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脑和脑神经的解剖学名称和术语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端脑、间脑、小脑和脑干。
一、端脑
端脑即大脑,由左、右大脑半球、半球间连合及内腔构成。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层称为大脑皮质(习惯上称为大脑皮层),深部的白质称为髓质,埋在大脑髓质内的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习惯上称为基底节),大脑半球内的腔隙称为侧脑室。每侧大脑半球借三条恒定的沟,即外侧沟(裂)、中央沟和顶枕沟分为5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及岛叶(图2-2、图2-3)。
图2-2 大脑半球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A. 左侧大脑半球凸面;B.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C. 脑的底面
图2-3 大脑皮质的主要中枢示意图
A. 左侧大脑半球凸面;B.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
【大脑纵裂】 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纵行裂隙,正中矢状位,内有大脑镰分隔左右,底面为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束板,称为胼胝体。
【外侧裂】 位于大脑凸面的外侧,起于大脑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上外侧面,再向后上方行进,末端分为短的前支、升支和长的后支。它是大脑凸面最明显和最深的沟,分隔额叶、颞叶、顶叶及岛叶。
【中央沟】 位于中央前、后回之间,起于大脑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下端与外侧沟隔一脑回。
【胼胝体沟】 沿胼胝体背面绕行,移行于海马沟。在胼胝体沟上方,有与之平行的扣带沟。
【白质】 由各种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由于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含有类脂质,色泽亮白,而称白质。白质控制着神经元共享的讯号,协调脑区之间的正常运作。20岁时白质才基本发育完全,其生长的时机与成熟程度,会影响到学习、自我控制与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及病态性说谎等,“年少轻狂”的原因之一是白质未发育完全。
【灰质】 由大量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形成,灰色产生于神经元细胞体和毛细血管。灰质主要包括三部分:①脊髓灰质,位于脊髓深部;②脑深部灰质,如丘脑、下丘脑、基底核、脑干(黑质、红核、橄榄核、脑神经核团)及小脑深部核团;③皮质,大脑表面及小脑表面。
【胼胝体】 是联络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构成的束板,位于大脑正中矢状切面上,呈弓状,分为嘴、膝、干、压四部分。组成胼胝体的纤维向两半球内部的前、后、左、右辐射,连系额、顶、枕、颞叶。胼胝体阙如或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疾病,可能会出现轻度智力低下,轻度视觉障碍,交叉触觉定位障碍;严重者出现运动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和癫痫。
【中央旁小叶】 在半球的内侧面,是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面的延伸部分。其后部接受对侧足、趾的感觉;前部支配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和对侧小腿以下骨骼肌的运动。此处病损可引起膝以下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以及排尿、排便障碍。
【扣带回】 扣带沟与胼胝体沟之间的脑回。前部参与许多复杂的躯体和内脏运动功能和痛反应,后部监控感觉和空间定位及记忆作用的组织。扣带回还与注意有密切关系。
【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功能上左右交叉,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身体各部分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该区的前方是“辅助运动区”,主要是参与自身产生和控制的运动,而不是在外界刺激下所产生的运动,例如运动规划、运动序列规划和身体两侧的协调(如双手协调)。
