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下午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工程师:我来钱塘拓湖绿

看苏轼的资料越多,越感到讶异,这人果真是个天才!天才中的天才!

他怎么什么都懂?

诗词文章写得好也就罢了,却还有一手书法和绘画的本领。最气人的,他还精通其他诸般专业领域,比如建筑、园林、水利,他为这世界留下许多人文景观,直到今天人们还可以从他曾经的设计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不当工程师实在是可惜了!

在密州他建了超然台、盖公堂,在徐州他兴修了水利工程、筑了黄楼,在杭州他建了苏堤、疏通六井,在广州他和邓道士一起设计了供水系统……他不仅将自己的设计和施工理念实施于公共建筑当中,还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私人领地:在黄州他规划了东坡和雪堂,在惠州他建设了白鹤堂新居。

经他的妙手点化,那些非常平淡的场景,一下子变成了人文胜景,变成了人人想要去旅游的胜地。

他就是那个拥有点石成金的手指头的人。

苏轼搞建筑或工程,总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既不突兀又有新意。

他不只强调美观,还强调实际功用。即便放之于眼下,这样优秀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仍然不多。

他总能将那些人造景观与人文内涵联系到一起,赋予它们蓬勃的生命力,那些景观也便活了起来,而不仅仅是一处干巴巴的景观。

这实在在值得现在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好好去学习。

苏大人的亭子、台子、堂子、城门楼子

苏轼从杭州通判调任密州当一州之长,官职是升了一格,但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下降了可不止一格。先前相对轻松悠闲的公务员苏先生,到密州后一下子坠入到无尽的忙碌之中。

刚到任就遇到蝗灾,之后又忙于捕捉盗贼、救助弃婴等事务,一时竟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生活上更别说像杭州那样锦衣玉食,有时连温饱都成问题,无奈之下只得去路边捡枸杞与野菊充饥。

好在一年之后,一切逐渐安稳下来,他也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终于可以安下心来搞搞建设,便叫人去安丘和高密的山上伐木,着手修理破败不堪的官舍、长满荒草的园圃。修理过程中,他发现园圃北面有个被弃用的旧城台,台子甚高,视野开阔,登而眺望,向南隐隐可以看到马耳山、常山、东观庐山,那是秦人卢敖隐居的地方,西望穆陵,那里有姜子牙、齐桓公的遗迹,北望则是碧波荡漾的潍河,它让人想起当年指挥潍水之战的淮阴侯韩信。

有此发现,苏轼不胜惊喜,这台子只需稍加修葺,便是可以免费观赏风景的理想所在。“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寄托身心与精神的地方了。在这个台子上,可以观望四处,可以思幽怀古,更可以与朋友一起游玩唱和,享受美食与美酒带来的欢愉。

台子既已修葺,便要取个名字,苏辙建议取“超然”,他的理由是,“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也,盖游于物之外也”,知兄莫若弟,正是基于对哥哥的深切了解,苏辙方才建议此台称超然台,亦有兄弟相勉的意思在。面对世事,何妨超然一点,看淡一点。不管是繁华的杭州,还是眼下贫困的密州,都应该采取超然之态度,无所往而不乐,不为外物所役,不为外物所困,世间万物皆有可欣赏之处,有此心境,便能保持物外,而不陷入物内,不在意一时得失,不为眼下的困难迷茫。

密州是汉代盖公故里,苏轼遂又生出修一座盖公堂的想法。盖公其人事迹不详,似乎是一个隐居民间的高人,《汉书·曹参传》有非常简略的记载:

孝惠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向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由此可见,苏轼修盖公堂的目的,除了将其作为聚会场所的实际功用外,也有借此讥讽现实之义:他认为王安石变法,与民争利,搜集民脂民膏,令百姓不堪承受,修盖公堂是想提醒这些当政者,要懂得与民休息!别再折腾了!

大概怕人家不明白他的想法,还特别写了一篇《盖公堂记》,与其说他极力推崇盖公的治理思路,还不如说他是在斥责王安石及他的同党:别再用你们那套新法治理天下了!

