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简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火井煮盐 上古奇事——引领世界的盐井文化

(一)李冰“穿广都盐井”

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古人将其称为“食肴之将”“百味之祖”。长期以来,它都是历代王朝须臾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由朝廷专管专营。远古时代的巴蜀人所需之盐,主要来源于川东地区。但川西、川南区在漫长的地质结构演变中,也沉积下数万年的盐质,而且含盐层距地面并不远,从而为井矿盐的开采发掘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川东地区在地质变化中,其岩盐层逐渐被地下水溶解,从山麓间涌出地面便形成盐泉。战国时代,盐泉相继在奉节、云阳、开县、忠县、巫溪(今均属重庆市)等地发现。不过,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川东夔巫地区属于楚国辖制。秦惠文王之时,秦国的战略目标是先征服巴蜀,再乘胜东进入楚统一全国。可是,当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征服了巴蜀后,巴东盐泉还在楚国手中,尚不能解缺盐之急。于是,秦国蜀郡的第二任(或说第三任)郡守李冰便自己来解决。

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说李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东迳广都县,……李冰识察水脉,穿县盐井,江西有望川原,凿山崖度水,结诸陂池,故盛养生之饶。”

将《华阳国志》与《水经注》对勘,可知“识齐水脉”当为“识察水脉”。这里的水脉,不仅是河流走向,也包括地下盐水,即盐卤矿脉走向。四川盆地数百万年前是内陆湖,地下蕴藏有大量的盐水。那时的川盐开采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多依赖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使他能够辨识到蕴藏有盐卤矿的地脉。他受到川东盐泉溶于水涌出地面而成盐水的启示,推测到盆地下层会有盐卤,遂有“穿广都盐井”之举。广都县治位于今成都市的双流区境。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五引《益州记》称,汉广都县东南有盐井:“官有两灶,二十八镇,一日一夜收盐四石,如霜雪也。”广都盐井的具体位置,大致在今龙泉山脉南侧,即今双流区籍田镇和仁寿县交界的高家场。

关于李冰开凿广都盐井诸陂池的具体操作情况,虽然在《华阳国志》中没有记录,但由“诸陂池”之意,可推测当时所穿凿盐井只是一种浅井。根据成都羊子山和邛崃市(古临邛)花牌坊等地汉墓先后出土的画像砖和有关汉代盐井的史料,可证实早期开凿的盐井都是大口浅井,其特点是井口(径)大,“纵广三十丈”,其小者亦能容一人下至井底猫身作业;井身浅者数丈,深者不过数十丈;井壁裸露,一般尚无固井装置;吸卤采用滑轮、绞盘等简单提升工具。在历代史籍中记载较多的陵州古盐井,大体代表了这种原始井型。

关于李冰开凿广都盐井的记载,是四川,也是我国有文献以来最早的开凿盐井的记录。虽然不能肯定凿井取盐是李冰首创,但四川的井盐业在这以后才大大发展起来,使四川成为两千多年来国内的重要产盐区,则是无可争辩的。

李冰开凿的大口浅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揭开了中国井盐开发史的序幕。自此以后,全川各地相山识脉,凿井采卤活动此起彼伏,相继生产出井盐。秦代,四川开凿盐井有三个县;到了汉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四川产盐地区不但扩大到十余州县,而且还出现了在一地区内大面积凿井的现象。据《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汉安县(今内江西)就“有盐井鱼池以百数,家家有焉”。而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则有一次大规模“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的生产活动。当时四川很多富商因开凿盐井致富。据《汉书·货殖传》及《华阳国志》记载,西汉成帝年间(公元前32——前7年),成都罗裒“擅盐井之利”,“赀至巨万”;川东临江县(今重庆忠县)大开盐井,为“一郡从仰,其豪门亦家有盐井”;川西广都县“大豪冯氏有鱼池盐井”;什邡县“杨氏为大姓,美田有盐井”……

大口浅井采卤技术一直持续到北宋时期。也就是说,李冰创造的凿井汲卤煮盐法,延续了1200年。

(二)“盐火井”出现的时间

在四川盆地,地下不仅蕴藏有大量的盐水,还有大量的天然气;天然气、石油往往和盐卤伴生在一起,贮藏于地下的不同深度。凿盐井,不仅会发现可以煮盐的卤水,也会大概率地发现可以燃烧的天然气,即“火井”;古人往往是通过开凿盐井而发现天然气,这种盐井称为“盐火井”。既然汲卤煮盐需要大量的燃料,那么可以燃烧的气体被用来煮盐是太正常、太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关于四川以外的“火井”,较早的记载有东汉班固的《汉书·郊祀志》:汉宣帝神爵元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在《汉书》的《地理志》中,班固又自注:“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

汉宣帝神爵元年为公元前61年。“天封苑火井”在哪里呢?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引东汉应劭《地理风俗记》说:“圁阴县西五十里有鸿门亭、天封苑、火井庙,火从地中出。”鸿门、圁阴均位于今陕北神木县与内蒙古接壤处。