【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射,左右交叉,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也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例如手指和唇的感受器最密,在感觉区的投射范围就最大。
【运动性语言区】 在优势半球额下回后1/3部,即三角部的后部和岛盖部,又称Broca区(布罗卡语言区)。主司说话功能,如果此区受损,患者虽能发音,却不能说出具有意义的语言,称运动性失语。
【书写区】 在优势半球额中回的后部,紧靠中央前回的管理上肢(特别是手肌)的运动区。此中枢主管书写功能,若受伤,虽然手的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绘图等精细动作发生障碍,称失写症。
【听觉性语言区】 位于优势半球的颞上回后部,它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听到、理解别人的语言。此中枢受损后,患者虽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理解讲话的意思,自己讲的话混乱而割裂,答非所问,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和正常说话,称感觉性失语。
【视觉性语言区】 又称阅读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顶下小叶的角回,靠近枕叶的视觉区,与文字的理解和认图密切相关,受损时,尽管视觉无障碍,但对原来认识的字不能阅读,也不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称失读症。
【Wernicke区】 研究表明,听觉性语言中枢和视觉性语言中枢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故将它们合称为Wernicke区(威尔尼克区),于1874年由德国学者Wernicke C.发现。该区包括颞上回、颞中回后部、缘上回以及角回,损伤后产生严重的感觉性失语症。
【基底核】 俗称“基底节”,是大脑深部一系列神经核团组成的功能整体,位于白质内,位置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主要功能为控制自主运动、整合调节细致的意识活动和运动反应。
【尾状核】 是由前向后弯曲的圆柱体,分为头、体、尾三部,位于丘脑背外侧,延伸至侧脑室前角、中央部和下角。
【豆状核】 位于岛叶深面,在水平切面上呈三角形,并被两个白质的板层分隔成三部,外侧部最大称壳,内侧两部分合称苍白球。在种系发生上,尾状核和壳出现较晚且起源于端脑,合称新纹状体;苍白球出现较早且起源于间脑,称旧纹状体。
【屏状核】 位于岛叶皮质与豆状核之间,它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称外囊,与岛叶皮质之间的白质称最外囊。
【内囊】 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水平切面上呈V字形,分前肢、膝和后肢三部。内囊不是“囊”,而是一条V形的狭窄地带,相当于海峡,是一侧大脑半球白质纤维的交通枢纽,是脑卒中的高发区。内囊损伤时,出现“三偏”:对侧偏身感觉丧失、对侧偏瘫和对侧偏盲。
【杏仁体】 就是常说的杏仁核,属于基底核,位于侧脑室下角前端的前上方,海马旁回钩的深面,与尾状核的末端相连。杏仁体与内脏和躯体运动、内分泌、行为、记忆等有关。研究发现,杏仁体是恐惧记忆建立的神经中枢组织,在人的各种情绪当中,占有着重要角色。一般认为,精神运动型癫痫发作的焦点在杏仁核和海马。
【海马】 为沿着侧脑室颞角基底的凸起结构,酷似海马,故名,长约5cm。海马结构包括海马、齿状回和海马残体三部分。海马结构不仅与嗅觉有关,更与内脏活动、情绪反应和性活动关系密切,损伤后主要引起短期记忆和空间记忆障碍。海马结构还与复杂部分性癫痫有关,80%的颞叶癫痫源自海马,并伴有海马硬化表现。
【海马旁回钩】 海马旁回的前部环绕海马沟的前端形成的钩状脑回,其内侧缘位于中脑外侧。临床常讲的“颞叶钩回疝”的疝物就是这个结构。
【伏隔核】 位于隔区与尾状核头之间偏下方,是基底前脑的一个较大的核团,与躯体运动、内脏活动整合以及镇痛机制等有关。伏隔核参与多巴胺能奖赏系统,与成瘾机制有关,有学者将伏隔核定向毁损术用于辅助戒毒。
【侧脑室】 左右各一,分为四个部分:中央部位于顶叶内,介于室间孔与胼胝体压部之间;前角伸向额叶,属于室间孔前方的部分;后角伸入枕叶,下角伸入颞叶。侧脑室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第五脑室】 即透明隔间腔。胎儿4个月时,原始透明隔内形成中缝,发展为分离的小叶,小叶间隙双侧壁平行,内充脑脊液,在生后2个月小叶融合,透明隔腔消失。但有12%~15%的腔直到成年仍存在。
【第六脑室】 又称穹窿腔、Verga腔,位于穹窿连合与胼胝体间的水平裂隙,不恒定。多由海马连合闭合不全所致,不属于脑室系统,常由第五脑室向后扩展形成,亦可单独存在。大多数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脉络丛】 位于各个脑室中,由软脑膜及其上的血管与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其中有些部位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而形成脉络丛,为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丘纹静脉】 即丘脑纹状体静脉,左右各一,由分布于脑室壁、纹状体和丘脑等处的静脉汇合而成,自后向前行至室间孔后缘与隔静脉相连。侧脑室手术中,该静脉为重要解剖标志,损伤后会引起严重并发症。