苏轼在密州所建设,不唯超然台和盖公堂,另有雩泉亭、快哉亭、山堂三处建筑。

雩泉亭。熙宁八年,密州大旱,苏轼两往常山求雨,他求雨的心是相当虔诚的,上天似有感应,每次求雨皆得雨,灵验无比。这在他的求雨史上实是第一遭。

苏轼特意再去常山,感谢山神,并把庙宇修葺了一遍。在庙门西南十五步的地方,有口泉,汪洋回旋如车轮,清凉甘滑,冬夏如一,苏轼说自己有理由相信,常山山神如此灵验,大约是因为有这口泉在,但这泉没有名字,苏轼就建了个亭子,为泉命名为雩泉,亭子自然就叫雩泉亭。他修这个亭子的目的是让人们记住常山的恩泽,并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常山不但是苏轼祈雨处,且是游览打猎之地,他极喜欢这个地方。苏轼离任时,再游常山,览雩泉,并写下《留别雩泉》诗:

举酒属雩泉,白发日夜新。

何时泉中天,复照泉上人。

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

还将弄泉手,遮日向西秦。

快哉亭。苏轼在黄州和徐州曾为当地的亭子命名为快哉亭,黄州的快哉亭更因苏辙的名篇《黄州快哉亭记》而闻于天下。其实,他早在密州时就亲手建过一个快哉亭。

密州这个亭子建在潍水边上,大约是送客亭,苏辙和表哥文同的诗里都提到过。

山堂。苏轼曾作《山堂铭》:“熙宁九年夏六月,大雨,野人来告故东武城中沟渎圮坏,出乱石无数。取而储之,因守居之北墉为山五,成列,植松柏桃李其上,且开新堂北向,以游心寓意焉。其铭曰:谁裒斯坚,土伯所储。潦流发之,神以畀予。因庑为堂,践城为山。有乔苍苍,俯仰百年。”

他将收集起来的乱石建成五座假山,并植树于其上,将因灾害而得的石头变成了一景,这几乎是苏轼信手拈来的创意,他特别擅长搞这样的风景。

苏轼所经手的较大规模的建筑,非黄楼莫属。

熙宁十年四月,苏轼到徐州任知州,哪想到任不到两个半月,徐州突发大水,苏轼带领军民抗洪,日夜奋战,经将近三个月苦斗,大水才慢慢消退。朝廷嘉奖苏轼抗洪有功,不但向徐州方面发了奖金,还另发一笔工程款子。

苏轼在城东门上新建大楼,名之为“黄楼”,取五行中土能克水之意,意谓黄州从此太平,再也不会被大水侵犯。苏轼还将这次抗洪救灾的经过,写成一篇文章,连同皇帝的诏书,刻在石头上,立于黄楼。

元丰元年的重阳节,苏轼在新落成的黄楼上举行盛大酒会,共庆抗洪胜利及黄楼落成,连好朋友王巩也跑来徐州助兴,一时宾客云集,锣鼓喧天,好不热闹,忙碌了好一阵子公务的苏太守终于可以休息一下,痛喝几杯庆功酒了。

兴修水利的那些事儿

兴修水利是苏轼的拿手绝活,他在杭州任通判时,曾有一大部分精力用于水利事务,积累了不少治水经验,后来当他主政一方,这些经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不只有实践,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不少理论。比如,苏轼在《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中提出:“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河水湍悍,虽亦其性,然非堤防激而作之,其势不至如此。古者,河之侧无居民,弃其地以为水委。今也堤之而庐民其上,所谓爱尺寸而忘千里也。故曰堤防省而水患衰,其理然也。”苏轼认识到,水灾所以频繁发生,不只与“河水湍悍”有关,更与人们“爱尺寸而忘千里”的短视行为有关,当人类的活动空间过度地挤占了水的活动空间,水就会“激而作之”,报复人类。

他认为,治水的关键,是要在“水理”和“人情”间把握一个合理的度。人若不过分侵占水的空间,水就很难形成患情。

可以说,苏轼的理论极具前瞻性,放眼于今天,我们治理环境采取的不正是这种和谐的态度吗——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000年前的苏轼早就这么干了。

苏轼治水,首重调查研究,找出形成水患的原因,其次他善于采纳别人意见和建议,再次,他的治理不只是考虑眼下,他考虑的是长久的对策。

比如在徐州治水患,他先了解到这次大水所发突然,是由黄河澶州段决口导致的。面对滔天的大水,他知道这时候民心稳定最为重要,面对城中富豪争相出城避难时,苏轼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富有者都出城,民心立刻动摇,我跟谁守这个城?有我在,决不任洪水泛滥,淹没城池。”

人手不够用,他想都没想直接跑去驻地的禁军,对首领提出要求:“河将壤城,事情紧迫,你们虽是禁军,不归地方指挥,但也应该帮我们出份力。”