不过,从上述记载看,四川之外的人乃把天然气的燃烧看作是神灵显示,并未加以利用,更不用说与煮盐相结合了。

其实,用“火井”熬煮卤水,让“火井煮盐收倍利”是蜀人的创举。一般认为,真正把天然气当作能源加以利用的明确记述首见于西晋张华的《博物志》,说的就是古称“临邛”的今成都邛崃市。张华《博物志》卷二说:“临邛火井一所,从(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热。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以家火即灭,迄今不复燃矣。”

随着盐井的深凿,埋藏在地下含量丰富的天然气自然得到了开发和利用。晋人左思《蜀都赋》有“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之句,这是古人对四川火井的着意描写,可见当年火井之盛。唐人刘良《蜀都赋注》说:“蜀都有火井,在临邛县西南。火井,盐井也。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许,隆隆如雷声,烂出通天,光辉十里。以筒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也。”文中提到用竹筒盛装天然气很奇特,类似于今天的储气罐或者天然气管道。从这些资料,我们至少可知,在晋代前,成都人民就已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用火井中的天然气来熬煮盐井中的卤水。

晚明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第五卷《井盐》记载说:“西川有火井,事甚奇。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

将《天工开物》的记载译为现代文,即是:四川西部有一口火井,事情非常奇怪。那口井的水居然是冷的,绝对没有热气。不过用剖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用曲管接到锅底正中,再往里倒入盐水,只见热烘烘的,水立即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它,竹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没有看见火花,却起到火的作用,这真是世界上少见的奇怪事情!

张华《博物志》写于西晋,它的记载还不是天然气使用的最早资料。成都人扬雄于出蜀前的汉成帝永始二至三年间(公元前15—前14年)作有《蜀都赋》,其中有“铜梁金堂,火井龙湫”句,这里的“火井”,大概指的是今邛崃火井镇的“火井”。

在四川成都东汉墓中,多次出土盐井画像砖,例如1954年成都羊子山、1980年郫县(今郫都区)、2014年邛崃花牌坊的出土。

井盐的生产,需先凿井取卤,而后设灶煎制。成都羊子山、郫县、邛崃花牌坊出土的画像砖都有相似的画面。它们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时期蜀地的自然生态和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画面上群山耸立、植被繁茂,其间歇息着禽类和哺乳动物,还有猎人追射的场面。左下角盐井上高矗着井架,架分两层,每层各有二人正用滑车和吊桶汲卤;右下角放置一灶,下有四根管排列,灶上有五口大锅,灶前一人正烧火熬盐;井架和灶间架有枧筒,盐卤经枧筒至灶上的大锅内;山麓有两个运盐者背负盐包行进。

这些画像砖的内容,可以用作汉代四川临邛等地开发利用天然气来煮盐的证明:画像砖上灶门处并排的直通锅底的管子,输送的应该是天然气,其置于盐锅下供燃烧用以煮盐。

东汉墓中多次出土盐井画像砖说明那时的“火井”煮盐已很普遍,也说明扬雄《蜀都赋》“火井”之说不虚。

治《华阳国志》集大成者任乃强先生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这样说:“(临邛)火井场,公元前二世纪时曾出火井。盖作陂池盐井者掘出天然气。……此说明两千年前我国巴蜀地区已能利用天然气,载此科学奇迹的历史文献,甚可珍贵。”[39]公元前2世纪是西汉前期。我们认为,蜀人利用天然气的时间或许比之更早。

我们来看《华阳国志·蜀志》关于临邛县的记载:

临邛县 郡西南二百里。本有邛民。秦始皇徙上郡民实之。有布濮水,从布濮来合火井江。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光,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气然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有古石山,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山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故王孙赀累巨万亿,邓通钱亦布天下。王孙女文君能鼓琴。时有司马长卿者,临邛令王吉与之游王孙家,文君因奔长卿。汉世,县民陈立,历巴郡、牂柯、天水太守,有异政。陈氏、郑氏为大姓冠盖也。

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讲历史地理部分,乃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从古蜀—秦—汉—三国讲到晋。根据这条脉络,常璩“临邛县”下所记之事,不用说,汉文帝以降自是汉代之事;汉文帝以前,包括古蜀有邛民,秦代移民于此,布濮水、火井江,临邛有火井等事应为汉之前事。这里面也许就有秦代的事。

(三)卓筒井的世界意义

李冰创造的大口浅井采卤技术一直持续了1200多年。到了北宋时期仁宗庆历、皇祐年间(1041—1054年),四川南部的井研等县在开凿盐井时,发明了卓筒井采卤技术,大口浅井的盐井逐渐被小口深井所替代。这项技术后来逐步向川北涪江沿岸的蓬溪(1997年划出老三区11个乡镇成立大英县)、射洪等县扩展。北宋文学家苏轼在《东坡志林》卷四《井河》中记载:

自庆历、皇祐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牛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后汉书》有“水鞴”,此法唯蜀中铁冶用之,大略似盐井取水筒,太子贤不识,妄以意解,非也。

卓筒井是古代四川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造福了四川的千秋万代。

卓筒井的原理现在看来很简单,是利用古人舂米时的杠杆原理,通过人的足踏来带动一个钻头上下运动,从而达到打井的目的。

卓筒井主要靠三项技术:圆刃锉、表层套管、扇泥筒。有了这三个技术,盐井才能越打越深。卓筒井开创了人类机械钻井的先河,是世界钻井史上的里程碑。

要开凿一口生产盐井,必须完成三件事:破碎岩石;取出井内岩屑;固井。苏轼提到了这三方面的内容。文中所说提到的“圜刃”,即钻凿卓筒井的切削工具——钻头,旧称锉或钎。这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专业性钻井工具。文中称“用圜刃凿如碗大”;“碗大”,是用以比喻钻头大小,又示意其形状为一种圆形带刃的钻头。按钻井工艺,主要分为顿钻与近世之旋钻两大类型。卓筒井所使用的“圜刃”堪称顿钻工艺的开山祖。所谓顿钻,即依靠井上所给的动力(人力或畜力)牵引传动装置井车、绞索等,带动钻杆钻头一起一落,顿而复始,使钻头在井底产生冲击运动,以冲击破碎井下岩石。[40]

顿钻凿井技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盐井发展史在技术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它使人类找到了开发富存于地下矿产资源的方法,对后世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卓筒井一般深约130米,占地约2平方丈。井盐钻凿处的选择是有经验的老盐工根据山势来决定的。钻井分成两个阶段:一是打大眼;二是打小眼。卓筒井的构成即大眼小眼。上层是大眼,口径15~20厘米,深约50米。大眼的作用是下放相衔接的楠竹筒(即套管)。楠竹筒的作用是隔绝洞壁上渗透出来的淡水,不许淡水进入井里。竹筒能否隔绝淡水,又是井钻是否成功的关键。隔绝了淡水就打(钻)小眼,将大杆(钻杆)顶端的大令牌头换成小令牌头,继续往下钻,直钻至100米深左右,大约就能每天生产浓度为7~10度的500~3000斤卤水的盐井了。

卓筒井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内特有的楠竹。四川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极宜于竹子生长;而竹子尤其是楠竹的质密坚挺,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压强度,耐腐蚀力强,长期埋入地下不易变质,其形体又呈直立中空,圆径状等,使其兼有制作套管的天然优势。卓筒井工人将其竹节淘空,形成“筒”,筒筒相连,既起到固定井壁的作用,又方便淘取钻下的泥石。

扇泥筒安装有单向阀门,是世界上最早的单向阀门,这是卓筒井在工艺技术上又一个重要发明。

苏轼所说的“水鞴”,即《后汉书·杜诗传》所指的由杜诗创制的冶炼“水排”。这是利用水力激发皮囊来鼓风的机械,用于冶铁,即所谓水力鼓风炉。其原理即利用水排,通过皮囊的不断张缩挤压空气,以达到鼓风的功能。古代四川盐、铁俱产,盐铁矿冶方面在工艺技术上的经验交流或相互借鉴,是很自然的事情。[41]

随着深井工艺的不断革新,明清时期,四川地区的深井钻进自百数十丈发展到三四百丈。到了清代中期,已破了千米,相继出现相当数量的深井采卤采气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对地下矿藏资源的开发,为人类社会的能源革命铺平了道路。

卓筒井的出现,不但为盐卤、天然气、石油和其他采矿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且从现代深井钻凿工艺的角度来考察,卓筒井实际上已开创了现代钻井(盐井、油井、气井)技术的雏形。

中国卓筒井的钻井技术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这项技术比西方早800多年,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一样对人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被《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三书誉为“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开了机械钻井的先河”,“中国第五大发明”。[42]

随着盐井钻凿的不断加深,继天然气发现之后,又进一步促进了对同样与盐卤伴生的石油资源的开采。中国对石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卷二十四:“鄜延(今陕西延安)境内有石油。”从而最早提出“石油”这一称谓。

关于石油的用途,古人因其“燃之极明”而认识到其具有可燃性外,还以“膏车甚佳”,将其用作车轴的润滑剂,并提制炭黑和制造发烟火药等。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称石油“以为石脑油”,曾对石油的药用效能进行过研究。他在《本草纲目·石部·石脑油》里记载了四川地区因开凿盐井而发现石油的情况:

国朝正德末年,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则焰弥甚,扑之以灰则灭;作雄硫气,土人呼之为雄黄油,亦曰硫黄油。近复开出数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于井尔。[43]

这是第一口盐卤伴生石油的竖井,凿井深穿含油地层,深度至少达数百米,开创了我国钻井取油的时代。这一成就,比北美和欧洲早300多年。