【豆纹动脉】 为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包括内侧豆纹动脉和外侧豆纹动脉两组,自大脑中动脉M1段发生,供应基底核区,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大多为此血管上的微小动脉瘤破裂所致。
【大脑大静脉】 又称Galen静脉,是连接和汇入直窦的最大静脉,主要引流大脑深部的静脉血流。
【脑膜中动脉】 为营养脑膜的主要动脉,来自上颌动脉,从棘孔入颅。在巨大型中颅底脑膜瘤手术之前,可以将该动脉行血管内栓塞,以减少出血风险。
二、间脑
间脑位居中脑与端脑之间,包括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等5部分,是仅次于端脑的中枢高级部位。两侧间脑之间为一个矢状位的窄腔,即第三脑室(图2-4)。
图2-4 大脑切面示意图(显示脑深部结构)
A. 通过基底神经核的水平切面;B. 通过丘脑和乳头体的冠状切面
【背侧丘脑】 又称丘脑,为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为全身感觉信息(除视、听觉外)向大脑皮质传递的最后中继站。
【丘脑综合征】 是丘脑病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丘脑三联征:①病变对侧肢体轻瘫;②病变对侧半身感觉障碍,以深感觉障碍为主;③对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偏瘫一般较轻,偏身感觉障碍比较明显,偏身共济失调一般在也比较轻。有的可以表现为一侧肢体疼痛,称丘脑痛,一旦出现,逐年加重,典型表现为对侧肢体的弥漫性、难以忍受的持续性疼痛,呈爆发样加重,触碰、冷热等不同刺激均可引发长时间的弥漫性异常不适感或疼痛。患者往往诉说这种痛比死都难受,临床处理非常麻烦。
【内侧膝状体】 是听觉传导通路在间脑的中继站,接受下丘来的听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投射至颞叶的听觉中枢。
【外侧膝状体】 为视觉传导通路的中继站,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继而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投射至枕叶的视觉中枢。
【底丘脑核】 紧邻内囊的内侧,黑质内侧部的上方,与苍白球之间有往返纤维联系。底丘脑核与苍白球同源,主要功能是对苍白球起抑制作用,一侧病变可致半身颤搐。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中,为可选靶点之一。
【下丘脑】 位于丘脑的前下方,被第三脑室分成左、右两半,从前向后分为4个区:视前区(位于视交叉前缘)、视上区(位于视交叉上方)、结节区(位于灰结节内及其上方)和乳头体区(位于乳头体内及其上方)。它是调控内脏活动、内分泌功能和情绪行为等活动的中枢,通过三个途径对机体进行调节:①发出下行传导束,到达脑干和脊髓的自主神经中枢,调节内脏活动;②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沿下丘脑-垂体束输送到神经垂体内贮存,在神经调节下释放入血;③分泌多种多肽类激素,对腺垂体的分泌起特异性刺激或抑制作用。
【漏斗】 是连接灰结节与垂体腺之间的圆锥状中空结构。第三脑室伸入漏斗的部分称漏斗隐窝,通常位于垂体柄的上半段内。生殖细胞瘤可生长于此而造成尿崩症。
【垂体】 为一橘黄色的椭圆形小体,位于蝶鞍内(图2-5),表面包裹结缔组织被膜,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分泌催乳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神经垂体储存并释放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垂体腺瘤起源于腺垂体。
图2-5 鞍区解剖示意图
A. 鞍区的正中矢状断面;B. 经垂体柄的横断面
【垂体柄】 相当于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连接桥梁,主要由神经垂体的漏斗柄和腺垂体的结节部构成,血管丰富,长度约1cm。
三、小脑
小脑位于颅后窝,包括两侧膨大的小脑半球和中间狭长的小脑蚓。小脑损伤的典型表现为:①平衡失调,走路时两腿间距过宽,东摇西摆,状如醉汉;②共济失调,运动时控制速度、力量和距离障碍,如不能闭眼指鼻、不能做快速的轮替动作;③意向性震颤,肢体运动时,产生不随意的有节奏地摆动,越接近目标时越加剧;④眼球震颤,眼球非自主性有节奏地摆动;⑤肌张力低下,主要为旧小脑损伤所致。小脑拥有大脑的许多功能,如小脑某些部位损伤后也会出现失语或偏瘫。
