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搬迁只为远离河
连续的大雨,最终夺走了众多村民的口粮和家具,还不幸地夺走了一位五保户年迈的生命。这位隔壁家二大爷家的大堂哥,年近七十不料有此一遭,原本年迈五保户贫困潦倒已经很可怜了,还要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任凭鱼儿啃食,最终尸骨无存。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无情世道崩,这位五保户本性纯良未曾伤害过谁,只因不孕不育中年丧妻导致独身一人苟活到老却不能安享晚年。
村民们一下子害怕极了,这洪水猛兽好可怕,每隔几年就带走一两个人,下一个是谁,谁都害怕,不怕自己挨卵也怕小孩家人不小心挨卵。
村长,也就是陈明的老爹意味深长的看着渐渐褪去的洪水,眼睛湿润,嘴里念叨什么,那个被洪水冲走的是他的友仔,虽然两人年纪相差十岁有余,但是作为渔友,他们经常患难与共,感情十分深厚。
最终,陈家土鼓起勇气提议搬迁,远离这条让人害怕极了的平江。出乎意外的是,上次声称打死也反对的村医仙姑婆居然同意了,还算了一卦,洪水准备还会再来,不走就走不了?众人听闻害怕极了,虽然没有达到连夜跑路逃命的夸张程度。
于是乎,他们连夜在村口生起火堆讨论搬迁的地方,主要分为两大派,一种封建顽固派,他们故土难离认为这里人杰地灵地广人稀,稍微努力不至于饥荒饿死。虽然有令人害怕极了的平江经常发大水,但每次洪水过后都能抓到一些鱼也是补偿了呀!所以平江还是爱他们的,离去不妥,搬到山顶就不怕了。
另一种冷静派,他们受够了大山远离城镇的日子,出门买卖走路居然几个小时才走出大山,天亮出发到县城都天黑了。为此用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很久以前有位叫狗娃的中年人扛一袋草药去县城换了一袋青菜几两肉回来,半路摔了一跤,结果脑出血人没了,路太远极为不方便,孩子终究要读书见世面,不然一辈子在大山没出息。
陈明属于冷静派,极力主张搬到距离县城三四公里的乡政府附近,那里他熟悉,读高中就是在那所学校完成的。
出乎意料的是打了一辈子的鱼的老村长很支持他儿子的说法,他说他每次看到洪水,都害怕极了,现在这把年纪想去县城都没办法。网也旧了,再补补就补不动了。
仙姑婆兼村医是保守派,还有几位年长者也不想走了去那里人生地不熟,土地都没有没法活呀!确实这年头土地是个大问题,要交公粮就要努力干活种田才有收获。
说到土地的问题,大家都不说话了,第一次会议以冷静派完胜收场。难道就一辈子我在大山里吗?当初祖辈们为何来这呀?还不是因为饥荒养不活了,战乱不跑就死了,最后跑到山旮旯就是贪图这里有土地有水灌溉。哪里是什么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都是骗人的鬼话。
最高学历且有点墨水的陈明并不甘心,铁了心远离让他们害怕极了的平江他还算相当成功,每次洪水都淹不到他家,尽管如此,他还不知足,以后孩子怎么办?看着三个娃,他下定决心要去乡政府问问,去县政府看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明成功的带来了几个县里的干部,他们来到村里看现场情况后,告诉村里人,这里不能呆了。
众人不解,茫然不知,县里来的干部说,这里属于水库上游,这条水库水质优良味道甜美,那板水库要蓄水发电,还要蓄水高一点,以后这水可以引流供给南宁作为饮水用。
蓄水必定会淹没部分村屯,农田保不住了,但高一点的地方不会被淹没。国家对水库搬迁移民有优惠政策,享受相应的补贴。
就这样,水库移民成了定局,一部分人搬去了距离乡政府一里地不到,距离县政府四公里的小山坡,定居分了土地。还有一部分人留守在大山,利用荒地扩大了田产,刷了一波。
可以说各有所爱,各有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