护环境和资源。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铧式犁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由于保护性耕作使一定比例的残茬覆盖于地表,覆盖层可起到减少水分蒸发、减缓地表水流速和蓄水的作用;不翻地,土壤中的毛细管保持畅通,团粒结构保持完整,土壤持水和蓄水能力大为增强。在降水量相等的条件下保护性耕作的地块越冬后,土壤含水量比对照田高17.4%。
其优越性可概括为:一是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二是能够减少地表沙尘飘移;三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四是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五是可以提早播种,延长大豆生育期,有利于选用中晚熟高产优质的大豆良种,提高产量;六是有利于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秸秆焚烧和大气污染。
11.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有哪些?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1)秸秆覆盖技术 包括秸秆粉碎还田覆盖、留茬覆盖和整秆还田覆盖。
① 秸秆粉碎还田覆盖 如果前茬是玉米,玉米秸秆量一般过大,可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还田方式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装置和秸秆粉碎机作业两种,以后再用圆盘耙进行表土作业;春季地温太低时,可采用浅松作业。
如果前茬是小麦,可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同时将秸秆粉碎并抛撒还田,地表不平或杂草较多时可用浅松作业,秸秆太长时可用粉碎机或旋耕机浅旋作业。还田方式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装置和秸秆粉碎机作业两种。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具作业要求以达到免耕播种作业要求为准。
② 整秆还田覆盖 一类是玉米整秆还田覆盖,适合冬季风大的地区。当前茬是玉米时,人工收获玉米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以免秸秆被风吹走;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倒,或人工踩倒。
另一类是小麦整秆还田覆盖,适合机械化水平低,用割晒机或人工收获的地区。其具体操作为:将麦秆运出脱粒,土地进行深松,再覆盖脱粒后的整秸秆。
③ 留茬覆盖 适合风蚀严重、以防治风蚀为主、农作物秸秆需要综合利用的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采用机械收获时留高茬+免耕播种作业、机械收获时留高茬+粉碎浅旋播种复式作业两种处理方法。
留高茬即是在农作物成熟后,用联合收获机或割晒机收割作物籽穗和秸秆,割茬高度控制在玉米至少20cm,小麦至少15cm,残茬留在地表不做处理,播种时用免耕播种机进行作业。
(2)免耕、少耕播种技术
① 免耕播种 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
② 少耕播种 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经必要的地表作业(耙地、浅松)后进行播种。大豆一般亩播种量为4~5kg。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cm,沙土和干旱地区播种深度应适当增加1~2cm。施肥深度一般为8~10cm(种肥分施),即在种子下方4~5cm。
(3)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高产、优质、耐除草剂的大豆品种。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要求种子的净度≥98%,纯度≥97%,发芽率≥95%。播前应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浸种处理。每亩播种量掌握在5~6kg。
(4)施肥 播种时亩施磷酸二铵15kg、氯化钾10kg,或大豆专用复合肥30kg。注意将种子与肥料分开,肥料深施。也可在分枝期结合中耕培土施肥。
(5)病虫草害防治 应用少、免耕技术要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出苗期喷洒除草剂,出苗后期机械或人工锄草。
(6)化学调控 高肥力地为防止大豆倒伏,可采用多效唑等化学调控剂在初花期进行调控。低肥力地块为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可在盛花、鼓粒期于叶面喷洒少量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硼、锌微肥及其他营养剂。
(7)及时排灌 大豆花荚期和鼓粒期遇严重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雨季遇涝要及时排水。
(8)注意事项 该技术特别适合年降水量250~800mm的地区,虽然对土壤类型没有限制,但对黏重、排水性能差的土壤要慎重。应用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 保证播种质量 由于地表不平整、覆盖物分布不均等,有可能出现播种深浅不一,种子分布不均,甚至缺苗断垄等问题。必须注意从改进播种机性能、改善地表状态两方面来保证播种质量。
② 及时控制杂草 翻耕有翻埋杂草作用,保护性耕作相对来说失去了一项控制杂草的手段;其次受秸秆遮盖,药液不易直接喷到杂草上,对杀草效果会有一定影响。可通过调整施药时间、加强出苗后田间管理解决。
③ 因地制宜制定工艺 如冷凉风沙区,保护性耕作重点在于控制沙尘暴和农田沙漠化,减少地表破坏,不能采用旋耕等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