【小脑扁桃体】 位于小脑半球下极的突出部分,紧邻延髓和枕骨大孔的两侧,当颅后窝压力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被挤入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呼吸中枢,危及生命。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也称Chiari畸形,为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平面以下引起的一系列临床改变。
【小脑蚓部】 位于小脑正中,从前向后依次为小结、蚓垂、锥体和结节。第四脑室病变手术入路往往涉及该部位,损伤后有发生缄默症的风险。小脑上蚓部病损时易向前倾倒;下蚓部病损时易向后倾倒。
【小脑核】 位于小脑白质内,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共4对。齿状核最大,呈皱缩的口袋状,属于新小脑,该核团损伤可致共济失调,也可发生缄默症。
【小脑下脚】 又称绳状体,连于小脑和延髓之间,由小脑的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两部分构成。
【小脑中脚】 又称脑桥臂,最粗大。位于最外侧,连于小脑和脑桥之间,几乎全部由对侧脑桥核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构成。
【小脑上脚】 又称结合臂,连于小脑与中脑之间。
【小脑前下动脉】 起自基底动脉下段,向外侧行,分支供应小脑前下面、绒球、蚓锥、蚓小结及小脑髓质和齿状核,该动脉还发出小支供应脑桥基底部、延髓、脑桥臂和绳状体以及第四脑室脉络丛。
【小脑后下动脉】 是椎动脉在颅内的重要分支,主要供应延髓背外侧和小脑半球后下部。行程迂曲,分为五段:①延髓前段;②延髓侧段,从橄榄最隆凸部至舌咽、迷走、副神经根起始处,此段走行不一,或上升,或下降;③扁桃体延髓段,从副神经平面沿扁桃体下行,终于扁桃体内面,常形成一个下袢;④帆扁桃体段,在小脑延髓裂内沿扁桃体内侧面向第四脑室顶上升,再转而向下,到达小脑下面,形成凸向上方的上袢;⑤皮质段,沿小脑半球表面走行,分为蚓支和半球支。
【小脑上动脉】 起自基底动脉近终点处,走向外上方,绕大脑脚至四叠体后部,发出分支供应小脑半球上面、上蚓部、结合臂、小脑髓质、齿状核等。
四、脑干
脑干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附有第Ⅱ~Ⅻ对脑神经(图2-6)。
图2-6 脑桥小脑角结构示意图
【延髓】 形似倒置的圆锥体,下端以第一颈神经最上根丝与脊髓为界,上端借延髓脑桥沟与脑桥为界。
【呼吸中枢】 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呼吸节律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分布在大脑皮质、间脑、脑桥、延髓和脊髓等各级部位,参与呼吸节律的产生和调节,共同实现机体的正常呼吸运动。20世纪初Lumsden提出三级呼吸中枢观点: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下部有“长吸中枢”,延髓有“喘息中枢”(基本节律呼吸中枢)。延髓呼吸中枢具有内在节律活动,急性枕骨大孔疝可导致呼吸骤停。延髓闩部附近的手术操作风险极高,很容易引发呼吸暂停,甚至术后呼吸很难恢复。
【脑桥】 介于中脑与延髓之间,分为腹侧的基底和背侧的被盖部。基底部主要由大量的横行纤维和部分纵行纤维构成,其正中线上的纵行浅沟称基底沟,容纳基底动脉。
【脑桥小脑三角】 在延髓脑桥沟的外侧部,延髓、脑桥和小脑的结合处,常见病变有前庭神经鞘瘤、脑膜瘤和胆脂瘤(图2-6)。
【中脑】 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顶盖和大脑脚3部分组成。大脑脚浅部主要由大脑皮质发出的下行纤维构成。两侧大脑脚之间的凹陷为脚间窝,窝底为后穿质。背侧面为四叠体,由上、下两对圆形的隆起构成,分别称上丘和下丘,其深面分别含有上丘灰质和下丘核,是视觉和听觉反射中枢。
【中脑导水管】 位于中脑背侧部,连接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通常导水管中部较宽,上、下端稍窄。邻近部位病变可令该狭窄通路闭塞,导致梗阻性脑积水。
【菱形窝】 是第四脑室的底,呈菱形浅窝。由脑桥下部和延髓背面的敞开部组成,窝底覆盖薄层灰质,灰质浅面由薄层胶质细胞构成。
【锥体束】 包括皮质核束(又称皮质延髓束)和皮质脊髓束,主要由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及其他类型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构成,亦有部分纤维起自其他皮质区,传播大脑的运动指令。皮质核束终于脑干的一般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皮质脊髓束形成本侧半脊髓的皮质脊髓前束和对侧半脊髓的皮质脊髓侧束。
【脑干网状结构】 脑干被盖的广大区域内,除了明显的脑神经核、中继核和长纤维束外,尚有神经纤维纵横交织成网状,其间散在有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核团结构,称脑干网状结构。主要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第四脑室底灰质和延髓中央灰质的腹外侧。除调控功能外,还参与觉醒、睡眠的周期节律,中枢内上、下行信息的整合,躯体和内脏各种感觉和运动功能的调节,并与脑的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有关。