有徐州百姓建议说,真宗天禧年间,徐州曾经筑过两条防水的堤岸,十分有效。苏轼立即听从百姓的建议,筑防水堤岸。

当水患消除,苏轼也未罢休,他又考虑在城外加造外小城,创建石堤,以消除未来可能的水患。

苏轼知杭州时,又切切实实地将当地的水利事务做了极大之提升。

钱塘江水流湍急,十分危险,而浮山那一段则为险中之险,此段江滩水浅,必须等涨潮时方可行船。江潮汹涌,浪头高急,此处又多山,对船家行进中把控船只极为不利,即使经验丰富的船老大和潜水员,也无法预测航道深浅,每年因此船毁人亡的事故不计其数。

恰好有个叫侯临的人,仔细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将自己的研究写成《开石门河利害事状》,交给苏轼作为参考。苏轼接受侯氏建议,邀集多位专家及手下实地勘验,再行商讨,遂拟定开石河之计划。此河开凿完成之后,事故大大减少。

元祐六年八月,苏轼到颍州任知州,正赶上颍州开挖八丈沟。

当时,京城开封一带连年水患,官吏们想当然地开挖沟渠注水于惠民河,惠民河水上涨,结果造成陈州水患。为解除陈州水患,又有官员奏议主张开挖八丈沟,将陈州之水引入颍河。至于此举能否解除水患,他们并没有做认真的调查研究。

苏轼走访民众,实地勘察,请教水利行家,最后得出论断:开挖八丈沟不仅无法减轻陈州水患,反而会使淮水倒灌,颍州亦将难保。

苏轼遂向朝廷提交《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他指出:

“颍州境内诸水,但遇淮水涨溢,颍河下口,壅遏不行,则皆横流为害,下冒田庐,上逼城郭,历旬弥月,不减尺寸。”

“淮水一涨,百沟皆壅,无益于事,而况一八丈沟乎?”

总之,开挖八丈沟大大有害,这招就别想了。朝廷应奏,八丈沟遂不得开挖。

八丈沟停工,当年颍州免除服18万人劳役,节省钱米37万贯石,避免了开沟之后万寿等三县农民产业受损,更消除了开沟之后的水灾隐患。

苏轼写起诗来,豪情万丈,感性难抑,但在水利建设层面,他的科学精神还是相当严谨的。

再造西湖,修建苏堤

苏轼对西湖感情深厚,不只写了许多关于西湖的诗句,还亲自参与了西湖的建设。西湖在中国,是人人向往的胜景,它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以苏轼的功劳为最大,若没有苏堤,若没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望湖楼下水如天”这样的名句,西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必将大打折扣。

苏轼治西湖缘自杭城六井枯竭,治好了六井,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六井水源在西湖,西湖水竭则六井必竭。

为治理西湖,苏轼不辞劳苦,克服重重困难,给朝廷书《乞开杭州西湖状》,请批专款。之后开工之时,他又亲自到湖上监工。

治西湖的关键是处理湖面上的葑田,挖出堵塞泄水的淤泥,但这数量甚巨的葑草和淤泥如何处理呢?苏轼思之甚久,还是从西湖原有的长堤及白居易先前治理西湖的行动中获得灵感,这葑草和淤泥作为建筑材料,筑之为堤甚佳!可谓取之西湖,用之西湖。

原来已有的堤是东西方向,南北却无堤,行人极为不便,苏轼决定修一条自南至北的堤,由此节省行人走路的时间和体力,提供了很大方便。

堤成后,在其两岸遍植芙蓉和杨柳,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利用树根的生长盘曲巩固堤岸,沿堤又建九个凉亭,供行人休息。

苏轼对西湖的改造,实是对西湖有再造之功,他将这一水源地重新浚通,令杭城百姓再不为水源枯竭而犯愁,一举解决了数年的饮水问题。另一重大的意义在于,西湖再不局限于一个普通平淡的湖,它被赋予了太多的人文意义和审美意义。

不妨读几首古人的词作,领略苏轼改造后的西湖之可爱。

鹧鸪天·潋滟湖光绿正肥

宋 汪元量

潋滟湖光绿正肥。苏堤十里柳丝垂。轻便燕子低低舞,小巧莺儿恰恰啼。花似锦,酒成池。对花对酒两相宜。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柳梢青·长记西湖

宋 姚勉

长记西湖,水光山色,浓淡相宜。丰乐楼前,涌金门外,买个船儿。而今又是春时。清梦只孤山赋诗。绿盖芙蓉,青丝杨柳,好在苏堤。

南浦·春水

宋 张炎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渌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