【上行网状激动系统】 包括向脑干网状结构的感觉传入、脑干网状结构内侧核群向间脑的上行投射,以及间脑至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投射。使各种特异性痛、温觉以及视、听、嗅觉等信息被转化为非特异性的信息,广泛地投射到大脑皮质。这种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称为上行网状激动系统,使大脑皮质保持适度的意识和清醒。
【上行网状抑制系统】 位于延髓孤束核周围和脑桥下部内侧的网状结构内,对脑干网状结构的上部施予抑制性影响,与上行网状激动系统的动态平衡决定着睡眠-觉醒周期的变化和意识的水平。
【延髓外侧综合征】 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临床表现:①三叉神经脊束受损,同侧头面部痛、温觉障碍;②脊髓丘脑束受损,对侧上、下肢及躯干痛、温觉障碍;③疑核受损,同侧软腭及咽喉肌麻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④下丘脑至脊髓中间外侧核的交感下行通路受损,同侧Horner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上睑轻度下垂、面部皮肤干燥、潮红及汗腺分泌障碍;⑤小脑下脚受损,同侧上、下肢共济失调;⑥前庭神经核受损,眩晕,眼球震颤。
【延髓内侧综合征】 即Dejerine综合征,又称延髓旁正中综合征;如为单侧损伤,又称舌下神经交叉性瘫。临床表现:①锥体束损伤,对侧上、下肢瘫痪;②内侧丘系损伤,对侧上、下肢及躯干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③舌下神经根损伤,同侧半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脑桥基底部综合征】 如为单侧损伤,又称展神经交叉性瘫,由基底动脉的脑桥支阻塞所致。临床表现:①锥体束受损,对侧上、下肢瘫痪;②展神经受损,同侧外直肌麻痹,眼球不能外展。
【脑桥背侧部综合征】 以脑桥尾侧被盖损伤为例,主要临床表现:①展神经核受损,同侧眼球外直肌麻痹,双眼患侧凝视麻痹;②面神经核受损,同侧面肌麻痹;③前庭神经核受损,眩晕,眼球震颤;④三叉神经脊束受损,同侧头面部痛、温觉障碍;⑤脊髓丘脑束受损,对侧上、下肢及躯干痛、温觉障碍;⑥内侧丘系受损,对侧上、下肢及躯干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障碍;⑦下丘脑至脊髓中间带外侧核的交感下行通路受损,同侧Homer综合征;⑧小脑下脚和脊髓小脑前束受损,同侧上、下肢共济失调。
【大脑脚底综合征】 如为单侧损伤,又称动眼神经交叉性瘫(Weber综合征)。由大脑后动脉的分支阻塞所致,临床表现:①动眼神经损伤,同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麻痹,瞳孔散大;②皮质脊髓束受损,对侧上、下肢瘫痪;③皮质核束损伤,对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的核上瘫。
【本尼迪克特(Benedikt)综合征】 累及一侧中脑被盖的腹内侧部,侵犯动眼神经、黑质、红核,而锥体束不受影响。临床表现:①动眼神经损伤,同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的眼外肌麻痹,瞳孔散大;②黑质、红核损伤,对侧肢体震颤、强直(黑质受损),或对侧肢体舞蹈、手足徐动及共济失调(红核受损);③内侧丘系损伤,对侧上、下肢及躯干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凝视中枢】 眼球运动具有同时性、协调性,该功能通过内侧纵束完成,两侧的内侧纵束连接眼肌运动神经核(动眼、滑车、展神经核),并与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及皮质下侧视中枢(脑桥)及听觉中枢(上丘及下丘)发生联系,以完成由视觉或听觉刺激,头及眼向刺激侧发生的反射性转动。核上性眼肌麻痹定位于大脑皮质眼球同向运动中枢或其传导束,表现为两种:①侧方凝视麻痹,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破坏性病变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刺激性病变时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脑桥皮质下侧视中枢的破坏性病变时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但临床上,高血压性内囊、外囊或丘脑出血及基底节区梗死的患者,多出现双眼向病灶侧凝视,其神经解剖基础可能与额中回后部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前肢后部下行有关。②垂直凝视麻痹,上丘是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的皮质下中枢,上丘病变时,可引起眼球垂直运动障碍。上丘上半破坏性病变时,出现双眼向上同向运动不能,即Parinaud综合征;上丘上半刺激性病变时,可出现发作性双眼转向上方,称动眼危象。上丘下半损害时,可引起双眼向下同向注视障碍。
五、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共12对(图2-6)。
【嗅神经】 第Ⅰ对脑神经,负责嗅觉。损伤后(前颅底骨折或肿瘤)嗅觉可减退或缺失;受到刺激时(癫痫发作或某些肿瘤)可引起幻嗅(臭皮蛋味、烧胶皮味)。
【视神经】 第Ⅱ对脑神经,主管视觉。损伤后可出现视力障碍与视野缺损。视觉通路的不同部位损害,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及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如双颞侧偏盲,多为视交叉受累所致,常见于垂体腺瘤。
【动眼神经】 第Ⅲ对脑神经,自大脑脚内面出脑,向前穿过海绵窦侧壁及眶上裂入眶。主管眼球向上、向下、向内侧运动,上睑上提及瞳孔缩小。损伤后表现:上睑下垂,眼球外斜,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消失,头向健侧歪斜。一侧瞳孔缩小多见于霍纳(Horner)综合征。双侧瞳孔缩小,见于脑桥出血、脑室出血压迫脑干及镇静安眠药中毒。瞳孔散大多见于小脑幕切迹疝,视神经受损及阿托品类药物中毒时瞳孔亦散大。
【滑车神经】 第Ⅳ对脑神经,支配上斜肌,主管眼球向外下方转动。损伤后表现为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患者下楼时有复视,下楼动作十分困难。
【三叉神经】 第Ⅴ对脑神经。感觉纤维第一支(眼神经)主管眼裂以上皮肤、黏膜的感觉;第二支(上颌神经)主管眼、口之间的皮肤、黏膜的感觉;第三支(下颌神经)主管口以下皮肤、黏膜的感觉。出现病变时可出现三叉神经痛或面部感觉障碍及同侧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受损后可出现咀嚼肌瘫痪,受累肌肉萎缩。角膜反射通路:角膜→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感觉主核→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出现闭眼反应)。眼神经或面神经损害时,均可出现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展神经】 第Ⅵ对脑神经,主管眼球向外侧运动。损伤后表现:眼内斜视,不能外展,并有复视。
【面神经】 第Ⅶ对脑神经,主管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部分唾液腺的分泌以及舌前2/3味觉。中枢性面瘫是指中脑面神经核以上病变导致的面部肌肉瘫痪,也称为“核上瘫”。如基底核出血表现为对侧下部面肌瘫痪,只出现“下三征”,即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鼓腮不能,而上部面肌不受累。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以下的病变导致的面部肌肉瘫痪,也称为“核下瘫”,如听神经瘤所致,同时表现有“上三征”(额纹消失,不能皱眉、不能闭眼)和“下三征”。用力闭眼时,若眼球向上外方转动,且眼睑不能覆盖眼球而暴露出白色巩膜,称为Bell征。
【前庭蜗神经】 第Ⅷ对脑神经,由前庭神经和蜗神经组成,又称位听神经。前庭神经损害表现眩晕、眼球震颤及平衡障碍,蜗神经损害后表现为耳聋和耳鸣。
【舌咽神经】 第Ⅸ对脑神经,主管咽喉部黏膜感觉、唾液腺分泌、舌后1/3味觉及咽喉部肌肉运动。
【迷走神经】 第Ⅹ对脑神经,主管咽喉部肌肉、心脏、血管、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舌咽和迷走神经因解剖结构紧邻,功能相似,常一起受累,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返呛、咽反射消失。
【副神经】 第Ⅺ对脑神经,负责转颈、耸肩等运动。受损时,同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瘫痪,因对侧肌肉功能存在,故平静时下颏转向患侧;患侧肩下垂,不能耸肩。
【舌下神经】 第Ⅻ对脑神经,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主管舌肌运动。损伤后表现为患侧舌肌瘫痪,伸舌时健侧肌运动将舌推向患侧。
【后组脑神经】 即第Ⅸ~Ⅻ对脑神经。而连接脑桥的第Ⅴ~Ⅷ对脑神经被合称为中组脑神经。
【球麻痹】 “球麻痹(bulbar paralysis)”不是规范的术语,正确的术语应该是“延髓麻痹”,“球”特指“延髓”。真性延髓麻痹是直接累及延髓核团导致,属于下运动神经元性障碍,表现为说话鼻音、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还有伴咽部感觉缺失、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缩及震颤等表现,病理征常为阴性。“假性延髓麻痹”是指由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病损所致,此时咽部感觉和咽反射存在,无舌萎缩和震颤,双侧病理征阳性。
(鹿松松 洪景芳 王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